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之我见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candy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言之有物,具体生动,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爱国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大节”。中国人民历来崇尚气节,注重情操。爱国主义思想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观,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出现过无数仁人志士,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以及爱国诗人陆游等。这些仁人志士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舍己为国”的高尚精神。教师应通过讴歌爱国志士和他们感人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集体主义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坐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具有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历代所颂扬。我们可以把“先忧后乐”作为青少年的格言和道德准则,并注入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新内容,以此作为激励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心扶贫帮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三、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同时古人又倡导“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这都说明古代思想家已经具备了勇于自我批评、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又如“不贪为宝”、“暮夜却金”等典故表明了古人非常重视道德品质修养,把不贪作为人生的珍宝,这对教育、引导中学生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四、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如果学生对养育他们的父母和教育他们的师长都不尊敬,又怎么能爱他人、爱社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因此,我们必须以此来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每一位职工;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
  
  五、文明礼貌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我国人民历来注重文明和礼貌。“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等成语说明了人要以善良、谦让、诚恳、宽容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圯上老人”、“举案齐眉”、“曾子杀彘”、“让枣推梨”、“宾至如归”、“千里送鹅毛”等典故,分别说明了长幼、夫妻、父子、兄弟、亲友、主宾等各方面的具体礼貌原则。上述成语、典故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好教材。教师必须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原则,突出文明行为的训练和养成,如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等。
  
  六、立志成才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古人是非常重视立志成才的,并倡导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如大禹为根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还有“磨杵成针”、“悬梁刺股”、“羲之墨池”等故事,表现了古人有一股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和恒心,这无疑是我们民族精神中的精华,对教育中小学生立志成才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过: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历史是一面镜子,传统美德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因此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采取具体的科学的分析态度,挖掘我国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只有这样中学的道德教育才具体生动,才不是空洞的说教,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使学生将当代德育与传统美德教育融会贯通,根植在学生心里。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服务,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课程在各中小学已得到普及,以信息化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从课改实施以来,作为前沿科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已引起了很多课改研究人员以及一线教师的探讨和深入思考。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且不容忽视的问题,使我们感到十分无奈。    一、信息技术教育难以出成绩    在许多乡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还处在最初的“学步”阶段,学校大多数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懂,故而不闻不问,而班主
期刊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迈进书海,博览群书,拓展阅读视野,在鉴赏比较中丰富阅读的内涵。下面,就如何教好课外阅读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课前预习所产生的问题是学生思考留下的痕迹,对此,教师应充分肯定并鼓励学生对课文大胆质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容量比较大、知识点比较散,因而很少有学生把课
期刊
[摘要]“临界生”是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要想走面积地提高学校升学率,大批临界生的状态将成为中考成败的关键,那么,如何做好临界生帮扶工作,使他们通过努力,突破“界限”,更上一层楼,已成为目前学校关注的重点和热点。笔者想从临界生的帮扶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临界生 帮扶 策略    一、准确分析,科学分类    根据每次考试成绩,进行科学分析,确定临界生。一般学校把学生分为三类:一是优等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怎样使产业升级,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人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有专家指出:需要以下四种素质的人才。第一,有新观念;第二,能够不断从事技术创新;第三,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第四,有团队精神。为此,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他又说:“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花有花的香,树有树的美,晴有晴的丽,雨有雨的趣。    [案例]    第一次走进某班的讲台,就有一个学生进入了我的视野。当时上课铃刚响,我拿起课本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在文艺委员的指挥下认真地唱着歌。这时,我看见从
期刊
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根据小学生年龄及教材特点,在备课上下工夫,处理好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注重讲课的艺术,就能达到每单元计划的教学效果;批改作业就是提高数学成绩的良好手段。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在备课上下工夫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只有在充分备好课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在传授知识时做到得心应手,以百倍的信心去上好课。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例如:学习“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
期刊
职高语文教学虽然没有升学压力,但它直接为社会培养应用人才,有着被社会选择的压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用人单位欢迎的是思想素质好、言谈举止文明、文学修养高、专业技术过硬的职业高中毕业生。职高语文教学必须根据社会的要求,认真在“思”、“实”、“新”三个字上狠下功夫,努力培养社会欢迎的实用人才。    一、认真在“思”字上狠下功夫,明确语文教学中思想素质的内容,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
期刊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母学科。语文的内涵极其丰富,它并非单纯的语言文学可以涵括,而是文学、史学、哲学、美学、道德学甚至行为学等诸多学科的总领和统合。语文素质是直接影响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发展和提高,是学生能否成长为社会可用之才的重要保障。  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学好语文和其它学科知识的基础,是人的一生知识成长的奠基工程,
期刊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它与生活最接近、内容最丰富、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趣的一门学科,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然而,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性的语文教学弄得支离破碎,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教材剖析,变成了灌输知识的机械运动,教师撑着面子讲,学生硬着头皮听。这样的课堂还有什么趣味可言?又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怎样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还语文课堂的本色呢?我认
期刊
后进生这一名词不是现代教育的产物,自从有了教育也就有了后进生。后进生的形成是多方面的,排除智力因素和家庭因素外,与广大教师的教育不当也有很大的关系。据科学分析:人的智力相差不大,只要教育得当,个人努力,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好学生。我个人认为后进生的形成与广大教师的反馈滞后有很大的关系。究其根源: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差异,反映在认知过程有快有慢,同一个问题对于认知快的学生也许教师讲一遍两遍就已经完全掌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