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以及锻炼学生逻辑思维、数学思维的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中国小学数学教学却普遍出现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师无法有效开展数学教学以及学生对数学知识吸收能力差、无法有效转化为内在知识等问题。对此,文章认为教师应当积极寻找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积极性差、无法主动将知识转化为已学内容的原因,并以科学的教学态度改良自身教学方法,令学生喜欢数学,提升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教学;学生积极性;小学数学
  一、 引言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目光总是会关注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学生,学困生就是令教师关注的存在之一。从字面意义上讲,学困生就是学习能力较薄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较多,无法通过自己的所学知识化解的学生。在学困生的学习中,对于学习产生倦怠感十分常见,因此,如何提升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成了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文章从学困生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学困生学习能力差、无法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因,并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学困生对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
  二、 学困生及其形成原因
  在小学教学中,学困生主要是指学习能力薄弱、遇到的困难多且无法通过自己所学知识化解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或因为外部因素或因为内部自身原因,无法将知识有效转化吸收,进而无法对数学课堂产生积极性。对于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文章分析如下。
  (一)内部因素
  1. 学生自身注意力不集中。
  数学课程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字敏感度以及逻辑思考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如果在上课过程中不能有效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将会导致其无法准确抓住教师上课的重点内容,无法紧跟教师步伐进行数学学习,最终丧失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导致学生将精神更多地放在其他地方,出现数学知识断层,无法将每堂课的知识进行有效衔接。
  2. 学生上课习惯差,喜欢做小动作。
  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更有助于其自身能紧跟教师思路,将教师上课所讲转化为自身知识。但学困生普遍上课习惯较差,有喜欢做小动作或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令教师无法管理课堂纪律。教师也普遍不喜欢学困生扰乱课堂纪律、做小动作的行为,会对其进行呵斥。教师的呵斥以及学困生自身学习方法差、学习内容理解不好都会丧失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外部因素
  1. 家庭对于学困生对数学课堂积极性的影响。
  父母是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是学生的教师以及习惯的培养者,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在学困生的家庭中,父母管教过严,对学生学习成绩要求过高或父母没有时间顾及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产生厌学的情绪或逆反心理。除此之外,家庭氛围的和谐也十分重要,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家庭氛围较差、父母吵架频繁的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积极性普遍较差。
  2. 学校过于强调应试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中的比重。
  目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界普遍认可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及家长不应将目光紧盯在学生的应试成绩上。但由于中考、高考以及评定学生学习情况、学习状态的需要,应试考试又是必不可少的。在学校教学中,学校虽然认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践行素质教育,但为了向家长交出满意的答卷,为了学生的升学考试,在实践中仍然会过于看重学生的应试成绩,以应试成绩进行学生排名。学困生的应试成绩普遍偏低,排名和成绩也会令学困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之情。
  3. 数学学科自身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领悟能力差,对数学学习本身就十分吃力。
  数学学习看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有着较高的运用,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将每堂课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数学知识面,数学学习的难度也对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 提升学困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目前中国小学学困生之所以出现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既有其自身能力差、学习自觉性弱等问题,也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和数学学科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对于如何提升学困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仍是要从学生自身态度转变和教师教学方法转变,家庭、学校转变这几方面出发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家长进行配合来提高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对此,分析研究如下。
  (一)数学教师应当帮助学困生建立起正确、适合学困生数学能力和水平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习惯,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学困生对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可能没有清晰的认知,数学教师应当帮助学困生制定合理的数学学习目标,避免学困生自身好高骛远或根本放弃数学学习的问题发生。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数学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并通过适当的鼓励和降低对学困生的学习能力的要求来鼓励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初步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在具体目标制定上,数学教师不应仅局限在目前的数学学习阶段,更应当注意到学困生数学学习差是否是基础未打牢等情况,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数学教师应当关注学困生的日常学习情况,从生活和学习中的小事来令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关注的,督促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困生转变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指导学困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数学学习
  部分学困生虽然希望能够学习好数学,但是在学习方法上总是欠缺科学、正确的方法,特别是在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数学学科上,学困生只知道在课上听课,不求甚解以及做题的方法不当,不能真正学好数学,长此以往,学困生自然就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性。对此,数学教师应当注意到这部分学困生的问题。首先,数学教师应当转变这部分学困生的态度,鼓励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不要因为不会做而害怕、放弃,告诉学生可以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其次,教师应当培养学困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意识方面,数学学习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问题意識的培养,数学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学习方法方面,教师应当以学困生的学习问题为基础,对于只知道做题不知道转化思维的学困生,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多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全面、有逻辑地思考问题。对于其他学困生,数学教师也应当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全面、科学的方法指导。   (三)數学教师建立良好、可靠的师生关系,摒弃成绩至上意识,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应试成绩只能表示学生在做题方面的成绩,不能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淡化应试成绩,只是将其作为检验学生一定阶段内做题能力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数学教师应当同学困生建立良好、可靠的师生关系,真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较差、积极性不高就放弃学困生。在学困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师都应当以更多的精力、更饱满的热情去帮助学困生,无论是学困生的学习问题还是生活琐事,教师都应当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令学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进而培养起对老师的信赖,建立起双方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困生提高数学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前提,在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提升。除此之外,数学教师也可以将数学知识同学困生的生活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加减法时,以具体的生活实物来代替抽象的数字,构建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的逻辑性和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性。
  (四)重视家庭教育在学困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影响,为学困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教育在学困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同家长进行联系,互相交流学困生的生活状态和学习问题,并培养起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的意识。在学困生对数学产生厌烦时,家庭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对过于严格,对学困生应试成绩期望过高、好高骛远的家长,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家长的这种态度,为学困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家庭氛围。教师应当告知家长应试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部,家长不应对学生要求过高。对于溺爱学生或不关心学生成绩、学习情况的家长,数学教师也应当提醒家长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令学生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在家庭教育中,总体思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为基础,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进而提升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学困生同普通学生之间并无差别,数学教师不能仅仅通过应试成绩和课堂积极性来否定学困生。与之相反,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学困生身上的潜力,通过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目标来鼓励学困生积极面对数学问题,提升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提升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家庭教育也应当紧紧跟随数学教师的步伐,配合数学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学困生的学习问题,从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问题出发,彻底找到解决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并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吕玲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探究[J].家长,2020(31):117-118.
  [2]吕磊磊.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33):65-66.
  [3]张丽宁.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J].新课程,2020(29):212.
  [4]纪红艳.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7):92-95.
  作者简介:
  常晓琴,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北关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也成了一大重点内容。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也可以扩大其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更高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具有很大意义。文章通过表现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分析现阶段古诗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教学案例,提出了一些符合课改背景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策略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在各个朝代
初中语文课也是一门实践学科,中学阶段也是对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教学的重点也要及时转变,从单一的掌握知识转变成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从而带动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词汇。对于中学生来说,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不同的学科,有相应的学科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掌握一定的方法,注重学生思维的激发。在初中语文教学环节,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进,引入各种先进的教育主流思想,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初中语文课堂,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成长基础。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新课标的进一步推进,初中语文教师也在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拓宽教学渠道,改革教学目标等,也在积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
摘 要: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网络无缝化覆盖的今天,打造精彩的数学课堂,对微课这一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学科教学产物的运用日益频繁。文章紧密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就如何运用微课让初中数学课堂更精彩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精彩课堂  一、 引言  初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探索、思维、自主参与学习、观察等能力的重要学科,利用微课打造初中数学精彩课堂,首先就需要确保微课的制作质量。应切实加强教学
摘 要:有效的数学活动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还能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概念、理解抽象的算理、解决疑难的问题以及梳理知识,学生才能在数学活动中获取知识,并能不断积累丰富的、有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为终身学习服务。  关键词:数学活动;积累活动经验;正确概念  “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提问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深度学习。文章首先对提问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分,然后通过对每一个环节的观察研究,归纳出语文课堂提问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后,结合语文教学的一般特点提出了教师提问行为的改善方法。  关键词:提问;启发;改善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学会提问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步。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摘 要:小学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不管是考试的分数要求还是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用数学来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如何学好数学是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何教好学生,让学生提起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对数学的乐趣,是教师应该不断思考与找寻解决方法的目标。在小学的学习中打好基础,对今后的学习受益匪浅。教师要杜绝传统教学方式中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不单单是一味地做题,套路性做题,而是按照新课改教育改革的要求,以科学合理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涵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开展深入阅读学习,能够使学生在文质兼美、意蕴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实现文学素养的提升。文章将具体探究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加快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一
摘 要: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文章的写作与生活实践是密切关联的。没有生活,习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让学生的习作具有生活的味道,就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文章结合教学实例,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让他们的习作充满生活味。  关键词:小学;习作;生活;观察;体验;积累;表现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