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以生为本 立足课内外结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可是由于许多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搞好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
  
   一、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学评价不科学,应试教育氛围浓。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些现象导致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应试教育氛围浓。
  
   二、应对现状的基本策略
  
   1、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性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里教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如《平安回家》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实地了解交通标志、交通信号、交通标线,走进生活的教学要比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强得多。
   (2)交互的动态讨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究,使课堂成为信息交流所。
   (3)多样的情景表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取讲故事、听歌曲、情景朗读、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景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受学生欢迎。这种教学形式学生能充分参与、积极表现,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意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以“孝敬父母”为例,教学中,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坚持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课内外结合,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必将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真正走进农村小学。
  
   【作者单位:莒县棋山镇中心小学山东】
其他文献
1998年6月10日下午。荥阳宾馆三楼会议室。这里刚被装饰一新,显得整洁明亮。会议桌呈正方形四面摆开,洁白的桌布覆盖在桌面上。这里要举行一次不同寻常的活动:荥阳市公安局将
中宣部出版局和新闻出版署图书司近日联合在福州召开繁荣长篇小说出版专题研讨会,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作家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北京十月文
如果有人问我最早绝我以较大影响的书是哪一本?我可以立即回答说:是《三国演义》。我已经记不真切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是在哪一年了,大约总是在小学五年级前届,因为我记得很清楚,我读《水浒传》.《施公案》、《彭公案》,《金台平妖传》等书都是在读《三国演义》以后,而这些书都是在小学里就读过的.所以大致可以肯定开始读《三国演义》不会迟于小小五年级时候。
五月参加了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分会组织的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经典再演绎”,让我想起了1984年兰本达教授上的《蜗牛》。兰本达教授所倡导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在科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探究——研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究。即在开始上课时,先发给学生一些教师精心设计的,与所学的科学概念相联系的现实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摆弄、操作,通过对这些具体的客观材料进行
我今年85岁。从1939年到上海谋生算起,65年出头了。读书,对我来说犹如空气,胜过一日三餐,生病住院也不例外。
受社会及家庭各种不良因素与学校只注重智能发展的传统教育影响,现在的小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各种心理疾病,对身心健康造成了程度不同的伤害。严重的还会导致精神分裂,甚至轻生。因此,学校教育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及日常管理中去。要努力探索和寻求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与业务素质,关注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坚持以人为本,为各类学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考评机
去年以来,社旗县人民检察院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切实做到了"三主动":——主动汇报工作情况。县检察院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口头与书面、综合与专题相结合的方法,主
7月3日上午9时,平顶山市市郊洛叶路程庄段,机器轰鸣,人头攒动。随着一声令下,道路两边一幢幢违章建筑在两台大铲车的强力推动下,轰然倒塌,荡起一阵阵尘土。围观的数百名群众
幼儿美术的综合材料是幼儿动手操作、发挥想象、探索事物的载体,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美术材料蕴涵不同的价值目标,能够萌发儿童不同的游戏行为与思维创造。那么如何有效开发、运用与幼儿生活经验、兴趣密切相关的综合性美术材料呢? 一、综合材料的生活化开发 不同的材料在在同样的绘画内容中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根据绘画内容精心选择材料能更好的激发起幼儿的绘画兴趣,支持幼儿能更快速,便捷地获
目的 了解胶质瘤患者基质分解素-1基因表达的情况。方法 36例胶胶质瘤患者,术中取瘤组织及正常组织(其中Ⅰ-Ⅱ级胶质瘤18例,Ⅲ-Ⅳ级胶质瘤18例,18例正常组织),提取组织总RNA,用共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