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逐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中,有很大一部分此前已在欧洲各大国际电影节首映或展映。尽管很多时候,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选择往往会使欧洲电影节主办方大跌眼镜,然而已方中意影片能否获得奥斯卡青睐,仍然是检验欧洲电影节主办方所作选择明智、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Dieter Kosslick)对此深有感触:“奥斯卡奖不仅是美国电影界的最高奖项,也是世界范围内分量最重的奖项之一,能否获得奥斯卡奖或者得到提名,对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影响很大。比如在第61届柏林电影节上,当我们宣布入围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名单时,曾出现许多质疑和批评的声音。九个月之后,当时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德语影片《皮娜》(Pina)、匈牙利语影片《都灵之马》(The Turin Horse)和伊朗波斯语影片《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A Separation)都获得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资格。自此,业界舆论风向大变,这不仅证明了柏林电影节的实力,证明了我们的眼光,也充分证明得到奥斯卡奖的认可对一部电影乃至一个电影节的意义。”
作为世界最久负盛名的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曾经展映过许多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甚至最终捧回小金人的影片,这一次也不例外:入围2011年第64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吾等何处去》(Where Do We Go Now)和《美丽》(Beauty)将分别代表黎巴嫩和南非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除此之外,土耳其影片《安纳托利亚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natolia)、以色列影片《脚注》(Footnote)和芬兰影片《勒阿弗尔》(Le Havre)等奥斯卡提名候选片都是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首次与观众见面。
然而,考虑到在评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影片时,欧洲投票者和美国投票者在口味和喜好上一向差异颇大,想不假思索一眼选出最可能取得成功的影片也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就导致戛纳与奥斯卡并非总是那么“步调一致”。以2010年为例,当年由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蒂埃里·弗雷莫(Thierry Fremaux)等人组成的选委会推选获得评审团大奖的由夏维尔·毕沃斯(Xavier Beauvois)执导的影片《人与神》(Of Gods and Men),代表法国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部影片上映后深得欧洲影评人的欢心,是法国2010年度综合媒体评分最高的本土电影,半数以上的法国主流媒体为此片打出满分五星,就连一向较为苛刻的《电影手册》和《世界报》也给它打了四星的高分,然而影片却最终未能入得奥斯卡评委们的法眼,连提名候选资格都未能取得。好在入围2010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合拍影片《法外之徒》(Outside the Law)最终获得代表阿尔及利亚冲击当年最佳外语片奖的资格,好歹算是为戛纳挣回一些面子。
戛纳影评人周前任首席代表让-克里斯托弗·拜戎(Jean-Christophe Berjon)解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委员会基本上是由一些岁数不小的好莱坞资深从业者组成,他们所喜爱的影片口味是不一定要大胆,但一定要有极强的情感诉求和电影叙述要素。”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艺术总监吉欧奇欧·戈塞提(Giorgio Gosetti)的看法更加悲观一些,他说:“近些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简直像中彩票,完全要靠运气,变数太多,根本无法预测。”
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表示,选择把一部电影在诸如柏林、戛纳、威尼斯、洛迦诺、圣丹斯以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等国际电影节上首映,首先就是对这部电影的一种认可,肯定了它的发展潜力。“但我不能打保票,说这部电影就一定能够获得奥斯卡奖的青睐。”
资深影评人皮尔·让-查尔斯·特森(Per Jean-Charles Tesson)是戛纳影评人周的现任首席代表。他认为,奥斯卡奖评委们肯定会特别关注戛纳和其他各大欧洲电影节,因为这么多年来,这些电影节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把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和他们的作品带到世人面前,包括来自美国的新生代电影从业者,帮助他们在自己的祖国获得认可和荣誉。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想确保被授予奥斯卡奖的电影和电影人能够继续创造历史,创造除主流电影之外的新的历史。”特森总结,“有时,奥斯卡奖的评委们可能会做出一些非常‘学院派’或者‘大众化’的选择,但是这种判断具有非常意义,因为它代表着好莱坞对国外电影的看法。将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希望通过欧洲电影节这块跳板搭上奥斯卡奖的直通车。我们必须意识到,应该把欧洲电影节的这一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Dieter Kosslick)对此深有感触:“奥斯卡奖不仅是美国电影界的最高奖项,也是世界范围内分量最重的奖项之一,能否获得奥斯卡奖或者得到提名,对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影响很大。比如在第61届柏林电影节上,当我们宣布入围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名单时,曾出现许多质疑和批评的声音。九个月之后,当时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德语影片《皮娜》(Pina)、匈牙利语影片《都灵之马》(The Turin Horse)和伊朗波斯语影片《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A Separation)都获得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资格。自此,业界舆论风向大变,这不仅证明了柏林电影节的实力,证明了我们的眼光,也充分证明得到奥斯卡奖的认可对一部电影乃至一个电影节的意义。”
作为世界最久负盛名的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曾经展映过许多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甚至最终捧回小金人的影片,这一次也不例外:入围2011年第64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吾等何处去》(Where Do We Go Now)和《美丽》(Beauty)将分别代表黎巴嫩和南非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除此之外,土耳其影片《安纳托利亚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natolia)、以色列影片《脚注》(Footnote)和芬兰影片《勒阿弗尔》(Le Havre)等奥斯卡提名候选片都是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首次与观众见面。
然而,考虑到在评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影片时,欧洲投票者和美国投票者在口味和喜好上一向差异颇大,想不假思索一眼选出最可能取得成功的影片也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就导致戛纳与奥斯卡并非总是那么“步调一致”。以2010年为例,当年由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蒂埃里·弗雷莫(Thierry Fremaux)等人组成的选委会推选获得评审团大奖的由夏维尔·毕沃斯(Xavier Beauvois)执导的影片《人与神》(Of Gods and Men),代表法国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部影片上映后深得欧洲影评人的欢心,是法国2010年度综合媒体评分最高的本土电影,半数以上的法国主流媒体为此片打出满分五星,就连一向较为苛刻的《电影手册》和《世界报》也给它打了四星的高分,然而影片却最终未能入得奥斯卡评委们的法眼,连提名候选资格都未能取得。好在入围2010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合拍影片《法外之徒》(Outside the Law)最终获得代表阿尔及利亚冲击当年最佳外语片奖的资格,好歹算是为戛纳挣回一些面子。
戛纳影评人周前任首席代表让-克里斯托弗·拜戎(Jean-Christophe Berjon)解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委员会基本上是由一些岁数不小的好莱坞资深从业者组成,他们所喜爱的影片口味是不一定要大胆,但一定要有极强的情感诉求和电影叙述要素。”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艺术总监吉欧奇欧·戈塞提(Giorgio Gosetti)的看法更加悲观一些,他说:“近些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简直像中彩票,完全要靠运气,变数太多,根本无法预测。”
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表示,选择把一部电影在诸如柏林、戛纳、威尼斯、洛迦诺、圣丹斯以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等国际电影节上首映,首先就是对这部电影的一种认可,肯定了它的发展潜力。“但我不能打保票,说这部电影就一定能够获得奥斯卡奖的青睐。”
资深影评人皮尔·让-查尔斯·特森(Per Jean-Charles Tesson)是戛纳影评人周的现任首席代表。他认为,奥斯卡奖评委们肯定会特别关注戛纳和其他各大欧洲电影节,因为这么多年来,这些电影节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把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和他们的作品带到世人面前,包括来自美国的新生代电影从业者,帮助他们在自己的祖国获得认可和荣誉。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想确保被授予奥斯卡奖的电影和电影人能够继续创造历史,创造除主流电影之外的新的历史。”特森总结,“有时,奥斯卡奖的评委们可能会做出一些非常‘学院派’或者‘大众化’的选择,但是这种判断具有非常意义,因为它代表着好莱坞对国外电影的看法。将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希望通过欧洲电影节这块跳板搭上奥斯卡奖的直通车。我们必须意识到,应该把欧洲电影节的这一作用发挥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