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8月,带着青春少女对教师职业诗一般的向往,毕淑娟走上了讲台。毕淑娟永远不会忘记到农村中学报到时那神圣而又温馨的一幕:白发苍苍的老校长端坐在办公桌前,金色的阳光映照着桌上的两样水果——桃和李子。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毕淑娟的心怦然一动,仿佛有许多话要说,但竟什么都说不出来。脑海里跳动的只有老校长“桃李满天下”的希冀,心灵上铭刻的只有自己“桃李满天下”的信念。也正是在那一刻,“一辈子做一名教师——做一名优秀教师——做一名专家型教师”的梦想在毕淑娟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于是,为了这个美丽的愿望,毕淑娟就像林清玄笔下那株执着、坚韧的百合,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有多少人认定她就是一株野草,她都在深深地扎根,默默地蓄积,努力地成长,力求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毕淑娟说,她非常喜欢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其实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毕淑娟觉得,好的教育应该是激发,是唤醒,是点燃,是以情激情、以情燃情、以情动情的过程。
2010年,毕淑娟应邀到黑龙江执教《黄河颂》一课。为点燃学生的爱国激情,在引导学生品读完课文后,毕淑娟说:“同学们,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无情地践踏我华北大地,蹂躏我中华儿女,他们疯狂地扫荡,残酷地杀戮,一时间,血流成河,尸骨遍地,中华民族危在旦夕。”接着播放了一段南京大屠杀的视频。一幕幕血腥杀戮、惨绝人寰的场景,让学生触目惊心,悲痛万分。这时,毕淑娟又激情讲述:“同学们,敌人的暴行令人发指,无数中国人的心在流泪,在流血!难道中国人就这样束手待毙吗?不!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中华儿女奋起反抗,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革命洪流之中,汹涌的革命浪潮迅速席卷整个中华大地!”接着播放了一段抗日战争的视频。正当同学们群情振奋、义愤填膺时,毕淑娟又吟诵了同时代背景下的两首诗。毕淑娟说:“同学们,这时候,文学也成了战斗的武器!诗人艾青发出了《我爱这土地》的深情呼唤——‘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田间也用鼓点一样的诗句鼓舞我们起来战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用手指着我们的脊梁说:看,这是奴隶!’”此时此刻,学生已经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毕淑娟又说:“同学们,不仅文学成了战斗的武器,音乐也成了战斗的武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连续创作六天,写下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巨作——《黄河大合唱》。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伴随着激荡昂扬的旋律,同学们全体起立,大声呼喊:“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仿佛走上了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
黑龙江省鸡西市树梁中学的吕涛听了这节课后,写下了这样的评价:“毕老师认为,读诗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化成诗人。纵观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本人,我们也仿佛回到了那个同仇敌忾、战火纷飞的年代。整节课不啻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无论是配乐、画面还是老师激情澎湃的朗诵和讲解,时时撞击着学生们的心灵,让生活在温柔富贵乡里的孩子们真真切切地经受了一场炮火的洗礼,感受了英雄的气魄和民族的精神。这堂课的情境创设,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语文,已经带着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智慧和激情融进了毕淑娟的血液,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曾有老师这样问毕淑娟:“这节课,你准备了多长时间?”毕淑娟笑了笑,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作了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花园
2011年9月,毕淑娟被任命为实验小学校长。实验小学建校已经60多年,却一直没有操场,这也成为各级领导和历任校长最头疼的问题。没有操场,学校3000多名孩子便只能在狭小的空地上做操、上体育课,毕淑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充分调研后,毕淑娟跑村委、跑区委、跑建委,跑教育局、跑国土局、跑规划局,终于以自己的执着打动了各级领导。可是,操场开工不久,就遇到了更大的麻烦,一群无业青年,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威胁毕淑娟说:“操场可以建,但要给我们10万块钱,否则就收拾你们全家。”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毕淑娟特别冷静,面对他们的百般纠缠、无理取闹,毕淑娟和颜悦色、不卑不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用自己的一身正气和满腔真情感化了他们。第二天,毕淑娟向上级领导作了汇报,领导们又在百忙之中多次出面协调,历经千回百折,操场才得以继续开工建设。操场投入使用的那一天,阳光明媚,看着孩子们在宽阔的塑胶操场上奔跑、欢跳的身影,毕淑娟喜极而泣,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心酸,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
作为“国培计划”专家、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课程专家,十多年来,毕淑娟都要承担非常繁重的培训指导任务。每年暑期研修,她作为专家组组长,既要制定研修指导方案,又要推进研修进度;既要开发课程资源,又要亲临一线指导;既要撰写引领文章,又要批阅大量作业,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凌晨。有一天夜里,毕淑娟收到了老公这样一条短信:“老婆,俺吃饭时,你在线上;俺睡觉时,你还在线上;俺都一觉醒来了,你依然在线上。现在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连星星都睡了,你怎么还不睡啊!”她噗嗤一笑,竟然睡意全无,给老公作了这样的回复:“老公,谢谢你的关心!不要挂念俺,俺一点都不寂寞,因为此刻还有成千上万的老师在线上陪着俺呢!说真的,能够看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每一个参与研修的老师身上精彩绽放,俺真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了!”
2017年8月,一纸调令又让毕淑娟回到了花园学校做校长。在重归花园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时时被花园人执着进取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境界温暖着、感动着,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崇高!如今,她又重新确立了花园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绿色教育,书香校园,诗意生活”;重新确立了花园学校的誓词:“我所站立的地方,正是我的花园。我怎么样,花园便怎么样。我是什么,花园便是什么。我有希望,花园便有希望。我有希望,祖国便有希望。我骄傲,我是花园人”。每次升旗或重大集会,全体师生都会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铿锵的誓言响彻云霄,喊出了花园人的风采和气势,喊出了花园人的精神和境界。 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他们都记得我
2012年2月15日凌晨3点,毕淑娟收到了一条长长的短信——“毕校长,我是闫海燕。今晚又失眠了,想起你!肉麻點的话,很想你!虽在你手下工作时间很短,但却深深崇敬你!一个女人,如此向善和宽广,男人几个能做到?我工作九年,见到你后,才知道什么是思想引领、道德引领、品质引领、理念引领!先进的,博大的,诗意的,向上的,激情的……深深叩击我的心灵!你对待工作的气质,对我的影响也许是终身的!真心谢谢你!向胸藏丘壑、腹有诗书的你致敬!”
前年暑假,一群刚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学到实验小学看毕淑娟,临别时,刘明源递给毕淑娟一封信,说是好多话当面不好意思说,您还是看信吧。送别后,毕淑娟端坐在办公桌前细细品读,一次次热泪奔流。信的最后,刘明源这样写道:“毕老师,高中三年,每当我感到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想到您,想起您的课堂,想起您的赠言,然后我就有了新生的力量和勇气。我一直把您当作我最敬重、最喜爱的老师,没有之一,您一直都是我的人生导师、精神导师……”
这些故事,一直在毕淑娟的心里珍藏着。毕淑娟想,作为一名老师、一位校长,能赢得家长、老师、学生如此的尊重和信赖,能沐浴在人性最美丽的光辉中,是一件多么幸福和自豪的事啊!
人物专访
本刊记者:在校长岗位多年,您认为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毕淑娟:回首做校长的这些年,最有成就感的应该是用自己的教育思想打造了“生态教育”这一教育品牌。我所倡导的生态教育,就是把教育看作一个有机整体,遵循教育的自然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营造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建设清新、高雅的生态文化,实施科学、人文的生态管理,倡导灵活、扎实的生态德育,开发生动、丰富的生态课程,构建幸福、快乐的生态课堂,开展真实、有效的生态科研,组织活泼、多彩的生态活动,打造轻负、高效的教学质量,使每一个生命个体得到积极主动、健康和谐、全面均衡的发展。《中国教育报》以《生态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如花绽放》为题作了报道。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本刊记者:您所倡导的绿色教育,如今是如何在推行呢?
毕淑娟:2017年8月,我从实验小学调入我曾经工作过14年的花园学校做校长。目前,我又重新确立了花园学校的核心发展理念:“实施绿色教育,打造书香校园,共享诗意生活”,力求让每一项活动都呈现出生命的绿色和成长的灵动,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生活的诗意和生命的快乐。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致力于建设绿色文化,让我们的学校更有精神;致力于营造绿色环境,让我们的校园更有诗意;致力于实施绿色管理,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温度;致力于开展绿色阅读,让我们的学校更有品位;致力于构建绿色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活力;致力于开发绿色课程,让我们的学生更有素养;致力于开展绿色德育,让我们的学生更有教养;致力于打造绿色质量,让我们的老师更有尊严,更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我还重新拟定了花园誓词:“我所站立的地方,正是我的花园。我怎么样,花园便怎么样。我是什么,花园便是什么。我有希望,花园便有希望。我有希望,祖国便有希望。我骄傲,我是花园人。”在全体教师会上,我对大家庄严承诺:我是来做事的,不是来做官的。给我一点时间,我将给大家一个更美丽的花园!
本刊记者:在教师培养成长方面,您是采取的什么方针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呢?
毕淑娟:在教师培养方面,我们一是通过加入“中国名校联盟”的方式,通过名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同课异构、成果展示等方式,给教师提供发展平台;二是通过“网络远程研修”,听报告,看优课,进行互动研讨,完成线下作业,促进教师成长;三是建立“城乡联盟”,通过跟岗培训、送课下乡、名师课堂展示等活动,促进联片教研,共同提升;四是实施“五大工程”,即灵魂塑造工程、富脑强功工程、课堂创优工程、科研兴校工程、名师带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于是,为了这个美丽的愿望,毕淑娟就像林清玄笔下那株执着、坚韧的百合,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有多少人认定她就是一株野草,她都在深深地扎根,默默地蓄积,努力地成长,力求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毕淑娟说,她非常喜欢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其实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毕淑娟觉得,好的教育应该是激发,是唤醒,是点燃,是以情激情、以情燃情、以情动情的过程。
2010年,毕淑娟应邀到黑龙江执教《黄河颂》一课。为点燃学生的爱国激情,在引导学生品读完课文后,毕淑娟说:“同学们,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无情地践踏我华北大地,蹂躏我中华儿女,他们疯狂地扫荡,残酷地杀戮,一时间,血流成河,尸骨遍地,中华民族危在旦夕。”接着播放了一段南京大屠杀的视频。一幕幕血腥杀戮、惨绝人寰的场景,让学生触目惊心,悲痛万分。这时,毕淑娟又激情讲述:“同学们,敌人的暴行令人发指,无数中国人的心在流泪,在流血!难道中国人就这样束手待毙吗?不!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中华儿女奋起反抗,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革命洪流之中,汹涌的革命浪潮迅速席卷整个中华大地!”接着播放了一段抗日战争的视频。正当同学们群情振奋、义愤填膺时,毕淑娟又吟诵了同时代背景下的两首诗。毕淑娟说:“同学们,这时候,文学也成了战斗的武器!诗人艾青发出了《我爱这土地》的深情呼唤——‘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田间也用鼓点一样的诗句鼓舞我们起来战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用手指着我们的脊梁说:看,这是奴隶!’”此时此刻,学生已经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毕淑娟又说:“同学们,不仅文学成了战斗的武器,音乐也成了战斗的武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连续创作六天,写下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巨作——《黄河大合唱》。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伴随着激荡昂扬的旋律,同学们全体起立,大声呼喊:“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仿佛走上了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
黑龙江省鸡西市树梁中学的吕涛听了这节课后,写下了这样的评价:“毕老师认为,读诗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化成诗人。纵观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本人,我们也仿佛回到了那个同仇敌忾、战火纷飞的年代。整节课不啻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无论是配乐、画面还是老师激情澎湃的朗诵和讲解,时时撞击着学生们的心灵,让生活在温柔富贵乡里的孩子们真真切切地经受了一场炮火的洗礼,感受了英雄的气魄和民族的精神。这堂课的情境创设,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语文,已经带着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智慧和激情融进了毕淑娟的血液,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曾有老师这样问毕淑娟:“这节课,你准备了多长时间?”毕淑娟笑了笑,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作了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花园
2011年9月,毕淑娟被任命为实验小学校长。实验小学建校已经60多年,却一直没有操场,这也成为各级领导和历任校长最头疼的问题。没有操场,学校3000多名孩子便只能在狭小的空地上做操、上体育课,毕淑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充分调研后,毕淑娟跑村委、跑区委、跑建委,跑教育局、跑国土局、跑规划局,终于以自己的执着打动了各级领导。可是,操场开工不久,就遇到了更大的麻烦,一群无业青年,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威胁毕淑娟说:“操场可以建,但要给我们10万块钱,否则就收拾你们全家。”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毕淑娟特别冷静,面对他们的百般纠缠、无理取闹,毕淑娟和颜悦色、不卑不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用自己的一身正气和满腔真情感化了他们。第二天,毕淑娟向上级领导作了汇报,领导们又在百忙之中多次出面协调,历经千回百折,操场才得以继续开工建设。操场投入使用的那一天,阳光明媚,看着孩子们在宽阔的塑胶操场上奔跑、欢跳的身影,毕淑娟喜极而泣,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心酸,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
作为“国培计划”专家、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课程专家,十多年来,毕淑娟都要承担非常繁重的培训指导任务。每年暑期研修,她作为专家组组长,既要制定研修指导方案,又要推进研修进度;既要开发课程资源,又要亲临一线指导;既要撰写引领文章,又要批阅大量作业,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凌晨。有一天夜里,毕淑娟收到了老公这样一条短信:“老婆,俺吃饭时,你在线上;俺睡觉时,你还在线上;俺都一觉醒来了,你依然在线上。现在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连星星都睡了,你怎么还不睡啊!”她噗嗤一笑,竟然睡意全无,给老公作了这样的回复:“老公,谢谢你的关心!不要挂念俺,俺一点都不寂寞,因为此刻还有成千上万的老师在线上陪着俺呢!说真的,能够看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每一个参与研修的老师身上精彩绽放,俺真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了!”
2017年8月,一纸调令又让毕淑娟回到了花园学校做校长。在重归花园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时时被花园人执着进取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境界温暖着、感动着,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崇高!如今,她又重新确立了花园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绿色教育,书香校园,诗意生活”;重新确立了花园学校的誓词:“我所站立的地方,正是我的花园。我怎么样,花园便怎么样。我是什么,花园便是什么。我有希望,花园便有希望。我有希望,祖国便有希望。我骄傲,我是花园人”。每次升旗或重大集会,全体师生都会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铿锵的誓言响彻云霄,喊出了花园人的风采和气势,喊出了花园人的精神和境界。 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他们都记得我
2012年2月15日凌晨3点,毕淑娟收到了一条长长的短信——“毕校长,我是闫海燕。今晚又失眠了,想起你!肉麻點的话,很想你!虽在你手下工作时间很短,但却深深崇敬你!一个女人,如此向善和宽广,男人几个能做到?我工作九年,见到你后,才知道什么是思想引领、道德引领、品质引领、理念引领!先进的,博大的,诗意的,向上的,激情的……深深叩击我的心灵!你对待工作的气质,对我的影响也许是终身的!真心谢谢你!向胸藏丘壑、腹有诗书的你致敬!”
前年暑假,一群刚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学到实验小学看毕淑娟,临别时,刘明源递给毕淑娟一封信,说是好多话当面不好意思说,您还是看信吧。送别后,毕淑娟端坐在办公桌前细细品读,一次次热泪奔流。信的最后,刘明源这样写道:“毕老师,高中三年,每当我感到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想到您,想起您的课堂,想起您的赠言,然后我就有了新生的力量和勇气。我一直把您当作我最敬重、最喜爱的老师,没有之一,您一直都是我的人生导师、精神导师……”
这些故事,一直在毕淑娟的心里珍藏着。毕淑娟想,作为一名老师、一位校长,能赢得家长、老师、学生如此的尊重和信赖,能沐浴在人性最美丽的光辉中,是一件多么幸福和自豪的事啊!
人物专访
本刊记者:在校长岗位多年,您认为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毕淑娟:回首做校长的这些年,最有成就感的应该是用自己的教育思想打造了“生态教育”这一教育品牌。我所倡导的生态教育,就是把教育看作一个有机整体,遵循教育的自然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营造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建设清新、高雅的生态文化,实施科学、人文的生态管理,倡导灵活、扎实的生态德育,开发生动、丰富的生态课程,构建幸福、快乐的生态课堂,开展真实、有效的生态科研,组织活泼、多彩的生态活动,打造轻负、高效的教学质量,使每一个生命个体得到积极主动、健康和谐、全面均衡的发展。《中国教育报》以《生态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如花绽放》为题作了报道。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本刊记者:您所倡导的绿色教育,如今是如何在推行呢?
毕淑娟:2017年8月,我从实验小学调入我曾经工作过14年的花园学校做校长。目前,我又重新确立了花园学校的核心发展理念:“实施绿色教育,打造书香校园,共享诗意生活”,力求让每一项活动都呈现出生命的绿色和成长的灵动,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生活的诗意和生命的快乐。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致力于建设绿色文化,让我们的学校更有精神;致力于营造绿色环境,让我们的校园更有诗意;致力于实施绿色管理,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温度;致力于开展绿色阅读,让我们的学校更有品位;致力于构建绿色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活力;致力于开发绿色课程,让我们的学生更有素养;致力于开展绿色德育,让我们的学生更有教养;致力于打造绿色质量,让我们的老师更有尊严,更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我还重新拟定了花园誓词:“我所站立的地方,正是我的花园。我怎么样,花园便怎么样。我是什么,花园便是什么。我有希望,花园便有希望。我有希望,祖国便有希望。我骄傲,我是花园人。”在全体教师会上,我对大家庄严承诺:我是来做事的,不是来做官的。给我一点时间,我将给大家一个更美丽的花园!
本刊记者:在教师培养成长方面,您是采取的什么方针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呢?
毕淑娟:在教师培养方面,我们一是通过加入“中国名校联盟”的方式,通过名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同课异构、成果展示等方式,给教师提供发展平台;二是通过“网络远程研修”,听报告,看优课,进行互动研讨,完成线下作业,促进教师成长;三是建立“城乡联盟”,通过跟岗培训、送课下乡、名师课堂展示等活动,促进联片教研,共同提升;四是实施“五大工程”,即灵魂塑造工程、富脑强功工程、课堂创优工程、科研兴校工程、名师带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