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老师上好课的三大要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理学科是一门具体而抽象的科学,单靠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地理教师怎样才能上好地理课,使学生轻松的学好地理呢?本文主要从加强地理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地理逻辑的严谨水平、培养直观的举例意识与举例技巧三方面来阐述自己的经验。
  【关键词】 地理老师;融会贯通;严谨水平;直观
  【中图分类号】G6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地理学科是一门具体又抽象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记忆能力,还要求有空间联想能力。这些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地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得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得当,就会出现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的现象。本人结合自身多年地理教学的经验,总结了三条上好地理课的“要见”,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地理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学好地理,单靠死记硬背书本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系统。把每个知识点彻底吃透,全面消化,并有机的结合利用。这是对地理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授课中调动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多看、多思、多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提高自己两方面能力。
  (一)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归纳和总结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涵和外延。想要让学生学透课程,首先要自己吃透课程。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的课程时,就要把所有相关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讲,要把地方时、区时、晨昏线、主要经线穿过的国家等知识点全部结合起来,举一反三,真正做到在教学中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充分理解,活学活用。
  (二)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规律,形成一套得心应手的教学模式
  上述所说的加强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理念,所以说融会贯通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是养成自己独到的教学思维方法。在浩如烟海的地理知识中,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掉入知识的大海,在各个知识点之间来回穿梭,纠结不清。长此以往,会出现一种“背了忘,忘了背,背了继续忘”的恶性循环。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不单单要注重教授知识的广度,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更要将所有的知识清晰明了的理顺,有机的结合。使学生达到做会一道题,就会一套卷的效果。在这里,本人不提倡所谓的题海战术,不仅浪费时间,也浪费学生的精力。所以,教好地理,归根到底还是要教师自身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二、提高地理逻辑的严谨水平
  学好任何学科,都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逻辑联系。其中,地理逻辑的严谨程度对地理学科理论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逻辑就是指,各种地理要素、事象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明确的讲述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不仅会提高教学的清晰度,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要明确地理逻辑,首先要有正确的逻辑起点,就像盖楼要打好地基一样,正确的逻辑起点就是地理逻辑的基石。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找到一个正确的知识切入点,进而步步延伸,循序渐进,一点点的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讲述“厄尔尼诺现象”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层层深入:它是在哪个地理位置出现的?它具体的气象表现是什么?它通常在什么季节出现?为什么其它地方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它的出现对当地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在讲述这些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之间联系的相关度和逻辑性,切实做到问题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最后达到的效果是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形成这种分析问题的地理逻辑。这里着重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切忌不能出现逻辑混乱,不能天马行空的讲授知识点,“想到哪,说到哪”的教学逻辑方式只能导致学生“听不懂,记不住”。例如在传授有关大气现象的知识时,最好不要涉及地理时间运算方面的知识,因为这两个知识系统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不能起到补充知识和拓宽思维的作用。往往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多学知识,盲目的灌输知识点,传道授业的精神是可取的,但在教学方法上一定要形成严谨的地理逻辑思维,否则会出现顾此失彼,既丢了西瓜,又丢了芝麻。
  三、培养直观的举例意识与举例技巧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往往具体的、直观可感的事物容易被我们理解和接受。在地理教学中同样如此。在讲述地理知识时,用最直观的方法、最具体的例子去解释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不仅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还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学习任何学科的最终目的都是用最简捷的方法,最高的效率解决实际问题,地理学科也不例外。所以,地理教学的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就是:如何让晦涩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可感。
  地理学科研究的范围大到星河运转,小到山川流水,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怎样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汪洋中为学生开辟一条记忆的捷径是众多地理教师最关心也是最头疼的问题。本人经过多年的地理教学,总结了一套形象记忆法,即用最直观的例子,最形象的技巧帮助学生记忆。这种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在学习我国的政区轮廓图时,可以把各个省区的轮廓和我们熟悉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如辽宁省像一个逗号;青海省像一只兔子;云南省像一个正在开屏的孔雀;海南省像一个菠萝,甘肃省像一个哑铃。在教学中,我还发明了一种讲故事记忆法,以便学生在学习中能更容易接受,同时记忆深刻。如我在介绍东南亚主要国家和首都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记忆,我便讲了一个故事,“有个老头叫老万,想越过河去捡(柬)金子,但走得太慢(曼)了,结果没捡(柬)到金子。在讲到印度的“泰姬陵”时,我引出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泰姬陵是莫卧王超夏杰罕为他的爱妃玛哈尔修建的一座陵墓,玛哈尔生前和皇帝相亲相爱,至死不渝。但天妒红颜,玛哈尔因病早逝,香消玉殒。帝王悲痛欲绝,于是动用巨资和几万工匠,花了十六年的时间建成了这座陵墓。这个故事很感人,给学生的印象很深。
  四、结语
  总之,只要做到地理老师以上几点,相信地理课堂一定会变得生动有趣,教师讲着轻松,学生听着愉快,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荆翠华.如何做一位学生喜爱的地理老师[J].吉林教育,2009.(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本文就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做以下几点尝试。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  1、从情境中培养。教学情境的创设,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教学内
本文以古蔺中学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等形式,对古蔺中学校园足球竞赛体制情况、体育师资建设情况、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情况等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足球专业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摘 要】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老师们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了不断的探析。在过去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固守本章节的内容,不愿去对语文学习的内容做更深入的拓展。我们知道,想要逐步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就要不断的增加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内容,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情操,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
【摘 要】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小学数学的教育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教学,符合教学的要求。本文论述了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含义以及实施意义,并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异步教学的策略,以此保证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公差课程理论教学的分析,提出成功设计好第一堂课是激发学生学好这门课的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公差课;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
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型传播工具,已发展成为使用率最高的移动终端即时通信工具.微信具有使用频率高、用户多等特点,众多高校运用微信公众号推广校园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情引趣,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用心设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是多用鼓励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四是趣味作业,延伸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
利用C58c1农杆菌菌株(其携带的pPTN290质粒载体上含有nptⅡ基因和GUS基因)为供体材料和小麦幼胚为受体材料,对我国35个春小麦基因型进行了农杆菌敏感性研究和转化研究。组织
【中图分类号】G6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经济的发展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为了培养丰富个性和具有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改革首当其中。课程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其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