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一例及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tong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文献检索,回顾性分析新生儿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及预后,并提供一例由剖宫产所致的病例报告。

方法

我们用Pubmed检索了1967年至2013年间新生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全部英文文献。共检索出24例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病例,其中正常分娩10例(41.6%),难产11例(45.8%),剖宫产3例(12.5%)。24例患儿均行肘关节X线片检查,11例(45.8%)行肘关节超声检查,5例(20.8%)行肘关节MRI检查,4例(16.7%)行肘关节造影检查;保守治疗17例(70.8%),切开复位5例(20.8%),余2例治疗方式不详。本组患儿由剖宫产所致,入院后完善X线片和MRI,术中行肘关节造影,先尝试闭合复位,失败后采用肘关节内侧入路骨折切开复位2枚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和石膏外固定术。

结果

文献报告的24例新生儿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患儿中,有18例(75%)就诊时年龄为30 min~30 d,平均6.4 d;余6例就诊时间不详。20例(83.3%)随访4周~5年,平均15个月;余4例随访时间不详。最后一次随访时肘关节外观正常者18例(75%),肘内翻2例(8.3%),肘外翻1例(4.2%),3例不详。肘关节活动范围正常者18例(75%),肘关节活动丢失10°~20°者3例(12.5%),肘关节活动轻微受限者1例(4.2%),2例不详。本组患儿术后8周随访,右肘关节活动范围伸直0°,屈曲150°,旋前和旋后分别90°,右肘关节提携角10°,预后良好。

结论

新生儿分娩时施加于前臂的向后推力是造成新生儿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最常见的原因。仅根据X线片和临床表现很容易被误诊。MRI是诊断新生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最好的方法。

其他文献
低血压是早产儿的常见并发症,胎龄愈小,低血压发生率愈高。但到目前为止,有关早产儿低血压的定义和治疗尚未达成共识。研究表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早产儿29%~98%接
围产儿窒息是指围产期由于各种原因血液气体交换异常,新生儿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严重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围产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
患儿男,生后27天,主因“发热2天伴手足皮疹1天”入院。患儿胞姐手足及口腔均可见散在疱疹,呈消退趋势,其所在幼儿园有手足口病流行史。查体:T 38.9℃,P 130次/min,R 46次/min
目的探讨利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引起上尿路梗阻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剧烈肾绞痛的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引起上尿路梗阻患者
目的:比较间接鼻咽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鼻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及鼻内镜经口电动吸引切割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腺样体切除术180例患儿,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判断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80例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遵循患者及家属意愿行手术治疗,依据患者具体情况施行术后辅助化疗。观察指标:(1)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急性心力衰竭( AHF)患者预后差,可减轻AHF患者心脏前后负荷并改善症状的血管扩张剂是主要治疗方法。硝酸酯和钠尿肽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改善预后,但研究
新生儿复苏是挽救新生儿生命、减少伤残的有效措施。随着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开展,新的治疗/监护设备的出现,不断有新的复苏理论及实践被采用。如何评价这些新措施的有效性?
老年患者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心房颤动患者中占有较大比例,但其凝血因子水平、血管条件、器官结构及功能随年龄增加发生改变,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时,出血及血栓形成风险不同于年
30年前研究发现,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患代谢性骨病、身高增长延缓、佝偻病的风险增高.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上述情况发生率持续升高.最近报道55%出生体重<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