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大召开等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_sum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大召开
  12月15日,由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省高校美术学科联盟主办的“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行。与会教授代表300余人探讨了新时期美术教育的发展道路、办学理念和改革模式。
  美术专业名号多,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名”或“大名”;本专业生存于多类院校之中,因而发展情况有别;在教育实践课中一些同学职业情怀不足、教学技能弱、三笔字不过关、教育调研报告不规范……与会专家探讨了目前高等师范教育美术专业发展存在的种种弊端。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少波认为助力美术教育发展,师范院校责无旁贷。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在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时间发展、推广普及、机制保障等领域形成一批高层次的学术观点和成果,推动美术教育朝向高质量、高效率、更公平、可持续发展。
  部分与会专家做了精彩发言。中国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李静芳教授分享了促进六识共感的台湾美术馆展示教育源流和发展,强调美术馆的教育潜力,鼓励观众以个体经验参与展品的解读,以乐游体验展览,提供了新时期美术馆教育的实践启示;南京艺术学院顾平教授强调艺术感知觉是连接美术教师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核心部分。他剖析艺术感知觉是认识艺术由浅入深的轨迹,阐释了从场域和经验养成艺术感知觉,促进新时期的美术教师职业素养养成。北京师范大学梁玖教授从三大领域、五个视点讲述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精神长相,提出追求并树立美术教育的精神品格,形成个性化的美术教育新面貌。湖南师范大学谢雱教授回溯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史及专业特征,他从招生模式、课程体系以及职业素养探析新时期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体系的完善思路。
  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的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湖南文艺学院,是湖南省内办学历史最长、最富盛名的高等美术学府,1958年开始招收美术教育本科生。今年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美术学本科专业获批成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还入选了教育部20所省级师范大学体育美育浸润计划。近年来,学院树立了国际化引领“大美术”的办学思路,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特色,将国际化、开放化的教学与美术师资培养结合起来,引导了美术教育的全面提升发展。
  (岳霞  江志强)
  古村——湘魂的摇篮·湖南古村摄影书画展开幕
  12月13日,由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艺术摄影学会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湖湘传统文化,古村——湘魂的摇篮·湖南古村摄影书画展”开幕式在湖南省文化馆隆重举行。
  湖南古村落是孕育湖湘传统文化的摇篮,古村的一砖一瓦,都根植着久远的故事,展览选出100个村,通过书画家的笔墨、摄影家的镜头予以艺术再现,一村一画一书一图的呈现,让观众从中了解湖湘大地的传统文化。
  展出的摄影作品多是谭建华先生用10年时间跑了全省72个县、600多个古村从数万张照片挑选出来的,真实生动记录了湖南古村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风物风情和生活场景,其中有的场景甚至已经消失。
  展出的书法作品由周智权先生领衔,知名书法家陈曦明、谢卫东、周海初、潘学兵、余德先先生等亲自着墨而成。其内容均源自于古村的历史文化,包括古村民居里的木雕、石刻、书写的楹联、祖传家训、以及今天重新创作的楹联诗歌等等,内涵丰富、底蕴厚重。
  展出的绘画作品由周柯章先生领衔,来自于我省知名画家刘正黔、彭国良、汪淮海、黄迪文、唐建亚、吴希平、杨谷声等10余位画家,他们深入古村的现场采风与写生,都是湖南古村落现实的写照,鲜活而生动。
  展出的诗歌楹联,都出自于爱好者叶正高、李阳之手,虽然不是名人大家,但作品的政治性、艺术性都具备一定水准。
  展览旨在展示和推介湖南古村落诗意的栖居环境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和充实湖湘历史文化渊源的内涵和文化自信;发现与发掘湖南文化、包括旅游文化的多样性资源;呼唤与激发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和保護湖南的古村落。
  (叶正高)
  《文艺生活》拟申领新版新闻记者证名单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2019年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国新出发〔2019〕39号)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关于2019年全省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湘新出发〔2019〕12号)文件要求,我单位从2019年起正式启用新版新闻记者证,原旧版新闻记者证已收回并作废。现将拟申领新版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如下:
  曹隽平、曾冬、许湘湘
  本单位举报电话:0731-85286139,湖南省新闻出版局举报电话:0731-82688112,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其他文献
何绍基嘉庆四年(1799)出生于道州东门村,其父何凌汉嘉庆十年(1805)殿试高中一甲三名进士。次年,八岁的何绍基跟随母亲自道州迁居北京。据其日记与年谱所载,从十七岁开始,他先后十一次回湖南应考,其中道光元年(1821)秋初,他與三弟绍祺归应湖南乡试,发榜未中后,第一次回到故乡道州。  何绍基最后一次回故乡是同治元年(1862)正月,六十四岁的他正主讲长沙城南书院。此番归乡他写下《正月廿三日于桐轩
期刊
2019年10月18日,朋友从上海朵云轩拍卖会预展发来一张落款“锺叔河”的对联,问我有无兴趣。我发给作家王平,拜托他请锺老确定一下真伪,答案是否定的。  2014年我出版《抱朴求真》文集,曾经请锺老为我题字,那次他专门做了一首诗勉励我,诗曰“写字即写心,作书如作人。培基能廣厚,态度自从容。”据老先生自己说,为了能给我题字,他专门去买了一枝毛笔。诗写得朴实却有深意,一如他的书法,散淡自然而不造作,最
期刊
刘衡先生乃不折不扣的文化人。  所谓“文化”在当代已经泛用甚至有滥用之嫌,但反映在刘衡身上不是,他的骨子就是文化铸就。刘衡忽略那些循规蹈矩的无趣生活,善于在平凡生活中发现持久而散发出人性美的时代之光,他藐视那些养尊处优的假道士,善于在瞬间的闪光中捕捉永恒的历史之像。从他的创作、研究到生活状态,很难将刘衡归类到什么专业方向,尽管我知道他大学学的是美术专业——但如果还继续沿用诸如职称评定、公务员考核等
期刊
摘要:在数字化的时代,民族地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要结合本土传统文化,多渠道研究民族文化内涵及外延,将湘西苗画引进课堂,探索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多元途径。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信仰。专业创作和民族特色相结合,实现苗画元素的提取与设计等多种可能性,构建苗画数据库,把储备文化资源和创新利用文化资源相结合,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实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关键词:湘西苗画 高师美术教育 创新融合  一、湘西苗
期刊
第一次知道游寿这个名字,还是在2005年。  那时,省图新馆试开馆,我在三楼的图书阅览室看书,一位中年男子走进室内,问工作人员:“您这儿有《游寿书法集》吗?”  “有。”  那位工作人员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大开本硬壳红面的书,上面写着“游寿书法集”五个大字。  游寿?书法?  自以为对书法还算了解的我,却从来没有听过“游寿”这个名字。  以前,我所知道的当代书法大家只有启功、刘炳森、欧阳中石等,游寿这
期刊
对于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上海油画家俞云阶先生,肯定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本书作者陈光龙选取艺坛“考古”人物——俞云阶为写作题材,这个不仅是俞云阶艺术的幸事,也是梳理近代上海美术历史的一件好事。  俞云阶这位现实主义的画家,其作品的本身就是一部城市、乃至中国油画艺术发展中有过的历史。由此,阅读陈光龙先生的著作《勇猛精进——俞云阶的油画艺术》(陈光龙,男,安徽省繁昌县人,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
期刊
初见方韶,觉得他就是那么一个隽逸而散淡的人。一袭白色的衣衫,随风飘裹,像一朵白色的云。他的面容,气定神闲,是超世的;他的笑语,和悦真诚,又是近世的。开车时,别人别了他的车,他不气不恼,从容腾挪,仿佛是推了一手太极;停车时,他招呼着看车的大伯,随性地多给了几张钱,又像是一个济世的施主。  但他其实是一个艺术家,准确地说,是一个歙砚的雕刻家;更准确地说,他就是一个艺术家,但却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  所
期刊
喜欢读画,就是读,觉得不能只是欣赏,要读才能真的入画,真的品味其中之妙,这就是所谓的读画者也。读而有记,于是成此。  走进高更的春天  此际,虽然寒风冻雨,让我们仍然感受到冬天的威风,但我们似乎已经聆听到了春天的跫音。是的,春天已经不远了。我们欣赏这幅高更的油画《春天》,走进他艺术的世界。  高更是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他与塞尚、梵高同为世界美术史上著名的“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他的艺术对现
期刊
徐沁张着对自然万物好奇的双眼,用敏感纤细的直觉感知世界;以个人的情感释放与天地相融为使命,在神话与宗教中获取灵感,赋予不同材质以新生。  她四岁学画,从此,“囤珍集宝、以手造物;引爆能量,花开荼蘼。”  “小小橘色的火焰” 个展 798 艺术区 墨念女塾  “尽纳万象” 艺术展览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夏日好梦计划” 艺术展览 成当代艺术中心  中国北京·2019  彼岸归来,半年三展。  徐沁
期刊
十年前(2005)的一天,我在上海安亭路周退密先生家,退老突然问我,认识嘉兴的吴藕汀先生吗?我点头。退老神色凝重地说,前几天他去世了。吴先生在病榻上看过刚刚出版的《词调名辞典》,就此安静地告别人世。这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这部书稿完成于数十年前,中华书局1958年曾以《词名索引》出版,晚年的修订稿由上海书店梓印。记得前不久,我还在嘉兴图书馆范笑我的博客里看到吴藕汀先生的近况,俯仰之间,已成古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