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yqgf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使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限制,课程效果不佳。英语教师要结合课程背景及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明确课程目标,充分认识到大学英语教育的经济价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语言形式,提高高校整体英语教育教学水平,使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文章主要通过语言经济学价值分析,阐述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具体课程教学方法及思路,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课程有效性。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大学英语;学科素养;专业衔接
  【作者简介】何丽君(1988.11-),女,汉族,广东广州人,广州工商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前言
  语言经济学从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理论从经济学切入,综合分析语言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等,以此为背景,了解语言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在语言经济学视野下开展大学英语教育,要依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着重对大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依据课程背景及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从而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事先预期课程目标。
  一、语言经济学概述及价值分析
  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需要考量的相关内容和要素比较多。明确语言经济学概念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能够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具针对性,消除以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和弊端,真正实现课程质量改革,凸显该课程的语言及工具性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将课程价值发挥到最大。
  1.语言经济学概述。首先,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付出成本才能获得语言技能。这些成本除了经济、时间成本之外,还包括机会成本。语言技能具备生产性,可带来收益,关乎使用者的经济、精神收益和职业发展等。同时,语言技能与物质资本不同,对个体具有依附性,一旦个体不存在,语言本身也会消失。故而,语言经济学将语言归属于人力资本范畴。其次,学习语言是一种经济投资。语言技能是一种人力资本,付出成本方可获得,而这种成本的付出一般都具有经济动机。学习者需要对英语学习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加以考量,使用英语能否增加收入,增强自信,提高社会地位,使生活更加便利等。第三,语言应用凸显经济价值。将学习英语定义为一种经济投资,使用英语便是对经济价值的凸显。英语语言的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其在各类社会活动中的使用情况及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其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者、社会、语言本身三个方面。通常,英语水平与社会需求成正比。英语使用者的经济效益则取决于掌握这一语言技能的人群情况。第四,语言的经济效用有很多因素决定。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经济效用衡量难度相对比较大,实施过程复杂。语言经济学观点认为,不能够用基数对语言的经济效用进行衡量,但却可以對不同语言之间的经济效用进行排序。英语使用情况、市场需求、供给情况等都是衡量效用大小的主要指标。
  2.语言经济学价值分析。大学英语作为重要的语言门类,其所具备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大学英语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与英语相关的特定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其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应用范围广,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这一语言技能,有助于获得间接经济效益。其三,学习英语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自信,使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收获自豪感和成就感。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依据社会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对语言经济学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在该基础上灵活调整语言经济学中涉及到的效益理论及动态变化情况等。分析大学英语语言价值便于人们语言认知的增强,改变以往语言研究模式,使英语这一语言门类及学科的研究更加真实、简便,从而将以语言学习为基础形成的利益驱动机制准确反映出来,使大学生中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提高高校英语课程质量,增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大学英语教育弊端
  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限制,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教师往往不注重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多元需求,课程教学目的不明,存在教育资源浪费及损耗情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英语课程开展。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当前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忽略学生多元需求。语言经济学观点将英语学习定义为一种经济投入,成本和效益分别为学习英语过程中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和该语言学成之后是否经常使用以及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大学生都希望花费较少的时间熟练掌握及应用英语这一语言门类,仅从事边际收益大雨边际成本的活动。当前,大学英语教育普遍以精读为主,听力为辅。虽然,教学大纲中明确强调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但很多高校仍采用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多元需求。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导致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不佳,难以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学生很容易产生自满或懈怠心理,大学英语课程质量普遍偏低。
  2.有悖英语学习初衷。一直以来,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都比较大。据统计,世界电子检索系统中,使用英语存储的信息占比高达90%,而英语邮件书写率则在80%以上。这充分体现了英语的工具价值和应用功能。熟练的英语技能也是高校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前提和保障。然而,由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普遍偏低。当前,仅在初入大学前两年开设英语课程,课程设置仍以读写为主,听说为辅,后两个学年的英语学习全凭大学生自觉。加之,与英语有关的选修课数量有限,形式单一,无专门的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口语翻译等实用性课程,使大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受限。一些大学生基于就业或资格证书考量,参加各种社会性英语辅导课程或补习班等,增加经济负担的同时,效果也不甚理想,有悖大学英语教育初衷。
  3.不利于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具备产业性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教育资源损耗和浪费情况。加之,大学英语在总学分中的占比相对较低,通常为10%左右,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利于资源优化。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很多高校仅在前两个学年开设大学英语课程,英语选修课明显不足。事实上,是因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师资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很多高校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面,缺乏选择性,与实际不符,增加英语教师工作负担的同时,课程缺乏实用性,不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三、语言经济学视野下大学英语教育方法
  无论学校,还是英语教师,都要明确大学英语教育目的及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充分发挥语言经济学特点及优势,结合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弊端,以该理论为基础,不断优化大学英语教育方法及手段,为学生后续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及效率,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增强课程实用性及有效性。
  1.依托分级分类,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大学生在刚入校时,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针对这一情况,在刚入校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使大学英语教育更具针对性,避免“一刀切”情况,从而使英语学习主体的边际成本降低。同时,还要注重教学重心转移,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分別在大一和大二上学期开展英语必修课,在大二下学期开设英语技能训练选修课程。这一教学模式已经在很多高校进行尝试和应用。除此之外,还可以依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为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安排一个学期基础英语课程和三个学期英语选修课程,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基础英语课程和英语选修课程时间设置各一学年,其余学生则仍沿用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通过该种方式,增强课堂有效性,符合语言经济学要求,为学生后续英语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使其熟练应用这一语言门类。
  2.扩大市场有效供给,提高预期收益。无论中学,还是大学,都倾向于将英语作为一门知识,着重向学生讲解词汇、语音、语法、语篇等语言功能,并引导他们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该教育模式造成的必然后果便是大学英语教育缺乏信息内涵,语言过于苍白。作为英语教师要不断丰富大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扩大语言容量,确保学生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的费用、时间、精力等在以后工作中发挥其实际作用和效益。众所周知,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跨文化交际,需要掌握熟练的英语口语,学会书写、应用,并包含以文化背景为基础的不同思想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等。基于这一情况考量,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选修课设置,在专业学科学习中渗透英语或者开设双语课程。例如,一些国外大学没有公共英语课程,而是选择专业英语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并定期开展研讨会,英语学习及研究氛围相对比较浓厚。或者,以实用性英语教学为主,着重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其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满足该课程教学初衷。
  3.发挥教师优势,实现教育资源优化。很长一段时间,大学英语教育都仅将英语作为一种单一的语言知识,没有认识到其中蕴含的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大学英语学习及使用过程中,倘若信息和文化内涵缺失,很容易使该学科沦为一种单一的工具,而非具备丰富文化储备的语言形式。基于上述情况考量,学习大学英语时,要增强对语言内涵的关注度,使其应用功能发挥到最大。无论学校,还是英语教师,都要依托专业背景,开设双语教育,增强英语学科的实用性,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及目标,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及表达能力。
  英语具备工具属性,依托这一工具广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理论知识优势,借助这一工具,向高校学生介绍和推广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及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知识,实现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纵观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主要涵盖语言学、翻译学、文学三大门类。统一的大学英语课程模式,使教师专业受限,毫无差异可言,很难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语言经济学视野下,要学会打破大学英语教育界限,依据英语教师的专业背景、科研方向等,设置专题类或双语课程,增强大学英语教育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考量和兼顾的相关内容比较多。学校和教师要明确以往英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充分发挥语言经济学理论优势,明确该理论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依托分级分类,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扩大英语课程市场有效供给,使英语学习预期收益得以提高,并发挥教师优势,实现教育资源优化,提高高校英语课程质量及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代明.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J].校园英语,2016(3): 13.
  [2]马巍.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J].中外企业家,2016 (18):32-33.
  [3]顾雪梅.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分析[J].海外英语,2016(6):22 44.
  [4]骆晓云.谈谈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和策略[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24-25.
  [5]刘玉巧.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育分析[J].丝路视野,2016(17):58-59.
其他文献
【摘要】在航空业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具备良好的民航服务英语会话能力已成为每位空乘人员甚至是机场工作人员的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素质。本文论述了《民航服务英语》,作为空乘专业的专业技能课,在以就业为导向,与专業密切相融合,培养能够在航空公司相关岗位从事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为核心目标的过程中的考核方式的改革。让学生从单一的枯燥的效率不高的考核方式中走出来,改革新的考核方式。真正做到:以考评学,以考帮学,以考促
【摘要】艺术专业大学本科学生普遍英语学习比较薄弱,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已成为其未来走入社会的一个工具,是未来人才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通过分析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了解到英语学习对于其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大多数艺术专业学生总是不重视英语学习。针对学生现实学习态度与未来发展的矛盾,试图从生涯规划的角度来阐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利用生涯规划让学生有效进行英语学习。  【关键词】艺术专
【摘要】在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在线教育,微学习等反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日趋盛行的背景下,全国上下掀起了“微课”研究,“微课”制作的浪潮,但如何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实践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国际市场营销英语教学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通过微课资源构建起环课堂的导学,研学,助学微课资源群,通过翻转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为微课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
【摘要】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得到飞跃发展,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联系愈加密切,“互联网 ”已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互联网 ”背景下,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得到了质的变化,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本文首先诠释了互联网 对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最后论述在互联网 背景下,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的实效
【摘要】以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结合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和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理论,通过对《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非洲报道的新闻图片进行解读,即多模态话语分析,分析图像向量、接触、距离、视角、信息值、显著性和框架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结果表明,受新闻媒体的政治立场及特定读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闻报道隐含了报道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新闻图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与英语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重要因素。省考背景下,要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必然需要强化学生在英语阅读与写作方面的能力。阅读与写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其高效实施的前提是优化课堂设计,以此激发并持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文章结合教学经验,浅谈省考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悦读乐写”。  【关键词】初中英语;悦读乐写;教学设计  【
【摘要】本文尝试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翻译实践文本作为案例分析方法,探索招投标文件更有效的英译途径。研究表明:捷克著名的语言学家F.Danes提出的主位推进理论能有效指导译者把握文章脉络,且较为契合标书本身的文体特征的理解,实现译文与原文主位结构一致。  【关键词】主位推进理论;招标文件;标书;翻译  【作者简介】谢丽,女,汉族,现就读于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翻译和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某个方面来说,翻译也是一种文化解释的形式,翻译员通过翻译进行不同语言的“跨文化解释”,或者把另一种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与生活中的文化高度联系,这也是翻译文化作用的一个表现。例如,在当前中国文化出版的过程中,现有的这种翻译模式将会十分高效地激发中国翻译水平的进步。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翻译也无法代表跨文化解读,任何不恰当的翻译方法都会导致另一个文化群体对
【摘要】“一带一路”促进了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但由于对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不统一,阻碍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削弱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因此,笔者以习近平主席联合国的讲话汉英翻译为例,建议针对不同翻译情况,采用音译、舍“形”取“意”、省略或增补等方法来统一译文。  【关键词】一带一路 文化负载词 外宣翻译 统一化策略  一、引言  “一带一路”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主导,促进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翻译需求也急剧
【摘要】分词教学历来是中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花费很大的精力,却收效甚微,造成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分词学习基础薄弱、学生对分词有畏难情绪、学生对分词用法生疏和学生学习即时反馈不足等。为提升分词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分解细化任务,化难为易,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理解分词概念;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可以通过名言、歌曲、短文等多类型文本强化训练,巩固分词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