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国资上市公司,还有几乎所有的金融牌照,以浦东发展银行为主要平台形成的金融旗舰将整合上海国资系统各类金融资产
上海新国际集团初定8月18日挂牌。
以上海市市长韩正为组长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领导小组将组建,现任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长吉晓辉与现任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万建华,已被任命为新国际集团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其阵容之强大,蔚为大观——因为它将改变上海国资系统各类金融资产的格局,形成以浦东发展银行为主要平台的金融旗舰。
整合金融控股
酝酿在3年前,成型在一年前。
“拟将上海国资经营公司的资产注入上海国际集团,以上海新国际集团为本市金融资产的控股平台,其以金融产业为主体,具有投资控股、资本经营和国有资产管理三大功能。”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经营部CFA李鑫告诉记者。
早在一年前,上海国际集团已悄然启动金融资源整合,被定为上海市金融控股平台。简言概之,上海国资公司和上海国际集团的金融资产进行合并,以上海国际集团为基础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整合原因,有业内人士概括为,上海金融资产质量相对较好,但大部分金融机构股权分散,缺乏整合能力。由上海市金融服务办牵头协调,筹建一家未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控股公司,上海国际被定位为上海地方金融控股的最佳平台,将划转到上海国资委旗下。
据介绍,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20日。该集团拥有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66.33%)和上海证券有限公司(100%)两家金融子公司,并参股了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30.84%)、上海银行、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公司(51%)和上海国利货币经纪公司(67%)等10余家金融企业。
而拟将纳入的上海国资经营公司旗下主要金融资产极为庞大:目前,上海国资公司已控股国泰君安证券,并是上海国际集团(持股47.1%)、上海银行(8.29%)、申银万国证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29%)、东方人寿保险、中银国际证券等金融企业的主要股东。
据了解,正在研究的相关整合方案包括浦发银行与上海银行将仿照“汇丰+恒生”模式,通过相互持股的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国泰君安与上海证券合为证券板块,纳入国际集团旗下等。此外,国际集团还曾洽购中国人寿所持有的中保康联人寿保险公司股份,以充实旗下保险板块。
把浦发银行纳入旗下,上海国际集团金融控股的版图将更趋完整。待上海新国际集团成立后,将拥有几乎所有金融企业的牌照,实行混业经营,加强对部分金融企业更集中的持股。保守计算,按照目前的资产价格计,上海新国际集团的总资产应该是以千亿或万亿计的‘巨无霸’,其金融控股的实际框架也因此成型。
成熟到海外去
还有一个伟大的战略是在上海新国际集团诞生前就决定好的——出海上市。据记者了解,上海新国际集团已经向美国纽约交易所抛出了“橄榄枝”。纽约交易所亚洲董事赵一力向记者表示,很欢迎中国这样资产庞大的企业去上市。
上市是大计,但还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李鑫坦言,新国际集团挂牌只是第一步,其组建与整合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首先解决的是复杂的资产整合。尽管政府一直强力主导,整合成本与难度仍不可低估。
同时,这也宣布上海国资系统“双平台”的搭建,除了上海新国际集团外,上海盛融投资公司与大盛资产公司合并为一家综合类投资公司,暂名上海国盛投资集团,按既定思路,上海将盛融、大盛、仪电控股、上海国资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按金融和产业重新分配,运作上海的产业类资产。“未来几年内,将把旗下实业资产以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运作,不过,具体的实施办法将根据情况安排。”消息人士透露。
上海新国际集团是上海的尝试,也体现更多地方政府等待中的观望。地方政府是否应当控制金融资源,仍值得商榷。“以行政力量整合企业资源?”很多人表示了迟疑。毕竟,广为熟悉的国际上成功的金融控股公司,比如美国花旗、新加坡淡马锡均是由企业市场化扩张衍生而来,事实上,以北京、广东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就采取了退出金融的策略。
上海新国际集团初定8月18日挂牌。
以上海市市长韩正为组长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领导小组将组建,现任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长吉晓辉与现任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万建华,已被任命为新国际集团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其阵容之强大,蔚为大观——因为它将改变上海国资系统各类金融资产的格局,形成以浦东发展银行为主要平台的金融旗舰。
整合金融控股
酝酿在3年前,成型在一年前。
“拟将上海国资经营公司的资产注入上海国际集团,以上海新国际集团为本市金融资产的控股平台,其以金融产业为主体,具有投资控股、资本经营和国有资产管理三大功能。”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经营部CFA李鑫告诉记者。
早在一年前,上海国际集团已悄然启动金融资源整合,被定为上海市金融控股平台。简言概之,上海国资公司和上海国际集团的金融资产进行合并,以上海国际集团为基础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整合原因,有业内人士概括为,上海金融资产质量相对较好,但大部分金融机构股权分散,缺乏整合能力。由上海市金融服务办牵头协调,筹建一家未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控股公司,上海国际被定位为上海地方金融控股的最佳平台,将划转到上海国资委旗下。
据介绍,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20日。该集团拥有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66.33%)和上海证券有限公司(100%)两家金融子公司,并参股了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30.84%)、上海银行、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公司(51%)和上海国利货币经纪公司(67%)等10余家金融企业。
而拟将纳入的上海国资经营公司旗下主要金融资产极为庞大:目前,上海国资公司已控股国泰君安证券,并是上海国际集团(持股47.1%)、上海银行(8.29%)、申银万国证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29%)、东方人寿保险、中银国际证券等金融企业的主要股东。
据了解,正在研究的相关整合方案包括浦发银行与上海银行将仿照“汇丰+恒生”模式,通过相互持股的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国泰君安与上海证券合为证券板块,纳入国际集团旗下等。此外,国际集团还曾洽购中国人寿所持有的中保康联人寿保险公司股份,以充实旗下保险板块。
把浦发银行纳入旗下,上海国际集团金融控股的版图将更趋完整。待上海新国际集团成立后,将拥有几乎所有金融企业的牌照,实行混业经营,加强对部分金融企业更集中的持股。保守计算,按照目前的资产价格计,上海新国际集团的总资产应该是以千亿或万亿计的‘巨无霸’,其金融控股的实际框架也因此成型。
成熟到海外去
还有一个伟大的战略是在上海新国际集团诞生前就决定好的——出海上市。据记者了解,上海新国际集团已经向美国纽约交易所抛出了“橄榄枝”。纽约交易所亚洲董事赵一力向记者表示,很欢迎中国这样资产庞大的企业去上市。
上市是大计,但还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李鑫坦言,新国际集团挂牌只是第一步,其组建与整合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首先解决的是复杂的资产整合。尽管政府一直强力主导,整合成本与难度仍不可低估。
同时,这也宣布上海国资系统“双平台”的搭建,除了上海新国际集团外,上海盛融投资公司与大盛资产公司合并为一家综合类投资公司,暂名上海国盛投资集团,按既定思路,上海将盛融、大盛、仪电控股、上海国资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按金融和产业重新分配,运作上海的产业类资产。“未来几年内,将把旗下实业资产以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运作,不过,具体的实施办法将根据情况安排。”消息人士透露。
上海新国际集团是上海的尝试,也体现更多地方政府等待中的观望。地方政府是否应当控制金融资源,仍值得商榷。“以行政力量整合企业资源?”很多人表示了迟疑。毕竟,广为熟悉的国际上成功的金融控股公司,比如美国花旗、新加坡淡马锡均是由企业市场化扩张衍生而来,事实上,以北京、广东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就采取了退出金融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