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互联网以其“无国界性”和“超领土”的虚拟存在,已全面渗透到现实世界中的政治、社会、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领域。一旦重要的网络受到攻击,陷入瘫痪,整个国家安全就将面临崩溃的危险,其后果并不亚于用核弹直接轰炸一个国家的重要设施,甚至更为严重。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新战场,它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互联网时代的兴亡。
一、互联网具有对国家安全挑战的天性
上亿台电脑整合在一起的互联网不但正在成为影响深远的“超级媒体”,而且正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互联网这一技术结构和组织形态呈现出以下特征:
1.难以控制的信息越境流动。
互联网是一个不需要护照、没有边防检查站、出入境畅通的“数字化王国”,通过网络可以将大量资料跨国传递,它们不受传统控制形式的影响,对一国文化的影响将超过任何一个直播卫星系统。在不平衡的信息流动中,信息输出大国更容易将本国的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传递给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扩张,弱化政治控制。此外,通过网络,有意或无意的泄露国家机密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将大大增加。
2.通过互联网实施侵入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尤其在发达国家,网络已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而且是控制系统的中枢。不仅国防设施要靠网络指挥,包括电话网、油气管道、电力网、交通管制系统、国家资金转移系统、各种银行转帐系统和卫生保健系统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也越来越建立在对计算机网络的极端依赖上。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3.通过互联网实施侵入的特征
(1)侵入成本低这是其最具本质性的特征,即攻击者只需以极少的资源就可以对拥有极大资源的敌人发起进攻并造成极大破坏,这一可能性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不但一些军事力量并不强大的小国如今可以雇佣或训练黑客,利用信息戰来与大国一比高低,而且恐怖组织甚至黑客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国家安全的巨大敌人。
(2)侵入隐秘性网络的加密性和匿名性使侵入者难以被察觉。对信息和信息系统资源的攻击既可能来自个人或一小撮黑客的自我挑战性行为,也可能是为了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实施的有目标的间谍行为,还有可能是直接以政治目的为动力的行为。显然,很难对上述行为作出仔细的区分。这使得原来意义上区分敌国和盟国的二分法变得难以操作,因为很难知道袭击来自何方,是国家、组织还是个人;也使得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意义有所降低。此外,情报的收集变得困难,对袭击的预先警示也很困难,有时系统的偶然故障和敌人有计划的攻击可能表现得一样。
(3)侵入后果无法设想程序设计高手可以通过夺取或篡改系统控制权、植入病毒或破坏硬件等多样的方式实行侵入。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通过互联网侵入的后果至少有4种:一是窃取情报,即闯入系统窥视机密信息并复制;二是信息破坏,即删除或自主处理系统的信息;三是拒绝服务,即使系统中断工作;四是摧毁电子通讯器件,彻底毁坏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由于系统的机密层次和与国家安全的关联度不一样,即使看起来一个小小的环节被突破,也可能带来巨大灾难。例如曾经横行网络的“美莉莎”电子邮件病毒在三天内袭击了数百万台电脑主机,导致大批政府机构和高技术企业被迫关闭其网络门户。
二、强化网络安全确保国家安全
互联网的扩张要求国家修订其安全观念,增强其应对新的突发事件的能力。传统意义上的领土安全和社会稳定依然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但除此之外,国家必须高度重视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设施的安全,把国家安全的视野从单纯的物理疆域扩充至数字化空间,把对国家安全的防卫重点从处理危机扩充到全面防范。
从世界范围看,信息时代使国家能力的差别进一步拉大,那些控制软硬件技术的信息技术强国处在了十分有利的垄断地位,更可怕的是还可以在其提供的技术产品中“弄鬼”,以达到间接控制甚至破坏其它国家安全的目的。这给后发展国家引进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敲响了警钟。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对信息领域高技术强国的过分依赖几乎等同于被对手扼住咽喉。
为此,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一、互联网具有对国家安全挑战的天性
上亿台电脑整合在一起的互联网不但正在成为影响深远的“超级媒体”,而且正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互联网这一技术结构和组织形态呈现出以下特征:
1.难以控制的信息越境流动。
互联网是一个不需要护照、没有边防检查站、出入境畅通的“数字化王国”,通过网络可以将大量资料跨国传递,它们不受传统控制形式的影响,对一国文化的影响将超过任何一个直播卫星系统。在不平衡的信息流动中,信息输出大国更容易将本国的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传递给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扩张,弱化政治控制。此外,通过网络,有意或无意的泄露国家机密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将大大增加。
2.通过互联网实施侵入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尤其在发达国家,网络已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而且是控制系统的中枢。不仅国防设施要靠网络指挥,包括电话网、油气管道、电力网、交通管制系统、国家资金转移系统、各种银行转帐系统和卫生保健系统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也越来越建立在对计算机网络的极端依赖上。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3.通过互联网实施侵入的特征
(1)侵入成本低这是其最具本质性的特征,即攻击者只需以极少的资源就可以对拥有极大资源的敌人发起进攻并造成极大破坏,这一可能性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不但一些军事力量并不强大的小国如今可以雇佣或训练黑客,利用信息戰来与大国一比高低,而且恐怖组织甚至黑客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国家安全的巨大敌人。
(2)侵入隐秘性网络的加密性和匿名性使侵入者难以被察觉。对信息和信息系统资源的攻击既可能来自个人或一小撮黑客的自我挑战性行为,也可能是为了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实施的有目标的间谍行为,还有可能是直接以政治目的为动力的行为。显然,很难对上述行为作出仔细的区分。这使得原来意义上区分敌国和盟国的二分法变得难以操作,因为很难知道袭击来自何方,是国家、组织还是个人;也使得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意义有所降低。此外,情报的收集变得困难,对袭击的预先警示也很困难,有时系统的偶然故障和敌人有计划的攻击可能表现得一样。
(3)侵入后果无法设想程序设计高手可以通过夺取或篡改系统控制权、植入病毒或破坏硬件等多样的方式实行侵入。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通过互联网侵入的后果至少有4种:一是窃取情报,即闯入系统窥视机密信息并复制;二是信息破坏,即删除或自主处理系统的信息;三是拒绝服务,即使系统中断工作;四是摧毁电子通讯器件,彻底毁坏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由于系统的机密层次和与国家安全的关联度不一样,即使看起来一个小小的环节被突破,也可能带来巨大灾难。例如曾经横行网络的“美莉莎”电子邮件病毒在三天内袭击了数百万台电脑主机,导致大批政府机构和高技术企业被迫关闭其网络门户。
二、强化网络安全确保国家安全
互联网的扩张要求国家修订其安全观念,增强其应对新的突发事件的能力。传统意义上的领土安全和社会稳定依然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但除此之外,国家必须高度重视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设施的安全,把国家安全的视野从单纯的物理疆域扩充至数字化空间,把对国家安全的防卫重点从处理危机扩充到全面防范。
从世界范围看,信息时代使国家能力的差别进一步拉大,那些控制软硬件技术的信息技术强国处在了十分有利的垄断地位,更可怕的是还可以在其提供的技术产品中“弄鬼”,以达到间接控制甚至破坏其它国家安全的目的。这给后发展国家引进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敲响了警钟。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对信息领域高技术强国的过分依赖几乎等同于被对手扼住咽喉。
为此,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中共开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