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突出的教学成果。为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为分析对象,探讨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及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差异化教学 小学数学 教学意义
所谓差异化教学,实质上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贯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背景、能力等,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任务、方式、方法、练习等,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与之相适应的发展与进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差异化教学作为创新教法之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突出作用。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历,深入浅出地探讨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实施策略。
一、差异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的应用意义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在学习上也有不同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数学作为小学基础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智力开发、逻辑思维及其他方面等能力的培养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和自身学习能力各异,致使在同一个班集体中,仍然会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差异。这为差异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实施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从笔者自身教学实际经验看,开展差异化教学之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经历时间和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理。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具有足够的兴趣,数学也同样如此。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学习数学的动力主要源自于兴趣。而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又恰恰遮盖数学学科本身趣味性的特点,最终的教学成效自然不尽如人意。而采用差异化教学方式则不然。差异化教学通过将学生分层、分组,并辅之以适合的教学目标、方式、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找到与其能力、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点,这对提振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大有助益。
(二)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数学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目标之一。与传统数学教学课堂相比,差异化教学更注重学生个体性和差异性,强调的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一定的收获,这与现代数学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与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要求一脉相承。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实施差异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动态发展,并在动态了解中不断转变教学策略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理念。新课改之前,小学数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统治”已久,教学方法偏重单向灌输,而忽略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差异化教学模式的“亮点”之一就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及需求,符合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彰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区别化、差异化的教学,既有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又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二、小学数学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应当如何操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差异化教学的效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呢?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关注个体,合理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小学数学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前提,也是关键。教师可以通过日常测试、阶段考试等,摸清楚学生的数学水平,再结合课堂观察、与学生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再据掌握的学生智力、个性、特点及技能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尤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现代小学生大多从小受父母偏爱,心理普遍较敏感、脆弱。对此,教师应当采用隐形分层的方式。完成分层后,还需要对各个层级进行动态管理,鼓励低层级的学生向高层级跃进。
并非一定要相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二)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计划。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行动“纲领”,而学习计划则是学生有序学习的“指南”。在开展差异化教学之前,首要任务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计划,指导教师开展差异化教学,并促进学生依据教师设定的目标及制订的学习计划,循序渐进地学习、进步。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运算律”这一内容时,考虑到班级学生不同的数学基础和能力,若采用统一教学,则势必会造成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上的偏差。针对此,笔者就将差异化教学确定为本课教学的主要模式,并结合大纲要求,设置灵活的教学目标。如学习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熟练掌握运算律,并具备将运算律运用到生活实际的能力。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最基础的数学运算就行。通过教学目标和学习计划的设定差异,建立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达到有效“激趣”的目的。
(三)设置差异化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内容比较难懂,学生不易理解。新形势下,数学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通过采用差异化教学突破数学教材在内容上的限制,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比如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可以结合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此外,在学习资料的选择上,也要遵循差异化原则,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材料,从而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
总而言之,差异化教学既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创新教法之一,又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完善,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不可比拟的突出作用。教师应当多加尝试与实践,以期发挥该模式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姜汝亮.关注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发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差异教学 新课程.小学,2014(10).
[2]郭进红.差异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
关键词: 差异化教学 小学数学 教学意义
所谓差异化教学,实质上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贯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背景、能力等,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任务、方式、方法、练习等,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与之相适应的发展与进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差异化教学作为创新教法之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突出作用。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历,深入浅出地探讨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实施策略。
一、差异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的应用意义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在学习上也有不同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数学作为小学基础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智力开发、逻辑思维及其他方面等能力的培养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和自身学习能力各异,致使在同一个班集体中,仍然会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差异。这为差异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实施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从笔者自身教学实际经验看,开展差异化教学之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经历时间和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理。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具有足够的兴趣,数学也同样如此。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学习数学的动力主要源自于兴趣。而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又恰恰遮盖数学学科本身趣味性的特点,最终的教学成效自然不尽如人意。而采用差异化教学方式则不然。差异化教学通过将学生分层、分组,并辅之以适合的教学目标、方式、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找到与其能力、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点,这对提振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大有助益。
(二)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数学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目标之一。与传统数学教学课堂相比,差异化教学更注重学生个体性和差异性,强调的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一定的收获,这与现代数学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与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要求一脉相承。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实施差异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动态发展,并在动态了解中不断转变教学策略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理念。新课改之前,小学数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统治”已久,教学方法偏重单向灌输,而忽略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差异化教学模式的“亮点”之一就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及需求,符合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彰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区别化、差异化的教学,既有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又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二、小学数学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应当如何操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差异化教学的效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呢?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关注个体,合理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小学数学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前提,也是关键。教师可以通过日常测试、阶段考试等,摸清楚学生的数学水平,再结合课堂观察、与学生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再据掌握的学生智力、个性、特点及技能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尤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现代小学生大多从小受父母偏爱,心理普遍较敏感、脆弱。对此,教师应当采用隐形分层的方式。完成分层后,还需要对各个层级进行动态管理,鼓励低层级的学生向高层级跃进。
并非一定要相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二)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计划。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行动“纲领”,而学习计划则是学生有序学习的“指南”。在开展差异化教学之前,首要任务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计划,指导教师开展差异化教学,并促进学生依据教师设定的目标及制订的学习计划,循序渐进地学习、进步。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运算律”这一内容时,考虑到班级学生不同的数学基础和能力,若采用统一教学,则势必会造成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上的偏差。针对此,笔者就将差异化教学确定为本课教学的主要模式,并结合大纲要求,设置灵活的教学目标。如学习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熟练掌握运算律,并具备将运算律运用到生活实际的能力。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最基础的数学运算就行。通过教学目标和学习计划的设定差异,建立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达到有效“激趣”的目的。
(三)设置差异化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内容比较难懂,学生不易理解。新形势下,数学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通过采用差异化教学突破数学教材在内容上的限制,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比如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可以结合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此外,在学习资料的选择上,也要遵循差异化原则,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材料,从而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
总而言之,差异化教学既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创新教法之一,又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完善,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不可比拟的突出作用。教师应当多加尝试与实践,以期发挥该模式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姜汝亮.关注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发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差异教学 新课程.小学,2014(10).
[2]郭进红.差异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