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作文自改能力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c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研究的项目。”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提倡学生自改作文,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变学生自改的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使学生能够自改作文,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心理分析
  从心理活动的角度来看,学生修改作文就是要在自改意识的推动下,积极思维,重新经历写作的那个基本的过程。但是这种重新经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首先,学生会根据原稿唤起回忆,重建表象和情绪,将这个重建的表象和情绪与已写进作文的表象和情绪进行对照、比较。这个回忆、对照、比较的过程,就是学生修改作文的心理过程。从前一次作文到这次修改,学生已经过一段时间,容易产生了一个心理距离,学生可以在另一个试点上发现原稿的不足,进行修改。
  其次,学生在教师教给修改作文态度、过程、方法与技能的基础上,强化自己的修改意识。先通过整体审视,看看原先确定的中心是否准确、明确、切题。再根据确定的中心进一步分析,看看已经写进作文的材料是否都是需要的。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最后局部检查,增补思想内容、文字表述有疏漏的地方,可以是主旨方面的,可以是材料方面的,也可以是文字方面的;删去思想内容、文字表述有重复的地方;改动思想内容、文字表述有不正确、不全面、不周密、不妥贴之处;调整主旨和表达需要内容和结构。
  总之,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进行的,所以学生要能自改作文,还必须具备非智力和智力的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学生只是想改还不行,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另一方面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自我监督的品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一句话,要有自我的需要、自改的意识。
  二、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发展
  实践证明,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小学生自改能力的形成有这样的特点:
  1.自改的意识的逐步萌发。
  学生自改的意识,并非始于第一次教师的讲评课。事实证明在老师、同学的影响下,学生自改的意识早就开始萌发了。
  在低年级练习造句、说话和写话的时候,学生就自觉不自觉地拿老师和同学说的、写的与自己说的、写的进行对比。当老师引导大家评议某一同学的说话或造句的时候,学生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地以此对照自己。学生开始书面造句时,教师就要求他们:写好了再读读,看通顺不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用得对不对。应该说,从这时起学生已经学习修改书面语言了。
  到了中年级,教师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借故事说理。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个性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这时候学生的自我批评和自我监督的意识得到了发展,自改的意识进入了形成阶段。可见,学生的自改意识萌发于低年级,发展于中年级,形成于高年级。
  2.自改要求的逐步掌握。
  修改作文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学生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才能逐步掌握。这个过程包括两条线:一条是讲读课上的学习和训练。另一条是作文课上的写作实践,其中包括有计划的讲评和有目的修改练习。这就是说学生的自改能力,是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同时平行地增长的。为了使学生掌握修改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种各样的阅读训练与修改练习。有些要求必须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为学生所掌握,形成他们自己的能力。
  3.自改程度的逐步深化。
  “文章不厌百回改!”由于多种原因,对于一篇具体的文章来说,修改是无止境的。再说人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所以学生自改能力的形成也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
  三、提高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对策
  教育心理学表明,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根据调查,对于修改作文,小学生心理上有各种各样的障碍:有的态度不够端正,应付老师;有的想改,但不知道怎样改;有点缺乏耐心,虎头蛇尾,改改就不想改了。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抱着轻率的态度,不想修改,或者奉命修改。总之,大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积极的修改动机。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必须从激发修改的动机,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做起,并将这一工作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
  1.运用注意分配规律,让学生逐步掌握修改的要求。
  注意分配是注意的品质之一。一篇文章,是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综合体。修改一篇文章,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还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所以在修改文章时常常是顾此失披,丢东忘西。为了改正这些特点,让学生逐步掌握修改的要求,我们可以运用注意的分配规律,指导学生的修改实践。
  (1)要一个阶段突出一个修改的重点,围绕这个重点,组织练习、讲评。等这一要求基本能熟练掌握了,再转入另一个重点。
  (2)每一篇文章的修改,可以根据该作文的目的要求,确定一个修稿重点。
  (3)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修改文章的总要求分解为几条,这样学生在修改文章时,可以带着问题,带着目的一条一条地对照、检查、修改。学生带着问题修改,目标明确,注意集中,容易收到成效。
  2.遵循认识规律,提高修改水平。
  修改文章不是单纯的修改文字的技巧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提高认识能力,发展思维品质的问题。我们只有遵循学生的认识的规律,才能指导学生从根本上提高修改文章的水平。
  (1)处理好修改文章与提高认识能力之间的关系。(2)处理好修改文章与培养观察能力的关系。(3)处理好修改文章与启发思维的关系。
  3.运用迁移规律,掌握修改方法。
  小学生是善于模仿的,教师示范改作文为“改”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奠定了基础。我们平时的语文课、作文课,如果能自觉地运用迁移的规律,使其发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在作文指导课上经常进行的怎样审题,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择材料的指导;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范文,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等等,这些都是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如果我们在思想上明确了这一点,在教学中又善于运用迁移的规律,对学生的指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增强自制力,培养自改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往往不太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严格要求,坚持不懈,使修改文章的那些要求、方法,通过反复训练,巩固下来,进而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其他文献
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加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加关注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尊严。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课
期刊
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简单地说,也就是人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这种能力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和不确定性。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也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可见,
期刊
2012年高考已经结束,但政治材料分析题仍然是同学们难以克服的障碍。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现在对新课标卷政治试题进行简要分析,从这特殊的分析中找到对材料分析问题的解题思路。  材料分析题: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
期刊
中考作文中常常出现文不对题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使我们的文章扣紧话题:  一、精心审题,明确限制  射箭要看靶子,对准靶子,有的放矢。作文要看题目,审题准确、全面,不折不扣地按照题目要求去做。以便在及格的基础上,稳妥地向成功挺进。  清人薛雪《一瓢诗话》中有言:“一题到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体段,如何是题之神魂。做得题之神魂摇曳,则题之面目、体段,不攻自破矣。” 即审题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个体潜在的动力,兴趣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得到乐趣。教学实践表明:越能让学生发觉有趣或愉快的事物,越能激发参与学习的欲望。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习兴趣。因此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老师能否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及活泼好动好表现、乐意接受趣味性强的事物的特点,使英语教学实现由老师“要他学”到“他要学”的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素质教育”一词的产生,是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而产生的。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层单位,而班主任则是班级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班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发展负全面的责任。一个班级能否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班主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以其规范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
期刊
一、兴趣培养的作用  兴趣,从心理角度讲,就是这一事物或事情最易诱发大脑神经兴奋,而且使兴奋持续,这种兴奋是对事物的一种认识、理解、记忆的最佳状态,并且能够从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而初学物理者对许多科学现象感到十分稀奇,易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也容易被兴趣左右。这时学生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都和兴趣紧密相连。在兴趣、喜欢、爱好、兴奋中学习,思维最活跃、最敏捷
期刊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听课的专心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学生注意听讲时,心里活动就指向、集中于老师的讲述,对所学知识理解起来就容易,记忆起来就牢固,学习效果就好,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控制分散注意力的因素,组织好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完成有效教学的前提。  一、富有爱心,提高学生的
期刊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良好的基础,高楼很难撑起,即使盖起了,也维持不了多久,根本经不起考验,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会轰然倒塌。小学语文就是地基,基础打好了,地上的问题就比较顺手了。既然如此,究竟怎样去搞好这一基础学科,才能使的我们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掌握呢?只有应用“激励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激励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期刊
“质疑探究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听课为现在的主动参与,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在“动”与“活”、“探”与“究”中快快乐乐地获取英语知识,轻轻松松地提高学习能力和英语素质。  一、“质疑探究型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英语的教学对象一般是9~14岁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