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建筑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了一批规模宏大、结构新颖、设计独特的建筑物,这使得我国建筑业取得了突破进展和优异的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国建筑业的实力。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对施工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企业的技术高低成为房屋建筑质量好坏的关键。其中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好坏是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影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对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我们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应该注重城市建设质量,这就要求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确保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主要有地基基础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等几个方面,本文主要是介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主要方面及内容。
  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1.1桩基础施工技术
  桩基础在建筑基础施工中应用广泛,不仅适用于土层,而且对外部环境条件要求很低,能够承受较大的重力。目前在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中广泛应用的混凝土灌注桩,利用一定的压力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在灌注桩成桩后将水泥浆压入桩底和桩侧,对桩底和桩侧的沉渣和桩身进行加固,这是在桩基础施工中最新研究的新型技术,这种技术既减少桩体积,又降低了成本。
  1.2深基坑支护
  1.2.1内支撑
  内支撑有很多布置方式,根据施工特点和形状可分为角撑、对撑、框架式和圆环式等,一般应用在混凝土支撑或钢管中。其中圆环式内支撑因四周受力均匀,所以可利用空间比较大。
  1.2.2土钉墙
  土钉墙施工一般应用于软土地基而且深度不是很深的地基中,这种技术对四周环境要求很低,并且造价低应用便捷,因此,在近几年中得到普遍应用。
  1.2.3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适用于深基坑之中,预应力地下连续墙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种施工技术可以减少强的厚度,提高支护墙的刚度,而且曲线布筋张拉后产生的反拱作用可以减少支护墙的裂缝和变形,并且还有很好的防渗透性能,这种施工技术将来会在实际应用中发展很好。
  1.2.4逆作法施工
  逆作法施工一般应用于建筑物地下层较深的基坑中,这种施工技术可以防止周围环境变形,并且造价较低,一般多用于地下室、地铁及车站广场的深基础中。
  加强地基基础施工主要是提高房屋施工质量,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强夯和排水固结等几种。换填垫层在建筑地基处理中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技术,特比适用于软地基和不牢固地基,这种处理技术通常控制在3米以内。强夯法在处理地基础时要进行实验性测试,例如砂土、湿陷性黄图等土质,以确保实用性。排水固结一般应用于含水量较大的土质,通过预压与排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地基加固,一般认为加固深度在10米以内方能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张国强,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 2011(16) 
  ]
  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是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该首先检查模板的各项数值能否达到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标准,例如模板高度、尺寸和稳固度。首次确保模板内的钢筋和预埋件符合房屋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要求,保证符合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标准。
  2.1预拌混凝土及泵送技术
  2.1.1预拌混凝土
  混凝土工业的发展程度与混凝土使用数量密切相关,预拌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泵送技术已经达到了382.5m,位居世界前列。
  2.1.2混凝土碱集料反映的预防
  混凝土碱集料反映情况重点在于选材上,混凝土一般由砂石料、水泥、外加剂配制而成,选用高品质的膨胀剂,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及级配,混凝土的试配首先要考虑水泥及集料的选用,掺假 掺和料及外加剂等。
  2.2高性能混凝土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中加入了无机超细粉、磨细砂渣和粉煤灰等许多材料,目前在一些大型项目工程中得以应用。
  2.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我国在大体积的箱基底板混凝土浇筑和高层建筑物的桩基承台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般采用以下措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2.3.1进行混凝土适配
  2.3.2根据混凝土用量,组织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现场泵车、备用电源、混凝土罐车确保现场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
  2.3.3混凝土采用斜面推进、大斜面分层下料、分层振筑
  2.3.4现场测温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微机自动测试仪,对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行监控[汤彩丽,许国富.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j].中国新技.2011(21) 
  ]
  3.框架结构的房屋施工技术
  框架结构是由纵、横梁和柱组成的结构。目前,我国房屋建筑框架结构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下面内容是对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行论述。
  3.1框架结构及其特点
  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任意分割房间,容易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等优点。因此框架结构在单层和多层建筑中获得广泛应用。框架结构比砖混结构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延性和整体性,因此其抗震性能较好。
  框架结构超过一定高度后,其侧向刚度将显著减小。这时,在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其侧向位移较大。它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但是影响框架结构抗震性的关键还是在施工质量和震级,后者是不可控制的自然因素,框架结构以及墙体的施工质量对于抗震效果有重要影响。
  3.2房屋建筑体系钢结构构造设计和措施
  3.2.1钢结构房屋的地基、基础和地下室
  (1)房屋建筑钢结构的基础形式应根据上部结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宜选用筏基、箱基、桩基或复合基础。当基岩较浅、基础埋深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岩石锚杆基础。
  (2)钢结构建筑宜设地下室。抗震设防建筑的高层结构部分,基础埋深宜一致,不宜采用局部地下室。设置地下室时,抗震墙板结构中竖向连续布置的支撑应延伸至基础;框架柱应至少延伸至地下一层。
  多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抗震设计采用两阶段设计方法,即第一阶段设计应按多遇地震计算地震作用,第二阶段设计应按罕遇地震計算地震作用。
  3.2.2多高层建筑钢框架构造措施
  (1)梁柱连接的构造要求
  为防止大震作用下柱和梁连接的节点域腹板局部失稳,在柱与梁连接处,柱应设置与梁上下翼缘位置对应的加劲肋,使之与柱翼缘相包围处形成梁柱节点域。梁与柱的连接宜采用柱贯通型连接方式;柱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都与梁刚接时,宜采用箱形截面;当仅在一个方向刚接时,宜采用工字形截面,并将柱腹板置于刚接框架平面内;梁与柱的连接应采用刚性连接,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半刚性连接;梁与柱的刚性连接,可将梁与柱翼缘在现场直接连接,也可通过预先焊在柱上的梁悬臂段在现场进行梁的拼接。
  (2)框架柱接头构造措施
  框架柱的接头一般是刚性节点,位置宜设在框架上方1.1m~1.3m附近。柱对接接头应采用全熔透焊缝,柱拼接接头上下各100mm 范围内,工字形截面柱翼缘与腹板间及箱形截面柱角部壁板间的焊缝,应采用全熔透焊缝。
  (3)钢柱脚
  钢结构的柱脚分埋入式、外包式和外露式三种。超过12层钢结构的刚接柱脚宜采用埋入式,外包式柱脚在地震中性能欠佳,一般只有6度、7度时可采用。仅传递垂直荷载的铰接柱脚可采用外露式柱脚。埋入式柱脚和外包式柱脚的设计和构造,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王恩华,王广伟.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
  ]
  4.建筑裝饰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装饰行业得到稳定的发展,建筑装饰中各项技术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很多建筑装饰企业开始着重配件的生产和施工现场的安装、调配工作。近几年,新型装饰材料和制品已在多层建筑工程中大量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同时,新的施工工艺也层出不穷,并有由湿作业向干作业发展,以“ 贴、涂、喷”为主的趋势。 复杂体型的多层建筑与超多层建筑物的不断出现,以及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广泛采用;对装饰工程的施工程序以及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4.1对于房屋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为防止空间立体交叉流水作业过程中,互
  相干扰和污染,宜从上而下实施施工。 在装饰阶段,先外墙批灰后室内精装饰,
  而室内精装饰,先上一层后下一层、先湿作业后干作业,先里间后外间、先天花
  再墙面后地面。因为对于层数较多的房屋建筑,必然存在施工过程中的流水,相
  互污染和相互干扰,而且,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这种相互影响越严重,这不仅
  会影响装饰的进程,质量,效果以及施工人员的工作难度,比如说,下层已经装
  饰好了,所有的工作都已经完成,就等着交付,然而此时由于上层的装饰工程还
  没有完成,而且一些污染物流了下来,对刚刚装饰好的下层造成二次污染,导致
  下一层还得进行二次装饰,其施工成本就会增加很多,然而这些都是不必要而且
  可以完全避免的。
  4.2室内装饰在逐层批灰、预埋水电线管并填塞孔洞与缝隙以后,从最顶层逐
  渐向下施工;同一层室内,宜先天花及墙面刮双飞粉,再墙面及地面贴磁砖,先
  阳台铺防滑砖,卫生间铺贴瓷片和防滑砖,再客厅和饭厅地面铺地砖或木地板,
  最后走廊及电梯铺地砖。总之,房屋建筑装饰装修中都在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为了提高建筑房屋施工中环保、节能的施工技术,对装饰施工工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结语总之,房屋建筑施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我们应该在施工中高度关注影响施工的各种因素,加强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切合实际的利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确保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有效利用施工技术的同时,为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 2011(16) 
  [2]汤彩丽,许国富.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j].中国新技.2011(21) 
  [3]王恩华,王广伟.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
其他文献
摘要:安全与质量是企业的生存发展根本,是铁路建筑业之生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铁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必须要不断完善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把  各项管理责任制健全起来,建设优质的铁路工程,才能使铁路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分析了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控制的现状,并详细阐述了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要点。  关键词:铁路工程;安全;质量;制度;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F530.36文献标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及电气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电气施工也逐渐成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分析了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材料;管线;防雷;预留预埋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一)常见的问题  1、安装材料的问题  电气工程对安装材料的性能具有较高要
摘要:跑道的强度与稳定性同水的关系十分密切,路基、路面的病害有多种,形成病害的原因也有很多,但水的作用是主要因素,无不都与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浸湿和冲刷破坏有关。水的作用加剧了跑道结构的损坏,加快了跑道使用性能的变坏,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阐述了积水对机场跑道的危害,机场跑道排水的重要性以及机场排水工程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跑道;排水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对跑道的
期刊
摘要:通过某工程大截面、大体积转换梁施工的支撑系统、模板、钢筋及混凝土施工技术介绍,简述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关键词:转换梁;支撑系统;分层浇筑;施工缝;大体积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建设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物出现了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结构形式。其中高层建筑转换层就是其中一种。其作用是主要满足结构安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解决一些特殊
摘要:铁路路基是以土、石材料为主而建成的一种条形建筑物。在挖方地段,路基是开挖天然地层形成的路堑;在填方地段,则是用压实的土石填筑而成的路堤。它與桥梁、隧道、轨道等组成铁道线路的整体。本文主要探讨铁路路基施工要点与技术。  关键词:铁路路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A      要保证线路的质量和列车的安全运行,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坚固性与耐久性,即在其本身静力作用
介绍筒仓滑膜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重点阐述施工全过程施工工艺及监测方法。
The fatigue life of top tensioned risers under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VIVs)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 of internal flowing fluid on the riser is analy
摘要:在公路建设工程中,隧道施工属于公路施工中重要环节之一,对于隧道施工安全及施工方法都是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及费用。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工程质量的高低。然而三台阶七步流水开挖法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起到了决定的保障,对工程质量起到了可靠的保证;对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推进作用;从而保证隧道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隧道施工;三台阶七步流水;开挖法  中图分类号: U455文献标
In measuring acoustic field vector properties either complete or partial cancellation between ambient noise energy flux and the oppositely directed one,radiated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城市建设迎来了高峰期,各种各样的市政施工对于建筑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严重。非开挖技术是一项技术先进、效益良好、适用面广、实用性强的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大量推广非开挖技术,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城市环境都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就非开挖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当中的应用做了简单讨论。  关键词:市政工程;非开挖;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