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句读考辨一则

来源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礼》中记载了“大小异名,〈尔雅〉曰,騋牡骊牝玄驹骖”这句话。历代注家在其句读问题上颇有争议,有主张“牝”字下绝句者,有主张“玄”字下绝句者。在探究“绝句”含义的基础上,明了此句如何翻译,从前人研究分析看,有两种说法。综合考虑文例、上下文语境,认为“大小异名,〈尔雅〉曰,騋,牡骊牝玄,驹,骖”,是最为合理的句读方式。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该如何定位这个问题对语文学科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作为语文工具性的表现,它们是教学的落脚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而文学语言能力这种人文性的培养也是必要的,两者之间存在“皮毛”关系。基于这点认识,语文学科要回归本真,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为主要目的,把培养学生人文性作为拔高目的,从而促进他们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摘 要: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有限元课程教学为例,开展了面向学术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通过基础理论普及、编程学习、软件学习、开放性问题探索、学术能力培养等多种方法,提升本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术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土木工程;有限元;学术能力;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
本文将从“资本论”劳动过程理论的双重逻辑出发,对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关系进行反思。人类中间派声称卡尔·马克思主张“控制自然”,自然主义者则认为马克思是强调“自然的根源”。在笔者看来,正是物质代谢概念的引入,使马克思的劳动观念具有了现代的生态意蕴。从表面上看,马克思劳动观念的双重逻辑和评价似乎是矛盾的,然而,如果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统一。因此,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环境问题方法论不能是“自然中心主义”或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它应该是一个唯物辩证法理论,它抛弃了它们之间固有的对立,实现了它们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现象,除了受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等客观因素影响以外,还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笔者从毕业生就业的主观认识着手,探讨大学生在就业中的错误认识以及对其进行相应思想教育的意义。本文通过论述,最终提出思路:提早为就业做准备;具备正确的择业观念;注重个人的综合素质以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思政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程,教学时,需要同时教育来自多个专业的学生,往往不能顾及所有的学生。再加上一部分高校对公共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往往是让其他科任教师兼任,或者是聘请其他学校的教师兼职进行授课。这导致了教师教学的水平不够高,专业性也得不到保障,也无法达到落实思想培育工作的目的。因此,教育机构为了思政教育得到更加有质量地落实,以培养具有时政思想的新型人才,将思政课堂落实到所有的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通过思政协教育活动协同育人,使思政课程成为辅助其他工作开展的有效工具,并让学生在专业学习时,更加自主地进行思政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思政课的实效性。本文以创作思政课微电影为实践载体,关注大学生面对现实的客观诉求,探究了思政课到底应该“由谁说”“说什么”“怎么说”等问题,是实现学生主体话语权的有益尝试。在师生共同创作思政课微电影的实践中,教师着重发挥主导作用,从方向主导、思想主导、政治主导、价值主导等方面,引领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居于首要地位。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多方联动合力育人机制。但当前高校内部对如何建构合力育人机制和实际操作均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进,造成了部分职责的缺位。对此,要探索和实施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把握住“三全育人”的目的是“人”,核心在“育”,方式是“全”,关键是“合”,从顶层设计、实践操作、组织保障等方面入手
道德与法治是每个公民必须要了解和遵守的事情。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使其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是很有必要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关注教育教学工作,还要从核心素养视角下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但是课时较少,学生关注度不高,使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笔者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
本文以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当前我院国家通用语教学融入中华文化的意义与路径,针对现状给出合理的建议对策,引导学生在学习国家通用语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底蕴,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并结合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疆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有效提升其整体的教学质量。以此保障相应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成长。因此,笔者结合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供有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