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既要有宏观整体的考量,又需要立足细节去推敲品味,从那些“貌不惊人”的字词中准确地理解作者所传达的情意,方能真正走进文本,体悟其神韵。江跃老师执教的《再塑生命的人》一课,抓住是“摔”还是“撕”、是“娃娃”还是“布娃娃”、是“语言”还是“生命”三个问题,带领学生在文字上如琢如磨,对细节反复涵泳体味。
关键词:文字推敲 比较阅读 《再塑生命的人》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谈到,读书要“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有宏观整体的考量,又需要立足细节去推敲品味,从那些“貌不惊人”的字词中准确地理解作者所传达的情意,方能真正走进文本,体悟其神韵。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观摩了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江跃老师执教的《再塑生命的人》一课。江老师带领学生在文字上如琢如磨,对细节反复涵泳体味,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文字背后。
一、是“摔”还是“撕”?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语言文字的秘妙,往往潜藏在字里行间。因而,教师要带着学生“明察秋毫”,探骊得珠,于文字细微之处咂摸出文本的深层含义。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PPT出示:“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大家发现神奇之处了吗?(学生欲言又止。)
师大家不敢说了?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布娃娃,怎么可能把它摔碎?“摔”这个动词用得不恰当,如果按照常理,应该把“摔”这个动词改成“撕”。因为布娃娃是用布做的,不能被摔碎。这可能是她的一种內心想法,实际上布娃娃没有碎。
师请坐。他的疑问正是我的疑问。这是一个布娃娃,但是海伦·凯勒一摔就把它摔碎了。刚刚这位同学认为,这可能是海伦内心的想法,实际上布娃娃并没有碎。是这样吗?布娃娃究竟碎了没有?
生碎了。
师请从文本中找出证据。
生因为文中说了,是莎莉文老师把布娃娃的碎片扫到炉子边的。如果只是想象的话,那么莎莉文老师怎么会去扫这些碎片呢?文章后面也说了,“我”又摸索回去找到碎片,想把娃娃拼起来。这就更加证明了实际上她把它摔碎了。
师谢谢你!你对文本非常熟悉,前后联系得非常紧密。
生她对这些动作可能也分不清。例如,她说“摔”,布娃娃是不会摔碎的,她可能是撕碎的。
师好的,请坐。这样可怜的海伦·凯勒当然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当然会对光明充满渴望,所以她才有了这样一段心灵独白。(PPT出示——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读出海伦·凯勒的无助、可怜。
把布娃娃“摔碎”是一个与常识相违背的问题,潜藏在文字的缝隙间。江老师抓住这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引领学生从小口进入,窥见了文本的又一重洞天,令人豁然开朗。看上去是在斟酌“摔碎”是否确当的问题,实质则指向海伦·凯勒的成长过程和内心世界。师生在推敲语言的过程中,一步步走进海伦·凯勒的世界,去体察感悟,从而理解了海伦·凯勒的无助、可怜——因为,海伦·凯勒根本就分不清怎样的动作是“摔”,怎样的动作是“撕”。换言之,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海伦·凯勒是一个又盲又聋的人,无法辨别“摔”和“撕”的区别,她的生活、学习是何其不易,那么学生只是快速知道了一个常识,教学也就缺少了透过语言文字抵达作者内心世界的张力。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二、是“娃娃”还是“布娃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不能只是站在“岸边”指手画脚,空洞说教。有时,教师以自己的阅读感受来创设情境,设疑启思,学生便可打开思路,“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怎样理解这个神奇的布娃娃呢?
生我觉得布娃娃可能是瓷做的,上面套着一层布。
(其他学生笑。)
师大家先别忙着笑,请他先说说证据。
生因为在第六自然段中就说了“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也就是说,衣服是套上去的。
师请坐。你对文本的细节关注很到位。其实,这是一篇外文译著,什么是外文译著?
生翻译家把用英文等外国语言写成的文章翻译成中文。
师好的,请坐。因为是由外国语言翻译而来的,有一个问题就产生了——不同的翻译家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因而他们的翻译有时候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在阅读这样的外文译著时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个版本,一定要找一找不同的版本进行对比阅读。顺着这个思路,老师看了很多版本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玩味的地方。请大家看这两种译法。(PPT出示——李汉昭译:“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陈晓颖译:“这个时候,我终于失去了耐心,抓起她送我的新娃娃,一把扔到地上。摸索着娃娃残留在地上的碎片,我心里竞然十分痛快。”)第一种译法就是我们课本上选用的李汉昭的翻译,他将“doll”翻译成布娃娃;第二种译法将“doll”翻译成娃娃。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哪种翻译更好?
生我觉得翻译成布娃娃好,因为娃娃有不同种类,布娃娃特指布做的,而且听起来跟小朋友一样。
(其他学生笑。)
师请坐。他认为娃娃会让人产生误解,而布娃娃指代更明确,就是布做的。
生我觉得娃娃好,因为你看,布娃娃是摔不碎的,而娃娃可以是塑料做的、陶瓷做的,可以摔碎。 师请坐,他认为娃娃好,娃娃的质地不明确,这样更能解释摔碎。生我觉得还是布娃娃好,因为前文说了,衣服是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这里可以体现萝拉对海伦·凯勒的爱心。如果与这里呼应的话,娃娃应该是布娃娃。
师好。前后文呼应,不脱离文本,所以她认为布娃娃好。我们再来读一读文中的一段文字,然后思考,到底是娃娃好,还是布娃娃好。(PPT出示: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再来看看,是娃娃好,还是布娃娃好?
生我觉得还是布娃娃好,因为莎莉文老师就是想让“我”弄清楚,每个东西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如果是娃娃的话,就可能会混淆,而布娃娃就会更清晰。
江老师在谈及备课体会时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阅读了很多版本的译文,甚至还专门请教英语老师,‘doll’是不是一定要译成‘布娃娃’。最终通过不同版本的对比发现,有的版本翻译为‘娃娃’,而百度百科以及一些传记认为海伦·凯勒摔的是‘瓷娃娃’。为什么译者要翻译为违背常识的‘布娃娃’呢?这个问题并不来源于教参,而是产生于实际的阅读,这样的讨论才是有价值的。”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江老师潜心会文、爬梳剔抉,更重要的是,他在不经意间教给学生一种深度阅读方法——多版本比较阅读。
三、是“语言”还是“生命”?
《再塑生命的人》节选白海伦·凯勒的自传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中的励志精神鼓舞着无数的人,因而教师很容易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诚然,语文教学天生具有“人文性”,对促进学生精神成长责无旁贷。但关键是,语文课上的思想道德教育,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一体两面,不可分割,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自然而然,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不着痕迹。在语文课上,如果思想道德教育的企图过于明显,脱离文本,离开文字,一起喊口号、发宏愿、说理想、谈人生,那么,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至少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江老师充分发掘文本中的语文要素和精神价值,立言立人。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虽然文章标题是“再塑生命的人”,但实际上奇迹并未发生在海伦·凯勒身上,她只是掌握了一些原本不知道语言词汇,最多算是再塑语言能力,那为什么要说“再塑生命”?请大家讨论思考。
生文中说“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从这个“新的思想”就能看出,每当莎莉文老师教会她一个词语之后,她就会产生新的联想,例如父亲、母亲等词,都是家庭成员;莎莉文老师是给予她爱和帮助的,也让她懂得了生命中是有亲情存在的。
师前面我们说了,海伦·凯勒是无知的,但现在她知道什么是亲情了,她对生命有了新的了解。
生通过这些语言学习,海伦·凯勒懂得了世界万物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彼此都互相联系的,生命也是彼此相通的,所以莎莉文老师再塑的是她的生命。
师好的。她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了,她能和外界发生联系了。
生通过学习,她学会了区分杯和水,知道了每个事物都有名字,生命不再是混沌的了。
师对,她学会了区分事物,能够指代每一个物体,有了概念,生命的领域拓宽了。综上所述,生命和语言有什么关联呢?我们再看看这篇文章的体式——自传体节选。所谓自传体,就是写自己的事情,比如人物传记。我读《海伦·凯勒传》时,发现了一些片段。(PPT出示:①她在手上学习拼写单词,历时三个半月之后,她开始用铅笔写信了;②从读盲文卡片,到读盲文书籍,海伦进步很快;③海伦出版了《我的一生》《我所居住的世界》《石壁之歌》等书后,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因而受到社会的如潮好评;④她还要经常去出席各种会议或演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她学会了当众说话)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发现:学了三个半月后,她已经开始写信了,然后她又开始读书、写书,甚至能够进行演讲。虽然再塑的是语言能力,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借助语言这个阶梯,海伦·凯勒有了怎样的变化?
生她学会了区分不同的事物。
生她的感情丰富了,懂得了后悔和伤心。
生她能够与人沟通交流,也能写书,发表观点。
师是的。这时的海伦·凯勒不再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而是一个通过语言走进光明的人,一个走进社会的人。一个人只有进入社会,她的生命才有意义。(完成板书,画成一个“人”字)海伦·凯勒的生命可以再塑,我们的生命需要再塑吗?
再塑的是语言,为什么说是生命?江老师意识到,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往往浮于表面,对“生命”的理解大多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于是,在他的引导下,学生穿行于海伦·凯勒的语言文字中,将对“生命”的诠释具化为“具体可感的亲情”“个体与外界的联系”“每个事物都有名字,生命不再混沌”等,体认到“这时的海伦·凯勒不再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而是一個通过语言走进光明的人,一个走进社会的人。一个人只有进入社会,她的生命才有意义”。育人可谓水到渠成。学生深入阅读,知道语言再塑对于海伦·凯勒生命的意义,以及海伦·凯勒是如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的,要比空谈她的坚强和伟大更真实有效。当江老师最后完成板书,画成一个“人”字时,我认为,“人”已经画在学生的心中。
关键词:文字推敲 比较阅读 《再塑生命的人》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谈到,读书要“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有宏观整体的考量,又需要立足细节去推敲品味,从那些“貌不惊人”的字词中准确地理解作者所传达的情意,方能真正走进文本,体悟其神韵。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观摩了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江跃老师执教的《再塑生命的人》一课。江老师带领学生在文字上如琢如磨,对细节反复涵泳体味,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文字背后。
一、是“摔”还是“撕”?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语言文字的秘妙,往往潜藏在字里行间。因而,教师要带着学生“明察秋毫”,探骊得珠,于文字细微之处咂摸出文本的深层含义。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PPT出示:“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大家发现神奇之处了吗?(学生欲言又止。)
师大家不敢说了?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布娃娃,怎么可能把它摔碎?“摔”这个动词用得不恰当,如果按照常理,应该把“摔”这个动词改成“撕”。因为布娃娃是用布做的,不能被摔碎。这可能是她的一种內心想法,实际上布娃娃没有碎。
师请坐。他的疑问正是我的疑问。这是一个布娃娃,但是海伦·凯勒一摔就把它摔碎了。刚刚这位同学认为,这可能是海伦内心的想法,实际上布娃娃并没有碎。是这样吗?布娃娃究竟碎了没有?
生碎了。
师请从文本中找出证据。
生因为文中说了,是莎莉文老师把布娃娃的碎片扫到炉子边的。如果只是想象的话,那么莎莉文老师怎么会去扫这些碎片呢?文章后面也说了,“我”又摸索回去找到碎片,想把娃娃拼起来。这就更加证明了实际上她把它摔碎了。
师谢谢你!你对文本非常熟悉,前后联系得非常紧密。
生她对这些动作可能也分不清。例如,她说“摔”,布娃娃是不会摔碎的,她可能是撕碎的。
师好的,请坐。这样可怜的海伦·凯勒当然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当然会对光明充满渴望,所以她才有了这样一段心灵独白。(PPT出示——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读出海伦·凯勒的无助、可怜。
把布娃娃“摔碎”是一个与常识相违背的问题,潜藏在文字的缝隙间。江老师抓住这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引领学生从小口进入,窥见了文本的又一重洞天,令人豁然开朗。看上去是在斟酌“摔碎”是否确当的问题,实质则指向海伦·凯勒的成长过程和内心世界。师生在推敲语言的过程中,一步步走进海伦·凯勒的世界,去体察感悟,从而理解了海伦·凯勒的无助、可怜——因为,海伦·凯勒根本就分不清怎样的动作是“摔”,怎样的动作是“撕”。换言之,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海伦·凯勒是一个又盲又聋的人,无法辨别“摔”和“撕”的区别,她的生活、学习是何其不易,那么学生只是快速知道了一个常识,教学也就缺少了透过语言文字抵达作者内心世界的张力。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二、是“娃娃”还是“布娃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不能只是站在“岸边”指手画脚,空洞说教。有时,教师以自己的阅读感受来创设情境,设疑启思,学生便可打开思路,“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怎样理解这个神奇的布娃娃呢?
生我觉得布娃娃可能是瓷做的,上面套着一层布。
(其他学生笑。)
师大家先别忙着笑,请他先说说证据。
生因为在第六自然段中就说了“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也就是说,衣服是套上去的。
师请坐。你对文本的细节关注很到位。其实,这是一篇外文译著,什么是外文译著?
生翻译家把用英文等外国语言写成的文章翻译成中文。
师好的,请坐。因为是由外国语言翻译而来的,有一个问题就产生了——不同的翻译家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因而他们的翻译有时候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在阅读这样的外文译著时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个版本,一定要找一找不同的版本进行对比阅读。顺着这个思路,老师看了很多版本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玩味的地方。请大家看这两种译法。(PPT出示——李汉昭译:“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陈晓颖译:“这个时候,我终于失去了耐心,抓起她送我的新娃娃,一把扔到地上。摸索着娃娃残留在地上的碎片,我心里竞然十分痛快。”)第一种译法就是我们课本上选用的李汉昭的翻译,他将“doll”翻译成布娃娃;第二种译法将“doll”翻译成娃娃。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哪种翻译更好?
生我觉得翻译成布娃娃好,因为娃娃有不同种类,布娃娃特指布做的,而且听起来跟小朋友一样。
(其他学生笑。)
师请坐。他认为娃娃会让人产生误解,而布娃娃指代更明确,就是布做的。
生我觉得娃娃好,因为你看,布娃娃是摔不碎的,而娃娃可以是塑料做的、陶瓷做的,可以摔碎。 师请坐,他认为娃娃好,娃娃的质地不明确,这样更能解释摔碎。生我觉得还是布娃娃好,因为前文说了,衣服是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这里可以体现萝拉对海伦·凯勒的爱心。如果与这里呼应的话,娃娃应该是布娃娃。
师好。前后文呼应,不脱离文本,所以她认为布娃娃好。我们再来读一读文中的一段文字,然后思考,到底是娃娃好,还是布娃娃好。(PPT出示: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再来看看,是娃娃好,还是布娃娃好?
生我觉得还是布娃娃好,因为莎莉文老师就是想让“我”弄清楚,每个东西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如果是娃娃的话,就可能会混淆,而布娃娃就会更清晰。
江老师在谈及备课体会时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阅读了很多版本的译文,甚至还专门请教英语老师,‘doll’是不是一定要译成‘布娃娃’。最终通过不同版本的对比发现,有的版本翻译为‘娃娃’,而百度百科以及一些传记认为海伦·凯勒摔的是‘瓷娃娃’。为什么译者要翻译为违背常识的‘布娃娃’呢?这个问题并不来源于教参,而是产生于实际的阅读,这样的讨论才是有价值的。”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江老师潜心会文、爬梳剔抉,更重要的是,他在不经意间教给学生一种深度阅读方法——多版本比较阅读。
三、是“语言”还是“生命”?
《再塑生命的人》节选白海伦·凯勒的自传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中的励志精神鼓舞着无数的人,因而教师很容易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诚然,语文教学天生具有“人文性”,对促进学生精神成长责无旁贷。但关键是,语文课上的思想道德教育,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一体两面,不可分割,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自然而然,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不着痕迹。在语文课上,如果思想道德教育的企图过于明显,脱离文本,离开文字,一起喊口号、发宏愿、说理想、谈人生,那么,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至少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江老师充分发掘文本中的语文要素和精神价值,立言立人。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虽然文章标题是“再塑生命的人”,但实际上奇迹并未发生在海伦·凯勒身上,她只是掌握了一些原本不知道语言词汇,最多算是再塑语言能力,那为什么要说“再塑生命”?请大家讨论思考。
生文中说“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从这个“新的思想”就能看出,每当莎莉文老师教会她一个词语之后,她就会产生新的联想,例如父亲、母亲等词,都是家庭成员;莎莉文老师是给予她爱和帮助的,也让她懂得了生命中是有亲情存在的。
师前面我们说了,海伦·凯勒是无知的,但现在她知道什么是亲情了,她对生命有了新的了解。
生通过这些语言学习,海伦·凯勒懂得了世界万物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彼此都互相联系的,生命也是彼此相通的,所以莎莉文老师再塑的是她的生命。
师好的。她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了,她能和外界发生联系了。
生通过学习,她学会了区分杯和水,知道了每个事物都有名字,生命不再是混沌的了。
师对,她学会了区分事物,能够指代每一个物体,有了概念,生命的领域拓宽了。综上所述,生命和语言有什么关联呢?我们再看看这篇文章的体式——自传体节选。所谓自传体,就是写自己的事情,比如人物传记。我读《海伦·凯勒传》时,发现了一些片段。(PPT出示:①她在手上学习拼写单词,历时三个半月之后,她开始用铅笔写信了;②从读盲文卡片,到读盲文书籍,海伦进步很快;③海伦出版了《我的一生》《我所居住的世界》《石壁之歌》等书后,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因而受到社会的如潮好评;④她还要经常去出席各种会议或演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她学会了当众说话)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发现:学了三个半月后,她已经开始写信了,然后她又开始读书、写书,甚至能够进行演讲。虽然再塑的是语言能力,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借助语言这个阶梯,海伦·凯勒有了怎样的变化?
生她学会了区分不同的事物。
生她的感情丰富了,懂得了后悔和伤心。
生她能够与人沟通交流,也能写书,发表观点。
师是的。这时的海伦·凯勒不再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而是一个通过语言走进光明的人,一个走进社会的人。一个人只有进入社会,她的生命才有意义。(完成板书,画成一个“人”字)海伦·凯勒的生命可以再塑,我们的生命需要再塑吗?
再塑的是语言,为什么说是生命?江老师意识到,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往往浮于表面,对“生命”的理解大多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于是,在他的引导下,学生穿行于海伦·凯勒的语言文字中,将对“生命”的诠释具化为“具体可感的亲情”“个体与外界的联系”“每个事物都有名字,生命不再混沌”等,体认到“这时的海伦·凯勒不再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而是一個通过语言走进光明的人,一个走进社会的人。一个人只有进入社会,她的生命才有意义”。育人可谓水到渠成。学生深入阅读,知道语言再塑对于海伦·凯勒生命的意义,以及海伦·凯勒是如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的,要比空谈她的坚强和伟大更真实有效。当江老师最后完成板书,画成一个“人”字时,我认为,“人”已经画在学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