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的创新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w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阵地,当前的一些初中英语教学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认为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的过程。
  关键词:课堂教学 兴趣 自主学习 思维能力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在学科领域中运用特定的符号体系进行信息沟通并进而实现信息运演的过程。
  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使用外语的场合(4)。 在现阶段,教师仅仅凭着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课本来从事教学,已不再受学生欢迎了,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不仅使教师教得枯燥无味,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勉强为之只能是严重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传统做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能力的场所。同时在夯实知识基础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一、培养兴趣,开发自主学习的潜能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任务,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应抓好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其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提高。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改革英语教育被动的现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注意贯穿“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的精神,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点。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穿兴趣的精神呢?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做到“好之”和“乐之”呢?我认为需要落实以下几点:
  1. 要善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声有色的英语课内外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内课外的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从“要我学”进而发展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重视师生间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陶冶情操,发展健康和谐的人格。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护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初学英语时都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加大,学习英语兴趣程度也会因人而异,出现变化,有的学生甚至完全丧失兴趣。
  3.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5)。“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布鲁纳语)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的侧重点不应再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我们“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激发学生潜在的自学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能够在英语学习中独立自主地学习,就会不断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吸收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使听、说、读、写诸种技能得到全面提高,一旦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水到渠成了。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
  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副简笔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然后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那么这时同学们就会进行guess,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例如教完问路这一话题时,根据问路的几种方式,让学生重编对话,这样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总之,现代的课堂教学方式时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河北省正定县诸福屯学区朱河中学)
其他文献
与旧教材相比,初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选取了许多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主要素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同时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同步发展。  然而,我们也发现,当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课程中仍延续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   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此作些初
期刊
掌握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和有界性,能够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及有界性来求得一些三角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其本质上是对含有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求最值,因此,求函数最值得方法都能适用.当然还其他特殊的方法.三角函数的最值都是在限定区间上取得的,因而要特别注意题设中所给的区间.求三角函数最值时,一般要进行一些代数变换和三角变换,要注意函数有意义的条件、弦函数的有界性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怎样才能达成这一崭新的课程目标,实现语文课程全方位的改革呢?笔者想到了网络这一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工具。那么,如何发挥网络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最苦恼的是:内容多,时间紧。稍不留神,满堂贯,铺天盖地。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厌烦,且效果不佳。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这就必须研究课堂教学的优化。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叶圣陶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叶老极其精辟地阐述了教与学的辨证关系。善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师不是拿所得到的知识教人,最重要的是拿怎样得到知识的方法教人,让学生有自学的能力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形成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因而,为了克服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培养学生英语语感能力,提高英语水平,英语语感的培养显得格外的重要。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含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觉、语意感觉、语言感情色彩的感觉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法规则的经验和领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
期刊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用英语表达时,适当穿插一两句谚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谚语的语句精辟,表达生动,读时容易上口,读后回味无穷,不易忘记,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Friendship first,competation second.(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学生很容易记住feiendship 和competation这两个词。通过掌握Don’t tro
期刊
摘要: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的行为要变,学生要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而对于如何去改、怎样去变、变成什么样尚不甚了了。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形态特征,对这些特征的把握,就需要教师重新明确自身的能力定位,建构自己的能力结构,课堂掌控能力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 教学策略 掌控能力    一、课堂掌控能力概述   论及课堂教学时,
期刊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学是否有效”逐渐成为教师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但许多教师只从“教”的角度切入,在教学实施层面探讨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较少从“学”的方面去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行为,不应忽视对“学”的研究。以下将通过教学实例分析说明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关注学习主体,从而达到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一、有效教学研究要关注学习主体     1.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课
期刊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国民创造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尺。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作为基础的基础,语文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语文教学怎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服务呢?笔者认为需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而学生创造能力
期刊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