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检测的那些坑

来源 :家教世界·V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eng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前有妈妈咨询,宝宝钙铁锌全都缺,该怎么补?我们医生在回复中建议:别急着谈“补”,先要明确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因为大家接触到的一些检测方法,实际的临床价值可能非常有限。
   如何看待微量元素检测结果?
   国家卫健委早在2013年就已经下发通知,对于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做出了指导和建议。文件的态度很明确:微量元素检测不宜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为什么国家卫生主管部门会单独为微量元素检测发一份文件进行规范呢?
   因为曾经有一段时间,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存在过多、过滥的问题。各种不负责任的宣传,使家长甚至许多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都把微量元素检测当成常规项目,当成是评价儿童体内营养素状况的依据和标准。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曾专门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证。结论是:大多数医疗单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在诊断微量元素缺乏方面,参考意义不大。临床上诊断相应微量元素缺乏,需在儿科医生详细病史评估及体格檢查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和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
   一方面,卫生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都在给微量元素检测“泼冷水”;另一方面,各地的微量元素检测却依然开展得如火如荼。
   家长一定很疑惑,宝宝到底要不要做这项检测呢?
   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微量元素是什么说起。
   什么是微量元素
   目前多数科学家认为,生命必需的元素共有28种。在这28种生命元素中,按体内含量的高低,可分为常量元素(或称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指的是占体重0.01%以上的化学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氯、钾、钠、钙、镁等。这类元素共占人体总重量的99.97%。
   微量元素,指的是占体重0.01%以下,且为人体所必需的一些化学元素。如铁、硅、锌、铜、碘、硒、锰等。全部微量元素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约0.03%。
   虽然微量元素在体内微乎其微,但这些元素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大家对照前面提到的微量元素定义就会发现,检测项目并不只针对“微量元素”。其中,“钙” “镁”都属于常量元素,而“铅”则属于可能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虽然含量甚微,但也不应归为微量元素。
   检测这些元素,是因为长久以来,家长都非常关注宝宝是否“缺钙”,是否存在“铅中毒”,使得钙、镁、铅等非微量元素也成了微量元素检测中的必查项目,让这项检测变得名不副实。
   不同检测方式有何区别
   目前,用于微量元素检测的标本主要是头发和血液(包括静脉血和末梢血)。
   以头发作为检测标本。取样方便,可以让宝宝免受采血的疼痛,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但是这种检测方式得出的结果临床价值非常有限。
   通过手指取血。取血过程中,可能会有组织液或外界的同种元素混入,造成结果偏低或样本污染,也不是可靠的方式。
   通过静脉取血。这种检测方式,采血过程中干扰因素相对较少,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血浆中各元素的含量。
   从上述几种不同标本类型的比较来看,似乎静脉取血检测微量元素更可靠。但是,使用静脉血检测微量元素,就能真正反映宝宝是否缺钙、缺锌、缺铁么?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血液中的微量元素不能等同于这种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
   血液微量元素结果≠体内含量
   刚才我们讲了,通过抽静脉血可以检测血液中各元素的含量。那么,它为什么不能用来确定宝宝是否真的缺什么微量元素呢?这是因为,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不是均匀分布的,有的元素在血液中含量很少。这个问题,我以钙元素在体内的分布和功能为例,向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钙是我们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种常量元素。人体内的钙含量约1~1.25kg,占体重的1.5~2%。
   剩余不足1%的钙,分布在血液、体液及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参与多种生理活动。如参与激素释放、促进血液凝固、调节心律等等。
   钙元素对神经组织有特殊的作用。如果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会导致神经组织过度兴奋,触发肌肉收缩,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抽筋”。如果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高,则抑制神经活动,长期还可能导致肾结石、骨骺过早闭合等问题。
   因此,为了保证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基本恒定,我们人体进化出了一套应对机制。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时,会迅速动员骨钙源源不断地进行补充;反之,若血钙浓度升高,机体会将其沉积于骨中储存起来或经肾脏排出体外。这一机制保证了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在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中无明显差异,始终保持着一个基本恒定的浓度。
   所以,我们能够明白两个问题:通过抽血测得的钙,不能反映体内的钙总量;血液中的钙离子不足体内钙总量的1%,且浓度保持动态平衡,其水平不能反映体内钙总量及整体状况。
   除钙元素之外,人体内的铁元素主要分布于红细胞内;锌元素主要存在肌肉与骨骼中;铜元素则主要储存在肝脏……
   所以说,血液微量元素检测,测得的只是血浆内各元素水平,其结果不能反映体内微量元素整体状况,也不能作为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的诊断依据。通过血液微量元素检测,评价儿童体内营养素状况,是一个误区。
   有事没事都补点,总没坏处?
   有的家长朋友可能会说了,虽然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不能反映宝宝体内的实际状况,但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额外补充一些,总没有坏处吧?
   其实,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要知道,各元素在肠道吸收的过程中,存在竞争关系。
   比如钙、铁、锌、铜等,都是二价阳离子,在胃肠内吸收途径相似。其中一种元素多了,就会抢占其它元素的“运力”。锌补多了,会影响铁的吸收;钙补得过多,锌、铁的吸收就会减少。所以,建议大家把喂养重点放在均衡营养上,不要迷信保健品的作用,以免破坏了体内营养元素的平衡。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但在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他们始终认为这样的方式最有效;学生在学习中依然是“听课、回答、
期刊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教育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教育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可持续发展。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阶段的普及率有了明显提升,教师需要着眼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往往比较叛逆,但是内心又容易呈现出自卑的状态,为此,教师要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期刊
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在政治课堂上,从高中生的实践经验及现有的生活背景着手,结合生活讲政治,把生活事情政治化、政治事情生活化,突出政治源自生活、寓于生活且为生活服务的观念,由此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通过政治、经济、哲学模式去观察、分析实际的社会生活,去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难题。  一、高中政治课堂实行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政治课堂实行生活化教學,可以
期刊
众所周知,开展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规划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教师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舞台,所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区域协作式教研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具有通讯效率高、可容纳性强、传播速度快等鲜明特征,能够为学校搭建起一个跨平台、跨时间、跨空间等多维度的合作平台,节省很多额外的精力与经济开销。教科研机构应当坚持“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校服务”的宗旨,为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做贡献。
期刊
【人物简介】   吴忠性(1912—1999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行军路线图的绘制人,中国地图制图学专业奠基人之一,其次子吴邦国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  【家风故事】   一定要发奋读书   吴家世代书香。吴忠性的曾祖父吴运泰,光绪年间“考取贡元,候选儒生正堂”,以设私塾教学为生。到了吴忠性出生时,家境已很贫寒,生活非常困难。   吴忠性父亲去世得早,和家族中其他几房相比,吴忠性家的人
期刊
众所周知,如何管教孩子一直都是让很多父母头疼和焦虑的问题,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稍有不慎就可能让自己追悔莫及。而且,有些父母虽然做到了管孩子,却没有真正做到管理孩子。那么,管孩子和管理孩子的区别在哪?父母应该如何管孩子才最有效果?   常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实在太难管了,说什么话都听不进去。其实,这是因为你在“管”孩子,而不是在“管理”孩子。   什么叫“管”孩子   幼儿园放学了,娃又要在外面买
期刊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世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为审美观念的改变及挖掘生活用品设计韵味能力的提升。高中阶段开展的美术教学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对美术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即培养学生解读生活用品设计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要求,提出将设计思维导向理念融入高中美术教学课程之中,转变灌输式教学模式,运用设计思维导向理念及创新教育方式,从问题视角出
期刊
随着盛夏到来,天气越来越炎热,蚊虫四处出没,孩子特别容易受到各种皮肤疾病的侵扰。   儿童皮肤特点   屏障功能弱。皮脂膜发育不完善,表皮较薄,真皮弹力纤维少等特点都决定了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脆弱,抵御外界损伤的能力也较弱。   调节能力差。皮肤酸碱调节能力差,所以洗浴用品最好选择弱酸性的。黑素细胞相对较少,所以更容易发生晒伤。体温调节能力弱,所以更容易中暑。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拥有完
期刊
活泼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宝宝小小的身体里似乎总是有用不完的活力。可随着孩子活动范围的扩大,各种磕磕绊绊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磕着碰着、擦伤摔伤、割伤烫伤……各式各样的皮外伤,处理的时候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印章”。   日常生活中,摔倒擦伤、磕伤、撞伤、烧伤、烫伤……对于热衷探索世界的小朋友来说,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而外伤后留下的疤痕,却是父母最不希望看到的。   作为皮肤科
期刊
前段时间有位妈妈留言说:三岁多的儿子现在脸皮特别薄,在家不用说打骂,一句严厉的话就能委屈地大哭一场,一天能哭N次。在幼儿园也是,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哭大闹。而且老师说他还有一个特点,总是寻求外界的认可,他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需要外界关注和肯定:“老师,这是我的水杯吧?我想喝水了。老师,我这样画行吗?好看吗?”   并且在探索学习中,他经常出现畏难情绪,非常容易放弃,对自己擅长或者喜欢的事很有熱情,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