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不知止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i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语有“人心不足蛇吞象”,意谓某些人对于物质或者其它东西,存在十分强烈的欲望而罔顾自身有限的能力。有趣的是,明人朱国桢的《涌幢小品卷之三十一》中,真有一个一条蛇面对巨物的诱惑不愿放弃,结果惹火烧身、坠死于河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有条大蛇生活在岩石下,常常卷起尾巴悬吊在树顶,脑袋垂于河中,伺机攫取鱼鳖之类。有一天,这条蛇在河中觅食,竟然起不来了,只是它的尾巴还卷在树顶。这条蛇身体每动一次,那么,那棵树也会起伏一次,就像一把弓一张一弛一样。最后,树枝断了,蛇也掉在水里了。几天后,这条蛇的尸体出现在水边———这条蛇很有可能是抓到了水中的巨物,因为贪恋美味,不舍得放弃而坠落水中身亡的。


  蛇能够吞下比自己的身量要大很多的动物,很多人都知道。但为什么蛇心比天高,目中无人呢?或许这与蛇的生活习性有关:蛇在饱餐一顿之后,可能几天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无需进食———因为它并非每天都是那样幸运,能够捕获那些蹦蹦跳跳,比它跑得更快、反应更敏捷的动物;它属于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所以一旦放弃到手的食物,可能就意味着它接下来好些天会挨饿。也可能与它的生理特点有关:蛇的视力很差,它主要是靠身体里的一套热成像系统来侦察环境,锁定目标;因此,或许它对目标的大小的感觉未必十分精确。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旦逮住了某个动物,哪怕是它的体量远比自己为大,它会放弃吗?
  当猎物体量过大的时候,勉强吞下去的风险自然也不会很小:有一段时间它自身动弹不得是肯定的,而在这个时候它很可能基本失去了自卫能力,会成为另一些动物的美味佳肴。至于像上文中的那条大蛇,我们必须承认,它的智商可能在一般同类之上———它能选择倒挂在树上,捕食水中的动物,絕不是一般的蛇能够想到的办法。但是这条蛇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它过于自信也过于贪婪———当目标过于巨大,已经明显超出它的能力范围的时候,它却不愿战略性放弃。故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最终的结局乃是它咎由自取的一种必然?
  类似于此的情形,其实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也大量存在。比如说,一些贪得无厌之徒,利用自身的地位和权力,嘴边天边、天上地下,只要是他能够够得着的一律通吃。而这样的人,最终难得有好下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是一个方面,撑得太饱反应变得迟钝、动作变得缓慢,很难脱逃则是另一个方面。而无论如何我敢肯定,这些人一定没有看过朱国祯笔下的这则故事。因为在故事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这个故事,可以作为那些依仗自身强大而无比贪婪,不知道当止则止的人的一面镜子。而在我看来,这些人的结局与朱国祯所讲述的那则故事中的蛇相比,更加可悲,因为人属于高等动物,智商应该远在后者之上,理应懂得当止则止的道理。
其他文献
有本书叫《彼得·潘》。  主人公彼得有些单纯,又有几分叛逆。他带着几个孩子,脱离了成人掌控的世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故事的主题,就是拒绝长大。  ———为什么要长大呢?  时刻保持一颗童心,把喧嚣和浮躁关在门外,不也很好吗?  这个想法很好。  叛逆的故事,未必就意味着头破血流。让孩子们保持纯净的眼光,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件幸事。倘若孩子们都早熟,早早地背负了不应该有的重担,那不是孩子们有问题
期刊
人道是:老有所乐、所学、所为、所养。但以笔者之见,为着迈向人生的圆满,人到晚年,亦应有所“戒”。“戒”者,戒除,禁戒也。即净化心灵,防止迷失,回归生命本源。  笔者据个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世态的杂闻权拟“五戒”,是为戒偏执、粗野、怨怒、贪婪与悭吝。  “江山好移,本性难改”,年轻时的理想追求往往会延续到老年。说是“花甲”老人,但看待世事却依然偏执,非左即右,说话腔调火爆依旧,“时代烙印”十分鮮明。古
期刊
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首小诗,其中有这么几句:“这六月不寻常/让我又梦一场/这六月不寻常/在我心里飞起了霜。”  “六月飞霜”,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劫难啊,让诗人如此心伤!  一想才知,是高考啊。  提起高考,可谓是五味杂陈,说不在乎是假的,毕竟这算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说刻骨銘心吧,又言重了,毕竟人生路有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  记得我高考那年,下着大雨,我和同学们披着雨衣,骑着自行车去一二十里地外的
期刊
读一位著名学者开出的愉悦身心“五然”妙方,联想到与之相通的古文雅句和名人雅事,遂生感悟。  处事为人宜蔼然。蔼然,既指待人和气、和善,亦应含有谦恭、宽容之意。《尚书·伊训》有云:“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是说对别人不求全责备,而检查、检点自身总怕不够。京剧梅派创始人梅兰芳大师,幼年与一位老师学戏,被贬为“祖师爷没赏你这碗饭“的笨学生,因之该老师一气罢教拂袖而去。后来梅兰芳师从他人,以勤补拙,刻苦
期刊
自控是自觉控制所言所行,自由是挥洒自己的个性;自控与自由,表面上是矛盾的。但自控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自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该做什么才做什么。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只有绝不做某些事,才有可能做成一些事。所以,自控与自由,本质上高度一致。  体现在行为方式和道德修养上,自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日常言行方面的自控。简单地说就是:不该你说的话不说,不该你做的事不做;
期刊
如果你问中国的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好不好?恐怕十有八九的父母会不假思索地作出否定的回答。然而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溺爱和娇惯孩子的父母绝对不会少于十之八九。这证明,理智上明白,不等于现实中执行。子女教育中,中国父母最善于感情用事。  有两则很有意思的子女教育的小故事。一则是讲一个年轻的父亲领着自己的孩子在路上走,孩子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水沟里,那爸爸却继续向前走,仿佛没事人一样。结果是,那孩子先哭喊了几
期刊
凡成大事者,必有异于常人之处,曾国藩自然也不例外。不说别的,就是一生所下的自省功夫,曾国藩就超出了同时代与后来的许多人。曾国藩的自省既见于家书,更见之于日记。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四,时任翰林院检讨的曾国藩在日记里写道:“黎月乔前辈来,示以近作诗。赞叹有不由中语,谈诗妄作深语。己所不逮者万万。”看了熟人写的诗,明知道不怎么样,却违心吹捧,还要故作高深,曾国藩觉得自己太装。初九日,曾国藩在日记中批评
期刊
”一点儿”,表示很少的意思。可就这很少的“一点儿”都还很有人特别喜欢。是什么人?我道是有的手中握有小权力者。  这样的小权力者,喜欢吃“一点儿”、拿“一点儿”、要“一点儿”。有一市场收费的,很理直气壮地跟一小贩说:“拿个塑料袋,我装几根黄瓜!”小贩没吭声,马上拿个塑料袋递过去,这人装了些黄瓜走人。这种小权力,在市场上谋生的人是不敢招惹的。只能以忍耐来掩盖心中的无奈。真要是流露岀什么不满之意,那招来
期刊
工作中、生活中難免会遇到尴尬事,处置起来使人十分头疼。但“麻”老师却能巧妙地应对。不妨看看他的巧妙之处。  “麻”老师其实并不姓麻,他长了一脸大麻子,因为一次授课出了名,“麻”老师就这样被叫上了。“麻”老师是某大学的心理学教授,70岁,尽管早已退休,但因他的心理学课教得好,许多学校、单位都争相聘他为心理咨询师或教心理学课,他也乐得去发挥这个“余热”。前年,当地一所中学聘他去讲心理学课。第一天上课就
期刊
记得《人民的名义》一开头,有一个小处长大贪官,这个小处长赵德汉看似清廉,平时一饭一菜,住房简陋,上班骑着自行车,俨然是个清官。可是在廉洁的伪装下,他的另一处豪宅,却满屋子都是钱,让人瞠目结舌。由此可见,有的贪官外表并不奢华,而是貌似清廉,实际上却投机取巧,蒙蔽世人,博得清名,历史上这样的人并不鲜见。  刘瑾乃是明朝正德年间的一个大宦官。他拥有的家产近乎天文般的数字———6750万两白银!这么多的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