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每个人的戏剧想象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属于小众文化,对于大部分戏剧人和观众来说,乌镇戏剧节给到大家一个可以聚到一起的平台,大家可以看同样的戏,参加同样的活动,在10天时间里,镇上来往的人群都是同类……对于很多喜欢戏剧的人来说,十天沉浸式的戏剧生活,是此生梦寐以求的时光。
  7年过去了,乌镇戏剧节的影响力在逐年提升,越来越多人关注着这个戏剧节,也有越来越多人选择每年在这个时候去一趟乌镇。最明显的是售票情况,演出及场次虽然一年比一年多,但是销售的速度却是一年比一年快,尤其今年,所有场次的演出门票在开票当天就被抢购一空,创下了历年最快的速度,这也说明要去乌镇看戏的人越来越多了。
  作为一个戏剧类垂直自媒体,今年是我第5次参加乌镇戏剧节。这些年来,我越来越发觉,在乌镇戏剧节期间的每一个参与者们,由于他所处的身份不同、戏剧观念不同、参与的活动不同,对于乌镇戏剧节的认识也会不同。如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是否大家对于乌镇戏剧节的认识也会有不同呢?
  在今年出发去乌镇戏剧节的时候,我给自己增加了一项任务,就是观察今年在乌镇戏剧节期间见到的人,想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来的乌镇,并且都是什么样的吸引力让他们来到了乌镇,以及乌镇戏剧节对于他们来说是怎样的存在?
  一年一度的大型逃离
  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乌镇戏剧节是一年一度蓄谋已久的大型逃离,逃离原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好在每年乌镇戏剧节闭幕的时候,都会告知大家下一届举办的时间,所以他们可能从一年前就开始存钱、存假,将一年中有限的个人资源全部投入到戏剧节的时间中去。
  很多有工作的人都会选择使用自己为数不多的年假,尤其是一些从比较遥远的城市过来的或者是想要多留几天看戏的,也有些乌镇周边城市的观众会利用双休日的时间来到乌镇,然后工作日再回去自己的城市上班。
  钱和假期都可控,最不可控的是购票
  近年来随着关注度越来越高,买票的难度也在逐年提升,尤其是一些在小剧场的热门剧目,本身可以拿出来卖的票量就有限,比如沈家戏园的演出,全场也就60来个座位,去掉一些嘉宾票媒体票,剩下就更少了,而且演出也就只有两三场,总共可收门票可能也就一百多张,那可不是一抢就没了么?所以每年到了乌镇戏剧节开票那天之前,观众们都会提前做好攻略,比如先买小剧场热门的演出,后买大剧场及没那么热门的演出。当然,仅仅是靠攻略肯定比不过人多的,有些决心坚定的观众,会找来自己的亲戚朋友,甚至是同事同学一起,在开票的那一刻一起抢票,而且还给每个人分工,这样能抢到的几率就更高了。要是能抢到一张热门的稀缺票,绝对会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当然,即便你抢不到票,也没关系。从开票到正式演出有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在这两个月里,会有各种各样的戏剧爱好者开设的微信群,主要是方便大家交流信息和转票用的。到了戏剧节开始前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群里发布各种转票信息了。他们通常都是一开票就通过各种各样极限的操作抢到票,但是由于各自的原因而无法去乌镇,这些原因通常都会是临时加班、临时出差、家里突然出现了变故、请假没有被通过,以及原本是情侣两人一起买的票,但是两个月过后,他们已经分手了。越是临近戏剧节开始,这样的转票就越多,所以有些厉害的观众,都是在临近乌镇戏剧节开始前的一段时间里,通过在各个微信群里接收转票才凑齐票的。
  在乌镇戏剧节期间,依然有方法获取演出票,组委会会根据每场演出剧场的大小不同,每场留出5-10张票,用于演出前20分钟出售给现场买票的观众,所以理论上只要你足够早的时间去排队的话,总还是有机会可以获取门票的。比如说今年的热门演出欧丁剧场的《树》,由于演出场地限制了观演人数,外加导演尤金尼奥·巴尔巴是一位世界级的戏剧大师,导致大量观众急迫的想要一睹这部作品的风采,从而从演出开票到戏剧节开始,连转票的人数都是凤毛麟角。但是只要在现场排队,依然有机会买到门票。我有一个朋友为了买《树》的门票,在剧场门口排队等了6个多小时,最终买到了稀缺的门票。
  也有些更加极限的操作,就是会有些观众在现场求票。尤其是一些在大剧场的演出,会经常有其他城市的观众因为交通堵塞错过了时间,从而无法及时赶到看戏,导致他的朋友帮他现场转票的。
  综上所述,买票这件事,虽然一年比一年难,但是只要有决心并且保持开放的心态,还是能够满足心愿的。
  如何深入参与乌镇戏剧节
  正如前面所说的,来到乌镇戏剧节后,你会见到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观众,其中也有不少人或多或少从事戏剧相关的工作,如何从自己的城市来到乌镇,也是各有各的方法。从飞机、高铁到汽车,大家心中的目标是一致的。只不过这个时候如果你在表演上有一技之长,或者说有自己团队的话,或可以更加深度的方式来乌镇戏剧节。
  如果大家比较年轻,可以报名乌镇戏剧节的青年竞演,每年全国有几百支队伍报名参加,最终会有18支队伍入围参加比赛,届时戏剧节会给参赛队伍提供交通食宿,所以除了准备演出比赛之余,也可以四处去看演出。
  参加青年竞演的几率会比较低,毕竟几百支队伍只能选18支队伍,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成功入围的始终是少数。更多的团队会选择参加嘉年华,这些在乌镇西栅街头巷尾上演的户外表演,相对起来对于主题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只要你作品足够有趣,就有可能入围受到邀请,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户外表演。有不少嘉年华的团队成员,白天表演,晚上就买了票去看演出,一样享受乌镇戏剧节所带来的乐趣。
  交通和住宿的费用对于一场出走,肯定是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如何尽量节省呢?大家通常都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运用自己的长处尽量获取一些便利。毕竟很多喜欢戏剧的年轻人,财力还是有限的,只要能有机会免费来乌镇,大家都会努力把握。
  乌镇戏剧节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到了乌镇之后,整个乌镇戏剧节可以参与的事情就太多了。看戏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肯定是首要的位置,每年戏剧节都会有二十多部中外邀请剧目,基本上占据了观众在乌镇的每一天。乌镇西栅景区里有总共15个大小劇场轮番上演,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只会挑选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作品来看,想要全部看完几乎就是极限挑战。而且邀请剧目也不是每年乌镇戏剧节的全部,对于发起人黄磊来说,办这个乌镇戏剧节最初的原因,是想举办青年竞演,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这个戏剧比赛,才会做一个大型的戏剧节。   所以乌镇戏剧节最热闹的现场,不是那些邀请剧目,而是在蚌湾剧场的青年竞演。在戏剧节期间,这里会有18个剧目轮番上演三轮,由评委挑选出6个剧目进入决赛。拿到决赛资格的剧目在最后会再演一轮,最后将会在闭幕式上揭晓特别关注奖、个人奖和小镇奖三个大奖,并且给予相应的鼓励。
  由于青年竞演的竞争激烈,所以也导致每年都会收到大批观众的关注。戏剧节期间,每天最长的队伍都在蚌湾剧场门口,因为每场青年竞演的门票都是只开放一半用于网上预约,剩下一半的门票需要通过现场排队才能获取,所以很多希望一睹青年竞演剧目风采的观众都会选择在门口排队。决赛的时候,队伍是最壮观的,甚至每次都会有观众天一亮就到蚌湾剧场门口排队,一直守到中午开场,只为了可以早点进剧场获得相对比较靠中间的位置。
  除了青年竞演,小镇对话、白日梦朗读会和子夜朗读会也都有一半左右的座位是靠现场排队获取的,所以在欣赏邀请剧目之余,就算你没有买到票,也有不少的活动可以参与。这些活动都与戏剧有关,并且还会有专业的戏剧人、名人参与,对于不同的观众来说,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收获。
  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他们所接触的乌镇戏剧节,其实是遍布于西栅大街各個户外表演空间里的古镇嘉年华,从每天中午11点一直到晚上19、20点,会有不同的剧目在户外轮番上演,每天都有上百场演出。只要你在这个时间段里进入乌镇西栅景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机会看到这些嘉年华表演。
  除了表演之外,其实更为贴近每个人的,是每天晚上的深夜食堂和各个酒吧,三五成群的戏剧人、观众在那里吃饭喝酒聊天,交流戏剧话题。
  戏剧属于小众文化,对于大部分戏剧人和观众来说,乌镇戏剧节给到大家一个可以聚到一起的平台,大家可以看同样的戏,参加同样的活动,在10天时间里,镇上来往的人群都是同类。无论口袋里有多少钱,你都有机会参与活动;无论你是资深人士还是戏剧小白,在这个戏剧节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很多喜欢戏剧的人来说,十天沉浸式的戏剧生活,是此生梦寐以求的时光。
  或许这是很多光临乌镇戏剧节的人对于这个戏剧节的美好想象吧,它并不完美,但是却又努力地让各类人群不同的需求在这里得到满足,见证剧场的神奇,也收获戏剧的交流。
  对于乌镇戏剧节的诸多想象
  乌镇戏剧节连办7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熟悉当下行业环境的人应该都清楚,乌镇戏剧节的诞生属于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巧妙地凑到一起,通过众人努力,让这个戏剧节在七年里越来越有影响力。
  关注度高了,对于乌镇戏剧节的要求也就高了,众口难调,乌镇戏剧节并不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在第七届乌镇戏剧节发布会现场就有媒体表示担心有些剧目大部分看不懂,艺术总监孟京辉回复“我们的戏剧本身有一个门槛,有一个受教育的门槛,有一个不断进步的门槛,我希望戏剧的观众、戏剧节的观众,不断成长”。给戏剧观众设立门槛确实是好事,但每年戏剧节都会有类似的声音,有不少观众在看一些有门槛的剧目时表示看不懂。我认为毕竟这是一个面向大部分观众的戏剧节,其实需要的是各种不同门槛的戏,来满足不同程度的观众。同时,当一些戏有比较高门槛的时候,也能有一些导赏服务,让更多观众可以获取欣赏那些高门槛作品的方式,而不是仅仅设立了一个个门槛来要求观众跨越。
  这7年见证着乌镇戏剧节的功能和服务在逐步提升。对于国内戏剧人、戏剧观众来说,在这个时代遇上乌镇戏剧节,能够让很多对戏剧的美好想象得以实现,但比较可惜的,在同样的环境下,只有乌镇戏剧节人气爆棚。有不少景区、城市都在举办自己的戏剧节,但因为能力、观念等一些客观因素,始终和乌镇戏剧节有比较大的差距。
  乌镇戏剧节承载了太多期待,我对它的美好想象,不止在于它的进步,更多地希望在国内,有更多有风格、有特色的戏剧节给大家选择,使国内的戏剧环境和生态更加丰富多元。
  作者  戏剧自媒体“剧场摩天轮”主编
其他文献
戏剧节的乌镇如戏剧的天堂。『大师浪潮』『名著漩涡』『先锋海啸』『奇思漂流』以及『学院涟漪』五大板块的内容引人入胜,为观众集中展示了戏剧艺术的魅力。桨声灯影,断桥绰约。传统与现代得到浪漫的融合,乌镇成为戏剧人的精神故乡。乌镇戏剧节对上海文化的启示是巨大的,而另一方面,戏剧才是乌镇的灵魂。  一部好剧会激活一座城市,成就一个时代。没有卓越的创造力,也就不会有丰富多彩的戏剧舞台。戏剧创作需要『现代性』,
期刊
20世纪初的中国,随着封建王朝统治体系的土崩瓦解,以及“西学东渐”思想的广泛传播,人们的革新意识高涨,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各个方面学习、效仿西方先进经验,西方“女权主义”思想也随之传入了中国。民国初期,开放、包容、激进、动荡的社会时代环境,唤醒了中国近代知识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意识。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女性地位得以明显提升,女性画家也开始在中国画坛崛起。思想的解放使近代女性在
期刊
很难想象会有中国的创作者将《革命之路》搬上话剧舞台。  这首先是因为改编难度大。《革命之路》是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于1961年推出的一部长篇小说,一如这位生前潦倒落魄贫病交加的作家所偏好和擅长的“失败”主题,这部小说讲述的也是一个有关失败的故事:一对中产阶层的年轻夫妇为了摆脱平庸的日常生活,制定了一个“去巴黎”的新生活计划。但是,等待着他们的,并不是更美好的未来,而是一个谁都不想要的悲伤结局。小說
期刊
全国300多种地方戏,知道秦腔的人不少。这自然缘于著名作家贾平凹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秦腔》,他在小说中常用秦腔来烘托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他的散文《秦腔》,则是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秦腔高亢激越的喜爱。作为家乡戏,并且自己至今仍生活在那块土地上,贾平凹对秦腔情有独钟不难理解。但秦腔这个剧种在全国范围内,如果没有读过贾平凹的作品,究竟有多少人熟悉和喜爱呢?这就很难说了。然而今年8月22日晚,在江苏昆山举
期刊
观众生成内容并进行社交是互联网2.0环境下,展览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参与式博物馆的理念和实践,既能满足新媒介时代的要求,又能保有传统博物馆内容的高质量和连贯性,因而成为当下博物馆的一种新范式。上海博物馆积极探索参与式博物馆的有效机制,如设计好的社交实物和促进观众生成高质量的内容等。而21世纪公众的新媒介素养也必将通过参与式博物馆有所提升。  当我们看展览,我们在看什么?  穿着时尚、妆容精致的俊男靓
期刊
20世纪的人类历史,本身就具有取之不尽的丰富多彩的传奇性。这种传奇性与传统意义上因偶然的误会、巧合、离奇造成的传奇性、与浪漫无根的想象造成的传奇性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是建立在坚定的信仰与强大的意志基础上的,具有强烈的现代意味。我们不必回避也不必排斥革命历史本身所具有的传奇性,关键是将这种传奇性赋予历史真实感和时代的现实意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继南昌起义之后,再一次用枪声
期刊
众所周知,山水是中国画的大宗。然直到元代,山水才真正成为中国画的大宗;在元代即是以松江为渊薮而发祥的;从此之后,历明、清而至民国,岳镇川灵,仁者乐山而安忍不动、历劫不移,智者乐水而随物赋形、昼夜不舍。从这一意义上,松江不仅以陆机的《文赋》堪称中国文学史的源头,又以陆机的《平复帖》堪称中国书法史的发韧,更以元代的山水画堪称中国绘画史的中坚。  元朝近百年间,太湖以东、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的浙西地区,
期刊
小剧场戏曲不能丢了它的根和魂,同时它也必然要有思辨的东西作为它的主题内涵。一旦创新没有深刻的主题,就会徒有形式……  小剧场戏曲范畴下的《洞君娶妻》  明朝王骥德曾论及:“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  不论繁荣发展,还是沉寂衰落,戏曲永远处于创新之中。在最近的几年里,北京和上海都相应举办了小剧场戏曲节。小剧场戏曲更多的是表達现代人价值观念,突破了忠孝节义的观念,引发人们的思考和争论;它的形式上有时
期刊
观众来到乌镇,有太多的情感急切需要得到缓解和释放,它们或许是单纯的对美的追求,或许是身心放松的平和,或许是文艺辩论的感官刺激,或许是收获知识的自我满足,或许是与明星擦肩而过的雀跃,或许是怀抱舞台梦想的激情,甚至是对艳遇的渴望……  2019年11月3日,随着第八届乌镇戏剧节主题“茂”的公布,第七届乌镇戏剧节也落下帷幕。  7年里,从谨小慎微的独自探索到众目聚焦的负重前行,乌镇戏剧节为中国戏剧提供了
期刊
西起河南中路,东至江西中路,在毗邻上海威斯汀大饭店、近靠外滩的一段广东路上,坐落着一家已有百年历史的特色商店。灰白色的花岗岩和仿青铜浮雕外立面凸现着古朴大雅的文化气韵,步入陈列琳琅满目、格调古色古香、环境舒适秀雅的店堂,更犹如进入时光隧道而置身于优美的富涵东方哲理的艺术胜境。由近现代著名书画家谢稚柳先生親笔题写的“上海文物商店”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上海文物商店原名“上海市古玩市场”,以丰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