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04555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真菌感染频率的增高,唑类抗真菌药物随之被越来越多运用于临床治疗中,但耐药率逐年上升,成为困扰临床治疗真菌感染的难题之一。真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是多种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由于某些靶酶及耐药基因表达的增加造成的。文章着重介绍真菌唑类药物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以及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使用唑类药物和研发新型抗真菌药物提供用药策略及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随着白念珠菌临床感染的逐年增加以及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大量长期使用,导致了白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而耐药性的产生并非一种耐药机制决定的,可能是多种耐药机
据悉,这两年,国内多家花艺培训机构与国外花艺培训机构签约,将国际权威的花艺培训体系(如FDF、IHK、DFA等)引入中国。“原汁原味”的西式花艺培训课程进入国内,有望将我国的
目的:通过针刺舌三针为主穴治疗60例中风后失语病患临床疗效观察,比较针刺以舌三针为主穴针药并举结合语言功能康复训练与常规药物治疗结合语言功能训练的疗效为更多脑卒中后并发失语症患者实施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根据诊断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本医院内一科,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60例病例,随机分配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常规西医药物对症治疗
针对人工骨微管中细胞均匀粘附和营养成分顺利运输所需流速条件,研究支管与主管道之间的夹角对支管中流速的影响以及沿主管道不同位置的支管中液体速度分布,并结合自然骨微观
<正>尽管云南鲜切花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面对省内外花卉产业迅速崛起的挑战,云花如何提质增效,并改变其在国际高端市场经常沦为"次品"的局面,已成为众多贸易商最为关心
目的:探讨急诊室恶性袭医事件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急诊室恶性袭医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诱发因素及应对措施。结果:导致急诊室恶性袭
采用共沉淀法和共蒸发法制备辅酶Q10分别与β-CD,HP—β—CD及DM—G—CD的包合物,并分别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核磁共振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辅酶Q10与环糊精通过
采用超声法制备辅酶Q_(10)(CoQ_(10))的β-环糊精包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包合物的生成。试验结果表明:CoQ_(10)和β-环糊精的物质量比例1:8,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强度300
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探究个人-团队匹配对员工的建言行为和对同事寻求反馈行为这两类员工主动行为的作用,并探讨了合作导向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45名团队成员的
绿箱政策(Green Box Policies)是用来描述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下不需要作出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政策的术语,是指政府通过服务计划,提供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