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创新四法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re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确的品类创新,能够帮助企业脱离激烈的市场竞争,先享一片蓝海,成就一个战略“星”品。这也是“品类创新”成为当今最热的营销行为的原因。
  什么是正确的品类创新?品类创新有何玄机?如何进行品类创新呢?下面介绍几种品类创新的方法及案例,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开创全新品类,要做就做彻底
  开创全新品类,要做就做彻底,拒绝雕虫小技,彻底斩断与现有品类的瓜葛,自成一统。
  可口可乐当年把提神醒脑的药水命名为“可乐”,而不是“糖浆”,将这种糖水变成了新品类,如今是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史玉柱创造了脑白金,其实是褪黑素加入些山楂、伏苓、低聚糖等,从此就不再与褪黑素、美乐托宁为伍。把紫菜做成零食,叫做“海苔”。泡吧小脆用做饼干的工艺做薯片,为休闲小吃提供了一个全新选择。相反,娃哈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推出国内首款缓解视疲劳的酸奶(晶睛酸奶),可是消费者坚持认为酸奶是享受型营养食品,他们抗拒加“药”的酸奶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
  方法二:分化品类,同样的需求,不同的满足方式
  品类创新还来自品类分化。面对消费者同样的需求,利用技术和工艺创新,在原来品类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或加减,推出细分品类,满足消费者原来没有的细分需求。比如啤酒不断涌现出的生啤、冰啤、原生啤、无醇啤酒等新品类,层出不穷,消费者乐此不疲。
  品类分化有时仅仅改变产品的外在形态,甚至仅仅改变了包装,致使消费场所变了、消费方式变了,也就成了新品类。面包原来只有大个的,一人吃一个管饱。后来法式小面包将面包小型化,一个一个地分装,想吃几个就撕开几个,卫生又方便;御食园把原来路边烤的红薯浓缩在方寸之中,首创食用方便、形象可爱的小甘薯。还把北京小吃大串冰糖葫芦包进了糖纸里,创造了一口到胃的迷你型冰糖葫芦;香飘飘把珍珠奶茶从街边店搬进了工厂,装入杯中,一年卖出七亿多杯。
  大品类中有大需求,大需求有细分的机会。面对大品类市场可以想一想改变点什么,需求还是原来的需求,改变的是满足需求的方式,迎来的是意想不到的大市场。
  方法三:创造或发现空白品类概念,抢先占有
  品类存在于消费者的心智中。市场上充满了各种品牌的同类产品,市场上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智中有什么,营销者要看看市场上还有哪些心智概念没有被品牌占据。
  “ 派” , 单个封装的夹心蛋糕。好丽友把这个概念率先从韩国带到中国,不卖蛋糕,而是卖“派”,率先开创了这个“时尚”品类;达利食品看到这个潜力市场,赶紧为自己抢了一个分支——“蛋黄派”;华龙集团将“劲道”的诉求创造性地凝聚成“弹面”品类,成为品类创新的经典之作;营养快线有意无意地成为市场上第一个“最有营养的饮料”,成为以喝代吃的不二之选;当众多果汁企业还在围绕橙汁挖空心思时,农夫山泉推出时尚的
  水溶C100,以更高的VC含量掀起了柠檬饮料的热潮。
  新概念新品类不是虚无缥缈或胡思乱想而来的,受消费者青睐的新概念新品类其根本上在于对消费需求的深层理解和对产品诉求的精准把握。“零帕”、“这样紫”等产品,概念貌似很新,实则虚无不实,不可能走进消费者的生活。
  方法四:打破产品营销边界,杂交创新
  如果眼光只关注单一品类,技术、工艺、概念总有匮乏的时候。福来倡导杂交营销思维,提倡打破心智屏障,突破传统边界,大胆借鉴、融合、嫁接其他行业的资源、思想、模式、技术和方法,找到新的路径,创造竞争优势。好想你将大枣做成口香糖样的枣片,小品类开创出大市场;农夫果园“喝前摇一摇”,将饮料与“玩”杂交。
  杂交不是乱炖,产品依然要有明确的品类属性,依然要挖掘大品类市场潜力,依然要让人赏心悦口。啤儿茶爽、咖啡可乐、果汁果乐、tot苏打红茶等混搭产品,无视营销规律,或像两性人,或是市场太小,或是口味欠佳,结果掉到了品类的夹缝中,枉费了心机,事与愿违。
其他文献
产品信息  制造商:山东上水银花食品销售公司  产品规格:1*12罐/箱(69.6元/箱)  适合渠道:商超、餐饮、流通  主销渠道:东北、华北、华东、华南  上市时间:2013年7月  产品卖点  1、精选原料:臻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博山金银花为原料,金银花为国务院确定的常用名贵中药材之一,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作为博山金银花代表——上水银花,其主要药用成分木樨草甘、绿原酸高于药典数倍,为国
期刊
与夜场一样,大型商超成为进口品牌角逐的阵地。而对国产啤酒来说,由于大型商超进场费高而销量小,往往都不重视对大型商超的进店与终端生动化的管理。俗不知,大型商超是高端啤酒表演的舞台,即便短期内不能带来巨大的销量,也会成为提升品牌地位的重要“桥头堡”。提到大型商超的终端生动化管理,百威啤酒是当之无愧的典范,以下我们将通过与百威营销团队共同合作完成的超市陈列标准化手册,来阐述如何在大型商超进行生动化管理(
期刊
企业家赚了第一桶金,然后就离开主业,什么行业赚钱做什么,什么赚钱快做什么。对于资本来说好像也应该是这样,总是从利润低的领域流向高利润的行业。但是在目前的中国,比资本更稀缺的是企业家资源,却在不断的被稀释和分流。  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我没有资格去评判他人,更没有资格去批评谁,只是觉得有些不正常,不应该,有些可惜,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是不应该这个样子的。  当下的中国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几乎所有的生
期刊
中国企业的营销史,就是一部“运动”史。  曾几何时,点子“运动”风行中国,号称一个“金点子”就能捧红一个企业。接下来是广告“运动”,上到央视标王,下到农村大墙,广告铺天盖地。再后来就是国外营销管理理念的中式套搬,定位理论、CIS企业系统再造、终端拦截、品牌运动、ERP流程再造等。  “运动”盛行,好像定位理论能够解决一切,好像系统再造能帮助企业脱胎换骨,好像终端拦截能狂抢市场份额……  今天,电子
期刊
回顾一下2012年最火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地球人都知道,是《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不敢说绝后,但一定是空前的。  该档节目的收视率“秒杀”了全体同行:全国42城市的收视率高达4.1%,而同期江苏卫视的王牌节目《非诚勿扰》收视率不过2.5%,湖南卫视的两大王牌节目《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可怜得只能望其项背,滑落为1%~2%。  很多人把《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归结于一些颇具亮点的“创新”,然而遗憾的是
期刊
采访整理/本刊记者 孙朝玲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食品土畜商会)成立于1988年,目前拥有5800多家会员企业,这些会员企业的农产品进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的65%以上。  2001年入世之前,我们的主要工作和精力都放在了农产品出口促进和与之相关的经贸合作上,2001年以后,进口工作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2005年开始,我们的工作重心开始向进口转移,因为进口的比重确实越来越大了。  
期刊
中国各行各业的经销商有三百多万,每天都有新开张和关门歇业的,有生有死,这也正常。不过,在关门歇业的经销商中,有一种则是属于主动撤盘的,并且是当前生意运转正常,生意规模也不错,甚至还是当地本行业的龙头翘楚。  这些生意不错的经销商,为什么会主动撤盘呢?当事经销商,常常给出的如下的解释:  1.海外移民,这国内的生意自然是不做了;  2.膝下无子女接班,或是子女不愿意接班,后续无人,做下去意义不大,所
期刊
山寨化可能不是应该批判的一种现象,它反映了一种新的世界趋势。我们不仅不应该反对山寨化,还要打造高级版的山寨。  提出这个立论是有风险的,因为山寨化已经被污名化,贴上了不良标签。  其实,山寨作为一种现象出现,反映了社会深刻的需求。一个国家崛起之初,企业都是山寨式的,改革开放之初的民营企业,哪个不是山寨版的?一个行业发展之初,有成千上万家企业,也都是山寨式的。这个阶段的山寨,是低标准的山寨,是经济不
期刊
如果只看现象,来自市场上新产品的信息总是充满着矛盾:一方面产品过剩,消费者似乎不缺少各式各样吃的喝的,一方面市场上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新产品来刺激,以提起消费者新消费热情;一方面企业的各种新产品积压在经销商和自己的库房里,一方面企业还是拼命地推出更新的产品,想通过新产品实现战略目标或者把企业带出困境,结果大多形成新的积压。  可见,无论市场怎样饱和,让企业前仆后继地是消费者和企业的需要。问题是推出新
期刊
我做了十多年的营销策划,看到很多企业的兴衰,也见证了很多产品的沉浮。至此我想起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不差钱”鸭蛋说了句“长江后浪推前浪,我把我爹拍在沙滩上”。我感觉这和现在的市场竞争很相似。现在很多企业都死在了新品创新上。被打死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忽视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基础。中国幅员辽阔,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认知基础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说北方的杏仁露,它在北方销量很好,是因为杏是中国北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