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wf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有些教师甚至每节课都离不开它。其原因是多媒体教学技术有着传统课堂教学不能企及的优势,它不仅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好帮手,而且更新了教学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创新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那么,如何让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它的优势呢?
  一、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了图形、动画、影视片段等多种信息呈现教学内容,提高了形象性和生动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能把精神集中到学习上来,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小语第六册《庐山云雾》是描绘了庐山那绚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象,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可是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亲眼见过,尽管课文描写的非常美,尽管老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形容,讲述,可是学生的脑海里没有这样的图画,因此兴趣不高。但如果运用多媒体来教学,多媒体可突破时空限制,把庐山的“秀丽”,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并配以优美的音乐、恰当的解说,同学们顿时就被深深吸引住,特别是当多媒体展现云雾“瞬息万变”的画面时,同学们高兴的直拍手,嘴里不禁的说:“庐山的云雾真神奇呀!我恨不得马上就去庐山看看。”就这样同学们主动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深刻的体会课文,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二、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程,发展思维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以问题的提出和寻求解答方式的灵活性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有了多媒体系统后,我便利用多媒体在图、文、声、像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思维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多种信息源的活动空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问题,有力地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思维发展。
  例如:我在上《狼和鹿》这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理解生态平衡这一难点,她制作了狼被杀之前森林中的情景以及狼被杀后森林中的情景的动画,并配以恰当的音乐,当这两组反差很大的画面、音乐出现在同学们眼前时,同学们被震撼了,深刻的了解到虽然人们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鹿而杀了狼,可结果不仅害了鹿而且使昔日葱绿繁茂的大森林变得象被火烧过一样。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同学们自然而然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人类一定要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就这样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迎刃而解。
  这种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事物现象的全过程,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能力,既提高了课堂表达效果,又达到了引发活跃思维的目的。
  三、 利用多媒体课件,拓宽范围,激发欲望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就是能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知识制作成动画,使学容易理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
  例如:听、说训练《知错就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1、孙小圣和小熊丁丁去公园。2、孙小圣在公园的柱子上留下七个字。3、孙小圣改正错误等三幅动画片。在教学时逐幅播放,同时根据需要适时配上声音,这样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动画世界,学生的听觉、视觉都被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学生兴趣盎然,每欣赏完一幅动画后就会议论纷纷,争先恐后的举手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有同学还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当一名同学说到孙小圣知道自己错了低下头的时候,就有同学提出问题:“光知道错了还不行,应该改正。”那怎么改正呢?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有进行了一番讨论。有的同学说:“应该擦掉”有的同学说:“应该在亭子旁竖一块牌子写上:禁止涂写”等。同学们在讨论中不仅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使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在讨论中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这种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利用,正是从小学生的爱好出发,用声、光、电、画等媒体制作动画,配以不同的色彩,增添画面的可视性和美感,创设出一个美妙的教学空间。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实践证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课文必须通过学生的再造性想象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精髓。多媒体教学技术能把语言文字描写的许多形象无法亲身体验、耳闻目睹的都可以浓缩在课件里,起到了促进学生想象的媒介作用。
  学习完《夜莺之歌》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完小夜莺完成任务后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河沟边削东西,而且不时回过头去,望着那几条到村子去的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画面,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德国兵被消灭以后,小男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河沟边?他在望什么?想什么?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大胆想象,有的说小夜莺在等游击队给他安排新的任务;有的说小夜莺在等敌人来,想又一次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包围圈消灭掉;还有的说敌人来了,小夜莺的亲人都躲到村外去了,敌人被消灭了,小夜莺在等他的亲人回来……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小夜莺的行为设想了不同的答案。虽然学生的想象并非特别,然而他们能开动脑筋,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已经有可贵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我常常结合课文内容和实践活动,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先让学生欣赏、再说说做做等。如在让学生制作手抄报之前,先出示各种各样的手抄报让学生欣赏,从中学习别人设计的报头、图案、版面排列、色彩搭配,装饰等,这样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往往令人惊喜,原因是学生在欣赏之余还能加上自己的创新意念,制作出来的效果更精彩。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实践是创新的关键,让学生大胆实践,富于幻想,长此训练,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出现使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成为教育领域的另一次革命。多媒体教学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服务,为我们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对于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作用,使其更好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固守陈规,不能说把知识教会他们就可以了,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数学领域中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要让他们掌握数学的一般规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而这就需要我们在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创新思维。  一 、转变观念,创立良好的数学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
孔子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人们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准备,有了准备,则可以获得成功。语文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就要把课备好,把基础夯实,实效性才能显现,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才会扎实。如何促使备课达到实效是我们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优秀的语文老师应从以下五方面做起:    一、把握课标,整合教材训练点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圭臬”、是源头、是
为深入开展好“薪火相传、开拓创新”主题教育活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挖掘、整理、充实和提升行业和协会文化内涵,形成系统的、长期起作用的教育载体,做到薪火长传,中注协党
国内成品油消费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华东和华南地区,约占全国消费总量的50%以上。今年以来,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华南、华东地区成品油持续紧张,尤其是广东省, 成品油同比消费增长
用爱心“经营”  ——班级管理有感   山东省陵县滋镇中学  心的领域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学生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我用爱心把自己那片园地里的一棵棵禾苗浇注的生机勃勃。班级管理是一项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甚至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能否炉火纯青,运用自如,就看我们怎样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了。下面是我多年来班级管理中的一点体会。  一、爱是工作的源泉,榜样
通过分析简·奥斯丁笔下的女主人公诸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曼斯菲尔德花园》中的芬 尼等人物的性格特点,笔者认为简·奥斯丁笔下的这些人物都具有“灰姑娘”的特
小时候,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学校老师习惯性地问:“有没有问题?”我们一定回答:“没有”,或者默不做声.因为如果回答说“有问题”,或许会挨老师一个白眼,然后老师还会
2014年8月16日至2014年9月15日,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共收到投诉4560例。报告期数据显示,本期消费投诉量较上期相比减少844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1例。
期刊
实验室是新课程资源,与教材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实验室作为新课程的资源,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其它资源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实验室的规范、有序管理流程工作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实验教学的完成和实验开出率、实验教学考查是评估理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也是对整个学校教育资源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的程序化研究、指导、提高管理工作流程,是教学工作共生的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