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29-02
龋齿简称虫牙,是一种细菌性疾病,由口腔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牙齿硬组织病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治疗,则会诱发龋洞的发生。龋齿发病率高、分布范围广,是口腔科一种常见病。学龄儿童是龋齿多发人群,据相关资料调查发现,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学龄儿童龋齿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学龄儿童的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龋齿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之一。龋齿是一种慢性疾病,在发病时从牙冠开始,如果未及时治疗,则会引起牙髓、牙周炎等,严重患儿甚至会诱发牙颌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正常发音,对学龄儿童身心均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早期对学龄儿童龋齿进行治疗,并积极预防是目前儿童牙齿保健的重要组成之一。分析学龄儿童龋齿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对降低学龄儿童龋齿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价值。
学龄儿童龋齿发病原因有哪些?
学龄儿童龋齿是一个因多种因素作用导致的牙齿疾病,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会导致龋齿的发生呢?下面对导致学龄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
遗传因素
在临床相关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龋齿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遗传作用,即如果儿童父母存在龋齿体质,则容易遗传给子女,导致其子女的龋齿发病率较无龋齿体质父母的儿童发病率高。但是与其他遗传因素比较,龋病的遗传率要明显更低。
细菌因素
细菌是导致龋齿发生的必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导致龋菌的类型包括2种,分别为产酸菌、革兰阳性球菌,其中产酸菌又包括链球菌、乳酸菌及放线菌等。
宿主因素
在龋齿发病过程中,牙齿是其重要的靶器官,牙齿的矿化程度、形态、结构直接关系龋齿的发病与否。
时间因素
龋齿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在患病后立即发病,从初期龋到形成龋洞,经历的时间高达2年左右。
口腔环境
龋齿的发病与口腔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在口腔环境中,食物、唾液起着主导的作用。食物方面,导致菌斑基质的形成主要与碳水化合物有关,碳水化合物是菌斑中细菌存在的主要能源物质,借助碳水化合物细菌可与通过代谢产生酸,合成多糖,其中产生的酸能导致牙体组织脱矿,产生的多糖则会在牙齿表面积聚,并在缺少糖时为其提供能量来源。唾液方面,正常情况下,唾液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抗溶、抑菌、清洗、抗酸等作用。当唾液量减少或者唾液性质发生变化时,则会导致牙齿表面的菌斑产生大量酸,并对釉质表面造成溶解,增加了龋齿发生风险。
饮食因素
随着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甜点小食品相继而出,成为小儿最热爱的零食。但大部分甜食中均存在较高的含糖量,糖可以被细菌分解形成酸,进而对小儿牙齿造成侵蚀。
家属文化程度及经济状态
因学龄儿童家属的文化程度不同、經济状态不同,导致其对龋齿的认知也不同。对于文化程度高的患儿家属,对儿童口腔、饮食等习惯十分注重,会要求儿童早晚刷牙,减少甜食摄入,以预防龋齿的发生。而对于文化程度低的儿童家属,因对龋齿认知不足,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有效的牙齿保健,导致儿童龋齿发病率较高。此外,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理想的患儿,对口腔护理方面相对较差,进而儿童龋齿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家庭经济条件稍好的儿童。
龋齿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相信每个人都听过“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一俗语,其实牙疼不是病这一观念是不正确的,一旦发现牙疼,千万不能有“挺过去就好了”的念头,要及时治疗,防止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病情进一步进展,出现牙齿坏死。因此,加强龋齿的防治,对降低龋齿发生率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对龋齿进行有效的防治呢?下面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进行分析。
学校
从学校角度,为预防龋齿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第一,管理者可以定期组织儿童进行牙齿相关体检,便于早发现、早治疗。第二,鼓励学龄前儿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通过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转化,维持正常血钙水平,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龋齿的发生。第三,在学校期间,教师可以让儿童通过观看幻灯片、图片等形式,对口腔疾病知识进行基本的宣教。第四,每年9月20日为“爱牙日”,学校可以在每年的9.20日开展爱牙亲子活动,让儿童、家属组织一些小节目,对保护牙齿进行宣传。第五,儿童在学校期间,饭后要组织儿童集体进行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
家庭
学龄儿童在家期间,家长作为主要监护人,要做好儿童的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在饮食方面,家长可以鼓励儿童多进食含钙类食物,例如肉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在膳食中要限制糖的摄入量,减少对牙齿损害食物的摄入,保护牙齿健康。第二,在牙膏、牙刷选择方面,尽量应用儿童专用牙刷,其原因是儿童的牙刷具有毛软、弹性好、刷头小而薄、刷柄长等特点,选取的牙膏要尽量以含氟牙膏为主,其原因是含氟牙膏可以增强牙齿坚固性及再矿化,让牙齿抗酸性更强,从而预防龋齿的发生。此外,在每次刷牙后,要将牙刷冲洗干净,然后将刷头向上放置,每2个月换1次。第三,当家长发现儿童存在龋齿后,要及时就诊,防止龋齿的进一步恶化,影响儿童牙齿的正常发育。第四,家长要鼓励儿童每天早晚要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持续3~5分钟,切不可横向对牙齿进行清洁,防止对牙龈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社会
社会方面,为预防龋齿的发生,可以增加龋齿危害的宣传,例如要求社区的卫生机构每个季度进行一次龋齿的相关知识宣传,可以通过举办活动、张贴海报等形式,让更多学龄儿童家长知晓龋齿的危害性,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减轻龋齿对儿童的危害性。此外,还可以建议社区对龋齿儿童信息进行登记,定期对患儿进行随访,将口腔保健问题作为儿童保健中的一个重点项目,从而达到预防目的。
总之,学龄儿童是龋齿发生的主要群体,分析学龄儿童的发病原因,并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进行有效防治,对预防龋齿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龋齿简称虫牙,是一种细菌性疾病,由口腔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牙齿硬组织病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治疗,则会诱发龋洞的发生。龋齿发病率高、分布范围广,是口腔科一种常见病。学龄儿童是龋齿多发人群,据相关资料调查发现,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学龄儿童龋齿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学龄儿童的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龋齿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之一。龋齿是一种慢性疾病,在发病时从牙冠开始,如果未及时治疗,则会引起牙髓、牙周炎等,严重患儿甚至会诱发牙颌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正常发音,对学龄儿童身心均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早期对学龄儿童龋齿进行治疗,并积极预防是目前儿童牙齿保健的重要组成之一。分析学龄儿童龋齿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对降低学龄儿童龋齿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价值。
学龄儿童龋齿发病原因有哪些?
学龄儿童龋齿是一个因多种因素作用导致的牙齿疾病,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会导致龋齿的发生呢?下面对导致学龄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
遗传因素
在临床相关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龋齿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遗传作用,即如果儿童父母存在龋齿体质,则容易遗传给子女,导致其子女的龋齿发病率较无龋齿体质父母的儿童发病率高。但是与其他遗传因素比较,龋病的遗传率要明显更低。
细菌因素
细菌是导致龋齿发生的必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导致龋菌的类型包括2种,分别为产酸菌、革兰阳性球菌,其中产酸菌又包括链球菌、乳酸菌及放线菌等。
宿主因素
在龋齿发病过程中,牙齿是其重要的靶器官,牙齿的矿化程度、形态、结构直接关系龋齿的发病与否。
时间因素
龋齿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在患病后立即发病,从初期龋到形成龋洞,经历的时间高达2年左右。
口腔环境
龋齿的发病与口腔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在口腔环境中,食物、唾液起着主导的作用。食物方面,导致菌斑基质的形成主要与碳水化合物有关,碳水化合物是菌斑中细菌存在的主要能源物质,借助碳水化合物细菌可与通过代谢产生酸,合成多糖,其中产生的酸能导致牙体组织脱矿,产生的多糖则会在牙齿表面积聚,并在缺少糖时为其提供能量来源。唾液方面,正常情况下,唾液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抗溶、抑菌、清洗、抗酸等作用。当唾液量减少或者唾液性质发生变化时,则会导致牙齿表面的菌斑产生大量酸,并对釉质表面造成溶解,增加了龋齿发生风险。
饮食因素
随着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甜点小食品相继而出,成为小儿最热爱的零食。但大部分甜食中均存在较高的含糖量,糖可以被细菌分解形成酸,进而对小儿牙齿造成侵蚀。
家属文化程度及经济状态
因学龄儿童家属的文化程度不同、經济状态不同,导致其对龋齿的认知也不同。对于文化程度高的患儿家属,对儿童口腔、饮食等习惯十分注重,会要求儿童早晚刷牙,减少甜食摄入,以预防龋齿的发生。而对于文化程度低的儿童家属,因对龋齿认知不足,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有效的牙齿保健,导致儿童龋齿发病率较高。此外,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理想的患儿,对口腔护理方面相对较差,进而儿童龋齿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家庭经济条件稍好的儿童。
龋齿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相信每个人都听过“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一俗语,其实牙疼不是病这一观念是不正确的,一旦发现牙疼,千万不能有“挺过去就好了”的念头,要及时治疗,防止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病情进一步进展,出现牙齿坏死。因此,加强龋齿的防治,对降低龋齿发生率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对龋齿进行有效的防治呢?下面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进行分析。
学校
从学校角度,为预防龋齿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第一,管理者可以定期组织儿童进行牙齿相关体检,便于早发现、早治疗。第二,鼓励学龄前儿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通过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转化,维持正常血钙水平,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龋齿的发生。第三,在学校期间,教师可以让儿童通过观看幻灯片、图片等形式,对口腔疾病知识进行基本的宣教。第四,每年9月20日为“爱牙日”,学校可以在每年的9.20日开展爱牙亲子活动,让儿童、家属组织一些小节目,对保护牙齿进行宣传。第五,儿童在学校期间,饭后要组织儿童集体进行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
家庭
学龄儿童在家期间,家长作为主要监护人,要做好儿童的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在饮食方面,家长可以鼓励儿童多进食含钙类食物,例如肉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在膳食中要限制糖的摄入量,减少对牙齿损害食物的摄入,保护牙齿健康。第二,在牙膏、牙刷选择方面,尽量应用儿童专用牙刷,其原因是儿童的牙刷具有毛软、弹性好、刷头小而薄、刷柄长等特点,选取的牙膏要尽量以含氟牙膏为主,其原因是含氟牙膏可以增强牙齿坚固性及再矿化,让牙齿抗酸性更强,从而预防龋齿的发生。此外,在每次刷牙后,要将牙刷冲洗干净,然后将刷头向上放置,每2个月换1次。第三,当家长发现儿童存在龋齿后,要及时就诊,防止龋齿的进一步恶化,影响儿童牙齿的正常发育。第四,家长要鼓励儿童每天早晚要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持续3~5分钟,切不可横向对牙齿进行清洁,防止对牙龈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社会
社会方面,为预防龋齿的发生,可以增加龋齿危害的宣传,例如要求社区的卫生机构每个季度进行一次龋齿的相关知识宣传,可以通过举办活动、张贴海报等形式,让更多学龄儿童家长知晓龋齿的危害性,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减轻龋齿对儿童的危害性。此外,还可以建议社区对龋齿儿童信息进行登记,定期对患儿进行随访,将口腔保健问题作为儿童保健中的一个重点项目,从而达到预防目的。
总之,学龄儿童是龋齿发生的主要群体,分析学龄儿童的发病原因,并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进行有效防治,对预防龋齿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