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物理课堂中的无效教学
1.1 低级重复、浪费时间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某些知识、概念、规律、定律、问题老师讲一遍,一些学生不懂,为了照顾这部分的学生,让学会了的学生等一等,再讲一遍,还有不懂的再来一遍,直到差不多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这些知识,再向下进行.为了少数学生的学习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使大部分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可怕的是这样的事情几乎我们每天都在重复.我们是不是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要求,分层次考核,在讲完之后,不明白的学生可以选择补习的形式,让学会的人继续向下学习,让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堂.
1.2 教师授课忽视教育规律,一厢情愿
无论什么事情,都具有特定的规律,教育也是如此.学生的学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掌握知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由糊涂到清醒.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授课时为了方便,往往一下子将全部的知识告诉学生.典型的表现就是教师上课满堂灌,知识的生成不是学生思考的结果而是老师的讲解的叙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所以学生听懂不等于学会,从懂到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老师不可替代,更不能一厢情愿缩短这一过程.
1.3 师生互动的形式化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师生互动是现在课堂上一个重要的活动,然而对所要讨论的问题设计,缺乏思维的含量,什么问题都可以拿来讨论讨论,以体现课改教学的新理念;主体的参与出现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有些问题只让学生回答对、错或是、不是,不能让学生充分阐明分析的过程、依据,进而评价学生的长处与不足.再有一些问题的开放性太强,老师又没有较好的指导,使学生的回答难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而海阔天空,最终还是老师“总结”出标准答案,这样的问答有何意义可言?所以问题如何设计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让这个问题有思考回答的价值,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
2 学生无效的学习
2.1 学生学习被动,缺乏学习兴趣
现在学生最大的学习障碍之一是学习无动力,缺少求知欲望.学生就像一个容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间学、学习进度如何从上学一开始就被老师规定好了,学生没有自主权,只有被动接受,学生怎能对学习感兴趣.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获得高分,而不是获得知识.考高分的欲望胜于学习知识的欲望,学习变成了一种任务,而不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2.2 不能学而时习之,事倍而功半
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我们每个教师都很熟悉.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回顾或没有时间回顾.有教育学家曾说过“不要等记忆大厦崩溃之后再重新记忆,而应是不断的填砖加瓦.”是啊,及时加强回顾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事半而功倍.随着全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各学校都取消了晚自习分到各科的现象,所以学生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然而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及时复习和巩固.有时间也宁肯多做点新题也不愿意去复习旧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人人皆知而鲜有学生能做到.
2.3 学生学习缺乏思考,没有总结
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没有那种知识不需要通过人们的思考并使之溶入知识体系之中而真正被掌握的.思考也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力,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这项劳动望而生畏.事实上造成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们老师有很大的责任.我们在讲课时为了节省时间多是将整个思路展现给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去思考.换句话说我们希望学生能记住我们的思路,进而掌握.事实上这种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失去思考的习惯,喜欢记忆而不思考.没有经过思考的知识如何能记得长久,更谈不上运用了.是不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再“懒”一点,“话到嘴边留三分”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给他们一个自己总结机会,让学生归纳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进而提高学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3 谋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1 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实验室.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仅可从中获得物理探究教学必需的物理情景、探究器材和实践的机会,而且能更好地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使有限的物理课堂无限的延伸、拓展.在构建探究式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整合那些强调知识内在联系、基本理论和与真实世界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将资源原有的文本性、线性结构形式变化为多媒化、超链接结构形式,强调知识内在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着力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对传统的课堂的教学组织架构进行重新思考,不能让学生严格限制在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里.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以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3.2 营造探究气氛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他们有共性,也有个性.要让学生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的氛围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还要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掘.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教学和谐“情”为桥.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能够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反之,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更谈不上“探究”.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是教师要解放思想,具有民主的教学观念.
3.3 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面对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环节是设置问题.设置问题要讲究针对性,启发性,挑战性,趣味性和明确性.针对性是指在精选学习内容和研究学情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启发性是指设置问题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及个人经验,提出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产生联想的问题;挑战性指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问题太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问题太难让学生望而生畏,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果子”;趣味性是指提出的问题应该新颖、奇特而有趣;明确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小而具体,避免空洞抽象.实践证明,问题情境设计得巧妙,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总之,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用长远的教育观来培养和指导学生,并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给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应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为构建新课程标准下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物理课堂而努力,要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无效”环节并加以改进,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更合理高效的教学模式.
1.1 低级重复、浪费时间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某些知识、概念、规律、定律、问题老师讲一遍,一些学生不懂,为了照顾这部分的学生,让学会了的学生等一等,再讲一遍,还有不懂的再来一遍,直到差不多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这些知识,再向下进行.为了少数学生的学习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使大部分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可怕的是这样的事情几乎我们每天都在重复.我们是不是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要求,分层次考核,在讲完之后,不明白的学生可以选择补习的形式,让学会的人继续向下学习,让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堂.
1.2 教师授课忽视教育规律,一厢情愿
无论什么事情,都具有特定的规律,教育也是如此.学生的学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掌握知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由糊涂到清醒.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授课时为了方便,往往一下子将全部的知识告诉学生.典型的表现就是教师上课满堂灌,知识的生成不是学生思考的结果而是老师的讲解的叙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所以学生听懂不等于学会,从懂到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老师不可替代,更不能一厢情愿缩短这一过程.
1.3 师生互动的形式化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师生互动是现在课堂上一个重要的活动,然而对所要讨论的问题设计,缺乏思维的含量,什么问题都可以拿来讨论讨论,以体现课改教学的新理念;主体的参与出现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有些问题只让学生回答对、错或是、不是,不能让学生充分阐明分析的过程、依据,进而评价学生的长处与不足.再有一些问题的开放性太强,老师又没有较好的指导,使学生的回答难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而海阔天空,最终还是老师“总结”出标准答案,这样的问答有何意义可言?所以问题如何设计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让这个问题有思考回答的价值,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
2 学生无效的学习
2.1 学生学习被动,缺乏学习兴趣
现在学生最大的学习障碍之一是学习无动力,缺少求知欲望.学生就像一个容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间学、学习进度如何从上学一开始就被老师规定好了,学生没有自主权,只有被动接受,学生怎能对学习感兴趣.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获得高分,而不是获得知识.考高分的欲望胜于学习知识的欲望,学习变成了一种任务,而不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2.2 不能学而时习之,事倍而功半
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我们每个教师都很熟悉.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回顾或没有时间回顾.有教育学家曾说过“不要等记忆大厦崩溃之后再重新记忆,而应是不断的填砖加瓦.”是啊,及时加强回顾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事半而功倍.随着全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各学校都取消了晚自习分到各科的现象,所以学生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然而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及时复习和巩固.有时间也宁肯多做点新题也不愿意去复习旧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人人皆知而鲜有学生能做到.
2.3 学生学习缺乏思考,没有总结
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没有那种知识不需要通过人们的思考并使之溶入知识体系之中而真正被掌握的.思考也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力,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这项劳动望而生畏.事实上造成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们老师有很大的责任.我们在讲课时为了节省时间多是将整个思路展现给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去思考.换句话说我们希望学生能记住我们的思路,进而掌握.事实上这种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失去思考的习惯,喜欢记忆而不思考.没有经过思考的知识如何能记得长久,更谈不上运用了.是不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再“懒”一点,“话到嘴边留三分”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给他们一个自己总结机会,让学生归纳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进而提高学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3 谋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1 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实验室.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仅可从中获得物理探究教学必需的物理情景、探究器材和实践的机会,而且能更好地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使有限的物理课堂无限的延伸、拓展.在构建探究式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整合那些强调知识内在联系、基本理论和与真实世界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将资源原有的文本性、线性结构形式变化为多媒化、超链接结构形式,强调知识内在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着力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对传统的课堂的教学组织架构进行重新思考,不能让学生严格限制在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里.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以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3.2 营造探究气氛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他们有共性,也有个性.要让学生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的氛围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还要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掘.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教学和谐“情”为桥.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能够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反之,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更谈不上“探究”.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是教师要解放思想,具有民主的教学观念.
3.3 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面对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环节是设置问题.设置问题要讲究针对性,启发性,挑战性,趣味性和明确性.针对性是指在精选学习内容和研究学情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启发性是指设置问题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及个人经验,提出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产生联想的问题;挑战性指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问题太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问题太难让学生望而生畏,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果子”;趣味性是指提出的问题应该新颖、奇特而有趣;明确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小而具体,避免空洞抽象.实践证明,问题情境设计得巧妙,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总之,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用长远的教育观来培养和指导学生,并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给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应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为构建新课程标准下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物理课堂而努力,要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无效”环节并加以改进,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更合理高效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