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固定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来源 :现代食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o2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6种不同类型茶树品种一芽二叶鲜叶固定样,以Folin-Ciocalteu(福林酚)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儿茶素、咖啡碱和没食子酸含量,三氯化铝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比较了不同品种茶叶鲜叶的主要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差异。并通过分析其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亚硝基以及羟自由基(-OH)的实验研究,探讨了龙井群体种,龙井43号,云南群体种,云抗10号,安化群体种,槠叶齐6种不同茶树类型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安化群体种的茶多酚(23.66±0.02%)和儿茶素(1
其他文献
本研究意在探索一种KGM与BRS复合的益生元,最终获得一种较好的有维持及增强肠道和心血管健康的益生元制剂。以健康雄性BALB/c小鼠为模型,设定对照组和6个试验组,设计制造三组
本研究从雅致放射毛霉中克隆、表达和纯化羧肽酶Y(CPY),体外激活后检测其酶学性质。本文筛选并鉴定了一株腐乳发酵菌株,命名为雅致放射毛霉PEP001(Actinomucor elegans PEP001)。
我科于1982~1986年,先后收治9例蛇咬伤的患者,现将本组资料分析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9例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5岁。临床诊断:血液毒类8
期刊
为了评价两种丝状真菌对小麦麸皮降解能力,以及对酚酸释放能力的差异,本实验在不同时间进行总酚和9种酚酸组分的变化监测并且结合阿魏酸酯酶和木聚糖酶活性,电镜观察小麦麸皮
拮抗性放线菌是开发高效安全食品生物防腐剂的基础。本研究从广州及其周边采集的土样中通过平板稀释法获得190株放线菌,分别采用琼脂块法和牛津杯定量扩散法进行初筛和复筛,
本文采用凝胶电泳、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酪蛋白与葡萄糖美拉德接枝物的相互作用方式,接着用溶剂蒸发法制备酪蛋白-葡萄糖-PGG(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纳米复合物,以
研究了β2肾上腺素受体(β2 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在人胚肾细胞293(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s293,HEK293)中的瞬时转染及表达产物的纯化和鉴定。将已
研究黑果腺肋花楸多酚对5种细菌和2种真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稳定性。采用双层平板打孔法,根据抑菌圈直径判断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抑菌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多酚对
肌酐酶(Creatininase)是肌酐酶法检测的一个关键酶,将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肌酐酶基因(Cre)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通过IPTG的诱导,实现了肌酐酶Cre在大肠杆菌(Esch
为探索鲈鱼片的保鲜方法,该实验将新鲜鲈鱼片分别经空气包装、真空包装和真空结合茶多酚包装后贮藏于-2℃微冻条件下,于贮藏第0、3、6、9、12、15、18、21 d测定鲈鱼片的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