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的比重是显而易见的,一直以来,小学生就害怕做计算题,对于计算是退避三尺,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处于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利用游戏、生动的故事、都会使相对单一、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游戏激趣。例如:教学数的分与合,可以采用“拍手”的数学游戏,以10的分与合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ⅩⅩⅩ,我问你,我的左手和右手分别有几个手指?学生边伸手边回答:老师,都是5个。这一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的变化随时调整互拍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随时改变形式,如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故事激趣。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比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从小就刻苦努力通过自学成才的。通过这样生动典型的事例能激发学生的意志,唤起他们对计算的兴趣;或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中,有意出现“小马虎”做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先指出错误,再看看自己所犯的错误,既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做计算题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迈向成功的催化剂,使人终身受益。学生计算习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书写习惯、验算习惯。
审题习惯。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升计算能力的关键因素,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审题是计算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审题可以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消除强信息集中产生的思维干扰。例如,计算18-7 3时,受“凑整”这一强信息的干扰,有好多学生算成18-7 3=8。学生一看到题目就做,没有认真审题,没有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这样简单的一道计算题就算错了,因此,加强良好的审题习惯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3和5;有的擦擦写写,写写擦擦,模糊不清;有的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等等,都可能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督促学生把数字写端正,写清楚。
检查验算的习惯。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之间的逆运算关系。但小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往往不能自觉地检查和验算。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注意教会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要求学生计算要做到“四查”:一查数字是否抄对了;二查符号是否准确;三查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四查结果是否算对和写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这是有益学生终身的好事情,我们必须切实抓好。
三、培养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最好的老师。在探究10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在学习100以内进位加法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体会“凑十”的过程,领悟“凑十”的方法。如:上课开始学生通过情境、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7 4。有学生马上汇报出了答案:老师,7 4=11。我说:你真聪明!还有多少小朋友也知道结果?知道的小朋友想办法验证一下你的结果是否正确;不知道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学具帮助我们进行计算。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用学具分别表示7和4,按照各自不同的思路进行操作,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感悟加法进位的算理。汇报时我尽量让学生叙述 、补充,收集各种信息,展示多种算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法相通的地方,都是通过凑10来达到口算的目的,使学生懂得这种题目通过“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的方法口算,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寻求简洁、快速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精心选题,巩固练习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设计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突出方法重点练。可以设计一些能体现算理基础和算法形成的习题让学生练,如9 5= □的凑十计算过程,这样,学生既搞清了算理,又掌握了计算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2、用易混淆对比练。将用易混淆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计算的准确率。3、经常出错反复练。把学生利用新算法计算时出现的一些典型错例板书出来,让学生找出错误之处,改正过来,可以为学生算法扫清障碍。4练习要因人施教,分层提出练习目标。对于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高要求;对于思维较慢的学生,要求就低些;对于差生,让他们做最基本的习题,在练习中给予帮助和鼓励,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信心,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应该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形成一定的计算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力求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利用游戏、生动的故事、都会使相对单一、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游戏激趣。例如:教学数的分与合,可以采用“拍手”的数学游戏,以10的分与合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ⅩⅩⅩ,我问你,我的左手和右手分别有几个手指?学生边伸手边回答:老师,都是5个。这一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的变化随时调整互拍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随时改变形式,如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故事激趣。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比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从小就刻苦努力通过自学成才的。通过这样生动典型的事例能激发学生的意志,唤起他们对计算的兴趣;或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中,有意出现“小马虎”做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先指出错误,再看看自己所犯的错误,既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做计算题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迈向成功的催化剂,使人终身受益。学生计算习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书写习惯、验算习惯。
审题习惯。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升计算能力的关键因素,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审题是计算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审题可以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消除强信息集中产生的思维干扰。例如,计算18-7 3时,受“凑整”这一强信息的干扰,有好多学生算成18-7 3=8。学生一看到题目就做,没有认真审题,没有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这样简单的一道计算题就算错了,因此,加强良好的审题习惯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3和5;有的擦擦写写,写写擦擦,模糊不清;有的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等等,都可能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督促学生把数字写端正,写清楚。
检查验算的习惯。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之间的逆运算关系。但小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往往不能自觉地检查和验算。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注意教会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要求学生计算要做到“四查”:一查数字是否抄对了;二查符号是否准确;三查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四查结果是否算对和写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这是有益学生终身的好事情,我们必须切实抓好。
三、培养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最好的老师。在探究10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在学习100以内进位加法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体会“凑十”的过程,领悟“凑十”的方法。如:上课开始学生通过情境、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7 4。有学生马上汇报出了答案:老师,7 4=11。我说:你真聪明!还有多少小朋友也知道结果?知道的小朋友想办法验证一下你的结果是否正确;不知道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学具帮助我们进行计算。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用学具分别表示7和4,按照各自不同的思路进行操作,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感悟加法进位的算理。汇报时我尽量让学生叙述 、补充,收集各种信息,展示多种算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法相通的地方,都是通过凑10来达到口算的目的,使学生懂得这种题目通过“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的方法口算,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寻求简洁、快速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精心选题,巩固练习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设计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突出方法重点练。可以设计一些能体现算理基础和算法形成的习题让学生练,如9 5= □的凑十计算过程,这样,学生既搞清了算理,又掌握了计算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2、用易混淆对比练。将用易混淆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计算的准确率。3、经常出错反复练。把学生利用新算法计算时出现的一些典型错例板书出来,让学生找出错误之处,改正过来,可以为学生算法扫清障碍。4练习要因人施教,分层提出练习目标。对于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高要求;对于思维较慢的学生,要求就低些;对于差生,让他们做最基本的习题,在练习中给予帮助和鼓励,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信心,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应该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形成一定的计算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力求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