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浅议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ner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它具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培养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和发展,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也就越来越受到关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要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主张情境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
  所谓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典型情境,把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成才的起点。教师巧妙地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爱学”。
  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应怎样创设教学情境,让情境教学法充分发挥其效力呢?
  一、运用图片,生活启情
  很多时候人的视觉往往比其他感觉来得更快也更准确一些。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如果能充分地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并能在上课时将其展示出来,以此巧妙的导入新课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各种情境,那么一堂好课的基础就在此奠定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也是影响一堂课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活化的图片导入往往比其他导入(直接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等)更能触动学生的情感,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更为有效。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张父亲爬过栏杆去买橘子时的画(最好是自己画的),让学生看看那个有点肥胖的身躯爬过月台上的栏杆的场景,感受一下作者所感受到的如山般的父爱。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农村也一样,相对来说他们和母亲的感情比较深,在那种严父慈母型的家庭里更是如此,很多学生都没有认真地、好好地去感受过父爱。在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他们的心灵肯定也会为之一颤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地再讲一个父亲疼爱自己的小故事,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尽力挖掘父亲在生活学习中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好,使学生明白父亲对自己的爱是深沉的,从而以此导入课文,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领会。
  二、结合音乐,以境引情
  音乐既不分地域,也不分等级,音乐是微妙的,却也是非常强烈的,它能够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也往往最能触动人的心弦。很多时候,音乐比任何其他形式的语言都来得有力,它以其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各种各样的音乐形象,把欣赏者带到特有的情境中。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音乐不失为一剂良方,教材中那些优美的散文、诗词等配上各自适合的音乐,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能够让他们更容易地牢记所学内容。而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再配以相应的图片、动画等,就更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了。
  例如,笔者在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课时,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词中所描绘的那情那景,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各自心中的感受。接着,笔者又展示了一些有关明月的图片,让学生在感叹明月之美的同时也感受一下苏轼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和月圆人离、只能“千里共婵娟”的无法言语的伤感。这样不仅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并加深了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通过用音乐创设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有的歌曲,教师自己或者学生弹奏、哼唱等即兴演奏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所选取的乐曲要在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都要和所学内容相对应、协调。特别是在教授古典诗歌词曲时,借助音乐再现教学情境是最能触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词曲的幽深意境和丰富内涵的了。
  三、学生表演,想象悟情
  初中生年龄相对较小,心智还不成熟,童心未泯,好奇心也较重,所以创设各式的表演情境应该是最能调动初中学生的学习细胞的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寓言、故事等都是适合表演的素材。由学生参与改编,自己扮演角色将故事情景再现出来,会使他们对课文中的角色产生亲切感,加深对角色的认知和对文章的理解,自然也就加深了内心体验。在表演中,学生的动作、表情和语言把品味静的文字语言转化为体验动的肢体语言,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比如在《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中就有很多非常适合表演的素材,像骗子织布的动作、老大臣观察的动作、皇帝换装的情景以及皇帝巡视的情景等都可以用来进行表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请几位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到讲台前现场给全班同学表演,这样就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进入了情境的角色中,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又如在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已》这两篇小说的也可以找到很好的表演素材。在《范进中举》中,教师可让学生做出范进中举时的怕、笑等动作,同时结合语言语气,将范进所言所语表演出来,这样就可以把范进中举后的情态尽情地表现出来了。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很快地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描写语言有了较深的认识。通过这样的表演教学,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把课本里的情景真实再现出来,变得可见可感;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啊。
  四、注重范读,语言燃情
  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往往能够提高人的感知效应,使情境变得更加鲜明。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不仅仅是教师的说课、学生的回答,更应该包括对课文的诵读。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或者学生朗读课文往往能使学生的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的朗诵能形成一种特定的旋律,能把作品潜在的情愫和教师以及学生的理解及感受融为一体,转化为触人心弦的声音形象,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教材中的散文、诗歌、人物对话都是最适宜朗读的。在诵读时,教师的范读又是尤为重要的。初中生尚处于模仿阶段,他们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对诵读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定位,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范读自然的必不可少的了,只有将范读的技巧教给学生,诵读才可以取得进步。比如在学到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应用一种轻快明朗的感情基调来进行范读,让学生能感受到济南冬天里不一样的暖和以及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从而引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从不同的角度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性认知,促进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形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我们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中的很多几何题都是由基本元素(基本题或基本图形(特别是例题!))组合而成的,许多题都是相互关联的。只要我们将一些基本题进行简单的“改头换面”,就可以组成一个“崭新”的数学题。现举例说明如下。  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证明题:  如图,⊙O1与⊙O2内切于T,直线AB、CD都经过点T  交⊙O1于A、C,交⊙O2于B、D 。  求证:AC∥BD.  证明:过TA作公切线TM
期刊
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负担很重,而其中过多、过滥的作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一个中学生往往不到十点钟就难以入睡,作业原本是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它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但反思我们的教育,不难发现,在我们的教育中最不讲科学的事情恐怕就是学生的作业了:一个教师一天该给学生布置多少作业,一个学生每天该花多长时间来完成作业,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教师不惜采用“题海战”,对学生
期刊
【摘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想必很多教师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吗?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特别是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课前预习;预习任务;自主学习  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策划者,教师要明白课前学生预习的实在意义和目的,在备课时设计好课前预习的内容或方式,
期刊
一般生姜从催芽播种到收获需200天以上,比一般蔬菜生长期要长。生姜生长过程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根茎休眠期四个阶段。  一、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我国北方地区生姜生产,一般春季播种,霜前收获。  1、根据发芽所需的温度,应在10cm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  2、根据姜的生长习性,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需有135~150天的适于姜生长的时间;  3、要把根茎生长期安排在气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和交际应用,同时也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好英语语法,使学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它们。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努力的尝试和探索,希望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有所帮助。本文在分析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特点,阐述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等方式来学习英语。处理好教学方方面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英
期刊
教育部在《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各项活动中。”通知正确地阐述了教育和教学的关系,强调要发挥各科教学中的教育性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应在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的意志、情感、性格及世界观等方面受到一定的教育。  一、通过教学和实际应用,对学生
期刊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理性是社会集体的产物,学习不能以个体的人为基础,更不能脱离社会情境和文化,应该研究人在社会群体中的互动性。合作能力,是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合作学习能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实现优势互补。因此,在对学习本质的论述中非常强调学习伙伴的重要性,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要使合作学习顺利开展起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那么,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期刊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艺术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之花长盛不衰,常开常新的奥秘。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但数学知识当中也包含许多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等难啃的“硬骨头”。  比如:七年级学生难于理解的有理数,在引进负数后使人感到眼花瞭乱;八年级学生遇到纷繁复杂的“平行四边形”;捉摸不定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的“说理题”;三年时间里跨度非常长的“统计知识”等“硬骨头”。  正是由于
期刊
[摘要]在物质生活糜烂,享乐主义腐蚀精神文明的现代都市中,人们往往都会经历一段迷茫时期,当人们发现这种痛苦,便又通过文艺复兴来试图拯救日久丢失的民族精神。文化教育就是建立这种精神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改善社会风气,增强民族凝聚力,使得人们万众一心发挥奇迹般的创造力,还能将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引导至正确的方向。如今,全球都在重视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文化教育放首位就是在为人们的
期刊
[摘要]作为最基层的农民来说,它们需要更加简便的方法来学习实用的农业技术,更快的掌握技术才能把技术使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但往往有些科研机构却忽略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在毫无市场调查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判断,他们根本不知道农民到底需要什么。  [关键词]农业技术;基层农村;技术推广;现代农业  中国现代化农业技术如何在基层农村推广,我们主要通过对农业知识的示范、积极做好指导工作、通过现场实地实验、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