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太极拳经典注释(一)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_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原文】
  【注解】
  2【原文】
  【注解】
  3【原文】
  天下之武术,莫不存有此十三势。
  【注释】
  天下之武术,大别有之内家与外家、武当和少林。其拳的种类繁多,一般分为247种。太极拳则可分为8种。但无论哪一种拳,都离不开“八门”、“五步”十三势。
  4【原文】
  【注解】
  5【原文】
  【注释】
  势,势为由力量所激发的动向。转圆石于千仞之山,曰势。洪水之就下莫之能御,曰势。方动之始,正有可乘之机。有机可乘,谓之得势。郑曼青老师说:“太极拳之力,譬如薄于一纸片,其对方击出之力,譬如长江大河滚滚而来,何以御之?若与正面御之,虽千斤铁索,不足为用也;然以一纸片沿其流、顺其势而去之,则纸片又何其伤也。这与道家所说“知其力,用其势”,儒家所说“虽有智慧,不如称势”,同期旨趣。”可知这势是活的、柔的、有生机的、自然而然的。而架只有形体的存在,没有气机的内容,是死的、硬的、无生机的、壁立不动的。所以三丰真人定名为十三势,良有以也。太极拳谱十三架势所载“势架程序”所称“势架”,系指十三势拳架五十五个势子排列顺序,势指十三势,架指十三势套路五十五个势子。观各家之所著,式与招有时是同义字,势称十三招,可以称为十三着,但不能称为十三架。
  6【原文】
  分者拳势之变化,属演绎,目的在于走化粘随;合者劲气之凝聚,属归纳,目的在于攻人发放。
  【注释】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者,一阴一阳也,一动一静也,一分一合也。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再分可以发生无限的变化,科学家称此为演绎法。拳术家可以用以走化,以黏连粘随对付任何来犯的敌人。合则有凝聚十三势的劲气合二为一的意思,准备发动劲气,攻击敌人。科学家称此为归纳法。拳术家用以凝神聚气,蓄势以待敌人。天下事有分就有合,有合就有分;有归纳就有演绎。故合者,归纳也,一气之凝聚也;分者,演绎也,一气之鼓荡也。
其他文献
一、起式  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尾闾中正、提裆收腹(气沉丹田),舌舐上腭,目视正前方——无极式(图1)。  吸气,双手掌由两腿外侧(足少阳胆经)缓缓抬起,同时双膝微屈(图2),双手抬至胸前时双手小指向里叼手(图3),呼气,双掌下按至小腹丹田处,双膝微起(图4)。  此无极生太极式。经曰: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  二、右降龙伏虎式  接上式,吸气,身体重心向右移动,重心在右腿上
期刊
唐豪先生的《少林武当考》等著作笔者早就向往一读,无奈1949年后他的著作没有重新出版,而他于20世纪30年代刊行的书,在南京图书馆等图书馆里又借阅不到,这让我多少年一直不能释怀。  近日,山西科技出版社顺应传统武术复兴之潮流,整套刊印唐豪先生著作《唐豪文丛》六本,使笔者拨云见日,得以窥视唐豪先生武术论证与武学思想之全貌。  手捧《少林武当考》,仿佛唐豪老先生与笔者侃侃而谈。  20世纪初至30年代
期刊
他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行云流水节目中那个气定神闲、挥洒自如的武者;他是广州卫视《武动亚洲功夫达人秀》中的那个神俊潇洒手持毛笔却武出太极神韵的参赛选手;他是电影《功夫世家》中那个看似懦弱却深藏不露的男主角;他还是训练房中挥汗如雨、武术比赛赛场上拼搏不息、永不言败的一名运动员;他同时也是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走出来的一名大学生。他就是马建超,生于1987年,现年26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队队长、武
期刊
穿捶是练习以捶带身、碾步闯劲、身捶相合之浑厚劲为主的功法动作。因其劲力的运行路线是以前手所画之圆圈为空间,速以后手之中平拳带身法从前手所划之圈中穿过,故名穿捶。  穿捶的劲力犹如少林大枪之中平枪,以捶代抢,左右式的画圆即是拦拿之式,穿捶便是扎枪。如此大枪不离怀,枪中有捶,捶中有枪,身如抖杆,进退缩展,刚柔并济。  少林六合大枪是历代习武之人所需掌握的超长器械(长42米),练习与使用时要求知行合一。
期刊
大连的武术运动源远流长,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早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大连的习武者就以武术抗击侵略者。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演变,目前已有十几个拳种和流派在大连城乡普及,其中植根于大连地区的五行通背拳之花已开遍北国大地并流传于海内外,这与威名赫赫的韩鹏尧先生作出的杰出贡献是分不开的。韩鹏尧为大连五行通背拳的形成与传播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其一生颇具神秘和传奇色彩。  韩鹏尧(1900—1974年)
期刊
一、练习方法  (一)起式与左抱劲式  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提裆收腹,双膝微屈,舌舐上腭,目视正前方,自然呼吸——无极式(图1)。  吸气,屈膝沉胯,开左步宽于肩,同时双手臂张开;目视左侧前方(图2)。  呼气,发威声,以双膀臂之里合劲拍打对应侧的膀臂,身法内旋肘膝交叉相合,重心在右腿;目视左肩侧前方(图3)。  (二)右抱劲式  接上式,吸气,重心移至左腿速上右步,脚尖点地成虚步式,右手呈反旋状
期刊
(四十一)  【原谱】  手杯如刀,俯仰为用。  利刀削竹,随技而变。  【注解】  ①手杯:泉州话,称人体的手掌为手杯或手刀。  手杯如刀:拳家认为手掌如形成一定掌形后,通过训练,就可像刀一样作为攻击的武器。  ②俯仰:随宜应付。  俯仰为用:拳家指手掌可根据具体需要形成一定掌形,遵循一定的技击方法灵活应用。  ③利刀削竹:拳家指利用手掌攻击,要凶猛,犹如用锋利的刀去刮削竹子一样,一要刀利,二要
期刊
引言  按照传说的“创拳”时间顺序排列,分别为:唐代李道子创拳说,唐代许宣平创拳说,宋代或明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创拳说,明初陈卜创拳说,明末清初李岩、李仲、陈王廷共创说,明末清初陈王廷创拳说,清乾隆年间王宗岳创拳说。太极拳的形成(或者说成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研究这一形成过程,必须将其置于中国文化史、宗教学、中国哲学与武术史中进行思考和判断。当前讨论太极拳之形成,需要注意以下两
期刊
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既是中国传统的强身健体、修心养性、陶冶情操、防身御敌的修炼技术,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内涵丰富,寓意深邃,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此领域中的智慧结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方的民族文化光彩。  武术不仅有健身和技击的价值,而且富有浓郁的艺术色彩。运动中的攻与防、虚与实、刚与柔、开与合、快与慢、动与静、起与伏等交替变化形成的强烈动感、均衡的势
期刊
每每迎着朝晖,或者行走在花香阵阵的黄昏,义乌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太极拳习练者飘逸的身影。他们一个个舒展身姿,动作如行云流水,组合成一幅幅独特的画面,美化了这座城市,也健康了自己的身心,更让这座世界第一小商品城处处弥漫着太极拳儒雅和谐的气息。  在义乌这个名闻遐迩的南拳之都,各种拳术如繁花盛开,而陈式太极拳,则是其中最璀璨的一枝奇葩,习练陈式太极拳的人数占去习拳人数的一多半。陈式太极拳,已如星星之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