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古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畅通。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出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与意义;用词造句,就是要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式特点;表达方式,就是体味句子的表达特点和语气。
  
  例1 (2012届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一模)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且今魏氏之卒,近在淮次,一军未测去就,惧有异图。
  (2) 及辅政,招令出都,将大用之。
  (3) 及高祖围郢城未下,颖胄遣卫尉席阐文如高祖军。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同学们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各句的采分点:(1) “次”“去就”“异图”,语意表达通顺。“去就”可以译为“离开留下”“去向”“行动”等。(2) “及辅政”“大用”,语意表达通顺。(3) “及……未下”“如”,语意表达通顺。
  答案 (1) 况且现在北魏的军队靠近在淮河边驻扎,全军的去留无法预测,恐怕有别的图谋。(2) 等到(齐明帝)辅佐朝廷政务时,招令(夏侯详)一同出城,准备重用他。(3) 当高祖率军围攻郢城却久攻不克时,颖胄派遣卫尉席阐文到高祖军中去。
  例2 (2012届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公尚壮,上三留,奚去之果?
  (5) 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屦来往也。
  (6) 满三月,无妻子之请者,尽没有之。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同学们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各句的采分点:(4) “壮”“果”,疑问句式。(5) 定语后置,“不在……在……”,“杖屦”活用为动词,语意通顺。(6) “妻子”“请”“没”。
  答案 (4) 您的身体还很强壮,当今皇帝多次
  挽留您,(您)为什么坚决要辞官呢?(5) 那些不做官和厌倦官场生活回到故乡的亲友,不在东郊就在北郊,大家可以拄着拐杖穿上鞋子互相往来。(6) 满三个月,没有妻子儿女询问认领的,全部没收充公。
  从以上六个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翻译为讲究字字落实,有一定的翻译技巧:
  一是要尽可能地把原文的单音词,对应地翻译成以这个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如(1)句中,“且”——况且、“近”——靠近、“测”——预测、“图”——图谋,六个例句中比比皆是。
  二是保留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国号、年号等,可以保留不译。如(3)句中,高祖、郢城、颖胄、卫尉、席阐文等。
  三是古今说法不一的词,将古代的换成现在的说法。如(1)句中,“次”——驻扎、“惧”——恐怕;
  (3)句中,“未”——没有、“如”——到;(4)句中,“果”——坚决等,这类词最需要平时的积累。
  
  四是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可以删除原文中的某些词语,像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有的结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语素,如(5)句中的“也”“之”等。
  
  五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文言倒装句的语序,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互文见义句等,如(5)句中“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就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不仕与倦而归者”调到“亲戚”的前面做定语。
  六是增补原文省略句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如(2)句“及辅政,招令出都”中的“及‘谁’辅政”“招令‘谁’出都”等。
  此外,在翻译句子时有些句子无法直接翻译,要采用恰当的意译。比如翻译具有比喻、借代、互文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时,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手法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如“缙绅”是用做官的人的特征来代替做官的人,翻译时把“缙绅”所替代的内容翻译出来就行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除了技巧外,最关键的是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只看
  
  句子就匆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一定要带回文中,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敲,省略的成分也要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的句子往往是有规律的,我们要揣测命题人选择的那些句子的本身特点,它们往往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
  
  像上面那些例句,有的是一些词类活用,如(3)句中“未下”的“下”,方位名词活用做动词“攻下”,(5)句中“杖屦”,名词活用作动词“拄着拐杖穿上鞋子”;有的是古今异义,如(5)句中的“亲戚”是包括父母在内的“亲人”“亲友”的意思,
  
  (6)句中的“妻子”是“妻子儿女”的意思;有的是一些重要的实词,如(1)句中的“次”、(3)句中的“如”、(4)句中的“果”等;有的是一些重要的句式,如(2)句中的省略句、(4)句中的疑问句、(5)句中的定语后置句等。
  
  
  这些语法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第二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为此,必须将上述两大类八个方面列为复习重点,并加以重点强化和灵活应用。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金陵女子
  
  沂水居民赵某,以故自城中归,见女子白衣哭路侧,甚哀。睨之,美;悦之,凝注不去,女垂涕曰:“夫夫也,路不行而顾我!”赵曰:“我以旷野无人,而子哭之恸,实怆于心。”女曰:“夫死无路,是以哀耳。”赵劝其复择良匹。曰:“渺此一身,其何能择?如得所托,媵之可也。”赵忻然自荐,女从之。赵以去家远,将觅代步。女曰:“无庸。”乃先行,飘若仙奔。至家,操井臼甚勤。
  积二年余,谓赵曰:“感君恋恋,猥相从,忽已三年。今宜且去。”赵曰:“曩言无家,今焉往?”曰:“彼时漫为是言耳,何得无家?身父货药金陵。倘欲再晤,可载药往,可助资斧。”赵经营,为贳舆马。女辞之,出门径去,追之不及,瞬息遂杳。
  居久之,颇涉怀想,因市药诣金陵。寄货旅邸,访诸衢市。忽药肆一翁望见,曰:“婿至矣。”延之入,女方浣裳庭中,见之不言亦不笑,浣不辍。赵衔恨遽出,翁又曳之返。女不顾如初。翁命治具作饭。谋厚赠之。女止之曰:“渠福薄,多将不任;宜少慰其苦辛,再检十数医方与之,便吃著不尽矣。”翁问所载药。女云:“已售之矣,直在此。”翁乃出方付金,送赵归。
  试其方,有奇验。沂水尚有能知其方者。以蒜臼接茅檐雨水,洗瘊赘,其方之一也,良效。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1) 我以旷野无人,而子哭之恸,实怆于心。
   
  (2) 赵曰:“曩言无家,今焉往?”
   
  (3) 居久之,颇涉怀想,因市药诣金陵。 
   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参考答案】
  (1) 我因为这旷野无人,而你又哭得这样伤心,实在让我心酸。(要点:“以”“子”“恸”“怆”)
  (2) 赵某说:“你先前说没有家,如今要到哪里去呢?”(要点:“曩”“焉”,“今焉往?”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3) 又过了好久,赵某很想念这女子,于是买了一批药材去了金陵。(要点:“久之”“因”“市”“诣”) 
  
  (下转第10页)
  
  (上接第9页)
  
  
  【译文】
  沂水居民赵某,有一天从城里办事归来,见一位穿白衣的女子在道旁哭泣,甚为哀痛。瞥了一眼,见这女子长得很美,赵某十分喜爱,定定地瞅着她,不动地方。女子泪流满面道:“先生啊,你不往前走,管我干什么呀!”赵某说:“我因为这旷野无人,而你又哭得这样伤心,实在让我心酸。”女子说:“丈夫死了,无路可走,正为此而哀伤。”赵某劝她挑选一个好丈夫再嫁,女子说:“我这样一个孤苦伶仃的女人,还有什么可挑选的,如果能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当一个小妾也行啊!”赵某欣然自我推荐,女子愿意跟他走。赵某说离家太远,要去雇车马代步。女子说:“不用。”并且领先起步,飘飘摇摇如仙人般迅速。
  
  女子到了赵某家,操持家务十分勤劳。
  过了两年多,女子对赵某说:“为了感谢你对我的眷恋之情,所以不顾自己丑陋跟随了你,不觉已过了3年,如今应该是我离去的时候了。”赵某说:“你先前说没有家,如今要到哪里去呢?”女子说:“当时是随便乱说的,我怎么没有家呀!我父亲在金陵城卖药,你如想和我再见,可运一些药去,我们可帮助你一些钱。”赵某为女子离去作了些准备,租了车马。女子说不用,出门径直走了,赵某追也追不上,不一会影子都不见了。
  又过了好久,赵某很想念这女子,于是买了一批药材去了金陵,把货寄放在旅店,到街市上去寻访。忽然,被药店里一位老翁看见,说:“我女婿来了。”把赵某请进店中。女子正在院子里洗衣服,见了赵某不说话也不笑,继续洗衣。赵某很生气,马上就退出院外,老翁把他强拉回来,那女子仍和刚才一样毫无表示。老翁让女子做饭摆酒,并打算赠给一份厚礼。女子制止老翁道:“他这人福气薄,给多了他承受不起,应当慰问慰问他的辛苦,再拣十几副药方给他,这就够他吃用不尽了。”老翁问赵某运来的药在哪儿,女子说:“已经替他卖了,钱在这里。”老翁于是把药方和药钱都给了赵某,送他回家。
  赵某一试这些药方,有奇效。沂水县还有知道这些药方的人。用捣蒜臼接茅草屋檐下的雨水,洗身上的瘊子,是其中一方,效果很好。
  
  (作者:徐承平,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限时:45分钟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曝光/一曝十寒 供应/供不应求 横财/横征暴敛  B. 禁闭/弱不禁风 思量/量体裁衣 靡丽/风靡一时  C. 遂愿/半身不遂 拾掇/拾级而上 晕车/晕头转向  D. 下载/千载难逢 应考/应接不暇 累赘/果实累累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称呼/称职 窥伺/伺候 哄传
期刊
名著概述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外戚何进当权,宦官杀死何进。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读书养气    王建永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
期刊
限时:45分钟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停泊/湖泊 坐禅/禅机 曾祖/曾经 提防/提纲挈领  B. 积攒/攒射 伺候/窥伺 唠叨/叨扰 脊椎/椎心泣血  C. 粘液/粘贴 德行/道行 弄堂/里弄 扁平/一叶扁舟  D. 吓唬/恐吓 徘徊/低徊 模样/模板 肥胖/心广体胖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邂逅/松
期刊
限时:45分钟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扎营/挣扎 埋怨/打埋伏 红袍/如法炮制  B. 海豚/囤货 场合/打圆场 沏茶/休戚相关  C. 裨益/稗官 挺括/刮地皮 偌大/唯唯诺诺  D. 褴褛/泛滥 女红/满堂红 罢黜/相形见绌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发轫 舶来品 浮想联篇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 全愈 独角戏 幡
期刊
限时:45分钟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一项是( )  A. 怏然/打烊 罢黜/咄咄逼人 驽马/剑拔弩张  B. 颤动/颤抖 绯闻/蜚声海外 亵渎/穷兵黩武  C. 奢靡/披靡 商贾/余勇可贾 讴歌/呕心沥血  D. 险峻/疏浚 藤蔓/不蔓不枝 仓惶/仓皇失措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包扎 /扎营 矿藏/宝藏 道行深厚/行家里手  
期刊
近年来,情境造句题,除增加了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外,不再是传统的仿例造句题的简单延续,外在的形式化的显性要求非常淡化,更注重在具体情境中的隐性要求。  试 题 回 眸  例1 (2009·江苏卷)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例2 (2010·江苏卷)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
期刊
限时:45分钟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更叠 原生态 火中取栗 要言不烦  B. 融汇 协奏曲 提纲挈领 披星戴月  C. 霎时 金钢钻 不胫而走 意气风发  D. 歉收 天然气 鉴往知来 如雷灌耳  2.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纵横/横行 蒿草/犒劳 赡养/瞻仰  B. 强求/牵强秸秆/狡黠 珐琅/酝酿  C. 解元/押
期刊
朱京霞     宿迁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中语会理事,全国中语会理事,  主编语文教学参考书等十余部,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曾应邀在江苏、安徽、甘肃等地作专题报告讲座。      高三了,进入人生关键的抉择时刻。      如何迈好这一步,我写下“读书、思考、实践”三个词,与大家共勉。  读书——高三,对课本教材,读进去了,就会感到其乐无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把复习
期刊
现 场 练 兵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文身 赝品 流金铄石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B. 诀巧 碑帖 原物璧还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C. 简练 宽宥 犯而不较 万壑争流,千崖竞秀  D. 更迭 歆享 功亏一匮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2.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 迭宕 秘诀 绵薄 胁从不问 共商国是 原型毕露  B. 佳宾 脉膊 题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