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女童的辍学问题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pgis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农村学生辍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笔者走访了农村的一些学校和家长,结果发现在农村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的辍学学生中,女孩所占比重较大,入学率明显低于男孩。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观念落后与重男轻女思想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男女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但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封建陈旧思想依然印在有些家长的脑海里,传统的陈腐偏见至今根深蒂固,使部分家长认为女孩是“别人家的人”,“能识几个字”,将来“守着门”就行了,缺乏正确的“成才观”。因此,很多女孩过早地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二、自然条件艰苦,贫穷落后
  
  西部农村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十年九旱,自然条件极其艰苦,农民收入低,手中没有多少余钱。可是学校收费只增不减,这对只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的特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较大的“投入”,因而给子女的上学造成了困难。加之这些家长观念落后,思想有偏见,便选择女孩辍学,让她们过早地走上了谋生之路。这样一方面可解家庭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可供自己的哥哥、弟弟继续上学。
  
  三、“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市场化的发展,高校高收费,加之近两年大中专学生就业一年比一年难,不少学有所长的大中专学生在家“待岗”,导致一大部分农村学生家长认为:即使孩子以后考上大学,自己也无经济能力承担高额学费,所以便产生了“考上大学上不了大学,上了大学也无用”的思想,还不如及早出去打工
  挣钱或找婆家更为实惠。这种“新读书无用论”的产生,使一些家长思想麻痹,盲目接受,让子女早早辍学。
  
  四、学校教育不当,管理不够科学,导致早恋现象发生
  
  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的不少学校,虽然管理制度名目繁多,但仍停留在“唯分是问”的层面上,至于道德、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加之贫困农村的一些女孩,由于种种原因上学迟,年龄偏大,在学校追求高升学率、教师追求高分数的重压下,心理负担沉重,为求得精神上的解脱,便过早地谈起了恋爱。有一些女孩甚至认为,在学校学习太苦太累,还不如找个好婆家。一旦事情暴露,家长不是良言相劝以心交谈,而是简单粗暴地辱骂训斥。学校不采取妥当的方式处理而是追根问底,这些女孩便只好选择辍学来躲避别人的说三道四,甚至离家出走逃避现实。
  综上所述,贫困地区农村女孩的辍学不是她们本身造成的,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一现象,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中心,家庭为基础,全民共同参与,全社会长期努力。
  首先,要转变观念,摒弃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于农村学生家长来说,要把让孩子上学—考上大学—吃公家饭的陈旧思想转变到让孩子学知识、长技能、立足农村求发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认识上来。对于女孩来说,要树立自信心,坚信自己同男孩一样,从而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使其家长真正明白“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争取获得同男孩一样多的学习机会。对于教师来说,要认清教育形势,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对那些因家庭困难或其他原因而辍学的女孩,通过与女孩谈心、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及时劝反。对于社会来说,要坚决批判重男轻女的陋习,关心女孩的教育问题,坚决不要让她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辍学。
  其次,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的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贫困地区农村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从农村实际出发,想方设法为农民增加收入,使农民手头宽裕,有钱供子女上学。同时要彻底转变家长的落后思想,重新树立知识就是财富的观念。另外对于因家庭经济困难,付不起学费或书本费的特困生,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通过减免学杂费或课本费,借助“希望工程”开展爱心救助活动等,想方设法使每一个农村女孩上学。虽然近两年各级政府对农村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但数额有限,致使一部分特困学生濒临辍学的边缘。
  再次,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农村家长依法送子女上学。各级政府要加大教育法律法规在农村的宣传实施力度,提高全民对《义务教育法》的认识,让贫困山区的家长真正懂得:不送子女上学是违法的,每个孩子都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第四,改革评价机制,防止女孩辍学。《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贫困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从“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出发,大力借鉴和倡导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以人为本,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成长环境,使农村教育摆脱“分数第一”、“唯分是问”的束缚,回归素质教育的本意,多了解女孩,多倾听女孩的心声,多方面培养她们的兴趣爱好,使她们的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避免早恋现象的发生,只有“感化了女孩的心,才能拴住女孩的身”。
其他文献
面对高中新课程的要求,传统上那种只是一味强调单向传递课本知识“背多分”的课堂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应旨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新课程发展的目标要求。旧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一日不改,我们教师的手脚便不能真正得到解放。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究竟应如何评价,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中小学课堂评价的改革问题一直是基础教育研
期刊
陇东民间文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道情皮影戏(也称“小戏”“灯影戏”)是陇东特有的地方剧种,在发展和流传过程中形成了明显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历经三百余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几度辉煌,成为陇东民间文艺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灯影艺术是中国固有的艺术”,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彩陶、青铜器上雕刻“影像”。南宋时,影戏更为盛行,并有了职业戏班“绘华社”。后来,中国灯
期刊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师便是树人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是人类文明继往开来的传递者和传播者。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工作近二十年,无论是原来的应试教育,还是现在的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体系下教师教学行为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我深深地意识到教师的素质是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
期刊
古语云:“诗言志”。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我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着几种浓郁而普遍的思想感情,千百年来,咏唱不衰,玩味无穷,姑且谓之基本感情。  沧桑感是古典诗歌最易流露、也是最为深沉的基本情绪,不论大道沧桑,还是人道沧桑,常常使人潸然泪下。人生之初,往往禁不住要问:“我从何来”?同样,关于宇宙本源,终极概念这些命题也是人类最初的、也是最深沉的困惑。自天地育人以来,世世代代追问不已,“遂古之初,何本何化”
期刊
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景    数学教学内容绝大多数都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找到了每节课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点”,也就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景,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将要学习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与情感,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如教学第三册中“分一分与除法”中“小熊开店”这节课时,我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顾客与营业员,模拟“顾客”为自己购
期刊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班主任工作创新与否直接关系到课改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关系到教育成效的好坏。传统理念下的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集大权于一身,包揽一切工作。他们大多喜欢风平浪静、鸦雀无声,缺乏惊涛骇浪、惊心动魄的大胆创新。时下,新的理念、先进的管理思想直接冲击着现行的班级管理模式,对班主任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课改需要条件,需要环境,更需要班主任的创新管理去铺石修路。因
期刊
幼儿篇    老师是妈妈  宝宝来到幼儿园,  哟!这里的朋友真多呀!  饿了老师送饭来,  渴了老师端水来。  小朋友们叽叽喳,  多像一群小鸟呀!  宝宝拍手笑,宝宝乐哈哈。    小手脏了自己洗,  鼻涕出来老师擦。  老师给我们讲故事,  老师教我们跳舞啦,  老师带我们做游戏,  老师让我们守纪律,  咦?老师怎么像妈妈!    宝宝瞌睡了,  排排小床齐又净,  老师说:盖被被,少说话
期刊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生活丰富多彩,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冬天在幼儿园的“自然角”里种植白菜、胡萝卜、蒜等植物,让幼儿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嫩绿的叶子”“绿油油的小苗”等;
期刊
教师节短信    讲台上,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撒下心血点点;花园里,扶残助弱,风霜雨雪,育出新蕊婷婷。    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寸,满是对您深深的敬意,谢谢您,敬爱的老师!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桃李遍天下!     老师,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飞翔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  我虔诚
期刊
湟中县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一个人口大县。教育的现状是:学校布点多,规模大小不一。在400多所学校中,有7所完全中学(以下简称完中),46所初级中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60所完全小学(以下简称完小)、初小和教学点。6名教师、100名学生以上的学校不足120所。这样的学校规模,无疑限制了全县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使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2001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