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就业压力和人们思想的转变,大学生“毕婚”现象越来越多。“毕婚族”是社会多元价值观催生的产物,高校、家庭和社会在给予更多理解的同时也应进行反思。要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婚恋观教育,与学生有效沟通,并创造条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婚恋观 毕婚 社会学
“毕婚族”(marry-upon-graduation),是指一毕业就结婚的大学生群体。据上海市徐汇区民政局婚姻科的统计,2005年,该科共受理了809份“毕婚族”的申请,200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221人,增长幅度超过50%。同样的情况也在上海市卢湾区民政局婚姻科得到了印证。2007年1~3月,该所也接待了81位“毕婚族”前来登记,约占受理总人数的5%,达历史同期最高。大学生“毕婚族”的兴起,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学“毕婚”行为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比如时间上的速成性、婚由上的多重性以及性别上的不均衡性。
大学“毕婚”行为的背景分析
经济和社会的深入发展,大学生观念更新、思想解放是“毕婚”行为发生的根源。当今社会正在转型,社会观念急剧变化,新旧思想融合交汇,社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作为社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婚恋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主流婚恋观之外,“闪婚”、“毕婚”、“试婚”、独身、未婚同居、“丁克”等诸多现象在80后大学生中悄然流行。“毕婚”作为一种非主流的婚恋观在“80后”学生中的逐步流行,既反映了“80后”青年婚恋价值观的转变,也折射出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观念的变迁。
教育管理上对恋爱婚姻的包容是“毕婚”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许多高校对大学生恋爱一改以往禁止的强硬态度;90年代以后,大学生在校谈恋爱趋于公开化、流行化。“调查结果显示:67%的大学生谈过或正在谈恋爱,82.6%的人认为大学生可以谈恋爱”①,大学阶段如此多的学生在恋爱,“毕婚”也就不奇怪了;2005年教育部颁发文件,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更是为“毕婚”打开了最后闸门,“毕婚”从此触手可及。
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毕婚”行为多发的直接诱因。高校就业压力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在逐年增大,就业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头挥之不散的阴霾。自2004年以来,每年不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2008年9月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一些企业开工不足,经营难以维系,不少企业减员或缩小用工人数,这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一些大学生特别是女生在现实的就业压力下,选择了“毕婚”、生子、“充电”,等经济危机过去或就业压力减小后再出来工作,“毕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出路”。②
大学生“毕婚族”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些大学生奉行“爱情至上论”。针对高校流行的“失恋总在毕业时”,一些大学生担心毕业之后,因双方不在一个单位工作而相互疏远,以致失去原来美好的感情,为了避免横生枝节,他们选择了“毕婚”。中国青年报社做的相关调查显示,37.1%的人是因为“大学时代培养的感情纯洁,应当珍惜”③,正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毕业女生崇尚“归宿论”。一些女大学生认为,尽管现代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对于传统的中国女性而言,找个“好归宿”还是终极目标。相关的调查显示:“72.2%的被调查者表示同意干得好不如嫁得好”④,找老公比找工作重要,结婚是女生的另一次选择,是不少女大学生对于婚姻的基本态度。
不少大学生坚持“节约成本论”。大学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工作不固定(即使固定),收入少是普遍现象,如果要保持大学阶段的甜蜜恋情,不受父母干扰,租房子是必然的(异地恋人还要分别租房子等),生活成本很高,浪费很多,如果选择“毕婚”,可以节约生活费用,减少一部分生活开支。因此,“毕婚”既坚守了大学时代的美好爱情,也节约了开支,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些大学生坚持“毕婚有益论”。不少大学生坚信婚姻可以增强人的责任感,可以加速人的成长和成熟,因为要面对新组建的家庭,不少的“毕婚族”选择了婚后安静地生活,减少了一般年轻人你来我往的应酬,也增加了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有人认为“毕婚”可以使人心无旁骛地专心工作,可以使人早出成绩。一些人提出“毕婚”还可以获取别人的信任,特别是单位领导的信任,这种信任可以增加培训和提拔的机会,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是有益的。
结 论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毕婚族”的产生有其深厚的思想基础和广阔的社会基础,通过对大学生“毕婚”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毕婚族”是社会多元价值观催生的产物。“毕婚族”和其他同龄人相比,大多都有明确的目标或现实的困难,同时又都渴望过上稳定正常的生活。有的“毕婚族”看中的多是对方的“财力”;有的“毕婚族”为了坚守大学恋爱的纯洁性,选择相爱就结婚;有的“毕婚族”看到社会上巨大的就业压力,选择先成家再择业后立业。“毕婚族”产生的多种原因,反映了当今社会日趋多元。
社会对“毕婚族”给予更多的理解。智联招聘网的调查显示,在7000多人的调查对象中,超过80%的人对“毕婚”表示支持或持中立的态度。这些人认为:结婚与事业不是一对矛盾,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谁先谁后不重要,结婚的要件须看当事人感情是否瓜熟蒂落,如果确实真心相爱,“毕婚”可以理解。这些观点反映了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人们的心态逐渐趋于平实、真实,体现了社会对“毕婚族”的包容。
“毕婚”无所谓对错,但“毕婚族”应善待婚姻。毕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只要不违反《婚姻法》,也无可厚非,但“毕婚族”由于步入婚姻家庭时间提前,心理适应期短,从而引发一些家庭矛盾。“毕婚族”由于年轻,心智尚待成熟,性格尚待磨合,还要协调好社会人际关系,更要协调家庭关系。“毕婚族”要实现“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孩子”向“大人”的转变。
“毕婚族”的兴起,社会、高校、家庭应进行适度反思。从社会角度看,“毕婚族”的兴起刻上了深深的社会烙印,无论是因为躲避就业还是节约生活成本,不管是坚守大学时代的爱情还是迫于父母的要求,所有的“毕婚族”都带有当今时代务实、开放的印迹。应该看到,“毕婚族”兴起对于家庭稳定、社会发展可能带来压力和潜在威胁。从高校角度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婚恋观教育有所放松,一些大学生缺乏对自己人生的认真思考,比较看重眼前利益。从家庭的角度,家长要求子女“毕婚”或对子女“毕婚”放任不管等行为,确实催生了不少“毕婚族”。事实上,一些“毕婚”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家长的“帮助”也无法“毕婚”。如果社会、高校、家庭都各负其责,就会减缓“毕婚族”产生的速度,从而减少因草率“毕婚”而引发的家庭婚姻悲剧。
对应对“毕婚”现象的建议
社会应进一步创造条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毕婚族”有一定比例是因为就业巨大压力所致,因此,要解决大学“毕婚族”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增加就业岗位,为那些想就业而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还要净化社会环境,大力提倡公平正义之气,为大学生平等就业和平等发展搭建平台。
高校应切实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婚恋观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结婚是人生大事,不仅事关男女双方,而且还涉及两个家庭。从婚姻法看,尽管年龄上,大学生“毕婚”已经符合法律规定,但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来看,大学生“毕婚”确有可能存在隐患。所以,高校应切实加强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扎实开展婚恋观教育。要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组织生活等形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婚恋观和责任感教育,端正大学生对恋爱、婚姻的态度,提高其对婚姻家庭重要性的认识,正视“毕婚”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婚姻与爱情的统一性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大学生系统思考自己的人生,进行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家长要对大学生“毕婚族”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明示家长的态度。大学生的教育是由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完成的,对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家庭也应承担着重要责任。大学生“毕婚”行为的发生,家长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家长也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婚恋观教育引导,使他们认识到恋爱是人生的必修课,但不是大学的必修课。婚姻应以共同的理想、志趣做基础,坚实的情感作保证,必须正确地处理好事业与婚姻、恋爱与婚姻的关系,应确立婚姻 “准入证”,即双方要有工作,要有经济来源,要心智成熟且相亲相爱。家长切不可对子女“毕婚”行为放任不管或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子女“毕婚”。(作者单位:上海金融学院)
注释
①李永芳等:“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性科学》,2009年1月,第14~17页。
②钱夙伟:“对‘毕婚族’现象的思考”,《巢湖日报》,2007年5月21日。
③梁建勇:“‘毕婚族’:是时髦还是无奈”,《番禺日报》,2008年8月26日。
④“七千女大学生调查,七成赞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882958.shtml。
【关键词】婚恋观 毕婚 社会学
“毕婚族”(marry-upon-graduation),是指一毕业就结婚的大学生群体。据上海市徐汇区民政局婚姻科的统计,2005年,该科共受理了809份“毕婚族”的申请,200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221人,增长幅度超过50%。同样的情况也在上海市卢湾区民政局婚姻科得到了印证。2007年1~3月,该所也接待了81位“毕婚族”前来登记,约占受理总人数的5%,达历史同期最高。大学生“毕婚族”的兴起,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学“毕婚”行为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比如时间上的速成性、婚由上的多重性以及性别上的不均衡性。
大学“毕婚”行为的背景分析
经济和社会的深入发展,大学生观念更新、思想解放是“毕婚”行为发生的根源。当今社会正在转型,社会观念急剧变化,新旧思想融合交汇,社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作为社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婚恋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主流婚恋观之外,“闪婚”、“毕婚”、“试婚”、独身、未婚同居、“丁克”等诸多现象在80后大学生中悄然流行。“毕婚”作为一种非主流的婚恋观在“80后”学生中的逐步流行,既反映了“80后”青年婚恋价值观的转变,也折射出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观念的变迁。
教育管理上对恋爱婚姻的包容是“毕婚”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许多高校对大学生恋爱一改以往禁止的强硬态度;90年代以后,大学生在校谈恋爱趋于公开化、流行化。“调查结果显示:67%的大学生谈过或正在谈恋爱,82.6%的人认为大学生可以谈恋爱”①,大学阶段如此多的学生在恋爱,“毕婚”也就不奇怪了;2005年教育部颁发文件,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更是为“毕婚”打开了最后闸门,“毕婚”从此触手可及。
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毕婚”行为多发的直接诱因。高校就业压力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在逐年增大,就业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头挥之不散的阴霾。自2004年以来,每年不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2008年9月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一些企业开工不足,经营难以维系,不少企业减员或缩小用工人数,这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一些大学生特别是女生在现实的就业压力下,选择了“毕婚”、生子、“充电”,等经济危机过去或就业压力减小后再出来工作,“毕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出路”。②
大学生“毕婚族”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些大学生奉行“爱情至上论”。针对高校流行的“失恋总在毕业时”,一些大学生担心毕业之后,因双方不在一个单位工作而相互疏远,以致失去原来美好的感情,为了避免横生枝节,他们选择了“毕婚”。中国青年报社做的相关调查显示,37.1%的人是因为“大学时代培养的感情纯洁,应当珍惜”③,正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毕业女生崇尚“归宿论”。一些女大学生认为,尽管现代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对于传统的中国女性而言,找个“好归宿”还是终极目标。相关的调查显示:“72.2%的被调查者表示同意干得好不如嫁得好”④,找老公比找工作重要,结婚是女生的另一次选择,是不少女大学生对于婚姻的基本态度。
不少大学生坚持“节约成本论”。大学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工作不固定(即使固定),收入少是普遍现象,如果要保持大学阶段的甜蜜恋情,不受父母干扰,租房子是必然的(异地恋人还要分别租房子等),生活成本很高,浪费很多,如果选择“毕婚”,可以节约生活费用,减少一部分生活开支。因此,“毕婚”既坚守了大学时代的美好爱情,也节约了开支,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些大学生坚持“毕婚有益论”。不少大学生坚信婚姻可以增强人的责任感,可以加速人的成长和成熟,因为要面对新组建的家庭,不少的“毕婚族”选择了婚后安静地生活,减少了一般年轻人你来我往的应酬,也增加了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有人认为“毕婚”可以使人心无旁骛地专心工作,可以使人早出成绩。一些人提出“毕婚”还可以获取别人的信任,特别是单位领导的信任,这种信任可以增加培训和提拔的机会,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是有益的。
结 论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毕婚族”的产生有其深厚的思想基础和广阔的社会基础,通过对大学生“毕婚”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毕婚族”是社会多元价值观催生的产物。“毕婚族”和其他同龄人相比,大多都有明确的目标或现实的困难,同时又都渴望过上稳定正常的生活。有的“毕婚族”看中的多是对方的“财力”;有的“毕婚族”为了坚守大学恋爱的纯洁性,选择相爱就结婚;有的“毕婚族”看到社会上巨大的就业压力,选择先成家再择业后立业。“毕婚族”产生的多种原因,反映了当今社会日趋多元。
社会对“毕婚族”给予更多的理解。智联招聘网的调查显示,在7000多人的调查对象中,超过80%的人对“毕婚”表示支持或持中立的态度。这些人认为:结婚与事业不是一对矛盾,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谁先谁后不重要,结婚的要件须看当事人感情是否瓜熟蒂落,如果确实真心相爱,“毕婚”可以理解。这些观点反映了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人们的心态逐渐趋于平实、真实,体现了社会对“毕婚族”的包容。
“毕婚”无所谓对错,但“毕婚族”应善待婚姻。毕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只要不违反《婚姻法》,也无可厚非,但“毕婚族”由于步入婚姻家庭时间提前,心理适应期短,从而引发一些家庭矛盾。“毕婚族”由于年轻,心智尚待成熟,性格尚待磨合,还要协调好社会人际关系,更要协调家庭关系。“毕婚族”要实现“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孩子”向“大人”的转变。
“毕婚族”的兴起,社会、高校、家庭应进行适度反思。从社会角度看,“毕婚族”的兴起刻上了深深的社会烙印,无论是因为躲避就业还是节约生活成本,不管是坚守大学时代的爱情还是迫于父母的要求,所有的“毕婚族”都带有当今时代务实、开放的印迹。应该看到,“毕婚族”兴起对于家庭稳定、社会发展可能带来压力和潜在威胁。从高校角度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婚恋观教育有所放松,一些大学生缺乏对自己人生的认真思考,比较看重眼前利益。从家庭的角度,家长要求子女“毕婚”或对子女“毕婚”放任不管等行为,确实催生了不少“毕婚族”。事实上,一些“毕婚”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家长的“帮助”也无法“毕婚”。如果社会、高校、家庭都各负其责,就会减缓“毕婚族”产生的速度,从而减少因草率“毕婚”而引发的家庭婚姻悲剧。
对应对“毕婚”现象的建议
社会应进一步创造条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毕婚族”有一定比例是因为就业巨大压力所致,因此,要解决大学“毕婚族”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增加就业岗位,为那些想就业而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还要净化社会环境,大力提倡公平正义之气,为大学生平等就业和平等发展搭建平台。
高校应切实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婚恋观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结婚是人生大事,不仅事关男女双方,而且还涉及两个家庭。从婚姻法看,尽管年龄上,大学生“毕婚”已经符合法律规定,但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来看,大学生“毕婚”确有可能存在隐患。所以,高校应切实加强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扎实开展婚恋观教育。要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组织生活等形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婚恋观和责任感教育,端正大学生对恋爱、婚姻的态度,提高其对婚姻家庭重要性的认识,正视“毕婚”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婚姻与爱情的统一性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大学生系统思考自己的人生,进行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家长要对大学生“毕婚族”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明示家长的态度。大学生的教育是由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完成的,对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家庭也应承担着重要责任。大学生“毕婚”行为的发生,家长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家长也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婚恋观教育引导,使他们认识到恋爱是人生的必修课,但不是大学的必修课。婚姻应以共同的理想、志趣做基础,坚实的情感作保证,必须正确地处理好事业与婚姻、恋爱与婚姻的关系,应确立婚姻 “准入证”,即双方要有工作,要有经济来源,要心智成熟且相亲相爱。家长切不可对子女“毕婚”行为放任不管或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子女“毕婚”。(作者单位:上海金融学院)
注释
①李永芳等:“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性科学》,2009年1月,第14~17页。
②钱夙伟:“对‘毕婚族’现象的思考”,《巢湖日报》,2007年5月21日。
③梁建勇:“‘毕婚族’:是时髦还是无奈”,《番禺日报》,2008年8月26日。
④“七千女大学生调查,七成赞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8829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