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历六月初六,在这个文人墨客们心中极为看重的日子里,依照惯例把自家的藏书、古籍善本统统拿到来,在太阳底下晒上一晒。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4记载北京风俗:“六月六本非节令,但内府皇史宬晒曝列圣实录、列圣御制文集诸大函,则每岁故事也。”这一晒,晒出的不仅仅是中国骚人雅士们对古籍善本的真爱,更无处不散发着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藏书一直是文人的最爱,同样也是当前艺术拍卖市场关注的焦点。自过云楼藏书被拍卖后,在2012秋拍上,《题宋版通鉴总类》十八册以1380万元的高价落槌,宋释普济撰《五灯会元》存卷六至十卷以1012万元成交,隋陆法言《巨宋广韵五卷》南宋麻沙镇南刘仕隆宅刻本以3450万元被收入囊中,千万以上交易额成为古籍善本类拍卖的普遍现象。
“收藏古籍善本一直以来都是文人专属的投资行为,直到2012年过云楼藏书以1.88亿元(不含佣金)落槌,刷新了古籍拍卖世界纪录,从而将藏书热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香港永宝斋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华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籍善本的收藏,在2012年收藏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仅当年秋拍中设有古籍善本板块专场的公司就有21家,总成交额高达2亿元多,古籍善本的投资收藏不再是文人的专属行为。”
古籍善本为何物
古籍善本,简单讲就是指有一定历史年份的好的书本。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书本。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
时至今日,善本的内涵也比原来扩大了许多,随着众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总结归纳,最后规定了公认的善本时代下限,时间节点被划定在清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同时形成了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
善本的“三性”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而“九条”则是指:元代及元代以前刊刻或抄写的图书;明代刊刻或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或抄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政权所刊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或抄本;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或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或抄本;在印刷技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明朝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以及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
古籍善本缘何“片纸换金”
古籍善本从1993年的第一次公开交易开始呈现给我们的一直都是走高态势,20年来已经发展到30余家拍卖公司进入这一领域。2004年宋代《话人事正药方》在北京嘉德以35万元成交,升值了近六倍,为市场打了一支强心针。2009年成为古籍善本交易市场爆发的第一个年头,同年秋拍上《北宋建阳景福院罗汉会斋牒》在山东天承创造了5040万元的高价。2012年以来,更是屡屡拍出天价,尤其宋元精品,所以真正的收藏者,都获利颇丰。
王华向记者介绍,“历代古籍中,以宋刻本为最精良,书写者均出自书法名家,耸版单册都在20万元以上。如为名家精品,则一般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每页市场价大致在3至5万元左右,换句话说,一册100页左右的宋版书价值可达到三五百万元,所以能看到每次拍卖宋代精品均在千万以上甚至过亿。但现在市场上宋书传世量很少了,在明代就已经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更何况当下。”
古籍善本收藏市场正处在开发初期,尚未有大规模的资本和机构介入,有专家认为现在正是最好的投入期。由于大多数古籍善本被国内外博物馆馆藏,流通在市面上的精品愈发的显得稀少,很难被普通藏家获得,同时随着更多投资者的热情被吸引到了这一领域,古籍价格只会因此越来越高。判断古籍善本的价值,主要是看其版本。就算清代精品刻本,每册也要上千元人民币。“只要不买到假货,藏家基本不会亏钱,而古籍善本的造假相对而言成本很高,甚至于不可能造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具有一定的保值作用。”王华说。
据了解,制造古书流程相当不易。首先得有老纸、老墨,这些东西在当下基本绝迹,既没有地方可寻更没有地方可造。其次,后期加工难度也非常之大,比如一些古书是石印本、铅印本,想造假就得制造模板,制造模板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都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相对仿制瓷器和传统书画而言,显然是划不来的。王华认为单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可以选择一些颇具历史文物性的藏品,例如《郭店楚简》;还可以选择一些有重要学术参考性内容的书籍,例如《本草纲目》、《话人事正药方》;再有就是收藏具有名家批注的古籍著作,例如有毛泽东批注的清代《楹联丛话》等。
学好鉴别方法选好收藏方向
由于大多古籍善本都被各地文物馆收藏,故而捡漏成为最重要的获取手段之一,因此就需要藏家具备一定的文化历史知识。
首先,学会识别旧物,较好的进行新老对比。例如,纸张自然老化与人工化学催化的区别所在,随时间推移油墨颜色的自然变化程度等。
其次,了解不同时期的印刷技术。例如,在明清早期基本都采用刻板印刷,而清代由于油墨更为细腻,印刷著作也更为清晰,而在晚清时期更是出现了大批量的机器印刷品,印刷质量又是大大的不同。
再次,了解各个时期的装订方法。例如,明代的《本草纲目》采用双线装订,而清代的版本则变成了单线装订。
最后,也要适当的了解一些时代特征。例如,明版《本草纲目》内容较多,整书非常厚重,到了清代,因为多年的实践和修订,内容被简化,故而书籍厚度大大减小。以及各个时期造纸术发展状况下的纸张应给成为什么样子等。
收藏者在收藏古籍时,不仅要仔细辨别真伪,还要了解古籍的版本情况,对初入门者,应该尽量从明清以后的古籍入手,而同一时期的古籍要本着“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画图优于文字”的原则,仔细筛选,牢牢把握“真,精,稀”的原则。结合古籍收藏的实际情况,选好投资方向,就一定能在古籍收藏中有所斩获。王华建议,“当然,作为古籍善本最主要分支的名人手札则成了重灾区,因为仿制工艺相对方便且很容易进行量产,故而个人建议收藏时要格外谨慎。”
藏书一直是文人的最爱,同样也是当前艺术拍卖市场关注的焦点。自过云楼藏书被拍卖后,在2012秋拍上,《题宋版通鉴总类》十八册以1380万元的高价落槌,宋释普济撰《五灯会元》存卷六至十卷以1012万元成交,隋陆法言《巨宋广韵五卷》南宋麻沙镇南刘仕隆宅刻本以3450万元被收入囊中,千万以上交易额成为古籍善本类拍卖的普遍现象。
“收藏古籍善本一直以来都是文人专属的投资行为,直到2012年过云楼藏书以1.88亿元(不含佣金)落槌,刷新了古籍拍卖世界纪录,从而将藏书热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香港永宝斋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华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籍善本的收藏,在2012年收藏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仅当年秋拍中设有古籍善本板块专场的公司就有21家,总成交额高达2亿元多,古籍善本的投资收藏不再是文人的专属行为。”
古籍善本为何物
古籍善本,简单讲就是指有一定历史年份的好的书本。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书本。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
时至今日,善本的内涵也比原来扩大了许多,随着众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总结归纳,最后规定了公认的善本时代下限,时间节点被划定在清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同时形成了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
善本的“三性”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而“九条”则是指:元代及元代以前刊刻或抄写的图书;明代刊刻或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或抄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政权所刊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或抄本;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或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或抄本;在印刷技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明朝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以及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
古籍善本缘何“片纸换金”
古籍善本从1993年的第一次公开交易开始呈现给我们的一直都是走高态势,20年来已经发展到30余家拍卖公司进入这一领域。2004年宋代《话人事正药方》在北京嘉德以35万元成交,升值了近六倍,为市场打了一支强心针。2009年成为古籍善本交易市场爆发的第一个年头,同年秋拍上《北宋建阳景福院罗汉会斋牒》在山东天承创造了5040万元的高价。2012年以来,更是屡屡拍出天价,尤其宋元精品,所以真正的收藏者,都获利颇丰。
王华向记者介绍,“历代古籍中,以宋刻本为最精良,书写者均出自书法名家,耸版单册都在20万元以上。如为名家精品,则一般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每页市场价大致在3至5万元左右,换句话说,一册100页左右的宋版书价值可达到三五百万元,所以能看到每次拍卖宋代精品均在千万以上甚至过亿。但现在市场上宋书传世量很少了,在明代就已经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更何况当下。”
古籍善本收藏市场正处在开发初期,尚未有大规模的资本和机构介入,有专家认为现在正是最好的投入期。由于大多数古籍善本被国内外博物馆馆藏,流通在市面上的精品愈发的显得稀少,很难被普通藏家获得,同时随着更多投资者的热情被吸引到了这一领域,古籍价格只会因此越来越高。判断古籍善本的价值,主要是看其版本。就算清代精品刻本,每册也要上千元人民币。“只要不买到假货,藏家基本不会亏钱,而古籍善本的造假相对而言成本很高,甚至于不可能造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具有一定的保值作用。”王华说。
据了解,制造古书流程相当不易。首先得有老纸、老墨,这些东西在当下基本绝迹,既没有地方可寻更没有地方可造。其次,后期加工难度也非常之大,比如一些古书是石印本、铅印本,想造假就得制造模板,制造模板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都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相对仿制瓷器和传统书画而言,显然是划不来的。王华认为单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可以选择一些颇具历史文物性的藏品,例如《郭店楚简》;还可以选择一些有重要学术参考性内容的书籍,例如《本草纲目》、《话人事正药方》;再有就是收藏具有名家批注的古籍著作,例如有毛泽东批注的清代《楹联丛话》等。
学好鉴别方法选好收藏方向
由于大多古籍善本都被各地文物馆收藏,故而捡漏成为最重要的获取手段之一,因此就需要藏家具备一定的文化历史知识。
首先,学会识别旧物,较好的进行新老对比。例如,纸张自然老化与人工化学催化的区别所在,随时间推移油墨颜色的自然变化程度等。
其次,了解不同时期的印刷技术。例如,在明清早期基本都采用刻板印刷,而清代由于油墨更为细腻,印刷著作也更为清晰,而在晚清时期更是出现了大批量的机器印刷品,印刷质量又是大大的不同。
再次,了解各个时期的装订方法。例如,明代的《本草纲目》采用双线装订,而清代的版本则变成了单线装订。
最后,也要适当的了解一些时代特征。例如,明版《本草纲目》内容较多,整书非常厚重,到了清代,因为多年的实践和修订,内容被简化,故而书籍厚度大大减小。以及各个时期造纸术发展状况下的纸张应给成为什么样子等。
收藏者在收藏古籍时,不仅要仔细辨别真伪,还要了解古籍的版本情况,对初入门者,应该尽量从明清以后的古籍入手,而同一时期的古籍要本着“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画图优于文字”的原则,仔细筛选,牢牢把握“真,精,稀”的原则。结合古籍收藏的实际情况,选好投资方向,就一定能在古籍收藏中有所斩获。王华建议,“当然,作为古籍善本最主要分支的名人手札则成了重灾区,因为仿制工艺相对方便且很容易进行量产,故而个人建议收藏时要格外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