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装甲部队早期发展

来源 :较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peter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坦克诞生早期,其军事地位和作用曾一度受到人们的质疑,尽管英国战略家J.F.c.富勒在《装甲战》一书中明确指出了坦克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但在当时却丝毫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直到第三帝国的钢铁洪流席卷欧洲之时, 人们才第一次认识到坦克已经成为未来战争的主人。虽然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之一, 日本却没有跟上世界战争发展的步伐。之所以如此, 一方面与其自身工业基础薄弱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战略思想的落后。直到美国坦克横扫太平洋战场的时候, 日本才明白他们的坦克以及战略思想已经成为了博物馆中的“老古董”。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二战日本“古董”装甲部队的发展历程吧!
  
  绪方调查团的建立和日军装甲部队的初始阶段
  
  20年代中期, 日本陆军为了教育、训练坦克手,从法国引进了雷诺FT-17,组编成坦克队。在那之后,因为有调查海外坦克开发状况的必要,所以决定派遣以绪方胜一中将为团长的调查团去海外调查。
  这个调查团除了调查以外,还肩负着进行购买坦克谈判的使命,他们最开始去了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各个国家都在进行坦克开发的初始时期,调查团也在尽可能的把新式坦克搞到手。正好当时美国的克里斯蒂悬挂装置很有名,所以就先与克里斯蒂进行了交涉。
  虽然克里斯蒂当时在坦克的研究和试制方面有所进展,却还不能制作可以实际运用的车辆。因为只有小型的制造场所,没有能够独立生产的工厂,所以无论如何也无法制造车辆提供给日本。这样调查团又从美国转战到了欧洲。
  调查团一行试着拜访了英国的比卡兹公司,正赶上因为高速度而被人们熟知的Mk.I/II坦克在进行测试。调查团提出申请想进一步了解此型号坦克的情况,但是英国方面以自己的配备还没有全部完成为由,拒绝了日本新型坦克的定单。
  后来他们又和法国进行了交涉,但是法国方面说他们也正在进行新型坦克的开发,要是一战中的雷诺的话,仓库里还有剩余,想要多少都可以转让给日本。
  
  比卡兹C型10t坦克
  
  之前去过英国比卡兹公司的绪方调查团在申请购买新型高速坦克的时候,Mk.I/II号作为英国陆军的规范型号并不允许输出,但那个时候同公司里作为另一计划试生产的C型坦克不是规范型号,允许作为商品输出贩卖,所以他们重新向日本提出了输出提案。
  在当时,虽然日本决定了开发国产坦克的方针,但也承认了应该多参考作为坦克先进国的英国的新式坦克技术,所以就决定购买一辆寄放在陆军技术本部。
  这辆坦克是在1 926年7月订购,l927年3月到达日本的。它就是比卡兹C型坦克。
  日本决定让技术总部举行验收前的预备运行实验。在户山河原(现在新宿区的户山附近曾有个射击场),坦克由比卡兹公司派来的帕卡姆和普林斯两位技师驾驶。不过,试验进行得并不顺利,启动和平地驾驶都基本过关,但坦克刚驶上一个急斜坡,就发生了事故。车内油箱破裂,燃油大量外泄,正好引燃了引擎,造成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烧毁,技师们也被烧伤。
  无奈,他们派人从日本取来了日光引擎的替代品,进行交换和修理,并把收领检查改在7月上旬举行。
  这辆坦克和英国军队规范化样式的高速坦克有着几乎同样的设计,是最新式的车辆。其特色是较高的行进速度和比较新颖的设计和布局。以下是其主要性能的概述:
  1.武器方面
  旋炮塔的前面装有l门57mm炮,后方装有1挺机枪,战斗室的前方和两侧各固定装备着1挺机枪。机关枪总计4挺。
  2.装甲防护
  由于使用的是6mm厚的薄铜板,所以只能在200m外抵御普通步枪弹的直射,防护价值值得怀疑。
  3.动力系统
  日光6气缸引擎的输出功率是165hp,输出功率与重量的比很大。
  4.行走系统
  悬挂系统采用横置螺旋弹簧,减震性较好,在不平整的地面范围内,履带的接地性能良好。但铸铜制的履带接地面比较平滑,所以防滑能力并不突出。
  5.速度
  最高速度32km/h。另一方面,紧急减速用的装置使用的是游星齿轮,最低速度是2km/h。
  6.越沟能力
  越沟距为2m,登坡能力为2/3,重量是10t。
  比卡兹C型坦克经过此次的再度测试,被证明机能良好,特别是操作非常轻快,有很多值得参考的地方。
  由于上次的火灾事故,验收被迫延迟。所以日本国内试制的第一辆坦克就有幸成为前者的替代品。可以说这并不是模仿,有日本的努力在里面,所以也不是一件坏事。另外,经过这次事故以后,陆军坦克应该采用不易燃烧的柴油引擎的意见变的根深蒂固了。
  
  雷诺NC型坦克(乙型)
  
  之前绪方调查团在法国访问的时侯,法国方面提供的是已有的旧式雷诺FT—17。不符合日本方面的要求,这时调查团出示了所希望性能的方案。如下所示:
  重量:约6.0t
  速度:25km/h
  武装:37mm炮还有一把机枪
  履带:金属制(因为法国有一部分坦
  克使用橡胶履带)
  装甲:16—20mm
  乘员:2名
  最大行程:300km以上
  转式的展望筒
  携带弹药:炮弹200,机枪弹5000
  车体大小:高2.5m以下,宽2.Om以
  下。
  法国的施奈德和雷诺公司受以上方案的提示,制作出了新的试作车。这就是雷诺NC型坦克。1930年日本需要配备一个坦克队,所以购入了10辆左右的这款坦克。
  在日本的雷诺NC型坦克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性能试验,出现的问题也不少。例如,行驶中由于引擎过热使车速没有达到设计指标。另外,悬架装置也很脆弱,频频发生故障等等,总之有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但是,因为这是好不容易才购人的坦克,而且坦克队的坦克数量也不足,所以既然已经在陆军本部修改过了,就决定配备给第一坦克队。NC坦克是在日本进行配备改修,因此把名字也改成了“雷诺乙型坦克”。以下是它改修丁的地方:
  1.悬架装置的弹簧很弱,经常发生故障,所以把它彻底补强了。
  2.把它加上尾体,越沟距从1.5m提高到2.Om。
  3.重量从7.9t变成了8.6t,最大速度从18.5km/h变成18km/h。
  
  进口坦克初上战场
  
  1931年9月l 8日,日本关东军蓄谋已久的入侵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爆发,而日军的坦克部队趁此机会将中国东北的黑土地当成了实战的训练场。
  同年11月, 日军从久留美国的第一坦克队和千叶步兵学校的教导坦克队选拔出车辆和人员,组编成临时派遣坦克小队派往东北地区。这个临时小 队又与关东军的装甲汽车小队合并组编成独立坦克第一中队。百武俊吉步兵中尉担任队长。
  当初,这个中队配备了由雷诺FT—l7(甲型)和在雷诺NC基础上改良的乙型坦克混编成的总计6辆坦克。他们想尽快赶向第2师团所在的辽阳,但是他们接到了师长多门中将的命令,要去攻击沈阳的东北军北大营,所以他们和第2师的主力步兵第16连队一起径直北上,向着沈阳市区的东侧地区行进。
  由于日军侵略行动突然,独立坦克中队在开进途中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在沈阳附近的特务机关为独立坦克中队提供了相关的情报,使其推进速度较快,占领了北大营。之后又得到了师主力和炮兵的通力合作,一同占领了兵工厂和飞机场,攻击了中国军队的东大营,国民党守军炮兵教导团被日军偷袭,损失较大,所属的30门野炮和数千发炮弹也落入日军之手。
  另外,在这个兵工厂里的3辆雷诺FT—17轻坦克也被日军缴获。这些坦克是从法国购买的,刚刚组训完毕,还没组编成作战部队。
  偷袭得手后, 日本独立坦克中队把这些缴获来的FT—17坦克重新进行了维修,安装了从北大营军械库中搜罗来的ZB—26轻机枪,并投入了其他的参战部队斗中。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得日本陆军总部对中国守军的装备情况也有了彻底的了解。他们认为,虽然中国东北守军坦克部队的规模还很小,但却装备着和当时日本性能相近的坦克。这使日本关东军暗地里感到庆幸,因为中国守军的坦克在关东军偷袭北大营以及占领沈阳时并没有与日军坦克进行正面的交战。同时,在东北战场上,中国守军已经没有能给日本人侵部队带来巨大威胁的装甲部队了。因此,日军坦克在行进的时候,都大摇大摆地树立起太阳旗。在那之后,部队和第2师团一起向哈尔滨扩展,在那里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雷诺乙型在“一·二八”淞沪会战中服役
  
  1932年1月28日,日本当局为转移国际对中国东北的视线,减轻其炮制伪满洲国的压力,同时在上海建立桥头堡,以便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阴谋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将战火烧到了中国的上海。
  对于这次作战,日本海军方面向上海吴淞方向派遣了装载日本海军陆战队的舰艇。他们在上海登陆以后,陆军也决定运送士兵,再一次把久留美国的第一坦克队组编成独立坦克第2中队,队长是重见伊三雄大尉。
  这个中队是由5辆八九式甲型坦克和10辆“雷诺”乙型混合编制而成的,没想到在那里可以通过实战来比较出国产坦克与法国雷诺乙型坦克的性能差异。
  上海的北面有扬子江流过,从它的干流经过吴淞,沿着支流黄浦江逆流而上24千米就能到达上海市区。那里有共同租界,是西方等国家的侨民聚居地。而在此居住的日本侨民有26000人左右。
  由于中国守军第1 9路军的顽强抵抗日军登陆部队在上海的战斗异常艰难。前独立的坦克第2中队参加的战斗都是利用滩涂野地对中国守军发起攻击,或者是利用城墙、建筑物以及民宅与中国军队进行巷战。
  在“一·二八”淞沪会战中,八九式坦克和雷诺乙型坦克的主要任务是直接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常常是由它们带路,使用坦克炮直接攻击中国守军的阵地。在战斗中,雷诺坦克的故障率要高于八九式,这使得日军在一些战斗中只能将雷诺坦克配置于二线,这又造成了日军进攻火力不足。此外,日本方面认为雷诺坦克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野战的需要,坦克的性能还处在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
  即使这样,陆军技术部的人还是对在“一·二八”淞沪会战中对雷诺乙型坦克的表现进行子总结性分析:
  坦克整体防护设计存在致命缺陷,枪弹及弹片从坦克的观察窗和其他薄弱部位射入,坦克乘员大部分伤亡。装甲防护级别低,普遍认为有必要强化装甲防护。因为引擎不完善,离合器与操向制动机也不适合,引擎停止以后再发动就很困难,再加上机体过热,也发生过履带、悬架装置破损的事故。
  “一·二八事变”以后, 日本对雷诺乙型坦克的车体和悬挂装置进行了改进,然后又将其再一次投放到前线。尽管如此,日军还是希望等到八九式坦克的正式投产,然后将雷诺型坦克替换掉。
  
  山东战场的日军装甲部队
  
  在济南事变中, 日本军队出动的坦克是从意大利引进并配备给陆军第3师的菲亚特3000型号192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半期,意大利的坦克开发和其他国家比起来已经有些落后了,最后都到了无法派遣坦克参加战斗的地步。当时意大利所制造的坦克还是菲亚特2000型,但是生产量都无法满足战争的需求量。为了填补坦克的不足,他们从法国购买了雷诺FT轻型坦克和施耐德坦克。
  但是他们也想到了坦克的交货会很迟,所以决定制造雷诺FT的意大利版。菲亚特公司负责进行设计,布莱德和安瑟尔德等公司来承担生产。
  1920年6月开始试制车的制造,次年进行了测试,1923年开始了正式的生产。这辆试制车是型号1921,后来在这个型号1921的各种数据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和改良,最后制作出了型号1930。
  菲亚特3000的外形与雷诺FT酷似,但它的引擎是横置的,安装在车体后方的下部。1921年型以机枪为主要武器,1930年型则配备了37mm炮。两种型号都装了和雷诺FT-17坦克一样的尾撬用于穿越壕沟。
  与原型雷诺相比,菲亚特更加趋于小型化,速度也更快,操纵性也更好。其配备的1923年式的SIA双联装7.7mm机枪,但日方对它进行了改进,可以发射日本的6.5mm枪弹。
  日本陆军引进的菲亚特3000(1921年型)的前面装了照明灯,还装了用于识别的星星标志,但这是针对外国定货的菲亚特坦克的改进。
  这款坦克好象从意大利直接送往了在中国的日本第3师,装备了2~3辆。这款菲亚特3000(1921年型)是为了给陆军做试验才买的,但在济南装备给了步兵部队。
  
  奥斯汀装甲车
  
  除了菲亚特轻型坦克外,投入到济南战区中的还有奥斯汀装甲车。这款车是向西伯利亚出兵时陆军从英国买来的。它被配备给了西伯利亚派遣军,和日本制的装甲车一起从事越境侦察活动。
  奥斯汀装甲车是英国皇家军械局1914年研制成功的,它有1914年型和1915年型两种型号。日本从英国引进的是1915年型并被命名为15年式。
  奥斯汀的开发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但在战争中它并没有怎么被使用,战后有一些英国地方军使用过它。之后这款车就输出到海外,如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拉托维亚等欧洲各国,用于侦察和警备方面。经过以上这些国家之后才卖到了日本。
  奥斯汀装甲车的侧面装甲为8mm,顶部装甲厚度 为6mm,速度为50kra/h。它的特征是车体后方也有一个驾驶室,配备两名驾驶员,这样前进和后退都能很轻松地进行。但离合器在前进和后退时不是同速的。后方驾驶员后退时只有一个档位的速度,为20km左右。在车上装了两座枪塔,但有一个缺点,就是这两座枪塔是并列的,因此射击范围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日本陆军好象对这款奥斯汀装甲车非常满意,除了把它作为骑兵部队的辅助车辆,又多买了几辆派往济南方面,不光是让它辅助战斗,还把它作为财务部的警备车。
  向希伯利亚出兵时,与日本军队交战的俄罗斯军队也配备了这款奥斯汀装甲车,普遍都认为他们的装甲车是从英国买来后实施了改良措施的型号。不过这些俄罗斯·奥斯汀还是被日本军队缴获了,这种改良型和其他装甲车一起,作为日本军队装备的辅助车辆而被使用着。
  
  比卡兹·克劳斯雷装甲车
  
  在日军进犯山东的作战行动中,比卡兹·克劳斯雷装甲车也参加了战斗,而且不仅是陆军,海军陆战队也装备了此车。当时中国时局动荡不安, 日本也非常害怕会因此影响在中国的利益,所以日本海军派了陆战队长驻上海,并从英国购买了好几辆比卡兹·克劳斯雷装甲车来作为警备用车。
  英国的比卡兹公司完成了这款比卡兹·克劳斯雷装甲车的制造。不过底盘和引擎是他们委托克劳斯雷公司制造的。这款车有好几种型号, 日本海军购买采用的是23型和25型。这两种几乎是同一种型号,基本数据也完全相同。但25型是改良了23的以下部分而成的。
  1.23型的轮胎是橡胶制的实心轮胎,而25型使用的是充气轮胎。
  2.在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时,23型可以把当台阶用的踏板取下来使用,而25型的则完全和车辆连在了一起,不能取下来使用。
  3.25型机关部分的装甲和车室后部作了一些改良。
  在济南出现纷争后, 日本海军发出了紧急命令,向日本的上海海军陆战队紧急输送了装甲车和兵员。记录中也这样写到,把卡兹·克劳斯雷装甲车用船装载运到济南是非常辛苦的任务。
  这次的济南事变对日军是一个契机,它让日本海军感到陆战队也有必要配备和陆军一样的装了装甲的车辆。因此“上海特别陆战队坦克队”成立了。
  那时陆战队还没有配备坦克,但为了充实战斗力,在1932年的第1次一·二八事变”中, 日本编,制了装备有比卡兹·克劳斯雷装甲车和比卡兹·卡登,洛依德装甲车的坦克队,在1 937年的第2次“一·二八事变”中,日本又编制了装备了八九式坦克及国产装甲车等的坦克队。
  比卡兹M25(2 5型)的数据如下。括号里的是M 2 3的数据。
  全长:5.02m(4.8 3m)
  全宽:1.87m
  全高:2.58m(2.56m)
  底部地上高:2 5 0mm(一样)
  动力系统:4汽缸柴油机(3 0hp)
  装甲(重要部分):5.5 mm—6.
  5mm
  重量:4.8 5t(4.77t)
  武装:比卡兹水冷式7.7mmRC机关
  枪×2
  枪弹基数:3500发(另有型号为6000
  发)
  续航距离:200kin/h
  乘员:4名
  枪塔上有4个枪眼,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它是可以换的。枪塔上还装着照明灯,也是可以取下来的。
  比卡兹·克劳斯雷装甲车是被海军最早使用的,但是以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为契机, 日本陆军也向英国购买了同样的比卡兹·克劳斯雷装甲车。
  这款装甲车主要配备给了多门中将率领的第2师,与投入这场战争的比卡兹装甲车一起被编制成了“坦克队”。但由于中国士兵和人民奋起反抗,他们破坏了奉天市(现今沉阳市)的街道和铁路沿线要地,日军只能派兵去保护这些地方。
  日本军队从步兵部队招募宪兵,因为给他们也装备克劳斯雷装甲车,所以招募了很多。在这些比卡兹装甲车中,有些配备的是实体橡胶轮胎(把橡胶轮胎沾在车轮上),也有些是充气轮胎型,所以应该是型号23与型号2 5混合而成的。
  比卡兹·克劳斯雷M23和M25都装备有2挺比卡兹的7.7mm机枪,而且车体上都涂有三色的陆军式伪装色。
  在之后的第7年,战火一直燃烧到了上海,最后发展成了第一次“一.二八事变”。海军陆战队为了加强对上海的中国守军的进攻,把在山东战场上作战的比卡兹·克劳斯雷的数量变成了9辆,并在每一辆的车体上都描绘了军舰旗的标志,车子的缓冲器上也标有“日本海军x号”的字样。
  上海市的街道里有各国的居留民和租界,而中国军队也在租界的大楼里做着顽强的反抗,战斗异常激烈。虽然如此,但因为上海是国际化的都市,道路都是柏油铺好的,所以克劳斯雷的行动进行的极其迅速,它在战斗及联络、搬运负伤者等多方面都很活跃,极大地发挥了装甲车的威力。
  
  桑夏蒙和比卡兹轻型坦克
  
  日本为了学习坦克开发技术和构建装甲部队,从法国进口了雷诺FT轻型坦克,并进行了运用训练和野外的障碍物突破、破坏任务等实验。结果表明,在野战筑城教学范例中记录的做成各种壕或障碍的铁丝网,它都能很容易地通过。
  与此同时,他们也让从英国购来的比卡兹C型和雷诺轻型坦克一同进行了野外的运行训练。训练结果表明它们都能发挥充分的战术机动性。如果是追随步兵的战斗,它们迅速的机动性能为将来的战术提供很大的帮助。
  但是如果一直这样持续进行运动战的话,坦克也会生出很多故障车。这样就要求进行国产坦克的开发。但另一方面,作为用于一线坦克的辅助坦克, 日本还是购买了当时成为话题的法国轮、履并用的桑夏蒙坦克和英国的同样也是轮、履并用的比卡兹装甲车等来作参考,并很快就对它们做了部署。
  从英国引进到日本的这款车名字虽然是比卡兹,但它一般的称呼是轮、履式装甲汽车,它的炮塔是圆形的。而法国的这款桑夏蒙被法国人称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坦克”,它在状况良好的道路上用轮子急速行驶,在原野上则使用履带行进。当时这些桑夏蒙和比卡兹并用坦克曾被吹嘘完成两种机构的转换只需要几分钟,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在驾驶员继续开车的情况下,利用引擎的动力完成从轮式到轨道式的转换需要10分钟。如果要完成相反的转换,还要先用随车带着的底座支撑起车体,再让车轴反转,这样就要花去10多分钟的时间。
  日军一直希望这些并用坦克能够很便利,在野外、路上都能快速地行驶,但实际上它们这两方面都不符合要求。
  陆军中也有一部分人一直在观察这款车是否适用于长距离行军,但最终桑夏蒙只成为了高射炮部队的参考车。另外一款比卡兹也仅作为参考物被展示了一下就没有下文了。有记录说另外还引进了克里斯蒂并用车,但并不清 楚引进的是哪一种型号的。
  桑夏蒙装甲车主要性能数据。
  车长:3.6m
  车宽:1.865m
  车高:1.756m(装轨时为1.5 5m)
  速度:装轮时20km/h
  装轨时5km/h
  车轮装置:前轮操向轮(实心轮胎)
  后轮起动轮(利用前后轮共用的抗重
  机手动抬起)。
  履带装置:用匡固定车体,无弹簧链
  条起动。
  在驻英技术武官的推荐下,日本还引进过英国的斯特劳斯拉装甲车来作为参考兵器,并对它进行了测试和研究。这款装甲车也是轮、履式并用,当时人们纷纷议论说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车子,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它的构造是这样的,在4轮驱动式的车轮上装上履带状的东西就变成了轨道式,和克里斯蒂是同一种样式。
  他们对斯特劳斯拉装甲车进行了行驶研究,结果表明它的马力极大,但是变成轨道式之后,和其他车比起来,路外的运动性不够充分,而且操向性也不够,行动力也不足。所以它也没有作为陆军的辅助车辆的实用价值。
  
  比卡兹型7t坦克
  
  1930年,日本陆军从英国比卡兹公司购买了比卡兹7t轻型坦克来作为参考兵器。它被日本陆军所看中的特征主要是:它采用了气冷式汽油引擎、履带是使用的高锰钢制成的、还装备了马尔科尼式无线电装置。
  这款坦克是在1928年设计完成的,1939年开始面向海外生产。它的出口方向有:玻利维亚、保加利亚、中国、日本、爱沙尼亚、芬兰、波兰、葡萄牙、苏联等很多国家,非常受欢迎。
  7t坦克有A型和B型两款。A型与当时主流的机关枪重点说相一致,它在左右各装载了一座配备有7.7mm机枪的枪塔,形状非常奇怪。
  在车内还增添了很多新的装备,如把机关室和战斗室隔开的防火隔离墙、装上了耐久性很好的树脂小履带的改良型悬挂物,同时还更新了车内通信装置。这款车的后期型号还装备了马尔科尼短波无线机SB-1A。
  这款比卡兹7t坦克并没有配备给英国陆军,它主要是用于训练。
  比卡兹7t坦克的有关数据
  重量:7.3t
  全长:4.5m
  速度:35kin/h
  武装:2挺7.7mm比卡兹机关枪(两
  枪塔并立)
  装甲:l 7mm
  引擎:水平反向型,4汽缸汽油输出,
  功率80bp
  悬架装置很简单,但性能良好。履带重量轻,但抵抗力大。而高锰钢日后也作为日本坦克的标准材料而被采用。作为用于车辆的无线联络装置,其特点是小型轻量,天线是直立的钢杆,但因为通信距离太短而没有被采用。
  
  卡登·洛依德比卡兹轻型坦克
  
  20世纪20年代初期,日本从英国引进了比卡兹公司制造的卡登·洛依德轻型装甲车,把它作为以搬运弹药为目的装甲搬运车。
  为了验证它是不是能在战场上使用,1931年3月到9月这段期间,把它借给步兵学校来进行实用测试,并总结扩一些意见:
  1.虽然作为坦克它的威力不是很充分,但它有作为坦克队的辅助车辆或步兵用装甲车的价值。
  2.应用了民用汽车的零部件,构造和操作都很简易。
  关于它的细节部分,有如下几点:
  1.车在高低不平的地方的潜行行动很敏捷,速度也很快。但因装甲薄,越沟能力不够。而且眼界狭窄,死角大,因此战斗能力也不足。
  2.作为坦克的辅助用车,它可以适用于搜索警戒、指挥联络、以及搬运弹药燃料等方面。
  3.如果作为步兵用车,对于反空、反坦克,它能有效完成搬运、发烟、消毒、补充弹药等任务。
  4.悬架装置的缓冲作用不太好,因此乘坐稍有不适感。还有来自骑兵学校的意见,他们很希望这款车能够成为装甲车队的辅助车。
  当要重新设计这款装甲车时,步兵学校的教官们却提出了以下意见:
  1.如果要把它设计成既能作坦克的辅助用车,又能做步兵用车,它就要满足各种要求,这样反而会不尽如人意。因此要以简易为宗旨并特别要求再根据被牵引车的情况分别加以解决。
  2.重量控制在两吨以内,再稍微增加一些长度,使越沟更容易。装甲只要能抵抗子弹破片和步枪普通实弹就行。武装为1把轻型机枪,要尽量放宽射击范围。
  3.并不要求它拥有步兵用车的武装,尽量减轻重量。改善悬架性能。乘员2名。
  陆军上层十分赞同这些步兵学校的意见,这些也成为了后来开发九四式轻型装甲车的基本原则。所以也可以说九四式轻型装甲车是在卡登·洛依德轻型装甲车的母体上开发而成的。下面就来列举一些卡登·洛依德轻型装甲车的基本数据。
  整体布局:结构简单的履带轨式。2名乘员并排坐,中间夹为动力。没有炮塔。
  重量:2.5t
  全长:3.5m
  机关:福特引擎5 5hp(改装自希德
  雷气冷式引擎)
  武装:1挺比卡兹7.7mm机关枪(因此
  这款车也被称为机关枪坦克)
  装甲:6mm
  最大公路速度:50km/h
  最大越野速度:35km/h
  越壕宽:1.5m
  
  卡登·洛依德坦克的作战
  
  日本陆军购买了卡登·洛依德VI型装甲车后,也让它在步兵学校和骑兵学校进行了实用测试,并且认为可以把它投入战场。
  当初陆军是把它当成骑兵的辅助车辆,但它只有2名乘员和1挺机关枪,攻击力并不足。与其说是坦克,倒不如说它主要的任务是拉着被牵引车(拖车)运送弹药。
  海军也向比卡兹公司定做了此车,不过他们还附加了一些要求:小型、可以随机应变,在稍稍不平整的地面上也能行驶。于是比卡兹公司制造了VI型改良后的VIb型轻型装甲车。
  与陆军购买的VI型相比,VIb型的悬挂装置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装甲帽盖也合为了一体,变的更加具有稳定性。
  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中,上海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购买了几辆卡登·洛依德,取它的首字母把它命名为“卡式机枪车”。他们在车上插上军舰旗,标上号码,并装上了7.7mm的比卡兹MK.I型机关枪,把它作为坦克部队的微型坦克活用,在很多方面,如地域的警备、战斗时的联络工具等等。
  根据当时的记录,不仅是上海陆战队,这款卡式机枪车还装备给了为应对纷争而由舰艇的船员支援组成的陆战队。可以推测当时有很多辆这款车在被充分地使用。
  不过,陆军只是利用了这款卡登·洛依德轻型装甲车的特色,即在后部牵引拖车,来搬运弹药和物资等。他们并没有像海军一样,把它应用在外地的纷争上。
  作为既小型又运用简便的轻型坦克,这款车的运用·范围其实非常广泛。除了搬运弹药和机械材料,它也可以成为陆军习志野学校的毒气散布车、消毒车等,还可以作为发烟车的开发参考车,总之,它能用在很多 方面。而且还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数据资料。
  不过,普遍认为日本陆军只是把这款卡登·洛依德轻型装甲车配备给子步兵学校,让他们用它来进行实用训练,并没有让它投入对外战争中。
  
  雪铁龙·凯格雷斯装甲汽车
  
  作为“在雪地和砂地上都能行驶的汽车”,雪铁龙公司制造的雪铁龙·凯格雷斯是1 920年前后的话题车辆之一。
  这款车的前轮还是普通的轮胎,但后部却不是车轮,而是装着无限轨道式的履带。其实在制造它的时候,只是觉得它是一辆有变化的车。但是后来法国让此车从北向南纵穿了撒哈拉沙漠,并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使全世界都为之惊叹。当然穿越如此灼热的地带,补充车的冷却水是相当辛苦的。
  雪铁龙·凯格雷斯纵穿撒哈拉沙漠这件事引起了各国军事车辆研究者们的兴趣。传闻说美国陆军对此车作了很大程度的研究,注意到了此车穿越不平整地区的能力,如果它还能适应泥泞地区的行驶的话,那说不定就能成为坦克的代替品。据说前苏联陆军、蒙古等也把它作为能在戈壁沙漠上行驶的车,计划引进此车。
  还有英国也购买了此车。英国王室的王妃和女性王族试乘后,评价此车“是具有骆驼所有优点的汽车”。因而就使凯格雷斯更加引人注目了。
  对于像这样成为各国军队共同话题的车子,一向喜欢新事物的日本陆军当然不会保持沉默。为了测试此车到底适不适合军用,以陆军技术总部汽车班的长谷川正道炮兵中校为首,要求立即与法国的雪铁龙公司交涉,购买这款凯格雷斯汽车。
  在1922年,日本购入了几辆凯格雷斯车,其中一部作为技术总部的测试车辆,还有一部用来做少尉以上军官的指挥车,其他的作为骑兵学校和步兵学校的参考车辆。
  
  凯格雷斯车在不平整地面的测试
  
  凯格雷斯车在不平整地面的测试主要是由陆军技术总部汽车班来进行的。地点是在北海道旭川的积雪雪原和石川县栗崎的海岸。穿越雪原的测试是1924年进行的。
  凯格雷斯车穿越雪原的性能十分良好。在北海道的严冬期,雪一下就会凝固,而它在道路外也能很顺利的行进。只是速度平均每小时会慢大约4.8—6.4km。
  就算把橇道设置成20英里左右,而且坡度也相当大时,这种车还是能够登上去。当倾斜角为1/3时,登坡很容易。在地面状态下,就算坡度是1/2,还是能登上去。
  履带陷进雪中的深度是:1尺(30.3cm)的积雪大概是3寸(9.09cm)、3尺(约lm)的积雪大概是5寸(约15cm),如果深度达到7寸(约21cm),雪就会在车轴和差动机上凝固,导致车子最终不能运行。因而7寸是能否行驶的限度。
  其实,凯格雷斯车在日本北海道做的试验并不能完全满足军方的要求,车辆能否正常出勤与雪的软硬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降雪中行驶时,履带会被埋下而不能动,而在雪已经凝固成冰的原野上就能自由地行驶。这款车的车底与地面相隔仅有25cm左右,所以如果雪很软的话,底盘就很容易触地,然后导致车子无法正常行驶。但是他们证实如果改良此处,增加车底的地上高度,就算是在很深的雪中还是能够行驶的。他们还指出,在严寒地区,车子的冷却水会冻住,所以有必要在其中加入一些酒精。
  第二项为沙地行走测试,是7月份在石川县的栗崎海岸进行的。选的地点是像沙漠一样的地方。
  测试的结果是这样的,比起雪地上的行驶,沙地的运行要稍稍容易一些。也就是说行驶速度也加快,陷进沙里的深度也浅了。测试地点的海岸的沙地很深,深到能没过徒步者的军靴,汽车也能没过12cm。
  但是,因为凯格雷斯车的前轮会被埋下去,不能够做充分的转弯,旋回比普通的要大出3倍左右。而且冷却水也会变得相当热,每行驶30分钟就因发动机过热而有必要换水。
  凯格雷斯车的构造如下:
  凯格雷斯车的特征是前轮还是普通的轮胎,而后轮则是履带式,即在前后大转轮上面装上橡胶制的履带。大转轮之间还有4个小转轮。动力只传送到后转轮,前方的转轮只发挥引导轮的作用。
  橡胶履带内侧有十几个导轨,但它们并不是与起动轮连接着回转的。起动轮是双车轮,它与引导轮之间围着橡胶履带,它卷着有张力的橡胶履带来使它回转。
  前后转轮之间并排着4个小转轮,它们两个两个地并排在一起支撑着车体的重量。前后两转轮之间还有中央轴,这样就正好把履带部分整体变成一个转向架,使汽车在凹凸不平,有沟有坡的地面也照样能够不费劲地行驶。
  在积雪地上行驶时,会在前轮上装上小撬,使它在雪地里也不会陷下去。另外,在雪地和沙地陷下去的方式并不一样,所以雪地用的履带会比沙地用的更宽,履带也可以根据地形来变换。
  凯格雷斯车行走的机械装置与普通的汽车的构造大致一样,但它有一处特殊构造,在转弯的时候,变速机齿轮的回转是左右分别变化的。
  陆军技术总部把在积雪地和沙地测试的数据都收集了起来,好为以后的使用做参考。不过后来因为“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等,在大陆的战线延长了,凯格雷斯车就只是这样送给了积雪地部队来使用。还有一支配备了此车的部队参与了“九一八事变”,虽然不是很确定,但他们认为此车作为指挥官车的价值很小。
  
  火炮牵引车辆
  
  一直以来,日本陆军的火炮主要是靠军队的马匹来牵引。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欧洲的战火扩大后,不管是传到日本的驻海外武官的报告,还是一般的新闻,都表明汽车也开始承担起这项任务了。
  当时欧洲的战争正朝着胶着状态的堑壕战方向发展,往战场运送的火炮有很多都由马改为汽车来运送了。而且可以看出野战的移动也开始运用卡车等,有向着机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这样的海外状况给了日本陆军一个刺激。他们决定开始进行火炮牵引车的研究。1917年,为了获得重型火炮牵引车方面的参考资料,他们向美国一家公司求购了其生产的4轮驱动汽车,并用这些车拉着陆军的三八式150mm榴弹炮及120mm榴弹炮,在东京附近进行了试验。
  结果是这样的,在装载1.5t、牵引4.5t(150mm榴弹炮及120mm榴弹炮)的情况下,它在平坦道路上的运行速度不会超过7.5km/h。
  陆军决定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从1918年6月到7月,他们用履带式的荷尔特45hp牵引车、履带式的贝斯特40hp牵引车、FWD4轮驱动车、4t自动货车等在东京以及箱根附近进行了四五式240mm榴弹炮、三八式150mm榴弹炮和三八式100mm加农炮的牵引测试。
  测试结果是这样的,作为240mm榴弹炮用的牵引车,荷尔特牵引车基本上适合,但贝斯特牵引车的马力不够。 另一方面,FWD4轮驱动车能够牵引100mm加农炮,4轮自动货车也能牵引150mm榴弹炮。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测试,日本陆军了解了作为火炮牵引车的特性和火炮的关系等重要信息。
  从那以后到1921年,他们一直把荷尔特5t牵引车作为用于牵引1 00mm加农炮的牵引车来进行试验。
  用三八式100m加农炮来测试它是否适合,结果确认它能够适应实际运用。经过一些改造后,把它作为1923年成立的野战重炮第7连队和第8连队的火炮牵引车,并采用了规范的样式。
  它性能测试的结果如下:
  牵引能力:在野战重炮兵用马牵引能通过的道路和地形上,大体能以3挡行使。就算在用4匹马牵引都很难通行的狭窄的险路上,牵引车也能够顺利运行。
  倾斜登行:能登上坡度为l8°的旱田,坡度为45‘时就不能。有些坡很陡,用马牵引很困难的地方,牵弓/车却能轻易地通过。
  速度:在普通的道路上行进速为9.0km/h,在平坦路上的最高速为10.0kin/h。与用马牵引相比,它最显著的缺点是提速慢。
  火炮的重量:三八式100mm加农炮为2.594t,试制的100mm加农炮为2.847t。
  
  荷尔特5t牵引车
  
  日本当时试着成立了汽车牵引的100mm加农炮部队,但并没有能生产牵引车的制造商或工厂,因此只能暂时让军用汽车调查委员会来调查研究进口牵引车。研究的结果是采用美国制造的荷尔特5t牵引车。
  这款车除了5 t,还有1 0t车、120hp车等各种型号。其实本来的用途是农耕用牵引车。但后来荷尔特5t牵引车被美国陆军所采用,所以就脱离了农耕车的外形,改为了军用形态,速度也提高到了9cm/h。
  


  耕作用车一般都会采用防滑效果很好的带突起的履带,但本车装的是适合道路行进的平滑的履带,在软地上才会装上防滑用具。车辆的构造坚实,性能良好,作为军用车在各国制造的车中属出色之物。
  但是从日本陆军的角度看,它还是有些不足。他们改造了一些地方才开始使用它。其中有一点就是,不管是变速还是行驶,操纵系统都得先停下来才能进行操作。这一点稍嫌不完美,所以他们换了更好的变速机。
  在1924年的秋季演习中,这款荷尔特5t车作为100mm加农炮队首次参加了演习。但结果却招致了机械科步兵的恶评。
  在遭遇战的状况下,炮兵阵地的布署根本赶不上战况的变化,所以部队受到了批评。之后便把荷尔特换成了4t自动货车。它速度快,能够跟得上战况的变化,但它的差动机却受到了损坏。这应该是因为4t自动货车差动机的强度无法承受火炮的高速牵引吧。
  
  30型荷尔特牵引车
  
  到1931年,重炮兵部队配备的5t荷尔特牵引车的破损已经十分严重,到了该更新换代的时候了。当时替代的日本国产3t牵引车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样式规范化。但是它的生产量还不够,没到能够全部替换部队装备的程度。
  因此,只能向美国的一家公司定做一部分车辆来补充。但是这家公司已经停止了5t牵引车的生产,取而代之的新5t车:被称为30型,并且全部实行农耕型化。履带采用的是防滑型,不能承受路上运行,乘员席也很窄,速度更是只有7km/h以下。
  陆军对此表示了些许不满,不得已只好要求他们更换履带,使其适用于路上行使。而且决定只向他们订购一个连队需要的量,另外一个连队都由国产的3t牵引车来替代。
  
  其他型号的车辆
  
  与荷尔特5t相比,荷尔特30型的速度又慢,灵活性又差,它牵引野战重炮的评价很低。不过话说回来,在搬运重量很重的货物时, 日本的国产车就比不过它了。从全国各地的要塞构筑、要塞炮的设置、240mm列车炮的分解移动再到炮兵工厂的各项任务,它都能顺利的完成,被工兵部队视为珍宝。
  20世纪20—30年代,以做测试为目的,从海外求购来的牵引车还有很多,但真正采用了规范样式的只有荷尔特5t和3 0型。贝斯特、克雷顿、FWD等作为各炮兵部队的准兵器而被使用。
  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荷尔特5t牵引车作为火炮牵引车在中国仍然很活跃,之后它一直被长期使用着,直到完全实行日本自行制造。
  除了荷尔特,还从美国引进过福德森牵引车。这款车也不仅应用在牵引火炮上,它也可以用来搬运重物,作探照灯牵引车、军用地的农耕车、工厂的搬运车等等。它还被当成研究车辆的应用车而被改造,总之用途非常多。
  日本的火炮牵引车,是作为这些进口的各种牵引车的后继车来开发的。但是日本的车中没有能与30型的动力相匹敌的。
  
  日本早期坦克设计思想透析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奇哈车一一即九七式中型坦克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制造采用了规范化的样式。到1943年为止,包括改良后武装强化型的九七式中型坦克(奇哈改良型)在内,总共生产了2123辆。
  尽管这个生产量少于九五式轻型坦克的生产量(2375辆),但论起实力的话,可以说九七式中型坦克才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装甲部队的主力坦克。
  试制第1号坦克以来,已故的原乙未生先生一直在陆军技术总部从事坦克开发工作,他在私人版的回忆录中对九七式中型坦克的研发动机如下写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陆军最先表现出了对坦克的兴趣,并较早地买现了装甲车的国产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们便把八九式中型坦克(原本是作为轻型坦克来开发;但经反复改良后重量超过了10t,因此被划分为中型坦克)以及九二式重型装甲车和进口的装甲车一起投入到大陆的实战中。
  这期间,1933年2月至3月,日军开始入侵中国的热河地区,作为坦克和配备了汽车的步兵相结合战术的优越性的象征,川原挺进部队的活跃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川原挺进部队是在第16旅长川原侃少将指挥下的一支部队。它是由一个配备丁运货卡车的步兵连队和临时派遣坦克第1中队(队长为百武俊吉大尉)编合而成的。后者拥有5辆八九式坦克和2辆九二式重型装甲车。 挺进部队冲在坦克的最前头,以迅猛的行动以及坦克部队狠辣的战斗状态击败了中国军队的大部队,然后展开了以速度取胜的追击战,取得了极大的战果。
  然而这时问题出现了。卡车在平坦的道路上最高速度仅为40km/h,八九式坦克的最高速度只有25km/h,协同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突破了中国军队的防御阵地之后的机动中,只能将坦克留在后方,把武装和装甲都很弱的九二式重型装甲车推到最前面进攻。 (若比较武装和装甲的话,八九式坦克装备有1门口径为 77mm的短身管坦克炮和2挺口径为6.5111itl的机枪,装甲厚17mm。而九二式重型装甲车只装配有1 门口径为13mm机关炮和1挺口径为6.5mm的机枪,装甲仅厚6mm)
  因为有了这样的国内演习的经验和战争教训,便产生了制造“能跟车载部队一起行动的坦克”的呼声。于是就在当时技术总部的首倡下开发了九五式轻型坦克。
  在决定样式规范化的第十三次军需审议会上,关于九五式轻型坦克还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实际使用坦克的部队提出了“如不再把装甲做厚一些的话,便没有了作为坦克的价值”这样严厉的批评。但坦克原本就是最优先考虑机动性能的技术开发部制造的,所以装甲防御旨力不足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原乙未生中校一直就很明确地认为,作为后继八九式坦克的主力坦克,必须具备足够的机动性能、防御力和火力,才能够担当起机械化部队的主轴。这个机械化部队还包含着配备了汽车的步兵部队。
  当时苏联经常被当成是潜在的假想敌。在苏联,T-26轻型坦克和BT快速坦克已经实现了实用化。T—26轻型坦克更拥有高初速度,口径为45mm的长身管坦克炮。知道了这些的原中校,更是认定为了对抗它们,应该大大地提高坦克炮的威力。
  但是, 日本陆军对于坦克的态度并没有出现质的升级,其中最为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坦克是直接支援步兵攻击的武器,因此,抵御敌军坦克攻击的工作,应该交给速射炮来解决。”而与之遥相呼应的观点是:“与欧美相比, 日本的工业基础落后,财政状况也不好,在这样的条件下,怎么实现对抗苏联就不是用一般办法能解决的课题了”。
  而且对于今后设计生产的新型坦克的性能,使用方和指挥高层的期望也很不一致。
  参谋总部希望汇集坦克,广泛地来运用它们。他们和陆军部的组织预算部门持有的思想是要更多轻型坦克,并把机械化部队按照常规来组织。因为他们认为作为步兵的支援兵器并不需要性能十分强大的坦克。
  然而,从事教育、训练的坦克学校的相关人等却强烈要求高速、高性能和高装甲防御能力的坦克。使事情更加复杂的是, 中国战场上实际运用坦克的部队也要求尽量制造轻型的坦克。这是因为受到了以下等因素的影响:满洲等地区的道路、桥梁状况都很恶劣,而且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的码头、运输船等的起重机也只有不满15t的吊起能力。而且就算有好的想法,但限于日本的财政状况,也基本不可能在短期内改进所有的设施。
  尽管如此,日本陆军技术部还是考虑了作战部队、坦克培训学校的意见,制作出了技术部关于坦克问题的国会提案。上文讲到的原先生对那时候的情况做了如下的说明:
  “设计部门预先就与当局协商了坦克的战术指标。坦克学校的意见是:装甲厚25mm以上、攻击力与现有式样相同(引用者注:也就是说与八九式坦克同等的口径为57mm的短坦克炮就行)、障碍通过能力也满足于现状。最大的期望是提高速度,而且希望重量比现有的八九式坦克相比还要轻一些。基于以上条件如果采用各种新构造的话,估计重量大概是15t。用兵部(注:陆军部中枢及参谋总部等)的意见是:希望在限定的预算范围内,筹备尽量多的坦克;为了降低造价,极力轻型化,希望能比现有坦克更加轻型;当然希望速度也能有所提高;但攻防能力、障碍物通过能力就算比坦克学校要求的还低也无所谓;提议以轻型坦克为主力坦克。根据调查,如果遵循后者的条件,为了寻找新的方法使主力坦克达到几乎是不可能的轻量,必须要过度地使用特钟钢材,这样在预算上反而会划不来。同时设计部门也怀疑现有的27倍口径57mm短身管坦克炮是否符合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设计者,与其说是技术上的制约,倒不如说是收到明确运用方针的指示后,感到自己有义务去实现这些性能。因此,他们采用两方的意见,不得已试作了两套方案。”
  原先生在字里行间,让人强烈地感觉到他对于增强攻击力的意向没有被采纳的焦急心情。
  在这种情况下,1936年7月22日召开的第14次军需审议会上,基于观点不同双方的两种意见,提出了两个研究方案来审议。
  加登川幸太郎所著的《帝国陆军装甲部队增补改订版》(原书房1981年刊)里这样写到:“样式规范化之类的,大体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各有关部门派出的干事,所提出的提案已经由干事长统裁磋商好了。上次的审议会(注:也就是决定九五式轻型坦克规范样式的第13次军需审议会)还提出了‘通过还是不通过’的发言,这次围绕坦克设计方针却并没有这样预先磋商,意见当然也得不到统一。于是那时提出了两个意见的议案来审议。这确实是没有先例的一次审议会。”
  这次审议会还是围绕装甲厚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根据加登川先生的附记,作为审议会的议案而提出的《新样式中型坦克的设计方针》和说明资料:《新样式中型坦克各预定数据表》的要点如下所示。
  
  《新式中型坦克的设计方针》
  
  第一:设计方针
  此方针研究的是代替八九式中型坦克,用于支援步兵的主力坦克。
  与九八式比较,其预计能力如下所示:
  第一方案
  一、改善装备:即把57mm坦克炮以及车载机关枪改为新样式。
  二、改善防护:以对抗近距离的37mm级的反坦克炮为目的,增强装甲能力。
  三、改善速度:考虑在阵地内、阵地前的地形里的实际速度来提高速度。
  四、与八七式相比,重量不能有明显的增加。
  五、越沟距、登坡能力等大体都以八九式为标准。
  六、改善了望装置和无线电装置。
  七、战斗室容积与八九式相等。
  第二方案
  一、减少武装。
  二、改善防护:以对抗中等距离的37111117级的反坦克炮为目的,增强装甲能力。
  三、考虑到在阵地内、阵地前的地形里的实际速度,稍稍提高速度。
  四、与八九式相比,重量要轻。
  五、登坡能力以及越沟距大体上以八九式为标准。
  六、改善现有样式的无线电装置。
  七、减少战斗室乘务员一名,即要缩小空间。
  
  第二 理由的概要
  
  第一方案
  增强武装、装甲及速度。越沟距、登坡能力基本上以八九式为标准。允许由此而必须增加的重量。
  第二方案
  以减少重量为主要着眼点,增强装甲、速度,机械装置可与九五式相同。减少武装,还要缩小车内的空间。
  第14次军需审议会是围绕九七式中型坦克的开发问题来进行讨论的。就如本文所提到的一样,在这次会议上“装甲厚度”的争论又再次出现。
  但这次的争论是围绕主力坦克的问题,因此要比九五式轻型坦克时的争论 更加严重。
  而且,这次争论的背景十分复杂。既密切注意到了欧洲以及最大假想敌苏联的军队状况,又考虑到了在大陆的运用和教训。而且在受各种偏见影响,一直混乱不定的日本陆军内,关于坦克运用方法的问题,贫乏的财政状况,工业基础等问题也错综复杂的搅在一起。因此,这不是一个一下子就能解决的问题。
  加登川幸太郎先生历任过坦克学校教官和军事参谋。在他的著作《帝国陆军装甲部队增补改订版》中,介绍了一些审议会上颇具特色的发言。以下就来列举其中的几个。
  本多政才上校(教育总监部第一科长):“第二方案中研究方针的第二条,也就是‘以对抗中等距离的37mn级的反坦克炮为目的’,难道这样就够了吗?最近,不管是德国也好,哪国也好,都在开发性能优良的反坦克炮,以日本现在的坦克装备情况来看,很快就会被击败,之后会怎样就很难说了。就以20mm的钢板来说,各国已经有了急速的发展,能不能抵挡将来的反坦克炮,我觉得很没底。所以与其一直以13mm、20mm的反坦克炮为对手,还不如提高速度或装甲防护能力,但是反坦克炮已经发展到了37mm,而且如果各国制造出性能更好并大量制造改良的反坦克炮的话,那装甲防护就无疑会变得非常重要了10难道仅仅有20mm就够了吗?我认为之所以会有坦克必胜的信念,就是因为它有完整的装甲防护能力。”
  掌管战术应用的参谋总部一方曾发言说:“装甲20mm就够了”。受此话的刺激,本多政才上校才提出了以上作为与坦克学校相近的意见。
  对于此意见,担任设计技术工作的技研总部的原乙未生中校发表了如下的意见:“虽说装甲最少也要25mm,但重量也急需控制。”他说为了减轻重量,增加装甲厚度是不可能的。
  原中校当然也了解欧洲坦克界动向,他其实也认为装甲还是厚一点的好。可是,与参谋总部一方意见相同的陆军部军事科(担任做预算的工作)作了如下的反驳:
  清水龟菊上校(参谋总部第三科科长):“本多委员的话虽没错,但是比起第一方案(注:奇哈车),采用第二方案(注:奇尼车)就能够多做1.5倍的坦克,而且从假定战场的情况来看,我想您的担心也是没有必要的。”
  町尾上校“考虑到战场上不仅要
  

渡河,还有道路的情况,架在小河上的小桥的情况,不说l 0t,如果是1 2一13t的话,我希望就算只能减500千克也要减。(中略)虽然技术总部的意见说无论如何也会有13t半,但我希望要减轻重量,就算只减500公斤也行。为此,就算速度再降一些也无妨。还有其他地方也要能减就减,能轻就轻。”
  也就是说,参谋总部的本意就是制造又轻又便宜的坦克,即“尽可能大量制造轻小型坦克”。考虑到假定战场,也就是道路桥梁设备都很落后的东北地区,可以说包括组织预算一方在内的上层部门也希望10t多一点的轻型坦克成为主力坦克。
  但是,技术总部一方认为如果只有10t的话,是不能成为满足时代需求的主力坦克的。因此,他们以技术为理由进行了正面的反驳。
  林少将(技术研究总部部长):“我认为,如果要大体上满足这上面(注:《新样式中型坦克设计方针》的第一方案的设想能力)写的武装和其他能力,只有14t的话坦克是动不起来的。虽然使之符合设计,又极力减轻其重量,但还是有很多地方不能用单薄的构造来敷衍了事。考虑到这些方面,14t已经是最低限了,而且说不定还有200—300千克的误差。”
  然而,坦克学校一方再次强力主张确保装甲厚度。“因为说坦克是用来协助步兵的,所以说坦克不只是一种用来与敌军坦克战斗的武器。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对于敌人的反坦克炮,应该在用装甲保护步兵的前提下来采取行动。从这一点来说,装甲至少也要30mm厚。据说新式25mm的装甲板就足够了,但我认为这一点并不确定。而且现在也很难预测反坦克火炮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些许重量上的差别也许就会造成战斗力明显的下降。虽说只是防御力,但坦.克要发挥正常作用都要以装甲力强为前提,因此我觉得装甲一定要有30mm;”
  就如本文所报道的那样,在军事审议会的讨论之后,决定把第一方案(奇哈车)和第:二方案(奇尼车)都试制出来,再来做比较和研究。在审议会中对性能和重量做了互相让步之后,可以略微看出最终的方向是更加轻型的奇哈车(把其装甲厚降为25mm)。
  坦克学校等主张的“装甲厚30mm”作为当时的趋势可以说是正确的。如果真的以此为原则来发展坦克的话,1942年的时候可能就不至于在装甲防御力上落后联合国坦克这么多了。
  但是,坦克学校的失崎中校的发言中说“不太同意坦克只是一种用来与敌军坦克作斗争的武器”,这句话反映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
  围绕着装甲厚度争论的双方都不同意“坦克才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而在世界大战即将开战时,反装甲对于坦克炮来说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并没能洞察出增加反装甲威力的趋势。
  由于这个原因,再加上当时极度贫弱的日本的火炮生产体制,结果导致在太平洋战场上相对于美军坦克,日本坦克也就完全无法挽回火力上的劣势了。
  在第14次军需审议会分发的资料上,明明已经提到了苏联坦克装配了高初速度的45mm坦克炮,制定了“用坦克对付坦克”的方针,而日军却没有去想如何与之对抗,这让人感到很不可思议。
  作为在第14次军需审议会中提出议案和资料的技术总部,他们一直希望能够在书面、数字资料阶段就决定到底采用哪种方案来着手试制坦克。
  可是,审议会上对于这个激烈的讨论最后的结果是先实际制造。结论要“根据实地实验的结果来决定”。
  这就与设计制造九五式轻型坦克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了。制造九五式时,为了能够得到性能更好的坦克,是先决定好一个方向,造好几个实验车型,再不断地改善。
  这样制造两种不同种类的坦克来比较,浮皮潦草地解决双方不同的问题,不明确的决定到底选择哪一种,可以说是徒劳而且完全没必要的事情。
  然而,1936年中,基于这两个方案的设计工作被完成了。第一方案的取名为奇哈车,向三菱重工定货,让他们试制2辆。第二方案的取名为奇尼车,命令国营工厂大阪造兵厂来试制1辆。
  在这期间,2辆车的装配引擎都变了。一个是装配了三菱重工获得许可权后制造的zaula型直喷式柴油引擎,另一个是装载了池贝铁工所独立开发的涡流式柴油引擎。
  而奇尼车则和当初预定的一样,装载的是提高了功率的,八九式中型坦克乙和九五式轻型坦克装载的气冷式柴油引擎。
  为了尽量满足军需审议会上出现的两种方案的要求(注:与轻型一方——奇尼车相对的是“尽量增厚装甲、性能 也不能弱于八九式”;与重型一方——奇哈车相对的是“尽可能地减轻重量”),原中校带领的技术部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规定好性能的目录清单的制约范围内,尽量提高其性能,让完成后的两种试用坦克在数值上与规定的十分接近。
  两种试用车是在1937年春天完成的。经过数次实际运行实验,获得了
  

意见不相同的双方的好评。他们评论说:“比预想完成的还要好。”
  但是,就算亲眼见识了实际的性能,最关键的一‘点“到底选哪个做为主力坦克”还是没能决定。
  这就完全应验了前面提到的问题。基于运行实验的情况,原先生的附文里写到:
  “1937年试验车终于完成。随后进行的数次实验证明,它们是能够满足要求的性能良好的新式坦克。其作为新式坦克的优秀性得到了承认。奇哈车的两种引擎输出功率相同,‘三菱引擎’倒设什么缺点,而‘池贝引擎’因拨油性差出现了过度浪费润滑油的现象,因此决定采用‘zaula型’。后来又委托坦克学校来让两种车型共同进行试验。结果证明两种车型都机能良好,与现有样式相比,运行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如果把这两种车:型进行比较,奇哈车的运行速度、登坡能力都略胜一筹,摇动较少,射击较准,乘务员的疲劳感也较少。但在横穿垄道时(注:即通过阶梯式田地时),奇尼车转轮的直径较小,连接较紧密,因此摇动也就较少。奇哈车配备了车长用的“全景立体”观望镜,对于指挥联络很方便,而奇尼车的望望视察装置就不是很便利。说到行军速度,路面。上奇哈车可以保持常速30km/h、驾驶也较容易。奇尼车因引擎余力较少,速度也稍慢一点。通过不平整地面时,奇尼车很容易车轮反转,这是因为悬架装置不完备。总之,使用者认为重视战斗动作方面的奇哈车有绝对优势,奇尼车作为轻型坦克来运用价值会更大”
  奇尼车炮塔内只安置了一人的座位,车长要兼作炮手。在试制之前的军需审议会上,代表坦克学校出席的失崎勘十中校对此作了如下评论:“在第二种方案中,车长一人坐在炮塔中、观察敌人、观察地形、还必须进行射击,因此射出的子弹数目会明显减少。与第一方案相比,它只减少了一个人,但是战斗力却减少了一半甚至更多”。当然,他给奇哈车的评价是“有绝对优势”。
  可是,即使有了这样的实验结果,参谋总部等“轻型坦克且多数装备”派的意见并没有改变,争论还是悬而未决。
  最后终于决定下来是在同年7月7日侵华战争突然爆发的时候。
  对日本来说,与怎样也是一个“大国”的中国挑起战事, 当务之急是要转换和平时期的军费开支,优先扩充具有高战斗力的装备。
  自然而然的,考虑到开战的事态,使用新型坦克的现场一方终于认定第一方案的奇哈车成为八九式中型坦克的后继者,作为九七式中型坦克它完成了样式规范化。(由于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突然爆发,再加上1937年的补正措施,日本的陆军预算从1 936年度的5亿日元猛增到了17亿日元,增幅达3倍以上。
  
  日本坦克装甲厚度的依据
  
  1930年之后,日本陆军主要开发运用的坦克、装甲车辆主要部分的装甲厚度有6mm(九二式重型装甲车)、12mm(九四式轻型装甲车、九五式轻型坦克、九七式轻型装甲车)、17mm(八九式中型坦克)、25mm(九七式中型坦克)、50mm(一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75mm(四式中型坦克、五式中型坦克)等的区分。对于这些装甲厚度,日本军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才决定的呢?
  在已故的“日本坦克之父”原乙未生先生所著的私人版回忆录《机械化兵器开发史》,有着如下的记载:
  以我军原料金属标准制成的钢板为例
  1、对于7.7mm普通步枪弹,6mm的装甲大体能抵御。
  2、7.7mm的全甲实弹,12·13mm的大体能抵抗。
  3、对于37mm、初速为450m/s的步兵炮,和各距离打来的榴弹,17mm的大体能抵抗。
  4、对于37mm、初速为570m/s的反坦克炮,如果是500m以外的全甲弹,20mm的大体能抵抗。
  5、同上的炮口初速为700m/s,距离500m以外的话,25mm的大体能抵抗。1000m以外的话,20mm的大体能抵抗。
  6、对于口径为37mm、炮口初速为800m/s的反坦克炮,如果是1000m以外的全甲弹,2 5mm的大体能抵抗。
  7、对于口径47mm,炮口初速为800m/s的反坦克炮,如果是500m以外的全甲弹,40mm的大体能抵抗。
  8、对于75mm炮口初速为450m/s,如果是500m以外的全甲弹,45mm的大体能抵抗。
  9、对于75mm炮口初速为680m/s,如果是1 0 0 0m以外的全甲弹,65mm的大体能抵抗。
  10、对于88mm炮初速为800m/s,如果是5 00m以外的全甲弹,非得要95mm以上的才能抵抗。
  以上是日本军队设想的不]司装甲厚度的抵抗力。只要参照这个,就很容易知道对于什么样的枪炮,拥有不同装甲厚度的日本装甲车辆有什么样的抵抗力。
  作为轻量型的主力坦克来试制的车型,当初设想的是主要部分装甲厚度为20mm。所以这也表示了试验车型的确是以“对抗中距离以外(也就是500m以外)的37mm反坦克炮”为目的而试制的。
  战争末期试制的四式中型坦克装甲厚为75mm。它之所以能完全抵抗大部分都装备了炮身长39口径75mm的坦克炮的M4谢尔曼型坦克,从这里也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
  
  九七中型坦克的基本构造和性能特征
  
  九七式中型坦克在1937年会计年度末完成定型工作。以1938年年中制成的25辆为开端,1939年度制成202辆,1940年度315辆,1941年度507辆,以后生产量年年上升,到太平洋战争时为止,其在数量上也成为日本·陆军中名副其实的主力坦克。
  就算在太平洋战争时期,它的生产也在继续。包括装配了高初速度的一式47mm坦克炮的九七式中型坦克改良型(奇哈改良型)在内,1 9 4 2年生产了531辆,1943年543辆。
  在那期间,1939年的时候发生了诺门坎事件。在此事件中出动的坦克第3连队把4辆97式坦克投入了实战。电是,在这次战役中, 日本清岗中队几乎在苏军远程火炮和坦克的打击下全军覆没。这是日军坦克部队自成立以来首次参与的真正的坦克战。
  在试制九七式中型坦克时,为了减轻重量,曾试着把开了孔的转轮当成是和德国军队的装轨车辆一样的锯齿装置、复列装置。但考虑到样式规定的强度,还是采用了没有孔的圆盘型转轮的复列式,引擎也没有使用直喷式的,而是采用了预燃烧室结构。再加上一些细部的变动和改善,最后总重量增 加到了15.3t。
  坦克炮也引进了九七式57mm坦克炮,它的初速度比八九式装配的九零式57mm坦克炮的还要快。威力也得到了一些强化。
  以下,就连同部位构造一起来对九七式中型坦克的大致特征和机能进行一些介绍。
  车体
  奇哈车的车体,是把表面经过浸炭处理的防弹钢板铆接、熔接并用构造而成的。
  基本上是:顺着车体形状的骨架铆接钢板。但对防水性要求很高的从底部到下部(地面往上lm为止)的部分钢板是用熔接的方法连接的。
  如果亲眼看到奇哈车,首先最强烈的感觉是动力舱非常宽敞。
  在车体内部大致中心的位置上设置了一道防火隔离墙。战斗室和机关室也被隔开了。防火隔离墙是由黄铜板、内含黄铜线芯的石棉板构成的。其内还含有耐火吸音材料。动力舱之所以大,是因为当时常用的柴油引擎的马力,其所需的容积和重量比汽油引擎的要大。
  这是在九五式轻型坦克上也能看到的日本坦克的特征。据说当时日本的坦克研发者非常自卑,把自己开发的坦克称做“柴油引擎搬运车”。
  在动力舱的上面,装配有向上的和斜向左右的两扇格子窗,向上的用于冷却吸气,向左右的用于排气。如果像这样,冷却的空气和带着热的排气在机关室的上方混合在一起,冷却效率会不高。正式生产型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向左右的格子窗的水平方向上装上了钢板,而1942年以后的后期生产型则把这部分作成一个整体覆盖在侧面,排气被改为向着挡泥板下的履带排出。这同时也改善了从格子窗经常会飞进弹片的状况。为了与从各个方向射来的敌军子弹不成垂直角,在装甲板上设置于倾斜角,这样构成了整体车身。命中的子弹在固定钢板的铆头处会形成圆锥形,考虑到避弹原因,在制造时一直强调射弹打在钢板上要极大地产生跳弹效应。
  当然,铆接处如果被强力的榴弹或全甲弹打中的话,可能会有铆片向车内外乱飞的危险。所以有人提议全部使用熔接构造,但日本已经在九二式重型装甲车上做了实验,结果中弹的熔接部分也很容易的就脱离了,其他问题也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就连战争前期奇哈车采用的防弹钢板熔接在技术上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一式坦克首次从根本上实现了全熔接技术)。奇哈车只是把很难中弹的车体底用钢板熔接成一体。
  设置好角度的钢板的厚度是:车体的前一半的主要部分(前部和侧面上部)为25mm,侧面下部和后部侧面为20mm,上部为10mm,底面为8mm。
  在进行抗打击试验的时候,据说主要部分的装甲能够抵挡住从150m外射来的日本九四式37mm反坦克炮。然而,之后从中国军队缴获了一辆德国制造的37mm反坦克炮Pak36,1939年春季前后用它做了实验,不用说150m,就算是从300m外射来的也能轻易地射穿。
  最终,在用Pak36作完实验后不久发生的诺门坎事件中(5—9月之间,拥有4辆九七式中型坦克的第3连队投入战斗是在7月上旬),这个防御性能的不足导致了一场悲剧。吉丸清武连队队长乘坐的奇哈车被苏军的45mm反坦克炮击破,吉丸上校等战死。
  然而,即便如此,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坦克装甲防护力所存在的性能缺陷也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善。其原因在于日本陆军和海军一直有着”‘重视攻击,轻视防御”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再加上落后的基础工业,因此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组成一个技术攻关组,以对坦克的防护性能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
  在车体前半部分的战斗室里靠近右边的地方,安装了炮塔,车长和炮手的位置也在这里。为了能看见外面,在前部右侧炮塔下设有一个带着突出圆形部分的驾驶席。在驾驶席突出部分的前面,装着一座附有窥视孔(宽2mm左右的细长缝隙)的装甲门扇,其左右也各开了一个窥视孔。
  为了保护乘员免受射中装甲板、化成雾状体的枪弹的碎片和铅片的伤害,窥视孔的里侧安装了可以更换的防弹玻璃。驾驶员平时可以打开装甲门扇,看到前方。战斗时就要把它关上,只能通过窥视孔来视察。总之视野范围是极其受限的,要一边从这里看外面,一边进行操作,需要相当好的直觉,当然,熟练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为了安装潜望镜,在突出部分的上面有一个小盖来解决。
  固定机枪的机枪手兼无线通信手被安置在车体前部的左侧。固定机枪的左上部装有一个用于视察外部的窥视口。机枪手头上方有一个前开式进出用的舱口。除此以外就是还有一个手枪射击孔。后来,包括用于视察的窥视孔在内的各种小装甲板开孔在防御上成了一个弱点。根据这个经验,奇哈车车体侧面仅有这个手枪孔。车体的最前部是放变速机和一些转向装置的地方。车体的前后左右都装有薄钢板制成的挡泥板,前部的挡泥板有短的和长的两种类型,长的突起在起动轮上。这两种类型从初期生产型到后期生产型中一直都存在着。在前部挡泥板下面,挂着用来抑制沙尘的橡胶板。但在太平洋战争中都掉了下来,所以后来很多坦克从一开始就不装了。排气管的消音器附有防护网眼,它装在于后部挡泥板上。在右后部的挡泥板上装有扛重机,圆铁锹,十字锹等工具类的东西。小工具放在左后部挡泥板上的工具箱里。在后期生产型中,动力舱上面的形状有了一些变化。安装工具的地方和工具箱被移到了机关室的后面。
  引擎·行走系统
  在很大的引擎室内,配置着日本引以为傲的坦克用柴油引擎SAl2200VD和润滑油槽、燃料槽。燃料槽在底部左右各有一个120升的,再加上后部辅助用的6升的,一共装配了246升的燃料。考虑到被敌军射穿后引擎室的安全,尽量把它设计成主燃料槽能装入下部较低的位置的形状。润滑油槽也是效仿其设计的,它的容量是45升。SAl2200VD是汽缸的气冷式柴油引擎。其标准功率为150hp(每分钟1500转),最大功率为170bp(每分钟2000转)。
  装甲车辆的气冷式引擎最早是从九二式重型装甲车开始采用的(九二式采用的是40hp的气冷式汽油引擎)。气冷式引擎之所以被青睐,是因为假定战场在满州北部,冬季会降到零下20度甚至更低的温度,这样就非得使用不冻冷却液。它也省去了冷却器和冷却水的循环管,有利于装配的简单化和轻量化。
  而且,比起汽油引擎,柴油引擎也不容易发生逆火现象, 中弹后引起燃料火灾的危险性也更小。也没有必要安装配置在汽缸上的点火插头等电气系统,这样就减少了故障部位,对日本坦克队来说,真是省去了很多的麻烦事。
  虽然看起来好象全是优点,但其实柴油引擎的构造原理是先高度压缩汽缸内的空气,再喷射燃料导致自然发火,这样比起汽油引擎,它的重量和体积就一定会更大,每马力要求的重量自然也就更大。实际上,SAVDl2200本身重量为1.2t,加上燃料以外的周边装 置,合计占到车体总重量的十分之一以上。最后只能靠减少装甲厚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且,在战争阴云开始急速笼罩的时候,九七式中型坦克急需大量生产,仅靠三菱重工一家来生产SAVDl2200引擎也不够了,日立制造所也加入了生产行列。而两家的做法在最关键的地方却有所不同。
  电气式燃料喷射泵是柴油引擎的心脏,三菱装的是进口的或是三菱自己制造的国外产品的复制品,而日立是把2个6汽缸用的引擎合装在一起。这就加重了战场上维护和维修的难度。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末期的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役中,日军曾经把九七式中型坦克收集到一起集中使用,结果使本来就因连续故障而忙碌不已的维护部队更加应接不暇。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九五式坦克,它与八九式中型坦克乙共同使用A6120VD柴油引擎,它的构造简单,故障也很少,其高度的可信赖性受到部队的好评。引擎产生的动力,穿过间隔壁,通过战斗室床前的驱动轴,被传送到最前部的减速装置。在车体最前部的左右安装了最终减速机,它与齿轮式的起动轮相连。
  转向装置直接装在减速装置的右侧,它通过驾驶员操控控制杆或踏板来进行运转。
  虽说与八九式比起来,奇哈车的驾驶更加顺畅,但据当时的坦克兵们回忆,把握变档的时机和开动引擎十分困难,这是因为要把带动2个马达的黄铜制齿轮和主离合器的齿轮咬合在一起。
  之所以说奇哈车最具划时代意义,是因为它首次在中型坦克中采用了附有中等直径固定橡胶轮胎的转轮和所谓的跷跷板式悬架装置。
  九七式车体侧面附着装甲罩,其上有一组向水平方向搭着的线圈弹簧,装配着2组摇臂。摇臂上装有用曲臂连接的2个转轮。前后的转轮各通过自己固有的曲臂悬架在1条线圈弹簧上。
  每侧的转轮数是6个,这比起八九式在外观上更加整洁,而且在不平整的道路上运行更加良好,同时也有利于轻量化。
  只是由于当时没有良好的粘合材料,转轮的橡胶轮胎与内置电线的转轮本体之间的密合度得不到保障,这样就十分害人。长距离运行时,电线聚热从而熔化橡胶,会导致令坦克维护人员极度苦恼的脱落事故。
  虽说后来采取了改善措施,即把与履带连接的中央部分弄凹下去,通过空气稍微地减少过热情况,但这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炮塔设计和武器的选择
  
  全周回旋式炮塔安装在车体战斗室的靠右部。4块25mm厚,经过弯化加工的钢板铆接在其周围。它的上面熔接着2块10mm厚的钢板。
  身为主武装的57mm坦克炮,也装备着二轴式防盾(上下为+20度/—10度,可向左右各转10度)。它沿袭了雷诺FT轻型坦克的风格,因此仅炮手一人就要负责瞄准、填装、发射的全部过程。防盾的装甲厚50mm。
  九七式57mm坦克炮是短身管火炮。其基本形态与八九式中型坦克所装配的九零式57mm坦克炮没有太大的差别,但经过改善和改修发射装药后,炮口的初速度已由350m/s提高到了420m/s,发射时的炮身后座长由30cra减少到了25cm,车内的操作性能也改良了不少。
  它的—上下动作和防盾回旋范围内的左右动作由炮手通过附属在炮架的垫肩来完成,可以说是人力指向式的坦克炮。因此采用了小型的,本体重量为107公斤,炮架47公斤。在炮架上装着倍率为2倍的直接瞄准器。车内最多能装114发弹药,基本上是榴弹和全甲弹两种类型。弹头重量约为2.58公斤。
  弹药装在铝合金制的弹药箱内,形状和雷诺FT的很相似。
  结合车内的配置场所,炮弹被分别装在容量为40发、3 6发、21发、和7发的箱子里。除这之外还在炮塔内壁上设置了一个10发的弹药架。坦克炮的最大射程能达到6000m。作为以直接协助步兵为基本任务的日本坦克的火炮,它的任务是对付敌方的机枪阵地,所以其穿甲能力并不高。根据日军的资料,该炮使用穿甲弹的穿透力在射程为100m时为25mm,500m时为20mm。
  本坦克炮性能的优点在于它和反坦克炮一样,采用了半自动封闭式尾栓,这样标准发射速度为10发/分,训练熟练的话可以达到15发/分。
  据说日本坦克兵在任何时间内都能很好地完成跃进射一一即瞬间停止后迅速地瞄准射击一一和低速机动时的行进射,就算用的是短炮身的低初速坦克炮,对准的是移动目标,还是一样能发挥很高的命中率。
  1944年,经过配置转换的坦克第9连队前往海滨进行射击训练。在训练中,对于以lOkm/h的速度移动的坦克目标,射程为1200m时能发挥50%的命中率,受到了来视察的守卫队司令官的赞扬。另外需要指出的是, 日本坦克车队通常的交战距离为500m以内,也就说射击的精度还是很高的。
  坦克的左侧配备有九七式7.7mm的车载机枪,即日本坦克独有的所谓“发簪型”的武装配置。因为这个武装配置,从上面看炮塔的形状是左后侧较长的椭圆形。
  炮塔机枪通常是车长用来进行车外扫射的。瞄准眼镜安在枪体的左上都。该机枪由装卸式箱型弹仓(容量为20发)来进行给弹。由于战争教训还安装了枪身保护罩,但此枪的缺点是连续发射时枪身很容易起火。因此鼓励乘员实行三点射(扣扳机每次连射3发),而不要把1个弹仓的子弹一次连续发完。车体侧面的固定机枪和它也是同一种类。包括预备弹(没有装在弹仓里)在内总共有4035发弹药。炮塔上装有车长用的了望塔。了望塔周围前后左右4个地方装有用于外部视察的窥视孔。窥视孔内侧有防弹玻璃防护着。
  在了望塔上面装着形状独特的天盖。它的形状像围成一个圈的“]”形,内侧则是半圆锥形。在内侧安装全景观察镜也成为了可能。
  全景观察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利用三棱镜把外面的物体反射进来,再在了望塔内侧映出它的像。问过使用过它的人,但他们表示:“日本制的这种东西基本都不能用,所以也没有使用过的印象。”因此,战斗期间坦克长常悄悄地从了望塔探出头来视察外部的状况。其他国家的好象也是这样。了望塔的左侧装有夜间及黄昏时用来作指挥信号棒的车外信号灯(白天时会卸下来)。
  用于车长向车内人员发号施令的命令通信机被安在炮塔左下的车体部分。虽然可以通过“向左”、“向右”、“速度增减”、“前进”、“运转停上”等12个按纽来传达命令,但是翻看战争记录,却鲜有它们被使用过的记录(全部都是用脚捅驾驶员的左右肩、背等地方来指示)。它们最终可能也只是和全景观察镜一样的东西。
  在炮塔部分,主炮盾的左侧安有窥视孔和枪孔,炮塔的正左侧也开了枪孔。
  炮塔周围还装有缠头布式的天线装置,它也是九七式中型坦克的一个特征。据说是由苏联坦克而得来的灵感, 但战斗时经常被损坏,因此在太平洋战争后期,就有——些坦克不用它而改用通常使用的鞭状天线了。下面就来看看闩本坦克在战场上的实际表现。
  
  日军坦克部队在东南亚战场作战
  
  1942年1月6日深夜,在马来半岛中心地区一条细长小路的路口,大多数由英联邦军队建造的圆柱形混凝土反坦克障碍随着巨大的爆炸声被炸得粉碎。
  趁着黑夜, 日本工兵的敢死队埋下了炸药。他们也开辟着前进的道路。没过多久,几声爆炸声响起。之后工兵小队长就打出了“爆破完毕”的信号弹。
  在离那大约1公里的一座小山坡上,坦克第广;连队第四中队队长岛田丰作少校一直在观察着。他对部队发出了“开始出发”的命令。这支部队装备有12辆九七式中型坦克和3辆轻型坦克。
  “大家注意、大家注意、时速8公里、不准点灯、车与车要相隔10米、向前突进!”
  通过无线电设备听到岛田少校的命令后,中队的全体坦克纵列排成一列,把坦克炮头指向左右,开始哄鸣着向对方阵营驶去。
  履带在月光照射下的柏油马路上擦出咔啦咔啦的声音的同时,岛田的坦克部队向着道路两旁橡胶林内的敌军有条不紊的行进着攻击。
  不久,部队就到达了已经被破坏了的反坦克障碍处。每辆坦克到达这里,就有5到6名日军的步兵和工兵从草丛里站起来,按顺序跟着各辆坦克继续前进。
  为了扫除前进路上的障碍,支援岛田的坦克部队,其实已经有20名工兵和80名步兵提前到来了。他们准备好带着刺刀的步枪,为了保护抵近攻击的坦克,士兵密切注视着坦克侧面的地域,随时准备战斗。
  这支集合了步兵和工兵的坦克部队把速度降到每小时4千米,整齐地向前推进。在越过了反坦克障碍的地点,到达离敌方阵地200米内的距离后,英联邦军的速射炮,机枪和步枪就渐渐开始了密集的射击。但是,日军坦克并没有停下来,12门57mm坦克炮和3门口径为37mm坦克炮随即开火,并向守军阵地逼:近。由于日军坦克乘员在中国战场有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演习,因此对车辆驾驶和武器操纵都较为娴熟,所以日军顺利攻入英联邦军队的防御阵地。
  他们一直用坦克炮的垫肩压住身体然后窥视瞄准眼镜,接着在单手装入炮弹的同时几乎不停的迅速射击。有时从英军阵地打过来的机枪火网中混杂着大而耀眼的红光,接着红光“轰”一声击中了炮塔。这就是坦克的大敌一一反坦克炮(速射炮)。
  对于主装甲厚达25mm的九七式中型坦克和主装甲厚度为12mm的九五式轻型坦克来说,在英军的炮火面前并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由于这两种坦克的装甲采用的是铆接工艺,如果是正面被直接命中,则会丧失战斗力。
  “l1点方向,射击!”岛田少校刚向炮手发出命令,英军的2磅反坦克炮和其炮兵瞬间灰飞烟灭。就像这样,确认目标后坦克炮一个接一个的开火,前面的坦克如果有遗漏掉的目标的话,后面的坦克就将漏掉的目标一个一个的破坏。
  岛田坦克队继续边前进边射击,不一会儿便纵向斩断了英军战线。在那期间,随着坦克前进的工兵和步兵却几乎没有受到损伤。
  英军侵彻力很高的2磅速射炮对日军的坦克还是能构成一定威胁的,但由于射手缺乏夜间射击的经验,射出去的炮弹几乎没有给日军坦克造成损失。由于不少炮弹的射角较大,即使命中了日军坦克也未能造成致命破坏。再加上炮手对日军坦克的性能缺乏了解,仅仅对九七式的中型坦克的前装甲板进行了猛烈的射击,而忽视了对坦克侧装甲的攻击。相反,日军坦克炮手却利用2磅炮射击时产生的火光迅速地进行目标锁定,然后将这些2磅炮击毁。在夜间战斗中,射击技术的差别的确会对胜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对于英联邦军队来说,被偷袭后的混乱以及夜间作战经验的匮乏,加速了其军队的崩溃。由于不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英联邦军队的装甲车、大炮很多都被日军坦克部队无情的碾碎了。
  岛田坦克队突破第一线阵地后,迅速穿过了橡胶林。而很多在那里建立了临时帐篷营地的英军部队,对于战势的发展并不了解。与此同时,英炮兵阵地则根本还没有建立,大部分火炮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营地中间。岛田坦克队又捡了一个便宜,九七式中型坦克凭借树丛的掩护冲入了营地,将还没有清醒过来的英军打得不知所措。许多在帐篷中熟睡的士兵也都被日军坦克上的机枪射倒。而更多的士兵是向周围四散奔逃。岛田坦克队顺利地占领了橡胶林。大约天亮的时候,岛田的坦克部队在没有开炮的情况下,便歼灭了一直驻扎在后方的英军司令部和后备部队。之后岛田留下一直跟随着的步兵和工兵,让他们建立防线,遮断前线英军部队的退路。
  而坦克则继续前行,直至占据了前方30公里的一条小河两侧的狭长地带,之后将建在河上的桥梁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在军队主力到达这里之前,坦克部队死守着这个重要的渡河大桥。
  15辆日军坦克和一个中队组成的日军进攻部队,成功突击了澳大利亚主力的2个精锐旅,彻底切断了他们的退路。那些从后方赶来的英军增援部队则遭到了日军坦克的伏击,还没展开就被日军迅速击溃。
  据当时参加战斗的日军称,由于道路狭窄,大多数的英军卡车在路上依次中弹,简直就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从车里逃出来的英军士兵们也全部被机枪歼灭。
  就岛田少校估计,在这次进攻中破坏了200辆以上英军的卡车,歼灭了1000名以上乘车的英军士兵。
  而那条细长小路一直被认为是控制着进人马来半岛第一城市吉隆坡的道路,同时也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日本陆军在开战前制定计划时,预计攻破这里肯定需要2到3周的时间和大量的伤亡。
  然而,连日军指挥部也没有想到,就因为根据一位坦克中队长的创意而构想的大胆战术,仅以2天的时间和少量的牺牲(岛田坦克部队有一辆小队长车被击破,车上所有乘务员全部牺牲)为代价,就能够突破一个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地点。
  对英军来说,军事—上的失败与帕西瓦尔将军率领的英军司令部的重要计划被搅乱有关。这也最终导致了新加坡的陷落。(以上所述主要参考自《岛田坦克部队武士坦克队长的奋战》岛田丰作著光人社刊2003年)
  高强度的训练和在大陆实战经验的积累使士兵和指挥官取得了最高水平的作战能力。 日本坦克研发机构通过近20年实实在在的努力也研究出了县有高度可依赖性的九七式中型坦克。可以说日本坦克部队在太平洋战争中取得的这次首战胜利,是这些因素相结合的产物。
  在侵略马来半岛、占领新加坡的战斗中,不仅是岛田坦克部队,可以说整个日本坦克部队都以“出乎敌人意料的战术”为方针,制定丁破天荒式的集中抵近突破战术,给英联邦军队的指挥部门以极大的震撼。
  但是,随着装甲和火力方面更加出色的盟军坦克的出现,就连在初战中以“电击战”的形式而活跃的九七式中型坦克也无法抵御美军M4坦克的冲击,无可奈何地失去了在战场上的主导权。日军坦克乘员为了体现所谓的“殉国精神”,和达到所谓“人车一体”的境界,纷纷驾驶着坦克与美军进行了同归于尽式的战斗,最后结果与坦克共同了化为灰烬。
其他文献
7月25日,由深圳美术馆、昆山市侯北人美术馆主办,昆山市阳澄湖名人文化村玉山胜境有限公司协办的著名美籍华裔画家侯北人山水画展在深圳美术馆隆重开幕,画展共展出侯北人先生山水画作品56幅,拉开了侯北人山水画全国巡展的序幕。开幕式后,由深圳市美术馆馆长宋玉明先生主持,昆山市侯北人美术馆馆长赵宗概先生,昆山市文联党组书记、王席郁建中先生,以及来自深圳、昆山、上海、南京等地的美术界人士对侯北人作品进行了深入
期刊
兵者,国之大事。有时一种武器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其在战场上表现出的杀伤力。单从武器角度来看,如果说罗马帝国是建立在罗马大盾与西班牙短剑之上的话,那么与之相对的东方,秦帝国就是依于强弩而威震四海的了!无论是扫灭六国还是北击匈奴,无论是平原广泽还是高山沙漠,都可以看到秦军将士手持强弩,奋勇杀敌的身影。  弩是一种神奇的兵器“弩者,怒也言其声势威响如怒,故以名其弩也!弩源于弓。威力又远远大于弓。在秦代,
期刊
它是一种聚会 一种感召  它是一种狂欢 一种释放  它是一种仪式 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
期刊
战争总会造就一些非凡的3.4,或者是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或者让热血沸腾的战斗英雄。许多年过去,当硝烟早已弥散,血迹化为尘土的时候,后人还会记得他们,不管他们是正义的英雄,还是邪恶的魔鬼……    第一章新军成立    第54战斗飞行联队,(后简写为JG54)是著名的绿色之心(Greenhearts),是德国空军在东线作战的最优秀的战斗机联队之一。别的联队都经历了和平时期的组建和发展过程,但在二战爆
期刊
深南大道位于深圳特区中部,东起罗湖区沿河路新秀立交,西至南山区南头特检站,全长28公里,横穿罗湖、福田、南山三区,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主干道和景观大道。在深圳特区建没发展不到28年的历史中,深南大道从无到有。几经改造,紧扣深圳发展脉搏,反映了深圳的变迁史。一个较有影响的原创乐队名叫“深南大道”,一个网上论坛的名字也取作“深南大道”,还有更多的人用文字书写深南大道。这条标志性道路已经远远超越了本身的
期刊
素有『石刻之乡』赞誉的重庆市大足县,是巴蜀佛、道石刻造像艺术的宝库。晚唐、五代和两宋时期的佛、道及三教合一造像,堪与敦煌相伯仲,又与云冈、龙门鼎足而三,不失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
期刊
在松姆河进行的第一次坦克战结束之后,德军第3军团的参谋长对其上级作了这样的报告:“在最近这次战斗中,敌人使用了一种新型作战武器,这种武器极为有效但又十分残酷”。  坦克,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诞生起就因为它那强大的火力、快速的机动力和坚固的防护装置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闪击战”更是把坦克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波兰在一周内灭亡,法国的麦克马洪线的迅速崩溃,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损失了二
期刊
仁川登陆是二战后一项伟大的作战计划,是战术成功运用的典范。它造成了朝鲜人民军的溃败,促使美军从釜山防线成功突围。被誉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最佳时刻”的仁川登陆,巩固了他的领导地位,显示了他指挥作战的英明,也体现了他敏锐的洞察力。朝鲜半岛问题是冷战期间美国在国家安全政策方面遭遇的第一次真正的挑战,因此它为随后美国在全球展现影响力提供了舞台,也为当代军事专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素材。  1950年6月
期刊
在滇西北永胜县境内,有一座令无数人向往的神秘而美丽的大山——他留山。这里住着一群神秘的“他国人”。
期刊
一、弗朗哥呼唤“秃鹫”    德国“秃鹫军团”的诞生与1936~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息息相关。西班牙内战是二战前夜欧洲发生的大规模局部战争,也是德、意、苏、法等欧洲主要国家空军战前的一场主要“热身赛”。这场死亡人数超过1 00万人的战争,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空军的巨大威力,并对几个月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班牙内战的起因:16世纪时,西班牙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那时,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