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边远山区的农村初级学校,面临着生源流失,教学质量低,学生品质下降的困境。当前外出务工的家长与学校教育管理严重脱节,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许多留守学生厌学情绪特别严重,不良行为优为突出,打架斗殴、赌博、抽烟、酗酒、上网、谈情说爱等,早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改掉留守学生的不良习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呢?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历史知识,从历史人物中吸取精神营养,尝试从学生现状入手,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效。下面谈一下我在历史教学中的几点看法与做法。
一、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进步的起点。初中学生年纪小,身心都还处于逐步成熟的阶段。有时面对学习上的一些困难而信心不足,学困生往往存在自卑的心理,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教科书中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去讲解,如唐代韩愈《调张籍》诗所讲的“蚍蜉撼树可谓自不量力,但蚍蜉把树木掏空后,大风一吹树木就倒下了”来进行分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用“成功亦成功之母”来培养学生快乐学习
人们常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用这句名言鼓励我的学生求知欲。可在现实中却常常事与愿违,不仅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还让学生变得沉默寡言。连我自己都有点心灰意冷了。这样经历了几次后,学生们的进步不大,无论上课还是考试,都出现了抵触情绪,对历史学习的信心也消磨殆尽。原本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课堂变得一片死寂。学生的眼睛似乎被蒙上了一层迟疑的神情。原想失败可以振作学生的求知欲,可现实却告诉我:失败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也不一定是成功之母。于是在教学上及时地转变思维。用“成功亦成功之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单元检测,平时提问,学生表演历史小品等等,发现、发挥、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求知欲,唤起他们尝试成功的欲望。从此,我发现学生们在历史课上能时常露出笑容,眼神也变得有神了,慢慢地善于思考,不管对与错,总能自信的说出来。一次次的成功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叩响了成功之门。
三、用挫折教育来树立起学生远大的历史观。
竞争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动力,竞争是残酷的,遭受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目前学校留守儿童和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多,他们大多数是在大人的呵护下长大的,意志薄弱。在生活上、学习上稍有不顺心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缺乏抗挫折的能力。这不利于他们参加21世纪的竞争。为此,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的自信和骄傲被激发起来后,我会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遭受挫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就是一部挫折史、纠错史。人类历史的进步史就是后人纠正前人错误的历史。历史上每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无不经历挫折。但他们都有共同的一点:在经受磨难、遭遇挫折时,表现了一种积极的、理智的情绪反应,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的。挫折既然在所难免的,我们就正确面对挫折。这时我就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引导同学以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为榜样。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慨战胜自我,战胜挫折。如明代的戚继光因倭寇危害东南沿海一带,立下了“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宏志,在遭谗言陷害入狱后仍不改其志。出狱后招募农民和矿工组成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戚家军,相继肃清了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倭寇,为东南沿海一带社会的稳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而在历史上名垂千古!
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处处注意挖掘这样的历史人物作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体验、在小组中交流体会,让他们情境中感受历史人物的伟大精神,学习历史人物面对挫折的勇气。
四、通过历史荣辱观,培养学生立志报国之心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渊源悠长,文化繁荣昌盛,典籍连绵不绝,人才鼎盛辈出。从古代直到清朝中期为止,我国的文化、科技、经济一直都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水平。有经典的儒家学说,有永世不倒的万里长城,有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我们为伟大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而自豪的同时,也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近代百年屈辱史。《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几乎使中华民族走向了亡国之路。而为了让中国摆脱危亡、走向复兴之路,我们的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抵御外侮,作出了至今还令人荡气回肠的感人事迹。通过回忆历史,并在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不怕苦难,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继承和发扬仁人志士们的革命传统和优良品德,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树立“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面对当前留守少年的现状进行学习求知欲培养,历史学科更具有特殊的优势,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用历史观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励有自信心的孩子,使每个学生都个性张扬、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奋进。
边远山区的农村初级学校,面临着生源流失,教学质量低,学生品质下降的困境。当前外出务工的家长与学校教育管理严重脱节,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许多留守学生厌学情绪特别严重,不良行为优为突出,打架斗殴、赌博、抽烟、酗酒、上网、谈情说爱等,早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改掉留守学生的不良习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呢?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历史知识,从历史人物中吸取精神营养,尝试从学生现状入手,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效。下面谈一下我在历史教学中的几点看法与做法。
一、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进步的起点。初中学生年纪小,身心都还处于逐步成熟的阶段。有时面对学习上的一些困难而信心不足,学困生往往存在自卑的心理,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教科书中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去讲解,如唐代韩愈《调张籍》诗所讲的“蚍蜉撼树可谓自不量力,但蚍蜉把树木掏空后,大风一吹树木就倒下了”来进行分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用“成功亦成功之母”来培养学生快乐学习
人们常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用这句名言鼓励我的学生求知欲。可在现实中却常常事与愿违,不仅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还让学生变得沉默寡言。连我自己都有点心灰意冷了。这样经历了几次后,学生们的进步不大,无论上课还是考试,都出现了抵触情绪,对历史学习的信心也消磨殆尽。原本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课堂变得一片死寂。学生的眼睛似乎被蒙上了一层迟疑的神情。原想失败可以振作学生的求知欲,可现实却告诉我:失败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也不一定是成功之母。于是在教学上及时地转变思维。用“成功亦成功之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单元检测,平时提问,学生表演历史小品等等,发现、发挥、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求知欲,唤起他们尝试成功的欲望。从此,我发现学生们在历史课上能时常露出笑容,眼神也变得有神了,慢慢地善于思考,不管对与错,总能自信的说出来。一次次的成功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叩响了成功之门。
三、用挫折教育来树立起学生远大的历史观。
竞争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动力,竞争是残酷的,遭受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目前学校留守儿童和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多,他们大多数是在大人的呵护下长大的,意志薄弱。在生活上、学习上稍有不顺心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缺乏抗挫折的能力。这不利于他们参加21世纪的竞争。为此,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的自信和骄傲被激发起来后,我会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遭受挫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就是一部挫折史、纠错史。人类历史的进步史就是后人纠正前人错误的历史。历史上每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无不经历挫折。但他们都有共同的一点:在经受磨难、遭遇挫折时,表现了一种积极的、理智的情绪反应,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的。挫折既然在所难免的,我们就正确面对挫折。这时我就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引导同学以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为榜样。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慨战胜自我,战胜挫折。如明代的戚继光因倭寇危害东南沿海一带,立下了“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宏志,在遭谗言陷害入狱后仍不改其志。出狱后招募农民和矿工组成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戚家军,相继肃清了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倭寇,为东南沿海一带社会的稳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而在历史上名垂千古!
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处处注意挖掘这样的历史人物作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体验、在小组中交流体会,让他们情境中感受历史人物的伟大精神,学习历史人物面对挫折的勇气。
四、通过历史荣辱观,培养学生立志报国之心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渊源悠长,文化繁荣昌盛,典籍连绵不绝,人才鼎盛辈出。从古代直到清朝中期为止,我国的文化、科技、经济一直都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水平。有经典的儒家学说,有永世不倒的万里长城,有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我们为伟大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而自豪的同时,也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近代百年屈辱史。《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几乎使中华民族走向了亡国之路。而为了让中国摆脱危亡、走向复兴之路,我们的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抵御外侮,作出了至今还令人荡气回肠的感人事迹。通过回忆历史,并在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不怕苦难,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继承和发扬仁人志士们的革命传统和优良品德,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树立“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面对当前留守少年的现状进行学习求知欲培养,历史学科更具有特殊的优势,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用历史观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励有自信心的孩子,使每个学生都个性张扬、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