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青天”杨剑昌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剑昌,这个经常在地方电视节目里“指点江山”,痛斥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被称为“布衣青天”的人,是深圳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一大标志性人物,也是许许多多百姓言谈中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对象。
  作为消委会干部和人大代表,他先后成功处理保护消费者权益案件3180多起,惠及消费者20余万人,并为他们挽回经济损失12亿元,因移交案件给政府有关部门罚款入库2.83亿元,也曾因此收到数千封百姓的表扬信、数十面锦旗和十多块牌匾。
  然而,在受到百姓高度赞誉和媒体关注的同时,仗义执言的他也有着些许的叹息,其一贯的过分率直和从不妥协风格,常让某些领导“不好办”甚或难堪,因此,他的人生也充满着“争议”。
  
  行走在维权路上
  1958年12月,杨剑昌出生于广东五华县(原广东龙川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受到了父亲杨德忠的良好熏陶。杨德忠多年在农村当基层干部和人大代表,一心一意坚持为群众办好事。
  杨德忠病逝时,当地几百名群众自发前来悼念。父亲的言行给杨剑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立下志愿,要以父亲为榜样,做一个刚正无私、为人民谋利益的人。
  1981年春,他和许多青年同乡一样,受到深圳创办特区的吸引,独自踏上到深圳发展的道路。
  他起先在一家私营医院做牙医。刚工作不久,他就发现医院的一些角落里经常放着一麻袋一麻袋的鹅毛、鸭毛,但他不明白这是干什么用的。
  后来,他就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跟踪了解。用了半年多时间,他发现这是一些走私分子在装鹅毛、鸭毛的麻袋中夹带文物、黄金走私。他深感这是对特区建设的破坏。
  受良心的驱使,嫉恶如仇的他生平第一次写下并提交了《深圳不法分子用鹅毛鸭毛掩护走私国家文物和黄金》的2000余字举报材料。结局是犯罪分子受到应有惩处,杨剑昌也因此丢掉了饭碗。
  义无反顾举报东家违法犯罪的正义精神,让初入“江湖”的他尝尽了苦头。历经颠沛,他终于在一家装饰公司稳定下来,但在目睹所在公司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后,他仍是按捺不住,选择了实名举报,结果公司的违法行为得到查处,而他又不得不再次走人。
  也因为这一次举报,杨剑昌出了名。1993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批示,要求市工商局给杨剑昌安排工作,不久他被分到罗湖工商分局消委会。对于杨剑昌来说,这是最适合不过的一个岗位。从那时开始,杨剑昌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
  
  天价索赔案
  罗湖区是深圳最早发展起来的商业老区,香港人和深圳人、外地人,国货和进口货在这里大规模交集,然而,繁荣的市场也让这里产生了更多消费纠纷。杨剑昌为消费者维权之认真,体现在不拘案情大小一视同仁上。他曾为一位女士6元钱所购的发夹质量投诉7跑商场,直至感动经理,问题获超值解决;他也曾不厌其烦地为争议双方做工作,经常忍辱负重,不惜面对他人的埋怨甚至呵责……
  而让杨剑昌在民间成就了打假“英雄”称号的,是被他一举揭开的“泰明案”。在这个轰动一时的案件中,杨剑昌曾被索赔1700多万元。
  1997年8月中旬的一天早晨,上百名群情激愤的消费者潮水般涌进了深圳市工商局罗湖分局,人们高喊着:“还我血汗钱!消委会要为我们讨回公道!”声讨“深圳泰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明公司”)的欺诈行径。
  有关部门决定由杨剑昌调查处理此案,他当即表示:“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要把‘泰明’查个水落石出!”
  该案涉及诈骗金额20多亿元,情况十分严重,被骗的消费者及投资者成千上万。经过多日的了解,杨剑昌终于查到了彭氏兄弟行骗的证据。“泰明公司”在国贸大厦实有物业只有600多平方米,而且已抵押给了银行,但他们却在广告、合同上吹嘘有18000平方米,实际上一个租户还分不到1平方米。
  于是,杨剑昌连夜将调查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决心彻底揭露这一骗局。但是,材料上报有关部门后,却久久没有消息。
  原来,彭氏头上顶着政协委员、警察基金会名誉副会长、检察官教育基金会理事、工商联常务理事等一串串闪亮头衔。他们利用自己的关系,欲将此事“摆平”;并且还通过熟人带话,只要老杨不管此事,可以给他500万元。但杨剑昌对此的答复是:“我绝不为钱低头弯腰,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与他们斗下去!”
  对方弃软施硬。一天,杨剑昌接到一个恶毒的电话,对方凶狠地说:“‘泰明’准备花2000万元买你的人头!”但他听了之后十分镇定地回答:“我杨剑昌一个头值2000万元?好啊,有本事你们就来取吧!”此后不久,就有人蓄意制造车祸企图置他于死地,所幸躲过。
  由于杨剑昌软硬不吃,不久,泰明公司以侵犯公司名誉权为由将老杨告上法庭,索赔1700多万元。这成了当时轰动全国的大案。杨剑昌一方面冷静应对法庭诉讼,一方面继续抓紧对骗局的揭露。
  “泰明案”经历了一审驳回诉讼请求、省高院发回重审、市中院再次驳回起诉的曲折过程,回忆起来,杨剑昌至今感慨。
  经过一路的艰辛,案件终获正义力量的支持。2000年1月28日,按照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要求,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宣判:泰明败诉,杨剑昌胜诉。这桩涉嫌诈骗20多亿元、震动中外的惊天大案,历时3年,终于以杨剑昌的胜利而告终。
  
  赢“敢言代表”美名
  仗义执言、铁面无私的工作作风,让杨剑昌引起了社会的关注。2000年4月、杨剑昌当选第三届深圳市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地为老百姓办实事,2005年8月3日,杨剑昌以个人名义,设立了深圳市第一个人大代表接访室。这个领风气之先的举动,成为专门倾听市民呼声的重要渠道。
  接访第一天上午,杨剑昌原本预计会有20多位来访者,却意外“爆棚”。一些市民早晨5点就起床,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当日的接访号排到了88号,预定的接访时间也被迫提前20分钟。
  熟知法律的杨剑昌,邀请来了3名公益律师现场助阵。他说,主要是想请他们在法律上把把关,确实也是一个人做不来,需要多几个参谋。不仅仅是律师,他还会请相关部门的领导来接访室旁听。老杨说,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办法推脱说不了解情况了。
  深圳市规划局、公安局、国土局、城管队、爱卫会等单位领导,都曾参加过杨剑昌的接访日。杨剑昌对他们有个要求:如果能解决,就提出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如果不能解决,也要有个方案。
  最开始,杨剑昌每月接访两次,但工作量实在太大,从2008年年底起,他只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接访。他每次接访都堪称盛况空前,其中既有须发皆白、面容憔悴的“老上访”,也有拄着拐杖踽踽而行的残疾人,而他每次都能认真听取反映,并在志愿者帮助下将情况和意见记录在自费印制的接访纸上,然后将材料归类整理后送市、区两级人大转有关部门处理。
  截至2010年6月全国人大叫停代表个人接访,五年里杨剑昌一共接访了近3000宗案子,涉及人群达2万之众。
  接访室开设以来,为杨剑昌赢得了“敢言代表”的名声。原深圳市工商局局长申庆三曾评价杨剑昌说,“我们工商系统有2000多名员工,只有杨剑昌一个人大代表,他的许多工作是从工商的职责出发,尽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这两种职责是统一的。”
  “作为人大代表,应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服务,把社会存在的难点、热点解决好。否则,人大代表有什么用?群众都找不到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不就变成虚设了吗?”杨剑昌如是说。
  
  百姓的“青天”不好当
  作为人大代表的“布衣青天”杨剑昌不为私利,敢于为民请命,因此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但在维护了一部分人的利益的同时,他也遭受了一些质疑。
  如今,再走出深圳罗湖区消委会八楼电梯,已看不到“人大代表杨剑昌接访室”的牌子了,也听不到杨剑昌那高亢的说话声了。空荡荡的走廊,在提示着来访者:杨代表的接访室关门了。
  杨剑昌也早已萌生退意,“压力太大,方方面面的都有。”唏嘘的同时,掏出一根烟嘴,点上一支烟,已成了他的惯性动作。
  这样的照片曾被媒体刊登出来。有人批评说,一个人大代表在办公室里吞云吐雾的,成何体统!50多岁的杨剑昌并不介意。多年以来,每天面对太多的纠纷,吸烟成为他重要的解压方式。
  让杨剑昌感到无奈的是,接访的工作量虽大,然而接访室的效果并不令人欣喜。“60%有相关部门的回复,但其中15%是在踢皮球,只有形式上的回复;只有40%左右的案子最终得到了解决。”
  义务参与杨剑昌接访室工作的律师袁宝平认为,即便是40%这样一个数字,老杨可能也过于乐观了,“他的接访工作真正解决问题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结果很不理想。”袁宝平注意到,很多人一次又一次地前来,“这说明他们的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
  杨剑昌自己也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接访室刚刚开张的时候,他转交给相关部门的材料中,80%都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问题得到解决的比例也有60%,很多问题相关部门都会第一时间直接电话跟他沟通。但5年下来,他递交上去的材料,有回音的越来越少,不少部门的回复中,充满了“交某某部门处理”的公式化语言。杨剑昌说,“是敷衍了事。更多的事情,甚至连回复都不再有。”
  一些没有解决问题的市民,直接冲进杨剑昌办公室,“砰”的一声,将厚厚一沓材料拍到他办公桌上,质问杨剑昌为什么别人的事情解决了,自己的事情却一直没人管,“问我怎么当的人大代表。”有时候遇到情绪激动的人,连杨剑昌也感到心寒。
  这个什么事情都要较真、坚持一跟到底的杨剑昌,越发感到疲惫与无力。“市民来找你是帮他们解决问题的,如果我没办法帮他们解决问题,接访室再开着,也没什么意义了。”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开始不止一次地说:“我太累了。压力太大,得罪了太多人。”
  在深圳人大代表当中,很多人对杨剑昌的做法并非认可。有代表委婉地说,人大代表不应该把群众反映的所有问题都转交到各个部门,应该认真判断、甄别、筛选,自己不懂的要请教,不能随便监督,否则会给相关部门带来负担。“放炮可以,但是不能乱放。”一名老资格的人大代表如此评价。
  “我杨剑昌是人不是神,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国家和人民。”对于这些不认可,杨剑昌并非无动于衷。
  维权的路上,充满了辛酸,有孤独,有无奈。作为一个为深圳市民维权鼓与呼的捍卫者,“杨代表”的路坎坷艰辛,而又正义凛然。
   (本刊记者汪文娟综合整理)
其他文献
最近,有关部门出台“用增加的耕地换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即所谓“增减挂钩”办法,导致一场让农民“洗脚上楼”的行动,正在二十多个省市铺开。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建设用地日趋紧缺,用地成本逐年攀升。如何满足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防止建设用地侵占良田沃野?这就是出台“增减挂钩”办法的初衷。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播下龙种,却收获了跳骚。一些地方官员正经歪念,加之,“增减挂钩”办法本身存在的问题,使这一办法变
于我而言,中秋就是月饼,月饼即是中秋。一块小小的月饼,融合了几多生活滋味,穿越了多少岁月流年,我自深解其中味,感怀其间情。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唱起这首儿歌,我的嘴里便溢满了口水,心中充满了期盼,蹦跳着跑到母亲跟前,眼巴巴地渴求:娘,我要吃月饼!童年时光,家境拮据得很,一到过节,母亲便心里发慌。因为我至今仍记得母亲与我对视的目光,游离中透着爱怜;但母亲的回答却让我幸福:咱这就
农业开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走进河北省广宗县大平台乡农业开发项目区,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农田,笔直的农路,长势喜人的农作物和茁壮成长的防护林。  当地群众将这样的变化归功于他们的“土主任”李太骞。  李太骞,广宗县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他1981年参加工作,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诚挚的待人态度,使他在面对复杂的工作和突发事件时,考虑全面,能够对群众的急难感同身受,找准病灶,处理起来也得心
市值近十亿元的安置房,成了一块“唐僧肉”,村委会主任黄龙川及其亲戚搞了20套,其他没有指标的村干部及其亲戚搞了15套,而54个被征地村民却未被列入安置名单。这桩既不合情理又不合法规的事就发生在温州乐清市柳市镇山弄村。  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村委会主任黄龙川也有瞒天过海的伎俩。比如先是在“双委”和村民代表会上放出口风,表示“返回地”无法落实,使得部分村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指标廉价出售。此后
2011年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会议再次提出解决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法官短缺、通过司法考试难的问题。  事实上,这一关系西部法官命运的政策早在几年前就被提及。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自2008年起在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800余个基层人民法院试行法官助理工作,根据审判工作需要,符合法官条件的法官
2010年底,大戏《让子弹飞》让大家过了一把瘾,开场数匹骏马拉着火车飞奔的场面,着实让我们惊叹——原来火车可以这么开。当然这只是艺术想象,火车从来就不是这么开的。1804年,世界上第一列火车诞生在英国,因为当时使用煤炭和木柴作为燃料,所以人们称之为“火车”。不过,最早的火车时速仅为8公里,有时还会压断铁轨。  从上世纪开始,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速铁路在发达国家陆续出现,中国高铁虽然起步较晚,却在
去年底以来,大中城市“限购令”利剑高悬,成交持续萎缩,被“腰斩”的一部分购买力开始向三四线城市溢出,大中城市的“限购令”吹响了二三线城市楼市上扬的“集结号”。有购房意愿的群体,开始目光向外,资金加速从中心城市流向周边中小城市,有的甚至到境外置业。  最近,关于二三线城市的限购已是山雨欲来,什么人出于什么动机实施异地购房?请看南京的异地购房者们异地购房的真实感受。      孙儿结婚,老人腾房异地
一条街道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变迁,一棵古树记录着城市的年轮,一段故事铭记着城市共同的记忆。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冯骥才在《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一文中曾写下这样的话
在北京市朝阳区做建筑设计工作的小李工作繁忙,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饮食也没有规律,经常是肚子提醒,才想起来吃饭。这时他就会拿起电话,选择一家公司附近的餐馆订餐。  现在像小李这样的人很多,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送餐业务也随之兴盛起来,特别是在写字楼周边地区,餐馆基本都有送餐业务。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写字楼附近餐馆的工作人员在路边发放订餐宣传单。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2日中午,某知名快餐品牌的
“温饱”乃民生之本!  暖气,这个寒冬中最平常却最容易被忽视的存在,在过去数年中,正在经历我国城市供热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热计量改造,则是这次变革中阻力较大、也颇具争议的内容。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热计量改造能否继续突破,将是接下来5年,我国供热体制改革的重要命题。  目前我国北方15个省市自治区均实施集中供热,南方城市虽未实施,但近年频发的低温降雪天气也让“南方能否供暖”的问题,引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