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股静脉-颞浅静脉-眼上静脉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机 构】
:
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
【出 处】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33期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双侧内囊前肢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药物难治性强迫症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对诊断明确的4例药物难治性强迫症患者行双侧内囊前肢DBS治疗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及术后6、12、36个月分别采用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个人与社会功能
目的总结颅脑创伤后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8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的时间规律,分析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颅脑创伤患者,其发生的高钠血症和低钾血症严重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
目的通过脑电宽频带定量分析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前期及发作期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的特点,为宽频段脑电分析精确定位致痫灶提供一定的神经电生理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癫痫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采用SEEG术前评估并行癫痫灶切除手术的9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平均随访(10.0± 2.7)个月,对采样率2 000 Hz以上的16例患者的发作前期及发作期的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脑组织复位速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血肿最长径与最宽径、头颅最大前后径,以及术后2次脑组织与颅骨内缘的最大距离。分析以上临床因素与脑组织复位速度的相关性。结果<40岁组患者的术后脑组织复位速度显著大于>80岁组患者(
目的探讨婴儿促纤维增生性星形细胞瘤/神经节细胞胶质瘤(DIA/DIG)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5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DIA/DIG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为2~19个月。其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大脑半球浅表部位结节状强化灶,囊变多见。肿瘤体积较大,可累及多个脑叶,其中额、顶叶多见。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呈神经胶质细胞
目的探究颅脑创伤患者术后脑温(包括脑室内、脑实质内或硬脑膜下腔)、腋温、肛温和膀胱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脑温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多中心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3月至12月期间11家医院的83例颅脑创伤患者,每小时记录患者术后至拔除脑温监测探头期间脑温、腋温、肛温、膀胱温度的变化。结果不同部位的脑温和腋温的差值相比较,硬膜下的温差[中位数(P25,P75):0.10(-0.40,0.40)℃]低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sTBI)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神经外科收治的幕上sTBI患者193例,其中106例为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UDC)组,87例为双侧去骨瓣减压(BDC)组。回顾性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影像学病变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DC组与UDC组术前颅内压
目的探讨同种异基因型的肿瘤细胞及其裂解物与同基因型的肿瘤细胞裂解物作为免疫原制成的混合疫苗对大鼠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同种异基因型的C6细胞及其裂解物与同基因型的9L细胞裂解物作为免疫原制备混合疫苗,建立9L/ Fisher 344大鼠胶质瘤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组、20万治疗组、30万治疗组,每组分别为10只大鼠。于术后第1天进行免疫治疗,观察荷瘤大鼠的生存期,术后第10、20、30、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