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sea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实习教学,阐述了如何上好实验课程及注重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主体意识合作创新
  实验教学作为高职学校教学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方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技能的关键环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的质量及发展,所以上好实验课,让实验教学发挥其应有作用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实验教学的目标
  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强调以能力为本位,市场为导向,体现宽基础,以实习改革为中心,理论教学改革为辅助,贴近社会实情和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岗位要求。同时要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实现,更有利于学生素质、操作技能和能力的提高,同时更贴近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岗位要求,有利于学生协作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实验教学要注重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实验教学要师生互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现在的素质教育已经明确指出,要通过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学习结论,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活动经验。通过实验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实验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比如,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从而解决实验中的矛盾,从而获取新知识等等。
  三、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对比试验:先随机抽取了6名学生先后在我的引导下单独研究实验问题,结果孤军奋战中,有的同学对我演示的实验现象根本提不出一个问题,有的在我的启发下能提一些问题,但却无法做出合理的猜想;有的学生能提出一两个猜想,但却想不出用什么办法来验证;也有的学生想出了方法却不会操作。试了6个人,没有一个能比较完整的完成研究活动。后来,我又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来研究同一问题,结果没有需要我如何细致的引导和启发,各组学生都能“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合计”着,完成了探究实验。合作状态下的学生思维显得特别活跃,他们仿佛能从同伴的交流中能得到更多的启发,虽然他们的交流言语和方式在我们教师眼里有的还有些不准确,但事实他们合作得很好,有几组完成得非常出色。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假如我们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协作,那么单纯的实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意味着“无为”和“失败”。但“小组互相协作”的方式,却能使学生们得到了“资源互补”,得到了相互启发。正是这种方式,使他们拥有了“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探讨的机会,从而使各自“零散”的想法能相互“凑合”、相互“碰撞”,使之趋于完整、合理、可行,同时,这种“面对面”、“手牵手”的合作方式还让他们学会了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与自我调整,这些是我们用十倍的灌输也无法做到的。此外,这种方式,还浑然营造了“人人参与,个个主动”的探究氛围,使学生喜欢实验,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实验的应用要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俗话说“实验小场景,工作大环境”,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实验教学应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进行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皮亚杰告诉我们:“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的指导工作是一项科学、复杂的综合性技术工作。实验指导教师的责任心要强,“传道授技又育人”是实验教师的天职,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技术工人,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之人。只要发挥教师的主导、积极作用,尽心尽责,从爱心出发,灵活多样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就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
其他文献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收获更多的知识。为了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效果,我们一定要转变已有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
目的: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痰瘀阻滞型急性缺血性中风(Acute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临床疗效及对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
信息技术课堂的导入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有效的课堂导入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因此,我们应当精妙地构思新课的导入,创造良好
作文教学是指导学生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和巩固语文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和发挥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正确认识社会,运用所学语文基础知识,正确反映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写出思想健康的文章,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指导作文,德育为首  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文如其人。要想作好文,必须先做好人。思想觉悟高,作文内容才健康。因此,小学生作文教
【摘要】记叙文是一种重要的题材,在学生各个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都十分重要。进入高中阶段记叙文学习依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文体,能够读懂记叙文是高中学生有效进行记叙文学习的灵魂,本文对如何让高中学生读懂记叙文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记叙文思考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描述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最先接触的一种文体,对很多学生来讲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最基本的数学能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更要重视基本的计算训练。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关键词】口算能力估算能力计算兴趣良好习惯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
【摘要】作文是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和成果的有效考核检查方式,同时,也是对中学生进行组词、造句和遣词造句综合训练的有效方法。能否学好写作,事关初中语文学习的成败,事关母语教学的成效,同时,因为语文在所有学科题目的阅读与理解里面的广泛运用程度,所以可以更进一步说,学好语文,写好作文,也有助于学好中学的其他学科。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应该有意识
【摘要】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既是对小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延伸,又是为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时期。但是就是在这个衔接阶段,一些初中生开始为文言文头疼起来,更有甚者丧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对于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影响很大。本文针对一些文言文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提出了学习文言文的四部曲,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树立学生们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
小学的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规范化、多样化训练,让学生的识字与阅读能力同步进行。语文教学的实践表明,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如果以语文实践为重点,不但可以顺利完成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教学任务,还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方位发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1.探索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形式  1.1. 运用对比,领会感情。对一些相对或相关的场面、人物进行对比,可使事物更加清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近年本人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经了解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觉得无内容可写,大多胡编滥造;语言单调枯燥,难以具体化;对周围事物观察力度不够;缺乏想象力;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