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依据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趋势,通过文献资料查阅、调查访问,在分析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研究了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特点,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进行分析和反思,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以及综合素质显得至关重要。伴随我们国家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模式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顺应科技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建立全新的体育教育模式,注重体育在培养观念开放型、知识复合型以及能力全面型人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此外,还应当突现高等院校体育的特色,从而使得学生所掌握的体育基本知识能够为学生追求体育文化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学生通过掌握的健身原理和方法为他们自主锻炼以及将来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提供服务。但是由于在高职教育研究改革过程中引进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念,一开始对许多人来说是全新的东西,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而我们一些专家、学者却对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根据个人的主观理解,加以推理、演绎和诠释,并由此引起不同观点的争鸣,因而导致了一些教师,对某些问题认识上的困惑与迷茫。这种冲击同样也波及到了高职体育教学,并导致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盲目的生搬硬套现象。如果这些认识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干扰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现行体育教学大纲主要是参考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大纲,制定各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没有突出高职体育的特点和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上,缺乏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以后走向社会后的实用性、连续性和终身性的研究。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对教学教师的喜好,以及教师的责任心、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性,这些因素都能达到和谐的统一,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调查表明: 男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较为喜欢,而女生的态度中立和不喜欢占多数,学生更喜欢上幽默风趣型、能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老师的课。教学内容、场地器材和体育成绩的评价等因素是导致不喜欢体育课的主要原因;从运动项目的喜欢程度看,男生喜欢的项目两级分化,要么是激烈对抗性的,要么就是休闲娱乐性的,而女生大多数是喜欢休闲、运动量小的有氧运动。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目标片面化
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对高职教育目标认识不足,缺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意识,偏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缺乏对高职体育教育功能的重新选位和定位重要性的认识,教育观念僵化、陈旧,简单地认为体育课就是体能以及技能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这种陈旧僵化的教育观念很大程度地阻碍了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2.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滞后
首先,没有形成符合高职学校自身特点的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陈旧,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导致学校体育与学生职后体育脱节,学非所用。其次,体育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能适应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主要突出体育教师的主导型,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资源匮乏和缺乏合理的运用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经费不足的原因,体育教学可以使用的场地以及教学配套设施明显不足。师生比例不合理、运动场场馆、器材缺乏和陈旧,有些学校的运动场馆在课外进行盈利性经营管理,课外活动时间不对学生借用器材,这些都难以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的需要,也导致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下降。同时,部分体育教师缺乏进修提高的机会,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和灵活性,严重影响到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4.单一的学生成绩评定标准
学生成绩的评定,采用绝对性的统一标准,各项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测评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主要手段。忽视了学生个体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基础的差异和相对自己提高的程度。学生为了应付项目的考核而进行锻炼,违背了体育锻炼的目的。
三、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反思
1.转变高职体育教学观念,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因此培养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独立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充分认识体育的功能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彻底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教会学生体育健身的技术和技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形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从而实现终身体育跟高职体育教学之间的统一,为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及终身体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将体育文化教育以及心理教育有效融入到体育教育全过程
体育文化、保健理论、体育欣赏等各种课程,可以使得学生的体育文化理论知识更加丰富,对于培养他们的体育能力十分有利,有利于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以及塑造他们的良好气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等等。
3.完善学校体育锻炼的环境
学校应不断加大体育场馆和体育健身器械的资金投入,逐步完善办学条件,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开展校园体育活动。从物质上保障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大环境的建设,创造积极、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形成一个融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为一体的教育新模式。
4.量化和人性化的学生成绩评定
改变目前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中只注重成绩的表象特征,采用“三结合”评价方法,即:将理论与实践评价相结合,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1~2个考试内容,将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进步幅度、平时表现、出勤率等因素列入了体育学习评价的范畴,从而使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更趋于客观化、合理化。提高了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积极性,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的态度和自我努力的程度,充分体现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精神。
四、结论与建议
总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学生对体育的价值取向,兼顾体育学科的价值取向和国家的价值取向,还要服务于高职教育培养方案。所以,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要理性的借鉴,结合实际,不能盲目跟风,否则就会失去方向走向极端。总的来说,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起步事件相对比较晚,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则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契机与新角度。
参考文献:
[1]吴红胤.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4).
[2]李剑.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路[J].巴音职教,2008(1).
[3]朱丽华.浅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走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以及综合素质显得至关重要。伴随我们国家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模式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顺应科技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建立全新的体育教育模式,注重体育在培养观念开放型、知识复合型以及能力全面型人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此外,还应当突现高等院校体育的特色,从而使得学生所掌握的体育基本知识能够为学生追求体育文化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学生通过掌握的健身原理和方法为他们自主锻炼以及将来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提供服务。但是由于在高职教育研究改革过程中引进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念,一开始对许多人来说是全新的东西,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而我们一些专家、学者却对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根据个人的主观理解,加以推理、演绎和诠释,并由此引起不同观点的争鸣,因而导致了一些教师,对某些问题认识上的困惑与迷茫。这种冲击同样也波及到了高职体育教学,并导致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盲目的生搬硬套现象。如果这些认识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干扰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现行体育教学大纲主要是参考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大纲,制定各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没有突出高职体育的特点和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上,缺乏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以后走向社会后的实用性、连续性和终身性的研究。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对教学教师的喜好,以及教师的责任心、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性,这些因素都能达到和谐的统一,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调查表明: 男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较为喜欢,而女生的态度中立和不喜欢占多数,学生更喜欢上幽默风趣型、能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老师的课。教学内容、场地器材和体育成绩的评价等因素是导致不喜欢体育课的主要原因;从运动项目的喜欢程度看,男生喜欢的项目两级分化,要么是激烈对抗性的,要么就是休闲娱乐性的,而女生大多数是喜欢休闲、运动量小的有氧运动。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目标片面化
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对高职教育目标认识不足,缺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意识,偏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缺乏对高职体育教育功能的重新选位和定位重要性的认识,教育观念僵化、陈旧,简单地认为体育课就是体能以及技能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这种陈旧僵化的教育观念很大程度地阻碍了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2.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滞后
首先,没有形成符合高职学校自身特点的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陈旧,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导致学校体育与学生职后体育脱节,学非所用。其次,体育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能适应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主要突出体育教师的主导型,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资源匮乏和缺乏合理的运用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经费不足的原因,体育教学可以使用的场地以及教学配套设施明显不足。师生比例不合理、运动场场馆、器材缺乏和陈旧,有些学校的运动场馆在课外进行盈利性经营管理,课外活动时间不对学生借用器材,这些都难以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的需要,也导致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下降。同时,部分体育教师缺乏进修提高的机会,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和灵活性,严重影响到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4.单一的学生成绩评定标准
学生成绩的评定,采用绝对性的统一标准,各项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测评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主要手段。忽视了学生个体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基础的差异和相对自己提高的程度。学生为了应付项目的考核而进行锻炼,违背了体育锻炼的目的。
三、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反思
1.转变高职体育教学观念,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因此培养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独立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充分认识体育的功能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彻底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教会学生体育健身的技术和技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形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从而实现终身体育跟高职体育教学之间的统一,为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及终身体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将体育文化教育以及心理教育有效融入到体育教育全过程
体育文化、保健理论、体育欣赏等各种课程,可以使得学生的体育文化理论知识更加丰富,对于培养他们的体育能力十分有利,有利于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以及塑造他们的良好气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等等。
3.完善学校体育锻炼的环境
学校应不断加大体育场馆和体育健身器械的资金投入,逐步完善办学条件,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开展校园体育活动。从物质上保障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大环境的建设,创造积极、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形成一个融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为一体的教育新模式。
4.量化和人性化的学生成绩评定
改变目前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中只注重成绩的表象特征,采用“三结合”评价方法,即:将理论与实践评价相结合,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1~2个考试内容,将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进步幅度、平时表现、出勤率等因素列入了体育学习评价的范畴,从而使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更趋于客观化、合理化。提高了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积极性,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的态度和自我努力的程度,充分体现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精神。
四、结论与建议
总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学生对体育的价值取向,兼顾体育学科的价值取向和国家的价值取向,还要服务于高职教育培养方案。所以,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要理性的借鉴,结合实际,不能盲目跟风,否则就会失去方向走向极端。总的来说,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起步事件相对比较晚,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则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契机与新角度。
参考文献:
[1]吴红胤.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4).
[2]李剑.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路[J].巴音职教,2008(1).
[3]朱丽华.浅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走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