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系艺术结构与叙述视角的设定

来源 :扬子江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l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胡学文耗费多年精力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有生》 (载《钟山》长篇小说专号2020年A卷,首先引起我高度兴趣的,就是何为“有生”?以及胡学文到底为什么要把他的这部长篇小说命名为“有生”?依照百度百科的说法,所谓“有生”,有两种语义。其一是有生命者,专指人类。其二是“活着的时候”。一方面,以上的两种语义,都切合于胡学文的这部长篇小说。另一方面,由其中的第二种语义,我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余华的那部长篇小说名作《活着》。虽然无法确证胡学文在酝酿构思的过程中是否对《活着》有所借鉴,但二者之间某种相似性的存在,却是无法否认的一种客观事实。《活着》中,充满着死亡的景观。到最后,除了那头与福贵相依为命的同样被命名为“福贵”的老牛之外,其他所有的亲人全都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不幸弃世。正如《活着》一样,《有生》也是一部充满着死亡景观的长篇小说。女主人公祖奶也即乔大梅,漫长的一生中,不仅先后嫁给过三任丈夫,而且还一共生育有九个子女。到最后,除了第二任丈夫白礼成以及那个名叫白花的女儿因失踪而下落不明之外,另外的两任丈夫和八名子女也都先于她而踏上了死亡之途。别的且不说,仅就情节设定这一方面的相似性,我们也可以确认,胡学文的《有生》肯定受到过余华《活着》的影响。但在承认以上这种影响存在的同时,我们却更需注意到,作为一部后来的字数多达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胡学文在借鉴余华的同时,却也既有着自己独具个性的艺术表现方式,更有着自己对世界、生存以及人性的深刻理解与判断。
  要想更好地进入《有生》的文本世界,就必须意识到作家那篇被命名为《我和祖奶》的后记的重要性。一般来说,作家在“后记”中都会从一些实有的人或事出发,来讨论小说创作的具体缘起。这篇后记一直到大半部分的时候,留给我们的也都是这种感觉。作家从自己的返回乡村写起,从沿路的那些乡村景观,一直写到了仰靠在椅子上的祖奶:“祖奶坐直,你没到村口,我就听见了,坐车回来的?我并不吃惊,虽然岁月在她的额头和眼角刻了无数痕迹,但她的腿脚依然硬朗,一程走三四十里不带喘的;耳朵尤其灵敏,听音辨物,于她不仅是能力,还是生活习惯。”a接下来,就是对祖奶情况的总体概括性介绍:“祖奶生于清朝末年,十岁那年随父母从河南虞城逃荒北上。父亲是锢炉匠,她是学徒。父亲本想送她进宫当细匠,尚未到京城,民国取代了大清朝。父女继续向北走,在塞外安家落户。祖奶改学接生,成为塞外最有名的接生婆,一生接引一万两千多人。祖奶并非我的祖母,她是宋庄的祖奶,是塞外的祖奶。”b应该说,一直到这个时候,我们都还以为,祖奶乃是现实生活中实存的一位人物。但胡学文接下来的“坦白”却令我们一时“瞠目结舌”了:“好吧,我老实交代,祖奶是我虚构的人物。在写作的三年中,我与她朝夕相处,加上构思的时间,达七八年之久。闻其声,见其形,睹其行,揣其思,杀青之时,竟恋恋不舍。她仍在塞外,而我仍有机会造访她,遂写下上述的臆想。”c只有到这个时候,我们方才恍然大悟,却原来,这位被胡学文一再造访的祖奶,竟然是一个被作家虚构出的人物,竟然也就是小说文本中那位生命力足够坚韧的女主人公。由于长期酝酿构思的缘故,一位原本属于虚构的人物,竟也被逐渐地赋予了现实的生命力,以至于就连胡学文本人,也会产生出上述一种臆想。由这种臆想,我们就不难感觉到胡学文在创作过程中的浸淫与投入之深。在这样一个到处遍布文化与文学快餐的年代,胡学文能够用七八年的时间来酝酿构思并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但《我和祖奶》这篇后记的重要,却还不仅仅体现在这个方面。与一种简直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小说写作缘起相比较,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后记中胡学文关于小说叙述方式构想方面的若干自我交代。一个是叙述视角的设定:“还有叙述视角的问题。最初,我设定由鬼魂叙述,但想到已经有那么多小说均如此叙述,从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到托尼·莫里森《宠儿》,均光彩夺目,尾随其后,不只危险,亦糟糕透顶。若由祖奶坐在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回忆又太简单太偷懒了。省劲是好,只是可能会使叙述的激情和乐趣完全丧失。小说家多半有自虐倾向,并非故意和自己过不去,而是对自己的折磨会爆发动力。这样,我让祖奶不会说,不会动——请她原谅,但她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小说写她的一个白日和一个夜晚,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讲述了自己的百年人生。”d让一个只剩下敏锐的听觉与思考回忆能力的百岁老人来承担最主要的叙述功能,毫无疑问应该被看作是胡学文在叙述视角设定方面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努力。不仅如此,作家竟然只是让祖奶仅仅在一个白日加一个夜晚,也即在差不多二十四小时的时间范围内完成长达百年人生的历史叙述,其实也显示了作家某种非同寻常的叙事控制能力。尽管说思想艺术旨趣方面存在着极其明显的差异,但胡学文的如此设定,却的确可以让敏感的读者既联想到戏剧创作中著名的“三一律”,也联想到苏联或者说吉尔吉斯斯坦杰出作家艾特玛托夫的长篇小说《一日长于百年》。我们注意到,在祖奶以第一人称“我”展开的叙述部分,曾经出现过看似违反叙述法则的地方。比如,第九章的第七节,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一段叙述话语:“那个年注定是凄惨、伤悲、黯淡的,不贴对联不剪窗花不放鞭炮,声音和色彩远离了大梅和她的三个孩子。也就是一年而已,虽然难熬,但一觉醒来,长夜就过去了。”上一段的结尾处是:“我反复问过李春,没有任何征兆,一锅烟尚未抽完,他便不动了。”很显然,正因为丈夫李旺与公爹李富接连去世,所以那个年才过得特别凄惨、伤悲以及黯淡。下一段的内容则是:“三月中旬,李贵突然回来了。他总是神出鬼没,如同影子。那一夜,我外出接生,天明心急火燎地往回赶,看到坐在灶边灰塌塌的身影,不由愣住。”如果我们把三个段落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发现,中间段落里出现“声音和色彩远离了大梅和她的三个孩子”这样的句子,并不是第一人称叙述在违反叙述法则之后被转换成为第三人称叙述,而是通过第一人称的一种自我称呼,最终传达出某种人生的悲凉意味。
  更进一步说,胡学文设定祖奶这样一位百岁老人来作为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的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可以借助于这位早已看遍世事,见惯生生死死,历尽人生沧桑的百岁老人恰如其分地传达某种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某种对世事人生的形而上思考。比如:“她的遭遇算什么呢?如果我能开导她,如果我还有说话的可能,我会把我的经历讲给她听。那很可能吓着她,我自己也被吓着过,但我绝不认为自己是不幸的。一个又一个坎,一场又一场难,那是活着的代价。我接生过上万个孩子,没有一个是笑着出来的,恰恰是哭声证明了生命的诞生。”一生中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尤其是身边的亲人们,除了孙子乔石头外,全都先她而离开了人世,如此一种情形,当然是非常不幸的。如此一种惨烈的境况下,祖奶却仍然要执意强调“绝不认为自己是不幸的”,所表明的,其實既是祖奶,更是胡学文对生命存在的一种辩证性认识。一方面,人生固然是不幸的,固然是“一个又一个坎,一场又一场难”,但在另一方面,这些“坎”和“难”的存在,却不仅没有成为阻止生命存在的力量,而且还进一步证明着人类生命力的坚韧不拔。而这,很大程度上也正构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标题“有生”最根本的寓意所在。再比如:“如果没遇到牧羊人李贵,如果不是在那个季节,甚至如果没看到那只蚂蚁,我和父亲会错过宋庄,更不可能扎根。命运是什么?时时想得到,但永远也说不清楚。”什么叫命运?这个无论如何都难以说清楚的东西,首先需要的就是一个必要的时间长度。只有在一个必要的时间长度内,命运方才会有浮出水面的可能。一部人物众多的《有生》中,之所以只有祖奶才配得上去感叹并谈论命运,正因为她已然经历了百岁人生的缘故。此外还有一点就是,貌似变幻无常的命运,其实总是会和所谓的偶然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这里的偶然性,既体现在李贵身上,也体现在那只蚂蚁身上。李贵的重要性,体现在他为走投无路的乔大梅父女提供了未来人生的一个方向,一个最终的落脚之处。那只尽管被父亲的一泡尿液百般浇淋却依然能够活下来的蚂蚁,带给父亲的人生启示,就是必须坚持着活下去:“父亲本可以捻死蚂蚁,但父亲整个人呆立着。父亲不相信蚂蚁还活着,还能窜。父亲盯着一个奇迹。”很显然,如果说蚂蚁的活着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那么,它所带给乔大梅父女的人生启示就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都要坚持活下去。很大程度上,活着或者说“有生”本身,也正是人类生命最根本的意义之所在。而这,也正暗合于胡学文长篇小说《有生》所要表达的思想题旨。   如果联系作家此后透露的一些蛛丝马迹,我们就会明白,其实,所谓的另一个夜晚,乃是二十多天后的一个夜晚。比如小说中最早提及乔石头将要回家时,叙述者是这样交代的:“麦香说,我用香多熏熏,待乔石头回来……绝不会闻到。”“宋品說,没准他明早就到家了,你咋熏?”紧接着,宋品反复强调:“还有一夜时间,你准备准备。”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由于乔石头地位的重要和显赫,仅仅只是他要回家的消息传来,在宋庄就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然后,是这样的一个细节:“麦香和宋品又起了争执。宋品让她现在就检查,他的哑音里满是焦急,仿佛乔石头已经在回村的路上。麦香则坚持到晚饭后,现在到了吃饭的钟点,‘不能饿着祖奶!’”以上两个细节清楚地告诉我们,最起码,从叙述者祖奶所能感知到的角度来说,她获知孙子乔石头即将返回到宋庄的消息,是在那个“长于百年”的“一日”。这一细节发生的时间,与如花哭诉“钱玉”被毛根射杀,应该是同步的。
  然而,从其他几位视角性人物的部分来看,乔石头回到宋庄的时间,绝不仅仅只是一天。比如“听到乔石头回来的消息,喜鹊突然间被钢筋刺穿,整个人不会动了,疼痛伴随着惊喜迅速漫过。宋品已经离去,只有她一个人立在街角。夜色渐厚,她与房屋树木墙头融为一体,成为黏稠的黑暗。她忘了自己为什么站在夜里,似乎思维也凝固了”。“难舍的是祖奶,还有即将回来的乔石头。她有被轰炸的恐惧,又有刹那碎裂成齑粉的期待。”但相比较而言,更重要的却是这样的细节:“喜鹊掐算着日子,从听到乔石头回来的消息已经过去三天。除了给黄板送饭,喜鹊哪儿也没去。她在等乔石头过来看她的喜鹊。那是他和她之间的仪式。但三天了,没见乔石头的影子。喜鹊不知何故。”“又过了两天,乔石头还是没影儿。”尽管小说并没有做明确的交代,但由此推断,喜鹊和乔石头见面肯定已是数日后了。与此形成呼应关系的,还有祖奶叙述部分的这样一段叙述话语:“石头在我床头坐下。他回来二十余日了。每个白天他都要出去。他要把垴包山买下来,回来那天便讲了。宋品与麦香的对话中也数次提到。”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小说即将结束时死神的出现。发现死神时祖奶所特别强调的那句“又来了”,其实就暗示着时间差的存在。由此,既可以断定,上部中的白天,是四月间的一个白天,而下部中的夜晚,则已经是时隔二十多天之后的五月的一个夜晚。某种意义上,胡学文很可能是在以这样一种既合理又灵活的叙事时间处理方式,区别于乔伊斯那部叙事与故事时间同样是二十四个小时的《尤利西斯》。
  2020年7月17日上午11时50分许
  完稿于长安寓所
  【注释】
  abcdgh胡学文:《我和祖奶——后记》,《钟山》长篇小说专号2020年A卷。
  e杨天豪:《莫言小说的饥饿叙事》,《小说评论》2020年第4期。
  f[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温柔的讲述者——托卡尔丘克获奖演说》,《世界文学》2020年第2期。
其他文献
默念苍松的倒影  一段从前庙宇的断瓦在手  回应呼唤万木的风声  月光吐出石头的气息  闭合白莲的悟道  琴声已至,琴声已止  念经的河流诵无为之词  听者已是逝者  寂静已是听者  在这虫鸣草静的大地  一张张碑形的脸无声移动  见证树林曾是树影  披發人在旷野的冥视中疾行
期刊
歌唱未完结的心  从这翻山越岭而来的缘由  歌唱云朵后面广大的父母  那一去不复返的已滋养了你  当漂浮的牵动托浮的  時而明亮,时而暗淡  唱出这必历的:  是人也是山水  已无物相隔,无处不相逢……
期刊
山瘦  水瘦  你都瘦成山后青峰了  你都瘦成流水水纹了  哎  一只受伤的白鹭  立于河洲  你都瘦成它弯曲的颈项里一丝微弱的气息了  你要拿起筷子  夹起山影  曉星  灿然晚霞  你要多吃点  瘦得很  像那只白鹭,等恢复了体力  飞过冬日
期刊
一匹骆驼丢了  是的。是去雅布賴驮盐时丢的  一匹骆驼丢了  是的。是去诺尔图饮水时丢的  一匹骆驼丢了  是的。是在苏亥赛钻红柳时丢的  一匹骆驼丢了  是的。是在夏拉木吹口哨时丢的  一匹骆驼丢了  是的。是春天剪驼毛的时候丢的  一匹骆驼丢了  是的。是夏天发情的时候丢的  一匹骆驼丢了  是的。是秋天上膘的时候丢的  一匹骆驼丢了  是的。是冬天下大雪的时候丢的  一匹骆驼丢了  是的。丢
期刊
他不被名词和象声词拉拢  他终日辛劳却算不上动词  粮食,马匹,了了的盘缠,离乡——与这些  词为伍却不是诗人  他只是衣衫单薄的马贩子  在尘土飞扬的来路上大声唏嘘  “我不该哭,命运对谁都无情”,他跺脚  吐口水,却不曾埋怨上帝  他把自己当成蚂蚁的亲戚、树的亲戚、牲口的亲戚  “等天黑,打二两水酒”,他有幸  遇見传说中的客栈,黝黑脸上重现笑意  其实不是文体里可疑的叙事和说明  没有人能懂
期刊
所见不识,所见不见  心灵无事,凝神神遨  从这手中所捧  满掌皆是不识的字  覆雪的先人已被迎進门坎
期刊
他依赖自己的手艺  习惯借用痛苦和眼泪润笔  在新打造的棺木上一遍又一遍  耐心彩绘极乐世界的景象  青鲤跳波 莲花开落  他用畫笔渡引到花瓣的朝霞  埋葬土里 迟早也会朽烂  他只是一个手艺人  不像诗人 担心作品的命运  文章千古事 他从不考虑盖棺  之后的事情  他说,乡村有的老人  老早就请人打造好寿枋 摆放在空屋  不能空着 不能等着  要装满粮食
期刊
余华,毫无疑问是中国当代一位毁誉参半,曾经引发过巨大争议的杰出作家。依照批评界一种普遍的看法,自打他凭借一篇名叫《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短篇小说在业界产生强烈影响以来,他的小说创作被明确地划分为所谓先锋小说和回归现实这样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余华,以《四月三日事件》 《世事如烟》 《难逃劫数》 《一九八六年》 《现实一种》等一系列因其夸张变形而充满荒诞意味的现代主义小说作品而引人注目。他这一现代主义系
期刊
雨还在下 树还在绿  总有那么一天 亲爱的  我们早已不在人世  我为你写下的詩篇也早已失传  可树照样绿 像今天  绿透了天地 雨照旧下着  没完没了 像你和我  还有千言万语难以耗尽
期刊
曾是星,曾是窗  石头前辈还记得林边的默诵  曾在,还在  在生与死一同消逝的门廊  还在被前辈长存的手臂牵动  留下一个可以追问的家  还在绵延原野不倦地书写  我们的草皮屋顶还绿着  我们孤独,如曾祖栽下的白杨  我们的孤獨,由血肉筑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