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教学质量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x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以下是我就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浅见:
  一、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也明确指出“兴趣是人乐于积极地去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实际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爱好。”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催化剂,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便会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古代教育提倡乐学,主张“寓知于乐,以趣激学”“不兴其趣,不能乐学”。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其内部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化学作为起始学科,需要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先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学科。教师要在“引路、指导、习惯、兴趣”上与学生搭建和谐的桥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引路”就是要在大方向多给学生指明方向,多做思想工作,从诸多方面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对他的关系和爱护,让学生有内动力。“指导”就是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这门学科时,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讲题、只讲道理,学生需要的是“钥匙”。因此,要在原理和方法上解说,多在同类问题上归类,让学生能自觉走上“知识的高速公路”。“习惯”就是教师要严以律己,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要有垂范作用,在课堂上要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不能随意性太强,要建立“紧张有序的课堂”,让学生知道老师走完上步下一步要干什么,同时,要开始要求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干什么要让学生自觉形成。“兴趣”就是通过教师的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想学,尤其是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关心、关爱学生,要用心去投入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名敬业的教师。通过这些前期作用,搭建基础,学生就会喜欢你.就会喜欢你的学科,学生的入门就相对容易。
  二、注重基础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二十多种元素,六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但中考重点始终是初中化学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解决新问题的坚实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准确把握,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和生活常识的联系,将化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其原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学习煤和石油时,介绍洁净能源的开发、学习酸的通性、pH时,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我们还依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并开展自制仪器、自制实验装置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三、优化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氛围 作为化学教师,应仔细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内容,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并主动接近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深入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深度和梯度,在以教学课标为纲的基础上,研究教学要求,把握教材特点.首先,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全章内容,合理划分教学单元,然后将其应用于每节课的教学中,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分析方法,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串联,避免知识结构出现脱节等现象.此外,教师应在注重挖掘教材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翻阅相关资料,从中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背景资料,并选择简洁有效的表达方式,以及突出的典型事例,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实施课堂教学,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之处.例如,在教学“奇妙的二氧化碳”这一课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得知“飓风”和“海啸”的形成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一定关系,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将“飓风”与“海啸”这种灾难性场景用幻灯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到引发这些灾难性气候的原因.在影片的影响下,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充分激发起来,他们结合原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相关资料,以及相互的交流讨论等方式,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使每一位学生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采用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主动性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首先,在学生提出疑问时,不要直接告诉其正确答案,而是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使其能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如,有学生问ph=5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ph为何不等于8?教师可以反问他:”ph为8的溶液呈什么性?”学生便会回答:“碱性”,此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酸性溶液不管如何稀释都不可能变成碱性溶液,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其次,教师要多布置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标新立异,既解答了问题,又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在讲实验基本操作中的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跟学生说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该稍微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破裂,然后按照正确的操作进行演示.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刻.教师可以在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故意不把试管口稍微向下倾斜进行实验,而是先让学生观察试管炸裂,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学生分析炸裂的原因,这样学生就会对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印象非常深刻了. 五、合理安排内容,应用教学方法
  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总体说来是符合科学性以及适用性原则,无论内容,还是内容的编排顺序都是科学的,但编委专家不可能把使用教材的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都切实地加以考虑,这就要求使用教材的教师灵活应用教材。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特点,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需要备学生。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不是对教材作大的调整。如前后相隔几节课对调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引起学生学习上的混乱,增加学生心理负担,也会给学生复习带来不便。当然,一节课需几课时完成,每课时内容分配,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每节课讲多少内容,讲到什么程度,可很据学生情况而定,不可强求一律。例如我们在讲授初中化学一、二单元的同时,可让学生每天适当记忆一些元素符号,以为后面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在讲授第二章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时,就用了3课时等。
  科学地安排好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寻求更有效、更灵活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能力提高的更快。例如对于不同的内容,有的使用课件可能效果较好,但有的使用课件适得其反;对于化学演示实验,有的实验教师演示效果较好,但有的通过播放视频效果更好。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还很不成熟,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我坚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化学教学质量一定能取得丰厚的成果。
其他文献
创设运用情境教学方式引导,不仅能够活化藏文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潜能。学生在这样的情景教学中,学习激情和创新精神也得到激活,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多元化学习发展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藏文课程标准中,尤其注重创设接近藏文语言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学生在与文本课程相似的学习情境中深入思考探究,不仅能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感悟,还能够丰富学习思维,主动探究交流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建立民主和谐关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真
期刊
摘要: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最活跃的年龄阶段,小学高年级是打好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阶段。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 氛围 活跃性 思维过程 思维方法 思维空间  一、创设民主氛围,保持思维通畅  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可以安静、深入地思考,情感、
【内容提要】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我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中,创新性、开放性地处理教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灵活组织教学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关键词】课改 创新性 灵活性 自主性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内容摘要】情境教学法在聋校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充分调动聋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  【关键词】情境教学 聋校数学 教学 应用  聋生由于生理的缺陷,能让他们爱上数学课是比较困难的事,基于聋生认知特点的直观性,教师把情境教学法带入到数学课中,通过形象演示、游戏、实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
The physiological phenotype of the rice semi-dwarf mutant, sdg, was characterized in details using a pair of near isogenic lines. Neither gibberellin-deficient
狭义地讲,优质课堂就是教师依据课程纲要、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技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最优化,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而如何构建优质课堂,让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我谈几点感悟。  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魏书生老师说“教师要深切的理解人,尊重人,同情
期刊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教学的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做到合理高效。同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天马行空,夸夸其谈,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一堂课看起来十分热闹,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下课后,学生学会了什么,却不知所以然。如何使
期刊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2011课标语)。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教材的语言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训练因素,巧用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呢?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几点做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一.把握教材,激发思维兴趣  1.1.抓住课题,诱发兴趣。从课题入手,诱发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是激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