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匡庐图》是五代时期中国北方山水画坛中的荆浩所作,其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从他的《匡庐图》中,不仅在表现形式与前代山水画有创新之点,《匡庐图》不仅是一幅表现自然美的山水画,更是一幅表现文人书斋的山水画,以大山大水的自然风貌,加以笔墨的肆意渲染,从中可以感受到很多北方山水画的特点。以下就来探讨从《匡庐图》中所体现出来的北方派山水画风格。
关键词:《匡庐图》;荆浩;笔墨山水画;北方派山水画;风格
《匡庐图》是荆浩所作,是中国北方山水画中的典范,《匡庐图》中以传神逼真的山水画风格赢得了不少赞誉。从《匡庐图》中还可以看出不少北方派山水画的风格,以全景全水和宏伟的画面,将北方山水的壮观与魅力体现出来,可见荆浩的绘画功力,同时也开启了我国传统山水画艺术发展的新进程。本篇就来探讨《匡庐图》中体现出的北方派山水画风格,解析《匡庐图》中所体现的绘画艺术。
一、《匡庐图》绘画赏析
《匡庐图》是五代荆浩所作绢本水墨,其纵有185.8厘米,横有106.8厘米,现位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荆浩隐于太行山洪谷之中,他观察山水树石的朝夕变化,开创北方水墨山水画派,并有山水画论《笔法记》之作。《匡庐图》所作并非是庐山及附近的景色,其山形地貌与南方庐山并不符合,《匡庐图》却与太行山洪谷的山水风光相互吻合《匡庐图》作为中北方派山水画的经典之作,不仅结构严密,气势宏大,其构图中还结合了“高远”与“平远”二法,使得绘画中的山之深远、云色之奥妙、以及景物之飘逸尽显其当。荆浩的《匡庐图》画法更是皴染兼有,皴法是用的小披麻皴,使得画面景物层次井然;全幅《匡庐图》也是用水墨画出,不仅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优势,近处以水墨来渲染云烟,远处则是以群峰起伏之势来为全画构局,荆浩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非凡神韵将自然山川的美景真实的构现,给人们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荆浩的《匡庐图》中,其近景所绘的的河流与草庐,不仅将石阶、寺院、丛林、矮峰以及两山间的飞瀑以绘画的形式,真实展现,更是以浓淡适宜的笔墨将山势水流描绘出来,不仅有着飘逸、闲适,更是能给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匡庐图》中将山水环境的布局以及神韵气派真实的展现,其中以水墨描绘的群峰崖岩与山间飞瀑不仅有飞流之势,还将动藏与静,给人以真实的触觉;其中对古松怪石的水墨描绘更是有着雄姿气势,不仅将松之傲骨与山之灵韵表现出来,其用笔更是着墨均匀,不浓不淡,将山间的真实风貌描绘在《匡庐图》中。
《匡庐图》不仅是全景构图,更是全景布局,其用笔更是将气、韵、景、思、笔、墨完整的融合到笔墨山水画之中,使得山峰有着充溢欲升之势,不仅是挺耸深远,又显示出气势浩然、缥逸俊秀,使得绘画中的空间感很强,能给人直观的审美观感,憾人心魄。竖轴空间中,将峰峦叠嶂、岚气缭绕的山川景象描绘出来,其浓淡适宜的笔墨也将悬瀑萦圩生动的描绘,以及小桥横架的盎然,山石形态的纹理更是用线框勾示短笔直皴,其绘画中的笔墨功力细碎多变,使得所绘美景跃然图中。《匡庐图》不仅是山水画中的佳品,更是北方派笔墨山水画中的经典,将北方山水画的风格全然体现了出来,对后代人们的山水画创作亦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匡庐图》中体现的北方山水画风格
荆浩不仅是五代时期中国的北方山水画的鼻祖,其创作山水画论《笔法记》更是为宋代宫廷收藏,其所创作的《匡庐图》客观上更是体现了北方派山水画的艺术风格,不仅是笔墨适宜、大山大水,更是以真实的感触去追求中国水墨山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在《匡庐图》中,不仅体现了北方山水画对自然山河的“真”,更是将“写真”的笔墨功力用到极致,充分显示出北方自然山水的浓郁特色。以下就来详细介绍《匡庐图》中所体现的北方派山水画风格。
在《匡庐图》中,不仅可以看到水晕墨章之彩,荆浩更是将笔墨肆意渲染,有笔有墨,山水画中以青绿设色,以勾线填彩,将笔与水墨充分结合,将大自然的变化万千以水墨绘画与纸上,在拓展人们对绘画的审美观,更在技法上追求水墨的艺术效果,更显作者的用笔之功。故此,在《匡庐图》中就可以看出北方派山水画中,不仅强调运笔的变化动感,更将用墨的韵味表露无疑,将北方水墨山水画中对笔墨的掌握充分展露,开创了水墨山水画的创新笔法,对后人的水墨山水画创作影响颇深。
北方派水墨山水画中将对大自然美景的认识,细化到不同的部位,不仅是山川、地形、水流,更包括对自然山水规律的掌握,以远近、虚实、上下以及景物的宾主给予全方位的审视,形成水墨山水画创作中的整体观念。《匡庐图》中就有将危峰突兀以及重岩叠嶂以水墨描绘,更是在近景之中将林泉掩映的平易之感真实体现,不仅使得整幅绘画作品气韵雄壯,更是有着浑然天成的全局之势,将北方山水的俊美、壮阔展现在世人眼前。
三、结论
《匡庐图》中不仅追求形真、意真、气真的山水画艺术,以笔墨将真实的山川形象几近相似的表达出来,开启了以感性经验去描绘真实山水画的艺术,更是将北方山水画艺术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李波.从《匡庐图》看北派山水画风格[J].艺术科技,2016,29(1).
[2]张惠明.《匡庐图》与北方派山水画样式及其影响——兼谈唐代水墨山水屏风画在五代时期的发展[J].美术,2013 (2):109-113.
关键词:《匡庐图》;荆浩;笔墨山水画;北方派山水画;风格
《匡庐图》是荆浩所作,是中国北方山水画中的典范,《匡庐图》中以传神逼真的山水画风格赢得了不少赞誉。从《匡庐图》中还可以看出不少北方派山水画的风格,以全景全水和宏伟的画面,将北方山水的壮观与魅力体现出来,可见荆浩的绘画功力,同时也开启了我国传统山水画艺术发展的新进程。本篇就来探讨《匡庐图》中体现出的北方派山水画风格,解析《匡庐图》中所体现的绘画艺术。
一、《匡庐图》绘画赏析
《匡庐图》是五代荆浩所作绢本水墨,其纵有185.8厘米,横有106.8厘米,现位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荆浩隐于太行山洪谷之中,他观察山水树石的朝夕变化,开创北方水墨山水画派,并有山水画论《笔法记》之作。《匡庐图》所作并非是庐山及附近的景色,其山形地貌与南方庐山并不符合,《匡庐图》却与太行山洪谷的山水风光相互吻合《匡庐图》作为中北方派山水画的经典之作,不仅结构严密,气势宏大,其构图中还结合了“高远”与“平远”二法,使得绘画中的山之深远、云色之奥妙、以及景物之飘逸尽显其当。荆浩的《匡庐图》画法更是皴染兼有,皴法是用的小披麻皴,使得画面景物层次井然;全幅《匡庐图》也是用水墨画出,不仅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优势,近处以水墨来渲染云烟,远处则是以群峰起伏之势来为全画构局,荆浩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非凡神韵将自然山川的美景真实的构现,给人们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荆浩的《匡庐图》中,其近景所绘的的河流与草庐,不仅将石阶、寺院、丛林、矮峰以及两山间的飞瀑以绘画的形式,真实展现,更是以浓淡适宜的笔墨将山势水流描绘出来,不仅有着飘逸、闲适,更是能给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匡庐图》中将山水环境的布局以及神韵气派真实的展现,其中以水墨描绘的群峰崖岩与山间飞瀑不仅有飞流之势,还将动藏与静,给人以真实的触觉;其中对古松怪石的水墨描绘更是有着雄姿气势,不仅将松之傲骨与山之灵韵表现出来,其用笔更是着墨均匀,不浓不淡,将山间的真实风貌描绘在《匡庐图》中。
《匡庐图》不仅是全景构图,更是全景布局,其用笔更是将气、韵、景、思、笔、墨完整的融合到笔墨山水画之中,使得山峰有着充溢欲升之势,不仅是挺耸深远,又显示出气势浩然、缥逸俊秀,使得绘画中的空间感很强,能给人直观的审美观感,憾人心魄。竖轴空间中,将峰峦叠嶂、岚气缭绕的山川景象描绘出来,其浓淡适宜的笔墨也将悬瀑萦圩生动的描绘,以及小桥横架的盎然,山石形态的纹理更是用线框勾示短笔直皴,其绘画中的笔墨功力细碎多变,使得所绘美景跃然图中。《匡庐图》不仅是山水画中的佳品,更是北方派笔墨山水画中的经典,将北方山水画的风格全然体现了出来,对后代人们的山水画创作亦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匡庐图》中体现的北方山水画风格
荆浩不仅是五代时期中国的北方山水画的鼻祖,其创作山水画论《笔法记》更是为宋代宫廷收藏,其所创作的《匡庐图》客观上更是体现了北方派山水画的艺术风格,不仅是笔墨适宜、大山大水,更是以真实的感触去追求中国水墨山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在《匡庐图》中,不仅体现了北方山水画对自然山河的“真”,更是将“写真”的笔墨功力用到极致,充分显示出北方自然山水的浓郁特色。以下就来详细介绍《匡庐图》中所体现的北方派山水画风格。
在《匡庐图》中,不仅可以看到水晕墨章之彩,荆浩更是将笔墨肆意渲染,有笔有墨,山水画中以青绿设色,以勾线填彩,将笔与水墨充分结合,将大自然的变化万千以水墨绘画与纸上,在拓展人们对绘画的审美观,更在技法上追求水墨的艺术效果,更显作者的用笔之功。故此,在《匡庐图》中就可以看出北方派山水画中,不仅强调运笔的变化动感,更将用墨的韵味表露无疑,将北方水墨山水画中对笔墨的掌握充分展露,开创了水墨山水画的创新笔法,对后人的水墨山水画创作影响颇深。
北方派水墨山水画中将对大自然美景的认识,细化到不同的部位,不仅是山川、地形、水流,更包括对自然山水规律的掌握,以远近、虚实、上下以及景物的宾主给予全方位的审视,形成水墨山水画创作中的整体观念。《匡庐图》中就有将危峰突兀以及重岩叠嶂以水墨描绘,更是在近景之中将林泉掩映的平易之感真实体现,不仅使得整幅绘画作品气韵雄壯,更是有着浑然天成的全局之势,将北方山水的俊美、壮阔展现在世人眼前。
三、结论
《匡庐图》中不仅追求形真、意真、气真的山水画艺术,以笔墨将真实的山川形象几近相似的表达出来,开启了以感性经验去描绘真实山水画的艺术,更是将北方山水画艺术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李波.从《匡庐图》看北派山水画风格[J].艺术科技,2016,29(1).
[2]张惠明.《匡庐图》与北方派山水画样式及其影响——兼谈唐代水墨山水屏风画在五代时期的发展[J].美术,2013 (2):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