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诵中的重音是传达思想情感的有效手段。要准确而清楚地表现作品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赋予朗诵以音乐美,就必须处理好重音。重音很重要,可有些朗诵者却处理不好,他们望文生义地认为:重音、重音,就是要加重读音,以此把需要强调的词语突出出来。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朗诵时要根据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表示重音。重音表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重读。朗诵的作品体裁、内容、风格是多种多样的,表达中所运用的重音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对琵琶女高超的演技作了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其中有这么四句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大珠小珠”落着、跳着、转着、碰着,或重或轻,或断或连,清脆悦耳,使人听起来有应接不暇之感。艺术是相通的,特别是同样作为声音艺术的朗诵,与音乐有许多相近之处。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重读方法:
1. 低中见高法 就是把要强调的字词读得重一些、响一些。这是表示重音最常见、最简便的方法。
例:胜利啊,我们能够!(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
这句诗充满激情与自信,仿佛进军的号角,仿佛鲜艳的旗帜。但即使是这样的诗句,也不能字字重音地喊出来。正确的读法是把“能够”确定为重音,而在强调它的时候,要善于蓄势,采取先抑后扬的方法,即:压低其前面各词的音高,并在“我们”的后面换一口气。做了如此蓄势之后,才可爆出“能够”两字。还有,“能够”这两个音节,也需处理得细腻些,把它读成次重格式。“能”字要拉长,要取上行语势;“够”字要短促,要戛然而止。只有这么读,才有感召力。
需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也不能机械地、生硬地运用,因为那样往往不能表现语言的丰富性,同时也会使朗诵者消耗大量气力,而受众也容易感到疲劳。重读是表示重音的方法,但绝不是惟一的方法,如果不分情况,遇到重音就都大声重读,不但显得呆板、单调,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朗诵时要根据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表示重音。
2. 实中转虚法“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文学上以动写静、静中寓动的手法。逆过来,以静衬动、借柳画风的定理也成立。朗诵艺术也如此,朗诵中的重音常常可以用虚声加以表现。所谓虚声,就是指声轻气多的声音。那些轻巧的动作、静寂的环境、深沉的情思、内心的感奋,等等,都可以适当地运用虚声突出重音的方法加以强调。
例①: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是不愿被人发觉、使人颇生韵味的感觉。采用重音轻读的形式,加上适当的气音效果更好,一开始就可将听众引入佳境。如果声音尖、高、重,就兴味寡然了。
例②:不知什么时候,月亮被一片云儿遮住了,周围的景色格外朦胧起来。(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遮住”、“格外朦胧”应确定为重音。此二处用虚声才好烘托出月光下静谧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反衬出男女主人公内心的不平静。
例③:一个春天的月牙在天上挂着。(老舍《月牙儿》)
这句话在小说中有着明显的象征意味,含蓄而深远。“月牙”一词要重音轻读,才能从实境延伸到虚境,造成一种引人遐想的意境美,更好地表现作品淡雅、清新而又凄迷的格调。
突出重音,一般以实声为主,但如果我们也注意到了虚声的运用,使虚实强弱适当变化,有机配合,会大大加强朗诵的表现力。我们也要注意,虚声的运用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若离开这些条件,虚声就会成为对声音的卖弄。
3.快中显慢法 把句中的某些字词的读音有意拉长些,形成拖腔,来显现重音。也就是说,把非重音的部分读得稍快些,而把重音音节延长。
例①:一路上巴尼忍着剧痛,一寸一寸地爬着。(沈亚刚译《难以想象的抉择》)
故事讲的是,伐木工巴尼工作时发生了意外:伐倒的树把腿压住。他想尽办法都无法脱身,他若等下去,便是死路一条。于是他作出了难以想象的抉择:将自己的腿锯断!句中“一寸一寸”要读得慢一些,突出巴尼忍着巨痛,往回艰难爬行的情形。可以想象,他每爬一寸,都承受极大痛苦,都要有超凡的毅力。
例②: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
这是作者的自责与自嘲,反义的意味是明显的,采用拖腔可以很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非反义性重音,延长重音音节时不能过于夸张,否则就会造成反义的效果了。
4.连中有停法运用停顿来突出重音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几乎每个主要重音的突出都离不开它。在重音前或后安排或长或短的停顿,会使重音的分量加重,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例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萧红《呼兰河传》)
例②:说也奇怪,和新朋友/会谈文学、谈哲学、谈人生道理等等,和老朋友/却只话家常柴米油盐,细细碎碎,种种琐事。(杏林子《朋友和其他》)
例③:谁都无法遗忘/沼泽/那么泥泞/故事/那么忧伤(赵军、王群《四月的纪念》)
例①是呼应性停顿,后面的几个重音都是呼应前面的“变化极多”的;例②是对比性停顿,是新旧朋友的对比;例③是表示回忆的心理重音。但不管是哪类哪种停顿,此三例,重音的或前、或后、或其前后的停顿,都是为了强调重音的。
上述几种方法是互相联系的,在朗诵中很少单独使用,而且由此可派生出其他的方法。
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轻中加重)。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低中渐高)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快中转慢)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连中有停);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连中有停)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停后突现)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实中有虚)。(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样看来,要把重音强调出来,所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轻读的时候加重,可以在低声读的时候把音调提高,可以由较快的速度渐渐转慢,可以运用连中有停法、停后突现法、实中有虚法等等。这段的重音处理采用了多种方式,都是依据其情境而定的。比如本段的第一处重读“颇不宁静”就是文眼,全文就是从这里展开的。这一段里,作者着力点染夜深人静的环境——在这样的夏夜里,作者不仅不能安睡,甚至不能安坐,可见他该是多么的“不宁静”了——这是以静衬不静。朗读时,如果遇到重音就重读,那就会把这篇散文的意境破坏了。
我们还须注意,一句话里的重音也有主次之分,非重音也有强弱之别。而一般初学朗诵的人,受过去重音解释的局限,往往忽视这一点。他们单纯注意主要重音的表达,使主要重音的突出显得孤立、生硬,而次要重音和非重音则显得消极、暗淡。红花还需绿叶衬,所以我主张,在重视主要重音表达的同时,也不要无视次要重音和非重音的强弱变化。
例: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后羿射日》)
从重音的主次来说,“十”为主要重音,“寸草不生”为次要重音。朗读时不必提高、加重主要重音,只需恰当地延长“十”这个音节即可,以表现太阳之多、热度之高、万物受害、难以忍耐的情形。次要重音“寸草不生”的“寸”字要突出些,“生”字也要重些,四字都应稍稍延长,但从整体上看,突出的程度不要超过主要重音“十”。因为“十”作为具有强调性重音色彩的主要重音而统领全句,它给人造成的印象要深,不能因“寸草不生”的突出而被冲淡,反而应该由“寸草不生”的突出得到补充、加强,产生鲜明的形象感。
非重音也有强弱之分,必须防止为了突出重音而把非重音都压得那么低、短、弱,形成毫无主次、缺少层次的“一抹平”声音形式,像上例“有这么个传说”一句,其中“这”与“传说”读得都须重些。
关于重音的处理,我们谈了一些基本的技巧,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不应该希求套用简单、现成的公式。作为语言艺术的朗诵,是对所朗诵作品的一种再创作活动,它同具体的词语序列、具体的思想感情活动紧密相连,这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灵活运用。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中文系)
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对琵琶女高超的演技作了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其中有这么四句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大珠小珠”落着、跳着、转着、碰着,或重或轻,或断或连,清脆悦耳,使人听起来有应接不暇之感。艺术是相通的,特别是同样作为声音艺术的朗诵,与音乐有许多相近之处。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重读方法:
1. 低中见高法 就是把要强调的字词读得重一些、响一些。这是表示重音最常见、最简便的方法。
例:胜利啊,我们能够!(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
这句诗充满激情与自信,仿佛进军的号角,仿佛鲜艳的旗帜。但即使是这样的诗句,也不能字字重音地喊出来。正确的读法是把“能够”确定为重音,而在强调它的时候,要善于蓄势,采取先抑后扬的方法,即:压低其前面各词的音高,并在“我们”的后面换一口气。做了如此蓄势之后,才可爆出“能够”两字。还有,“能够”这两个音节,也需处理得细腻些,把它读成次重格式。“能”字要拉长,要取上行语势;“够”字要短促,要戛然而止。只有这么读,才有感召力。
需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也不能机械地、生硬地运用,因为那样往往不能表现语言的丰富性,同时也会使朗诵者消耗大量气力,而受众也容易感到疲劳。重读是表示重音的方法,但绝不是惟一的方法,如果不分情况,遇到重音就都大声重读,不但显得呆板、单调,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朗诵时要根据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表示重音。
2. 实中转虚法“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文学上以动写静、静中寓动的手法。逆过来,以静衬动、借柳画风的定理也成立。朗诵艺术也如此,朗诵中的重音常常可以用虚声加以表现。所谓虚声,就是指声轻气多的声音。那些轻巧的动作、静寂的环境、深沉的情思、内心的感奋,等等,都可以适当地运用虚声突出重音的方法加以强调。
例①: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是不愿被人发觉、使人颇生韵味的感觉。采用重音轻读的形式,加上适当的气音效果更好,一开始就可将听众引入佳境。如果声音尖、高、重,就兴味寡然了。
例②:不知什么时候,月亮被一片云儿遮住了,周围的景色格外朦胧起来。(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遮住”、“格外朦胧”应确定为重音。此二处用虚声才好烘托出月光下静谧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反衬出男女主人公内心的不平静。
例③:一个春天的月牙在天上挂着。(老舍《月牙儿》)
这句话在小说中有着明显的象征意味,含蓄而深远。“月牙”一词要重音轻读,才能从实境延伸到虚境,造成一种引人遐想的意境美,更好地表现作品淡雅、清新而又凄迷的格调。
突出重音,一般以实声为主,但如果我们也注意到了虚声的运用,使虚实强弱适当变化,有机配合,会大大加强朗诵的表现力。我们也要注意,虚声的运用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若离开这些条件,虚声就会成为对声音的卖弄。
3.快中显慢法 把句中的某些字词的读音有意拉长些,形成拖腔,来显现重音。也就是说,把非重音的部分读得稍快些,而把重音音节延长。
例①:一路上巴尼忍着剧痛,一寸一寸地爬着。(沈亚刚译《难以想象的抉择》)
故事讲的是,伐木工巴尼工作时发生了意外:伐倒的树把腿压住。他想尽办法都无法脱身,他若等下去,便是死路一条。于是他作出了难以想象的抉择:将自己的腿锯断!句中“一寸一寸”要读得慢一些,突出巴尼忍着巨痛,往回艰难爬行的情形。可以想象,他每爬一寸,都承受极大痛苦,都要有超凡的毅力。
例②: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
这是作者的自责与自嘲,反义的意味是明显的,采用拖腔可以很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非反义性重音,延长重音音节时不能过于夸张,否则就会造成反义的效果了。
4.连中有停法运用停顿来突出重音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几乎每个主要重音的突出都离不开它。在重音前或后安排或长或短的停顿,会使重音的分量加重,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例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萧红《呼兰河传》)
例②:说也奇怪,和新朋友/会谈文学、谈哲学、谈人生道理等等,和老朋友/却只话家常柴米油盐,细细碎碎,种种琐事。(杏林子《朋友和其他》)
例③:谁都无法遗忘/沼泽/那么泥泞/故事/那么忧伤(赵军、王群《四月的纪念》)
例①是呼应性停顿,后面的几个重音都是呼应前面的“变化极多”的;例②是对比性停顿,是新旧朋友的对比;例③是表示回忆的心理重音。但不管是哪类哪种停顿,此三例,重音的或前、或后、或其前后的停顿,都是为了强调重音的。
上述几种方法是互相联系的,在朗诵中很少单独使用,而且由此可派生出其他的方法。
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轻中加重)。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低中渐高)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快中转慢)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连中有停);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连中有停)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停后突现)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实中有虚)。(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样看来,要把重音强调出来,所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轻读的时候加重,可以在低声读的时候把音调提高,可以由较快的速度渐渐转慢,可以运用连中有停法、停后突现法、实中有虚法等等。这段的重音处理采用了多种方式,都是依据其情境而定的。比如本段的第一处重读“颇不宁静”就是文眼,全文就是从这里展开的。这一段里,作者着力点染夜深人静的环境——在这样的夏夜里,作者不仅不能安睡,甚至不能安坐,可见他该是多么的“不宁静”了——这是以静衬不静。朗读时,如果遇到重音就重读,那就会把这篇散文的意境破坏了。
我们还须注意,一句话里的重音也有主次之分,非重音也有强弱之别。而一般初学朗诵的人,受过去重音解释的局限,往往忽视这一点。他们单纯注意主要重音的表达,使主要重音的突出显得孤立、生硬,而次要重音和非重音则显得消极、暗淡。红花还需绿叶衬,所以我主张,在重视主要重音表达的同时,也不要无视次要重音和非重音的强弱变化。
例: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后羿射日》)
从重音的主次来说,“十”为主要重音,“寸草不生”为次要重音。朗读时不必提高、加重主要重音,只需恰当地延长“十”这个音节即可,以表现太阳之多、热度之高、万物受害、难以忍耐的情形。次要重音“寸草不生”的“寸”字要突出些,“生”字也要重些,四字都应稍稍延长,但从整体上看,突出的程度不要超过主要重音“十”。因为“十”作为具有强调性重音色彩的主要重音而统领全句,它给人造成的印象要深,不能因“寸草不生”的突出而被冲淡,反而应该由“寸草不生”的突出得到补充、加强,产生鲜明的形象感。
非重音也有强弱之分,必须防止为了突出重音而把非重音都压得那么低、短、弱,形成毫无主次、缺少层次的“一抹平”声音形式,像上例“有这么个传说”一句,其中“这”与“传说”读得都须重些。
关于重音的处理,我们谈了一些基本的技巧,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不应该希求套用简单、现成的公式。作为语言艺术的朗诵,是对所朗诵作品的一种再创作活动,它同具体的词语序列、具体的思想感情活动紧密相连,这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灵活运用。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