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平博物馆馆藏金代文物

来源 :花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k424242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滦平博物馆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征集,现有馆藏文物近八千件,最为突出的要数辽金时期文物,涵盖了当时的生产、生活、丧葬等日常用具,其中包括木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石器。无论从质地、造型、用途、审美等角度,都不失为藏品中的精品,这里对馆藏金代文物作一介绍。
  一、木器
  1976年11月,河北省滦平县窑上公社岑沟大队社员边丛林在院内挖菜窖时,发现一个高68,口径22.7厘米的大腹蟹青釉瓷瓮。瓮口覆盖一件素面大铜镜,瓮内放有木器、陶器、瓷器、铁器、铜器等,共十七件,多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有一件农耕播种工具——瓠种器。瓠种器,俗称“点葫芦”,因其主要部分用葫芦制造而得名。瓠种器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较早,文献记载也较多。然而,实物发现很少。岑沟瓠种器得以完好保存颇为难得。我馆收藏的这件瓠种器,由一个葫芦和一根木杆构成。葫芦长19、径16厘米,内贮种籽,中部上端有一直径2.5厘米的圆孔,首尾两端各有一直径3厘米的圆孔。圆孔内横穿一根长47、粗3厘米的木杆。木杆穿出葫芦首端的一段,长15厘米,挖一条长14、宽1.2厘米的凹槽,作为引播槽。横在葫芦里的一段,长19厘米,挖成空心双梁形状,与引播凹槽相通。穿在葫芦后端的一段长13厘米,作为执柄。在引播槽这一段木杆上,发现数匝细绳捆缚痕迹。推知原来在槽上曾捆一块较槽稍短,与杆等宽的木板。这样,凹槽的最前端留出一段空隙作为排种口,防止播种时种籽进入凹槽马上就散落了。再从引播槽前端留有的细绳捆缚痕迹看,当时可能还有助播的葫芦稠。
  还有一只木桶。用十八块柏木木板箍成,底用四块木板拼合。铁箍朽断,木桶板散置在瓮内,复原后桶高26、口径27、底径25厘米。
  二、陶器
  陶器多为盛放水、谷物用具,因其质地较软,不易保存,我馆现存金代陶器大多为陶器残片,未经修复。但其中有一件陶罐,保存较好,此罐为细泥灰陶,小口卷沿,体瘦高,肩腹部磨压有不规正的网纹。高30、最大腹径18、口径9厘米。
  三、瓷器
  馆藏瓷器有鸡腿瓶、葫芦瓶、碗、梅瓶、罐等,保存较好的器物以鸡腿瓶居多,大小不一,颜色多样,其中有黑釉、酱釉、蟹青釉为主,其中一件黑釉弦纹鸡腿瓶,高55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8厘米,瓶为细长形,小平口,短颈,圆腹下斜收,底略凸,外施黑釉,底无釉,通身饰弦纹,肩和下部有支钉痕迹,造型规整,器形较大。黑釉双系葫芦瓶,高22厘米,口径2.4厘米,底径8.2厘米,为葫芦形,直口短颈,束腰处有两系,圈足,平底。胎体厚重,黑色釉,足部未施釉,制作精细,保存完整,属磁州窑瓷器。瓷碗有酱釉和白色,其中一酱釉碗为敞口,浅腹,腹壁斜收,圈足,酱色釉,圈足未施釉,碗心有铯圈,当为叠烧,圈足心有一“呆”字,釉色鲜艳,制作精细、美观。白釉碗有两式,一为敞口,一为侈口。敞口中一件定窑白釉划荷花碗,高4厘米,口径9.5厘米,圆唇,斜壁,深腹,底小,圈足,薄胎,通体施乳白釉,碗内壁底刻花装饰,花纹为卷叶莲花。侈口中一件为白釉划花碗,高4.3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5.7厘米,碗口一周弦纹,斜壁,浅腹,圈足,圈足内外一圈无釉,碗内刻有荷花和花蕾,四周刻荷叶陪衬,碗底支钉痕五个。花纹刻划流畅,为金代文物精品。梅瓶两种颜色,一为酱釉,一为黑釉。以两件为例,酱釉梅瓶高25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9厘米。器形为小口,短径,斜肩,圆腹下斜收,底小,圈足,除底外,内外皆施酱釉。黑釉梅瓶高22.5厘米,口径5.8厘米,底径8.4厘米,小口,短颈,圆肩,腹下内收,平底,肩部有支钉痕迹,腹下部有弦纹,口部施酱釉,其他内外皆施黑釉。白釉折肩罐一件,高11.2厘米,口径11厘米,直口,短颈,斜肩,直腹,下腹斜收,高圈足,除圈路外均施白釉,内外皆有细小开片。
  四、铜器
  馆藏铜器多为生活用具,包括铜镜、铜印、铜洗、圆权、灯盏、饰件等,其中以铜镜居多,大小、型制不一,特别是这批铜镜每种样式只有一件,外形有圆形、葵花形、桃形等,以圆形居多;纹饰多样,有双鱼纹、瑞兽葡萄纹、鼍龙纹、六鹤同春、人物故事、“家常富贵”、“承安三年”四兽铜镜等文字镜。其中一件双鱼纹镜,圆形,直径22厘米,镜面平,北面宽平缘,龟形钮,无钮座。浅浮雕式双鱼纹,无底纹,两条鲤鱼作摆尾展鳍游动状,口略张,鱼目、鱼鳍、鱼鳞十分清晰,鱼体肥大,造型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双鱼镜为金代所流行,此镜厚重,制作精细,为金双鱼镜上品。另一东源杜二人物故事镜,圆形,直径16.4厘米,厚0.4厘米。桥形钮,钮上方有一长方形框,框内铸“东源杜二”字,人物侧望,身披袈裟,盘坐在岩石上,周围草丛,岩石下为层层波浪水纹,钮两侧为两山夹水,山旁有一珠花,另一侧为一棵椰子树。此镜做工精细,图案清晰,十分精美。
  金代铜印共5件,其中三件为金代官印,分别为“副统所印”、“都提控所印”、“神字号行军万户所印”,三件官印均为长方钮方印,大小不一。金代自正隆元年(1156年)开始,统一官印,按级别大小确定印的规格,此三方印,皆为铜质铸造、字体屈曲、短矩形纽,大小按阶品有别。金宣宗时,以“三十八为谋克,五谋克为一千户,四千户为一万户,四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又外设一总领提控,故时皆称元帅为总领云’(《金史·兵制》)。可见,万户、副统、都统、都提控皆是金代领兵之官。另两件为童子钮长方押印。其中一件印面长2.7厘米、宽1.9厘米、厚0.3厘米,通高5厘米。印台立一男童,束发,头顶蜷成环钮,圆形脸,浓眉大眼,高鼻梁,两耳凸出,五官紧凑,刻划清晰,裸体,左臂弯曲,手心向上托一钵,两腿分开直立,印面长方形,阳刻八思巴文。
  铜洗两件,均为圆形,宽折沿。其中一件较大,口径达62厘米,大腹斜收,中间略鼓,深腹,平底,底有三矮足,靠底部有两道弦纹,弦纹里有忍冬纹图案。此洗大而厚重,制作精细,纹饰生动自然。
  铜权一件,高13厘米,上为方形钮,中部略呈圆形,中上部有一周阴弦纹,中部有阴刻“南京”二字,束腰,圆形底座,束腰部有三凸弦纹,圆形底座有三周弦纹,底略鼓。为金代计量器具。   云头形灯盏一件,口径11厘米,底径5厘米。圆蝶形,敞口,口沿有一云朵形鋬,腹下部斜收,平底。
  连身四婴戏饰件一件,长5.5厘米,此饰件为二婴连体,姿势雷同,上下看二婴一手臂把自头耳,一手下垂握如意,一腿后抬,一腿直立。在右看,二婴一手抚自头耳,一手握如意,一腿前伸,一腿曲立;下下看二婴低头侧视,满脸嬉笑,故称“四喜人”。此饰件为女真人吉祥物,设计巧妙,工艺高超,小巧玲珑,趣味盎然。
  五、铁器
  铁器多为生活、生产工具,其中包括六鋬铁釜、铁犁铧、铁锤、铁熨斗、铁予、铁鸣笛、铁刀、铁权、车輨等。六鋬铁釜数量较多,大小、型制不一,其中一件口径42.6cm,高27cm,腹围42.5cm,耳长8.4cm,此铁釜为一次性铸造,半圆体,平口,口沿有四道弦纹,上腹有六个等距相对方形鋬,六耳起支架作用,形体较大,釜底厚重。为契丹、女真等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炊具,方便好用,随时随地可架锅烧饭,可当做行军锅。
  镂空独“卍”字形三足暖炉,通高20cm,口径19.5cm,上部圆筒形,口微敛,斜肩,深腹略鼓,下腹内收,平底,矮三柱足,腹部镂空,排列一周八个镂空“卍”字形纹,腹下部与足上部之间有一突出的宽平沿,三足蹄形。制作规整,造型美观。
  六齿车輨,圆环形,厚4.5cm,内径10.5cm,外径16.3cm,外环面铸六个对称长方形齿,制作规整,为金代车部件。
  六、石器
  石器种类较少,一为石狮、二是石棺。石狮共两件,均为花岗岩石质,其中一件高145cm,底座长82cm,宽55cm。狮身狮座用一块整石雕凿而成,躯体稍前倾,张口、瞪眼,卷花毛发分五层,计二十个,颈戴项圈,项圈刻卷草纹,胸前部饰铺首衔环,环上系铃,右前爪微曲,下按一个仰卧幼狮,左腿直立,尾细长,自尾后向前垂至底座一侧,两侧垂缨。狮身北部雕刻盘肠穿坠带结,似一只较慈祥的雌狮。
  石棺共五件,其中四件为正方形石盖棺,另一为长方形石盖棺。
  四件正方形石盖棺大小、样式、雕刻花纹不一,其中一件刻人物屋宇形石棺,高89cm,宽96cm,正方体,石棺正面雕刻人物,分三部分,左、右两边各雕刻一人物,其一双手相对握一器物,另一双手上下交错握一器物,中间周雕刻一门,一人就门口半掩半出做张望姿态。其它三面刻席纹。棺盖为房屋顶式,脊两端雕刻兽头,四角飞檐,四角雕刻出瓦垅,俨然一座房屋。
  长方形石棺为刻人物门窗花卉纹长方形盖棺。通长190cm,大头宽82cm,小头宽74cm,厚5cm。此石棺为灰白色,船形底,两侧分别雕出宽3cm突线条,用以区别棺槽与棺座的界线,通体凿刻成蒂纹,棺头正中刻成一个楼阁式的建筑。脊下刻七条瓦线,两边为飞檐,背檐间雕刻云纹图案,楼阁式建筑中间刻一半开门,站立一个似长发髻的女人,身披旗袍,手扶门框,作起门欲出姿势,门的两边各刻长方形门框,示意窗子,棺头座两角四边各雕一大一小卷云纹。出土时棺内尸骨完整,仰身直体,双手放于腹部,此石棺的葬式变化,反映出了金代中期葬俗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这批文物,反映了金代时期居住在滦平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情况,对研究金代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其他文献
在我家一直珍藏着一张未完成的画。  画上是一位老人静静地躺在沙发上。画的没有多么仔细,却很真实。  记忆把我拽回到几年前的那个晚上。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昏黄的街灯无力的抬着头。虽是初秋,晚上的风却已经透着七分的寒气,我裹紧衣服,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推开家门,屋里一片寂静,已经很晚了,大家都睡了吧?我小心翼翼的走出门厅,抬眼却发现姥姥正躺在沙发上,她的眉头微微蹙着,似乎挂着
期刊
大家好,我是一棵大榕树。我已进入中年时光,可我多么想回到小时候。等到我的身边来了一群孩子时,我顿觉精神焕发,体会到幸福……  我占地面积可不大,但是我茂密的枝叶足有20平米。我生长在新兴小学校园一角,身上长满了气根,一枝枝扎入泥土里,大家不了解我的生理特点,以为是几株呢。其实我是唯一的绿色“卫士”。有一年,不知是哪个调皮鬼把我还没垂到地面的气根拧成一起,做成了荡绳。从那以后这根荡绳越长越壮,小朋友
期刊
是谁,在我哭泣的时候,轻轻揽着我肩膀,告诉我,不管世事怎样,都要学会坚强;是谁,在我孤独无依的时候,静静陪在我身旁,听我诉说那些昨日的忧伤;是谁,在我高兴的时候,一如既往的和我把喜悦分享。。。是你,我的牵挂,我一生的依靠。  还记得那年,我们曾经,一起走过,那繁华的街道,那寂寞的街角,尽管你我都是陌生人,但还是感觉到了对方的一个眼神,一个心跳,就这样,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心里,我的梦里,我
期刊
[摘 要]中篇小说《老旦是一棵树》是一幕愚昧的喜剧。它以老旦那种古怪的复仇方式对北方乡村的邻里暴力传统进行了一种深切的讽喻,从一个荒谬的细小角度暴露了农民的无聊、自私、愚昧、褊狭、争斗与暴力、受虐、施虐,瓦解了人们所谓“健康民间”的幻象,揭发了它的内在的黑暗根性。它与杨争光的其他作品一起,做到了对农民灵魂秘史的重新叙述。  [关键词]愚昧 复仇 讽喻 重新叙述  1998年,电视剧《老旦是一棵树》
期刊
时钟滴滴答答地走了一圈又一圈,快一年了,我的脑海中时常有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闪现,我想喊她,可还没等我张口,她已跑远,她的背影在我的张望中渐渐模糊最后消失。  去年暑假,我在郑州西郊打暑假工,由于公司只在中午管一顿饭,所以早饭和晚饭都是自己解决。我常常去菜市场对面的那条街去吃饭,一般早饭吃包子、油条、酱香饼,喝豆腐脑或者胡辣汤;晚饭一般吃面条,偶尔喝米汤。工作的繁琐重复与劳累,让我记不清具体日子,
期刊
当我来到这里,我什么都不说,即使河水潺潺得流着;当我来到这里,我什么都不做,即使夏虫渺渺得爬着。我只是因为喜欢这里,因为那些绿色,单纯的喜欢这里,因为那些阳光爬满了山坡。缕缕阳光,更是限好夕阳,尤美而不余落,我在这里。  我来到了这里,在这里,我不知道身边有多少飞鸟,有多少游鱼,有多少夏虫,有多少穴蚁。我只知道,它们确实存在于我身边,只是我会欣赏这里的风景与阳光,它们,可能只是为了生命而生存。无所
期刊
这几日里心烦意燥。晚自习后和同学们一起搭伴回宿舍,几人并排走着,耳中听着同学们谈笑,我的心却是寂寞的。冷清清的月光洒下来,映得道边的积雪一片惨白,这条小路,我日日夜夜从走过,但却是头一次,感到了这夜的萧瑟。  几日前冬雪初降时,我还是满心愉悦的。飞雪的世界只见一片纯白,是那股子透心的白。尽眼处是细腻的白雪,软软绵绵,纯净安谧,像熟睡的猫咪,温顺极了;再从色泽质地来看,要比那些精雕细琢的玉器还要无暇
期刊
[摘 要]“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教师必须对于相关理论与现实问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更为有力的解释;需要在知识结构上加强与完善,需要在教学环节精耕细作,提供新鲜的、启蒙式的、实用性与说服力较强的教学形式,活跃课堂,让政治课回归其应有的地位,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 人文性 “四个一”教学法  毋庸讳言
期刊
让我最难忘的是母亲的牵挂。母亲的牵挂,就像雨后空中的那道彩虹,绚丽多彩;母亲的牵挂,就像炎炎夏日的阵阵清风,给我带来阵阵凉爽;母亲的牵挂,又像那爬满墙头的密密麻麻的青藤,剪不断,理还乱……  是啊,正是有了这牵挂,才演绎出人生中那许多动人心弦的往事;正是有了这牵挂,才涌现出生活中无数缠绵铭心的故事。  小时候的我,身子瘦的简直像一根藤儿,皮肤黄的胜过那烧焦的蜡。邻居们常拿我说笑,说我过不了几天,就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专题读书网站、数字化图书馆等网络阅读资源的日益丰富和成熟,多元路径的博客、“空间”等网络交互性读写工具的不断强大,使语文阅读教学有了发展的深广空间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依托。对于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而言,计算机语言基础是必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教学中,以“做”为主线,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而学生只有“做”,才能实现真正的“学”  [关键词]网络 教学 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