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吸收 花的盛开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zh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家们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与习作。阅读是为了学习和继承优秀的文学传统,为了借鉴前人的文学艺术手法。写作,是为了将自己的经历、记忆、思想、观点和想象等等,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或者说,将自己心中构筑的美好意境,用文字串连成文章,展示给读者。但是,写作对孩子们来说是件头疼的事。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喜欢写作,甚至迷上写作呢?我们可以广泛阅读,采撷精华,就能结出盛果。
  一、撷其之材料
  经典书籍的语言具有规范性、精炼性、严谨性等到特点,因此多读经典不仅能大大充实我们的语言仓库,而且使我们懂得炼字炼句炼意的重要性,知道运用语言要符合语法。怎样才能炼句?
  最常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摘抄经典语言。学生在欣赏美文时,摘抄精彩段落,品味经典语句,既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又积累写作素材,学习了写作技巧,也磨练学生意志。
  背诵名言妙语也能达到炼句的目的。孩子们常常在习作中为找不到合适的名言素材而抓耳扰腮,其实在经典书籍中有许多的名言妙语,这些名言妙语往往是人物脱口而出的,所以孩子们在阅读经典时好好揣摩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的同时加以背诵积累,可以达到累积习作素材的目的。背诵至理名言妙语不仅令人明白深思的人生道理,激励人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观念,还拓宽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丰厚了底蕴。
  阅读积累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源头活水,只有不断地阅读,不断地积累,习作的源头就不会枯竭,所以在大力提倡阅读积累的今天,教师更应重视阅读的积累。
  二、取其之构思
  孩子们虽然有了一定数量的素材积累,但他们总以为自己的文章没有新意,为此,教师再引导孩子们去读悟名著,会有很多收获的。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构思巧妙而独特,影响力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习作能力。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品读完名著后,对名著的谋篇构思独到之处会受益匪浅,在文章谋篇的构思上有所感悟,长期阅读名著让学生在谋篇上受到熏陶,构思上深受启迪。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作品在篇章结构上,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悟出写作方法,为以后的习作奠定夯实的基础。总而言之,通过感悟作品,从作品中采撷到写作的哲理:只有在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巧妙构思,精心刻画,讲求新意,才能真正实现表达自我生命。
  三、用阅读促表达
  表达,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始终指向表达。那么如何让阅读来激发表达,使孩子们乐于表达呢?
  赞可夫说:“学生只有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学生在阅读作品以后,我们让学生们相互说说自己阅读的经典故事,让这样既使学生间的阅读得到交流,又可以促进阅读的兴趣的提升,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让学生的阅读有成就感。如果这时让学生把自己说给大家听的写下来,学生习作的意愿就高多了,习作的情感就会浓厚,不会出现无从下笔、勉强习作的状况。如阅读《红岩》一书后,让学生来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故事,学生们就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着,这种快乐溢于言表,大家谁也不落下。老师在他们相互交流后,让大家把刚才说的(允许记下自己的情感)记录下来,学生们对这样的记录使习作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学生们就没有了紧张感,习作兴趣得到了激发。因此注意写作情感的培养,以情融情,方能情至石开,让学生作文充满真情,作文教学的效率也得以提高。
其他文献
一、体验教育中“创意”活动的基点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创意”是在了解少年儿童基础上的创新,为了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孩子的角度去开展活动,这就是……(?),那就需要以学年为阶段的调查与思考,近期,我们做了各种方式的调查问卷,访问人数近2000人,经过认真的统计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现在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应该的。不知道“报得三春晖”的道理。有68%的学生不知道
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目前各国在测度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时普遍采用这个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异常重要。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经济多元、价值多元、评价多元的情况下,部分青少年思想道德缺失,出现了信仰危机,导致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模糊。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信仰教育,是个新的挑战和话题。只有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人们关于生命和财富
一般老师习作教学的流程是:出题(出示习作内容)——讲解(习作指导)——学生习作——作后讲评——学生修改习作。一般学生的作文课是这么上的:听老师指导——思考、交流、讨论——习作——听老师评讲——修改作文。一直以来,我和我的学生都是这样上作文课的。中、高年级的语文老师都能切身体会到,作文占去了教师好多的时间,改标点、圈别字、画病句、点优美词句、写眉批总批……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标点还是不会正确使用,别字
在劳技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那么,我们小学劳技教师应当如何在劳技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呢?  一、在劳技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实践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劳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
幼儿园纲要指出:幼儿的数学活动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由于数学活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规范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教师灌输得多、演示得多、方式较死板,孩子理解得少,体会的机会少、操作材料单一乏味,而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却能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
有人說: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当前,将包括视听技术、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运用与教学并与课程有机整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如何进行有效地整合?整合到什么程度?这是不得不引发思考的重要研究课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课程整合是指把技
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想得最多的就是:“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课该怎么上?我们该给学生什么?”语文老师此时或许在为400字的识字量犯愁,数学老师此时或许在为怎么样为学生提供有用的数学犯愁。该如何拉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修正理念与行动的偏差?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曹一鸣教授这样评价一堂有价值的课:“一堂有价值的数学课,给予学生的影响应该是多元而立体的。有知识的丰厚、技能的纯熟,更有方法的领悟、思想的启
背景: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我在校门口值日。一位年轻的妈妈骑着摩托车带着她的儿子过来了,在校门口停下,她儿子下车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身上沾上了泥水,妈妈连忙掏出几张面纸,一张递给儿子擦手,自己帮着儿子擦去衣裤上的泥水,过后随手扔在了地上。而本来擦过手后,将面纸深深捏在手心里的儿子见状楞了一下,也将面纸扔在了地上,和妈妈说了声再见,飞快地跑进了校园。目睹这一幕的我,默默无语地走上前将地上的面纸捡起,扔进
数学方法在科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其是一种经过推导、运算与分析而形成判断,解释甚至预言的方法,它的前提是利用数学预言将事物状态、关系及过程进行表达。数学方法大致有三类:逻辑学中的方法、数学中的一般方法及数学中的特殊方法。其中适合用于基础性及一般性数学领域的方法是一般性数学方法。小学数学教育主要是为小学生打下建立数学思维模式的基础,而数学中的一般方法中建模法、比较法、抽象法、推理法、图形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