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全球近一半人口的主要热量来源。在我国,其总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各类粮食作物的首位。培育健壮的水稻秧苗是水稻增产增收的根本保证。从种子处理、苗田选择、整地做床、铺放钵盘、合理稀播、出苗前后及揭膜后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水稻培育壮秧的技术措施,以期为培育出符合壮苗标准的水稻秧苗,为促进水稻高产、优质,提高水稻抗性贡献力量。
关键词:水稻培育;壮秧技术;技术分析
一、育秧技术
当前水稻育秧技术都是在露地湿润的基础上用软盘和薄膜覆盖,这样的育秧方法简易便行,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一)制备营养土
制备满足秧苗生长条件的、具有充足养分、腐熟充分的营养土是培育壮秧的关键。
1.制备时间
秧苗培育实践一般在越冬前,此时土壤充分腐熟,土壤中的病虫害和肥害都比较少。越冬前是制备营养土的最佳时间,如果越冬前营养土未准备充分,春季也可以制备营养土,但时间最迟不得晚于播种前1个月。
2.制备土量
育秧田的需土量大概保持在7 000 kg/667m2的水平上。
3.制备方法
大面积培育秧苗时,可以将动物肥料均匀铺撒于育秧田地上,动物肥料用量大概保持在7 500~100 00 kg/667m2。动物肥料的厚约15 cm。铺平吹干后,可用旋耕机将土壤反复耕翻,使动物肥的养肥和土壤耖拌均匀;之后,对土壤过筛,可用敌克松药剂先对土壤消毒;最后,可用薄膜覆盖堆闷腐熟。
(二)确定播种期
不同地区的播种期不同。具体播种日期可根据秧龄和栽插期推算。例如,水稻计划6月10日栽秧,那么前推15天,5月26日,就是播种期。播种期往前推5天左右,就是浸种时间。特别要注意的是,当前水稻通常采用机械插秧法,因此如何准确计算秧龄很重要。如果秧龄过长,会导致秧苗根系交织,这样机械插秧时,机械手取秧很容易导致秧苗受伤。因此,如果采用机械插秧,那么一般要保持“田等秧”原则,而不能“秧等田”。发生“秧等田”情况,可喷施多效唑于叶面抑制秧苗生长。喷施时,把握好用量,因为秧苗比较脆弱,因此用量要小。通常100 g/667m2(15%可湿性粉剂)。
(三)种子处理
选种后,要先使用杀菌剂浸泡种子,最常用的杀虫剂是菌虫清,杀虫剂浸种可有效预防病虫害,如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菌虫清的用量通常是:10 g药剂配水6.5 kg,可浸泡5 kg种子。浸种时间通常保持在48~60小时之间。浸泡后种子可直接捞起催芽,不用冲洗,约30h种子就可破胸。
(四)秧田整地
秧田参照露地的秧田方式,秧板宽度约为2个软盘的横边、每边留约10 cm,整个秧板宽度为1.4 m。秧板长度不固定随田地大小而调整。秧田不施基肥,平整秧田后,留约半沟水,等待摆盘播种。秧田畦面要保持平整,表面泥浆铺平,这样方便后续管理水浆和摆盘。秧田面积与大田面积的比例约为1:100。
(五)选择质量上乘的种子
水稻品种在不断更新中,农业部门会定期公布优良水稻品种。优质稻种都经过大面积生产试驗,其优势和弊端,及其适宜的生长条件都不同。选种工作要根据当地环境进行。
(六)确定水稻的种植环境
为保障水稻高产、优质,需要筛选栽种环境。土壤条件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土壤的营养成分、肥沃程度、土质透气性、湿度等都影响水稻的栽种条件。水稻需水量大,栽种之前了解附近水源,规划好用水工作。另外,光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光照充足、水分充足的条件才能使水稻高质优产。因此,优良的水稻培育环境应该是平坦开阔的稻田、附近有充足水源,光照条件好。
(七)播种
1.用盘量
用盘量根据生产情况而定,大田用盘量约为15~16盘/667m2
若秧苗有立枯病,用盘量应增加,根据病害程度逐渐增加,但667m2土地增加的用盘量不应超过12盘。
2.播种量
每盘播种150~200 g干种子。
3.播种程序
水稻播种程序为:摆盘、撒底土、播种、覆土、铺竹片、覆膜盖草帘。
4.注意事项
(1)底土量超过秧盘深度的一般,约为秧盘深度的2/3;
(2)底土要保持湿润,充分洇湿再播种,防止底土太干导致种子干芽;
(3)覆土要盖过种子,但也不宜过薄;
(4)铺好底土后和覆土后,可分别喷洒一次杀菌剂,以防病虫害;
(5)草帘密度保持稀疏透光为宜,保证适宜光照,使叶绿素可以有效形成;
(6)播种时沟内不上水,土壤保持湿润即可,否则水太多导致秧苗盘根腐烂。
5.秧田管理
秧苗露青后需要立即揭帘,通常在播种5天后。揭帘后秧田要立即上水,以防秧苗不能适应外界环境而枯萎死亡。上水量要充足,保证秧苗有充足的十分对抗环境。等待畦面水层自然落干后,不用大量灌水,秧苗中午不卷叶,则不用上水。育秧期间通常不施肥,起秧时施用一定量尿素。上揭膜水时同时喷洒除草剂在和灭虫剂,防止条纹叶枯病和立枯病产生。
6.苗期管理
(1)出苗前管理
出苗前工作主要是保湿。温度在25~32℃。出苗前:农膜覆盖压严,塑料膜做好检查工作,有破裂发生及时更换缝补;保障塑料膜透光,清除膜上淤泥,保障秧苗的光照;水分充足是,秧苗才能良好生长,因此保障充足的水分是秧苗能够良好生长的关键。当秧盘变白、干燥时,要及时浇灌补水,以防吊干种芽。可检查塑料膜上是否有水珠来判断秧苗是否缺水。应避免在白芽露出时灌水,大致在播种后7天。当幼芽见青头后,也要控制灌水量,只有当床面缺水时,才能大量灌水。为防止后续种子生长时缺水,播完种子后要浇透底水,这样可以保证种子7天内不缺水, (2)出苗后管理
出苗后,控制好水、光、热,给秧苗提供一个稳定、适宜的生长条件。水稻出苗时间温度比较低,要预防低温冷害。如果气温持续升高,床内温度超40℃,秧苗徒长,容易产生立枯病、青枯病。秧苗出苗长出1叶1心后,要保证通风,调节好温度和湿度,气温越高,越要加强通风工作。
①秧苗长出1叶1心后,床内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如气温在15℃以上,由于床内保温,温度会超过30℃,这是就要做好通风降温。
②秧苗长处2叶1心后,其适宜生长的温度会进一步降低,床内适宜温度应为20~25℃。通风工作加大。
③当秧苗长到3叶时,其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秧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此时就可以只在晚上覆盖农膜,条件充分时,农膜可撤。秧苗未适应好环境,容易变弱、发病,耽误插秧。因此,控温工作要做好,观察天气变化。如果此时秧苗出现长势不等的现象,可能是通风口处温度低,秧苗生长慢,可更换通风口调节秧苗长势,促使秧苗生长均匀。当气温稳定在15℃左右时,可以撤膜。撤膜后,要大量灌水,浇透秧苗,以防环境变化、秧苗枯萎。
二、大田栽培技术
(一)整地及插秧
营养元素是否供给充足影响了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施肥是给水稻供给营养元素的必要条件。最优质的肥料是农家肥和有机肥。农家肥和有机肥使土壤的腐熟性较好,能降低水稻病虫害。
水稻幼苗移植栽种后进入了正式生长期。水稻生长期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因此土壤肥力要有保证,这样幼苗才有充足的营养。水稻幼苗移植栽种后,要尽早施加分蘖肥,提高秧苗的生长速率。在达到分蘖期前1周时,给秧苗施加尿素,后续生长过程可根据具体情况追施尿素。成熟期的水稻也需要追施尿素、磷酸二氢钾,这样稻粒饱满度和产量有保障。
(二)施足基肥
栽培时,有机肥最优,可配合使用速效化肥。有机肥的用量在1 000~1 500 kg/667m2左右,有机肥用量要足够,辅以速效复合肥,用量保持在50 kg/667m2左右。
(三)抢耕灭茬
秧苗可以用干耕干旋的耕地方法,施肥后即可以开始抢挖田角,土肥充分融合,之后上水耙平,在捞清泥土中漂浮的杂草。这样可保证田平不烂,使土壤的透气性较高,秧苗存活率更高,生长得也更快。
(四)追肥
“少量多次”是追肥的基本原则,少量多次原则可以有效防止肥害,并增强化肥的效用。分蘖肥可分3次施用,在栽秧后隔6天施加一次,分别使用施尿素7~8 kg/667m2、10 kg/667m2、5 kg/667m2。
秧苗弱小的田地,可增施高效混合肥,施肥量在15 kg/667m2左右。穗肥中促花肥应在搁田复水时施加,尿素用量为7~8 kg/667m2,肥量不宜过多,否则稻节过长容易导致倒伏;雌雄蕊分化期化肥施用量应在10 kg/667m2。对于秧苗弱小、叶色较黄的田块,可以施第二次穗肥,施用量应保持在3~4 kg/667m2左右。抽穗前后应该追施肥料,追肥2至3次,间隔期为3至4天。这样既能为秧苗补充肥料、节约成本,又能防止秧苗恋青晚熟。
另外,在施加肥料时,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施肥时间傍晚为宜,以防中午高温烧苗;其二,追肥时田面保持水层;其三,追肥后水层自然落干,不要排水,以防肥料浪费。
(五)防治病虫
病虫防治应自查与植保部门结合,不能盲目防治,也不能提前或者推迟用药。科学防治病虫害,保证水稻产量,又能减少水稻农药残留。病虫害防止工作在分蘖期要重点加强。年份不同,病虫害程度不同,灭虫剂的用量也不同。
(六)杂草防除
因为目前水稻多采用机械插秧方式,而机械插秧行距大,因此,稻田内容易滋生杂草。所以,在栽秧后5天应喷施一次灭草剂,灭草剂可有效控制田间杂草。之后,可根据杂草生长情况,简单拔除大草。
三、结语
本文探究了水稻育秧播种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细致分析了水稻播种工作,以期为促进水稻育秧工作发展贡献。
参考文献:
[1]郭丽华.水稻钵苗机插栽培育壮秧技术[J].农家致富,2018(24):29-30.
[2]季向東,陶菊红,柯瑷,兰国防,潘斌清,唐乐尧,马刚.水稻新品种“常农粳151”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9(04):38+67.
[3]张贤品.水稻多蘖壮秧培育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9,13(07):47-48+52.
[4]段冰冰.寒地水稻节能减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02):34.
关键词:水稻培育;壮秧技术;技术分析
一、育秧技术
当前水稻育秧技术都是在露地湿润的基础上用软盘和薄膜覆盖,这样的育秧方法简易便行,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一)制备营养土
制备满足秧苗生长条件的、具有充足养分、腐熟充分的营养土是培育壮秧的关键。
1.制备时间
秧苗培育实践一般在越冬前,此时土壤充分腐熟,土壤中的病虫害和肥害都比较少。越冬前是制备营养土的最佳时间,如果越冬前营养土未准备充分,春季也可以制备营养土,但时间最迟不得晚于播种前1个月。
2.制备土量
育秧田的需土量大概保持在7 000 kg/667m2的水平上。
3.制备方法
大面积培育秧苗时,可以将动物肥料均匀铺撒于育秧田地上,动物肥料用量大概保持在7 500~100 00 kg/667m2。动物肥料的厚约15 cm。铺平吹干后,可用旋耕机将土壤反复耕翻,使动物肥的养肥和土壤耖拌均匀;之后,对土壤过筛,可用敌克松药剂先对土壤消毒;最后,可用薄膜覆盖堆闷腐熟。
(二)确定播种期
不同地区的播种期不同。具体播种日期可根据秧龄和栽插期推算。例如,水稻计划6月10日栽秧,那么前推15天,5月26日,就是播种期。播种期往前推5天左右,就是浸种时间。特别要注意的是,当前水稻通常采用机械插秧法,因此如何准确计算秧龄很重要。如果秧龄过长,会导致秧苗根系交织,这样机械插秧时,机械手取秧很容易导致秧苗受伤。因此,如果采用机械插秧,那么一般要保持“田等秧”原则,而不能“秧等田”。发生“秧等田”情况,可喷施多效唑于叶面抑制秧苗生长。喷施时,把握好用量,因为秧苗比较脆弱,因此用量要小。通常100 g/667m2(15%可湿性粉剂)。
(三)种子处理
选种后,要先使用杀菌剂浸泡种子,最常用的杀虫剂是菌虫清,杀虫剂浸种可有效预防病虫害,如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菌虫清的用量通常是:10 g药剂配水6.5 kg,可浸泡5 kg种子。浸种时间通常保持在48~60小时之间。浸泡后种子可直接捞起催芽,不用冲洗,约30h种子就可破胸。
(四)秧田整地
秧田参照露地的秧田方式,秧板宽度约为2个软盘的横边、每边留约10 cm,整个秧板宽度为1.4 m。秧板长度不固定随田地大小而调整。秧田不施基肥,平整秧田后,留约半沟水,等待摆盘播种。秧田畦面要保持平整,表面泥浆铺平,这样方便后续管理水浆和摆盘。秧田面积与大田面积的比例约为1:100。
(五)选择质量上乘的种子
水稻品种在不断更新中,农业部门会定期公布优良水稻品种。优质稻种都经过大面积生产试驗,其优势和弊端,及其适宜的生长条件都不同。选种工作要根据当地环境进行。
(六)确定水稻的种植环境
为保障水稻高产、优质,需要筛选栽种环境。土壤条件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土壤的营养成分、肥沃程度、土质透气性、湿度等都影响水稻的栽种条件。水稻需水量大,栽种之前了解附近水源,规划好用水工作。另外,光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光照充足、水分充足的条件才能使水稻高质优产。因此,优良的水稻培育环境应该是平坦开阔的稻田、附近有充足水源,光照条件好。
(七)播种
1.用盘量
用盘量根据生产情况而定,大田用盘量约为15~16盘/667m2
若秧苗有立枯病,用盘量应增加,根据病害程度逐渐增加,但667m2土地增加的用盘量不应超过12盘。
2.播种量
每盘播种150~200 g干种子。
3.播种程序
水稻播种程序为:摆盘、撒底土、播种、覆土、铺竹片、覆膜盖草帘。
4.注意事项
(1)底土量超过秧盘深度的一般,约为秧盘深度的2/3;
(2)底土要保持湿润,充分洇湿再播种,防止底土太干导致种子干芽;
(3)覆土要盖过种子,但也不宜过薄;
(4)铺好底土后和覆土后,可分别喷洒一次杀菌剂,以防病虫害;
(5)草帘密度保持稀疏透光为宜,保证适宜光照,使叶绿素可以有效形成;
(6)播种时沟内不上水,土壤保持湿润即可,否则水太多导致秧苗盘根腐烂。
5.秧田管理
秧苗露青后需要立即揭帘,通常在播种5天后。揭帘后秧田要立即上水,以防秧苗不能适应外界环境而枯萎死亡。上水量要充足,保证秧苗有充足的十分对抗环境。等待畦面水层自然落干后,不用大量灌水,秧苗中午不卷叶,则不用上水。育秧期间通常不施肥,起秧时施用一定量尿素。上揭膜水时同时喷洒除草剂在和灭虫剂,防止条纹叶枯病和立枯病产生。
6.苗期管理
(1)出苗前管理
出苗前工作主要是保湿。温度在25~32℃。出苗前:农膜覆盖压严,塑料膜做好检查工作,有破裂发生及时更换缝补;保障塑料膜透光,清除膜上淤泥,保障秧苗的光照;水分充足是,秧苗才能良好生长,因此保障充足的水分是秧苗能够良好生长的关键。当秧盘变白、干燥时,要及时浇灌补水,以防吊干种芽。可检查塑料膜上是否有水珠来判断秧苗是否缺水。应避免在白芽露出时灌水,大致在播种后7天。当幼芽见青头后,也要控制灌水量,只有当床面缺水时,才能大量灌水。为防止后续种子生长时缺水,播完种子后要浇透底水,这样可以保证种子7天内不缺水, (2)出苗后管理
出苗后,控制好水、光、热,给秧苗提供一个稳定、适宜的生长条件。水稻出苗时间温度比较低,要预防低温冷害。如果气温持续升高,床内温度超40℃,秧苗徒长,容易产生立枯病、青枯病。秧苗出苗长出1叶1心后,要保证通风,调节好温度和湿度,气温越高,越要加强通风工作。
①秧苗长出1叶1心后,床内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如气温在15℃以上,由于床内保温,温度会超过30℃,这是就要做好通风降温。
②秧苗长处2叶1心后,其适宜生长的温度会进一步降低,床内适宜温度应为20~25℃。通风工作加大。
③当秧苗长到3叶时,其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秧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此时就可以只在晚上覆盖农膜,条件充分时,农膜可撤。秧苗未适应好环境,容易变弱、发病,耽误插秧。因此,控温工作要做好,观察天气变化。如果此时秧苗出现长势不等的现象,可能是通风口处温度低,秧苗生长慢,可更换通风口调节秧苗长势,促使秧苗生长均匀。当气温稳定在15℃左右时,可以撤膜。撤膜后,要大量灌水,浇透秧苗,以防环境变化、秧苗枯萎。
二、大田栽培技术
(一)整地及插秧
营养元素是否供给充足影响了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施肥是给水稻供给营养元素的必要条件。最优质的肥料是农家肥和有机肥。农家肥和有机肥使土壤的腐熟性较好,能降低水稻病虫害。
水稻幼苗移植栽种后进入了正式生长期。水稻生长期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因此土壤肥力要有保证,这样幼苗才有充足的营养。水稻幼苗移植栽种后,要尽早施加分蘖肥,提高秧苗的生长速率。在达到分蘖期前1周时,给秧苗施加尿素,后续生长过程可根据具体情况追施尿素。成熟期的水稻也需要追施尿素、磷酸二氢钾,这样稻粒饱满度和产量有保障。
(二)施足基肥
栽培时,有机肥最优,可配合使用速效化肥。有机肥的用量在1 000~1 500 kg/667m2左右,有机肥用量要足够,辅以速效复合肥,用量保持在50 kg/667m2左右。
(三)抢耕灭茬
秧苗可以用干耕干旋的耕地方法,施肥后即可以开始抢挖田角,土肥充分融合,之后上水耙平,在捞清泥土中漂浮的杂草。这样可保证田平不烂,使土壤的透气性较高,秧苗存活率更高,生长得也更快。
(四)追肥
“少量多次”是追肥的基本原则,少量多次原则可以有效防止肥害,并增强化肥的效用。分蘖肥可分3次施用,在栽秧后隔6天施加一次,分别使用施尿素7~8 kg/667m2、10 kg/667m2、5 kg/667m2。
秧苗弱小的田地,可增施高效混合肥,施肥量在15 kg/667m2左右。穗肥中促花肥应在搁田复水时施加,尿素用量为7~8 kg/667m2,肥量不宜过多,否则稻节过长容易导致倒伏;雌雄蕊分化期化肥施用量应在10 kg/667m2。对于秧苗弱小、叶色较黄的田块,可以施第二次穗肥,施用量应保持在3~4 kg/667m2左右。抽穗前后应该追施肥料,追肥2至3次,间隔期为3至4天。这样既能为秧苗补充肥料、节约成本,又能防止秧苗恋青晚熟。
另外,在施加肥料时,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施肥时间傍晚为宜,以防中午高温烧苗;其二,追肥时田面保持水层;其三,追肥后水层自然落干,不要排水,以防肥料浪费。
(五)防治病虫
病虫防治应自查与植保部门结合,不能盲目防治,也不能提前或者推迟用药。科学防治病虫害,保证水稻产量,又能减少水稻农药残留。病虫害防止工作在分蘖期要重点加强。年份不同,病虫害程度不同,灭虫剂的用量也不同。
(六)杂草防除
因为目前水稻多采用机械插秧方式,而机械插秧行距大,因此,稻田内容易滋生杂草。所以,在栽秧后5天应喷施一次灭草剂,灭草剂可有效控制田间杂草。之后,可根据杂草生长情况,简单拔除大草。
三、结语
本文探究了水稻育秧播种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细致分析了水稻播种工作,以期为促进水稻育秧工作发展贡献。
参考文献:
[1]郭丽华.水稻钵苗机插栽培育壮秧技术[J].农家致富,2018(24):29-30.
[2]季向東,陶菊红,柯瑷,兰国防,潘斌清,唐乐尧,马刚.水稻新品种“常农粳151”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9(04):38+67.
[3]张贤品.水稻多蘖壮秧培育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9,13(07):47-48+52.
[4]段冰冰.寒地水稻节能减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