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单亲、变故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好“单亲、交故家庭”学生的教育,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班风、校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单亲、变故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社会现象,所以仅仅依靠学校、教师的单一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大力协助和密切配合。学校、教师应当把“单亲、变故家庭”的学生的思想教育积极有效地延伸到社会。如建立校外德育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家校联合开展“手拉手”教育活动等等,以唤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促进社会强化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单亲、变故家庭;心里特点;挫折反应;倾斜政策;综合效应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人口流动群体增大,人们的道德观念向多元化发展,“单亲、变故家庭”的情形增多,导致各种“单亲、变故家庭”学生的比例不断上升。做好“单亲、变故家庭”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班风、校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单亲、变故家庭”学生的成才率相对偏低,而违法犯罪的比率相对不断上升,新闻、报刊上时常披露一些来自“单亲、变故家庭”的学生离家出走、参与团伙作案活动的事例充分显示了强化“单亲、变故家庭”学生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下面粗浅谈一下对“单亲、变故家庭”学生思想教育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1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学校、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是顺利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只有充分了解了每个学生,思想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而且对学生了解得越清楚、越深入、越细致、越透彻,工作就越主动,越有针对性,教育效果就越显著。因此了解学生,特别是学生家庭变故的前因后果,对其心里挫折程度、生存面临的困难等实际状况做到深切把握,是做好“单亲、变故家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要素。学校对学生的家庭类型、经济状况和精神生活,家体内工程院的构成及其职业,家庭成员的思想倾向和文化修养,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家庭成员对学生的态度,学生交友情况等,都要做详细的调查了解。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解决。如:一名初一小学生王述波,其父早故,他随母亲改嫁,并建立新家庭,继父常年在外工作,其母亲对其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致使王述波悲观厌世,初一秋季开学不到一星期就离家出走了。他在出走前给班主任的留言中写到:“……难道真的棒打出孝子吗?一个孩子犯了错误连改正的机会都不给,动不动就往死里打,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老师,我走了,没有跟您打招呼,对不起。妈妈,我走了。”我们了解情况后,及时对其母亲进行了家教方法指导,并全力配合家庭找到了王述波,又对其进行了思想教育,组织了互帮互学小组,让同学们和他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终于使王述波重新树立起学习信心,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上进步很大。
  
  2 研究学生的心里特点
  
  “单亲、变故家庭”的学生,较之于健全家庭的学生,在心理上往往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点茶了解掌握“单亲、变故家庭”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要着重研究“单亲、变故家庭”学生的心里特点,“单亲、变故家庭”子女的心里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2.1 逆反心里。对教师和家庭成员的教育有抵触情绪,对自己的言行明知有误而一意孤行。
  2.2 压抑心里。因缺乏家庭温暖,长期得不到父爱或母爱,情绪抑郁低沉,常常陷于痛苦忧伤而难以自拔。
  2.3 厌世心里。对家庭变故不理解,被社会上某些人歧视,加之家庭内外教育方法欠妥当,导致对生活悲观失望。
  2.4 固执心里。为小事而大发脾气,执拗不听劝告,或缺乏信心,独来独往,精神颓废。
  2.5 自卑心里。自尊心特强,性格内向,又过于自责,自感沉沦。
  针对“单亲、变故家庭”学生的心里误区,我们采用多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调适学生的心里。从理性思考出发,我们在探究学生产生心里误区的根源后,依据青少年的心里特点和心里发展水平,以及青少年的思维规律来把握问题的要害,给予恰当的思想教育,既有适度的思想灌输,又有科学的思想引导。从实际效果出发,我们对“单亲、变故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以个别交谈等形式为主,将心里健康的咨询活动渗透于谈心的始终。从社会角度出发,我们注重与村干部的协调一致,帮助改善“单亲、变故家庭”学生的家庭分为,力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一个较为理想的生存空间。
  
  3 渗透积极的挫折反应
  
  对于学生来说,家庭的变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家庭内外主客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无疑是一种挫折。不同的学生,对挫折反应会表现出较大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为积极挫折反应和消极挫折反应两种类型。为了积极引导青少年走正道,我们对“单亲、变故家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注意渗透积极挫折反应意识,以便促使学生对挫折的反应不向消极化方向发展。而要实现这种良性转化,可以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展各种活动,向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积极挫折反应意识,激发他们奋发图强、好学上进的积极情绪,促使学生把挫折变为动力,变为强大的激励因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唯一的出路是逆境成才。我们经常引导学生自觉排解消极心里,纠正自己的比良行为,并让他们逐步恢复心里常态,实现心里平衡。如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妈妈,你别走》,并举办观后征文比赛。在教育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中外名人逆境成才的典型事例等等,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4 采取教育的“倾斜政策”
  
  “单亲、变故家庭”的结构具有特殊性,生活责任较之其他学生要重得多,生活、学习、行为等方面都缺乏有效的管理。这种特殊性使学生形成了特殊的心里,或缺少理智,或压抑固执,或自卑厌世。教育者如果对“单亲、变故家庭”的学生的思想教育采取回避放任的态度,则不仅不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采取与普通学生“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则违背了教育的针对性原则,其教育效果自然欠佳,甚至事与愿违。因此,对“单亲、变故家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须采取“倾斜政策”。诸如时间上多投入、情感上多投资、学法上多指导、生活上多关照、精神上多鼓励……为缺少温暖者奉献爱心,帮助自卑自责者树立信心,对逆反抵触者施以耐心,让缺少毅力者树立恒心。如学生孙鹏鹏年幼父亲因犯罪被刑拘,其母改嫁,十岁就与年仅七十的祖母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教过他的班主任都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精神上鼓励,物质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学校、教师从各方面给予关怀,使他克服了悲观情绪,回复了学习的正常状态。在全街道组织的庆“神七飞天”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优胜奖”。初二年级的学生刘晓妍,父母离异后生活在重新组合的家庭中,继父对其教育方式粗暴,她一直郁郁寡欢,对学习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经班主任与科任教育的多次开导和同学们的耐心帮助,半年后她发生很大变化,暑假前受到街道表彰,获得“优秀班干部”的光荣称号。
  
  5 追求教育的综合效应
  
  “单亲、变故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社会现象,所以仅仅依靠学校、教师的单一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大力协助和密切配合。学校、教师应当把“单亲、变故家庭”的学生的思想教育积极有效地延伸到社会。如建立校外德育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家校联合开展“手拉手”教育活动等等,以唤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促进社会强化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的素质教育是教育活动最本质的要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社会需要,是形成健全个性的最根本的教育活动。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我园坚持在教幼儿学习、活动、创造的同时,从培养幼儿爱心、责任心、自信心、诚心这四心入手,找准突破口,立足基础。从实际出发,选准教法,孜孜探索,不断总结,以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水平为目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爱心;责任心;自信心;诚心    素质教育
期刊
[摘要]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塑造高尚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品行。德育是素质教育绝不可缺少的,与智育教育同等重要的部分,是要在小学教育长期坚持贯彻的。德育教育是长期的过程,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非一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要想塑造学生形成远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德育教育是方面的,传统的优秀品格方面的教育非常重要,
期刊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给予农村孩子一种愉说的轻松心情,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放飞创新的翅膀。教师在课后有意识地找学生谈话或做些小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在课外有目的性地布置任务,让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创新。根据课题方案,课题组负责人也常常督促实验教师及时做好笔记,对于学生能引起教师注意的创新之举随时做好记录,是让人喜悦的变化说出来与别的教师共同体会,是教育教学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创设要能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定理变得丰富多彩,要能使难读难懂的数学符号、法则变得生动有趣。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 创设能让学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但是,要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总则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学前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教育工程的基础,必须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同步发展、相辅相成,缺少任
期刊
古往今来,许多教学家很重视美育教育,不断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教学法。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自觉地把美育列为他所开创的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文学理论也告诉我们:“文学作品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何不鉴赏社会美,净化心灵提高修养,从而美化语文,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美的殿堂!  社会美是直接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审美对象,而心灵美是社会美的具体体现。“美者,人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从导入、授课、小结和作业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在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方面的思考和体会。  [关键词]有效教学;导入;授课;小结;作业    为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要讲究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学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
期刊
[摘要]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体育教师每学期制定的教学计划实施起来很难,导致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往往完成不了,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随意,计划混乱,盲目的状态。原因有二:(1)场地设施的欠缺和不完善以及受天气的影响较大;(2)学生对教师制定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如何既能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师面临的相当棘手的问题,也是迫切解决的教学难点,本文就此浅谈一下
期刊
[摘要]在创新教育的春天里,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达到情境交融,教书育人的实效呢?本文主要从:(1)深入教材,挖掘情感因素。(2)创设与作品相关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3)以情引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4)通过朗读,渲染情感。(5)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6)献出爱心,建立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六个方面来阐述一下自己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
期刊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新大纲》明确规定:“小学数学必须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合理运用学习策略与学生沟通,用真情关心、爱护、鼓励学生,唤起学生勤奋学习追求进步的信心,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培养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说、敢问、敢做的良好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性。为学生的创新思想探索精神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