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装帧家的道与技

来源 :现代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中国当代书籍装帧家代表人物,曹辛之和张守义两人虽然成长路径有别、术业有专攻,但均献身艺术,知行合一,充分汲取了中国艺术精髓和西方美学理念,追求简约、含蓄的审美意境,较好地实现了道与技的统一。
  关键词:曹辛之;张守义;书籍装帧
  在中国当代书籍装帧家中,曹辛之和张守义是较有代表性的两位。尽管两人在工作上并无多少交集,但无论是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还是思维方式上,他们都有颇多相似之处。从审美取向来看,两人摒弃功利,不约而同地追求意境幽远、书卷气浓郁的设计风格,希冀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和西方现代的美学理念融会贯通。就书籍装帧实践来说,两人创作的黄金期基本集中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段也正是中国书籍装帧事业渐趋成熟的阶段。当然,作为两代装帧家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各具特色鲜明、形质迥异的艺术风貌。所以,比较和探讨两人的装帧理念与实践,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当代书籍装帧的整体衍变流程,勾勒梳理其递嬗兴替的发展轨迹,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西融合、自成一格
  作为植根于中国土壤的装帧设计家,曹辛之与张守义的艺术理论和实践有颇多相契之处,若我们稍加寻绎,可以发现如下三点:首先,在设计理念上,两人都秉承了中国艺术的优良传统,同时对西方现代美学理念亦有深刻的认识。其次,在审美趣味上,两人都摒弃了功利,不约而同地追求意境幽远、书卷气浓郁的设计风格。曹辛之主张不要过多地装饰加工,不轻易采用具象的绘画和摄影做封面素材,强调要简约、含蓄、意蕴深厚,要有令人回味的书卷气。张守义亦作如是观。他认为,应少用人的面部五官传情,多用人的动势传情。这同样也是基于简约传神的审美取向。最后,两人都是知行合一的楷范。曹辛之、张守义二人不仅在艺术实践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对装帧设计理论也有较为系统深刻的认识。曹辛之有《曹辛之装帧艺术》一书行世,张守义出版有《张守义外国文学插图集》《装帧的话与画》《插图艺术欣赏》《装帧艺术设计》等著作。
  曹辛之是诗人和文化型的书籍装帧家。他不仅能诗,而且兼擅书法、篆刻与治印,具有很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传统意味更浓。曹辛之在成为专业的书籍装帧人士之前,已是一位颇具名气的诗人了。20世纪40年代,曹辛之以“杭约赫”为笔名,先后出版了《噩梦录》《火烧的城》《复活的土地》等诗集。他长诗、短诗兼擅,以长诗展现恢弘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短诗则别有风貌,风格自然清新、韵味深远。徐雁平在论述曹辛之和钱君匀时说:“就修养而论,两位先生带有传统文人诗书画琴棋兼通的流风余韵,而这种兼通浸润着他们的书籍装帧艺术。他们之所以成为这块园地上的常青树,从钱先生的一段话中即能体会得出:‘我国的书籍装帧和其他各门文学艺术的传统有着相应的共通关系,是属于东方式的淡雅、朴素、内涵的风格。’”传统文化的滋养浸润,成就了曹辛之这位独具中国气派的装帧设计家。
  相较曹辛之的转益多师,张守义则是一位天才型的书籍装帧家,讲究灵感和悟性,善作奇思妙想。他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又曾在中央工艺美院装潢系书籍装帧班学习。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巴尔扎克全集》《悲惨世界》《简·爱》《茶花女》《堂吉诃德》等名著,封面与插图均出自他手。曾有人将张守义称为“不要脸画家”“背面人画家”,原因是他所设计的封面或插图中的人物多看不到脸,只见背影与侧面。对这一谑称,他这样解释:封面插图很小,插图中脸经常是占杏仁、瓜子、米粒大小的面积,要用嘴角画出感情来,那是极其困难的。为此,张守义的经验是,应少用人的面部五官传情,多用人的动势传情。这说明,在长期的书籍装帧实践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创作理念,并非一味固守传统,亦步亦趋。张守义还认为,艺术家知觉的选择,主要表现在能够迅速地把反映对象的某种心理特征、外部特征、生活氛围,根据创造的特殊要求优先地选择出来,以求合弃可有可无的东西。他所选择的素材中处处有生动的细节,创作中不时有灵感的闪光,而灵感常常使想象中的形象趋于高度的完美。这种灵感与奇思妙想的撷取,自然离不开长期的生活积累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但更多的恐怕还是有赖于独有的天分一与.晤性。这是张守义能够卓然成家的根本原因,也是他和以传统修养见.长的曹辛之的相异之处。
  二、简约含蓄、追求意境
  通常说来,我们评骘一个艺术家成就的高低,大抵不外乎两端:一要看他的知,即他在所从事的领域具备了怎样的认知水平;而更重要的,是要看他的行,即他在艺术实践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曹辛之、张守义二人皆具杰出的艺术实践能力,他们在很多方面可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具体表现为:其一,两人都有“删繁就简三秋树”的高超的艺术概括能力,能从无数纷繁复杂、姿态各异的具象之中,抽绎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显现出令人赞叹的艺术归纳与演绎能力。其二,他们都善于从其他艺术门类、日常生活中撷取妙思灵感,吸纳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这句诗恰切诠释了这种特点。其三,两人都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追求多元、立体的艺术效果。曹辛之将中国书法、治印等纳入他的设计之中,张守义将灯具、石头等艺术收藏品融入装帧之中,都是很好的佐证。
  不过,细究起来,两人在艺术实践上终归还是判然有别。其突出表征为:第一,两人工作的畛域和优长不尽相同。曹辛之先后就职于三联书店和人民美术出版社,设计的作品多属人文社科类;张守义则长期服务于人民文学出版社,专攻外国文学作品。第二,曹辛之更多喜欢运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段,比如书法、篆刻及治印等;张守义则比较洋化,好将肖像画或灯具、石头等带有西洋风味的实物融入设计之中。第二,曹辛之的艺术手法更近于中国的写意一派,张守义则可归入西洋的写实一途。曹辛之、张守义艺术实践及其风格的差异,从两人的装帧代表作《郭沫若全集》和《巴尔扎克全集》中可见一斑。
  《郭沫若全集》是20世纪80年代一项大的文化工程,分为《文学编》《历史编》《考古编》三种,共38卷。这么一套卷帙浩繁的著作,且著者是社会影响巨大的学问家,设计难度之大不言而喻。设计好这套书,第一要义是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普遍与个别的统合分离关系。郭沫若才华横溢,堂庑特大,著作横跨文学、史学、考古学三大领域。曹辛之在设计时,对三者作了适度区分。《文学编》封面用绿色,《历史编》封面用棕色,《考古编》封面用褐色。绿色引人遐思,棕色厚实稳重,褐色古色古香,与三种学科的特点非常契合。在整体设计上,曹辛之也有着缜密的考虑。整套书的书脊上,印的是粤籍书法家秦号生所书“郭沫若全集”五个字,甚富金石气。全书的封面,覆盖以状如织锦的银线隐花,显得典雅明丽;右上方,是著者遒劲潇洒的手书体“郭沫若”三个字。这三个字恰如点睛之笔,使得整个封面在庄重典雅之外,别具一种灵动之美。从曹辛之的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中国各种传统艺术形式娴熟自如的融摄统合能力。古朴典雅的书法,明丽繁复的花纹,别出机杼的手写体,都被他浑然天成地纳入自己的艺术之维中。   张守义的装帧设计则另辟蹊径。他在设计《巴尔扎克全集》的封面时,摒弃了惯常的使用作家头像的套路,而代之以油灯作为标志物,并辅以巴尔扎克的手稿。开始很多人对此并不理解,经张守义解释一番,疑窦才涣然消释。原来,张守义研究发现,巴尔扎克白天时间基本用于休息与社交,晚上才从事写作,油灯于他而言是须臾不可离开的工具。巴尔扎克有一个小账本,里面详细记录了他创作每部作品所消耗的灯油数量。以油灯作为《巴尔扎克全集》封面的标志物,不仅不显突兀生硬,相反因有这么一层背景,而别有深意存焉。张守义对作家和作品的稔熟,敢于翻空出奇的创作理念,都是此次设计成功的关键所在。一个人们习见不鲜,甚至可能厌弃的物什,在张守义艺术灵光的烛照下,被赋予了丰厚别样的内涵,充分凸显了他迥出意表的艺术表现力。诚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说的:“那没有形式的圣石,那单纯的地点,或任何与客观性的需要有密切联系的东西,都从艺术那里得到了形式、色彩、性格和确定的内容,这内容是可被意识到的,而且现在是作为对象呈现在意识前面。”
  三、以道统技.道技合一
  张汝伦说:“要理解中国艺术,必须要了解它的哲学。中国古人并不把艺术理解为技术(techne),而是理解为道术。艺进于道,艺接于道。西方人(古希腊哲学家)最初认为艺术与哲学相比,是低级的东西,因为它不但不能表现真理,而且还歪曲真理。但中国古人则不同。艺术乃接近和把握无以名状的宇宙真理(道)的必要手段。”在曹辛之和张守义那里,装帧设计绝不仅仅是一门技艺,而是他们借以求“道”的方式。尽管他们并未作过类似的表述,但依阐释学的观点,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观诸他们的论述,征诸他们的作品,可以确信无疑的是,道与技艺在他们身上是合而为一、浑然难分的。
  张守义是业内公认的“艺痴”。日常生活中的他不修边幅,衣衫褴褛,从外形上看,简直与流浪汉无异。跟张守义接触过的人都说,他同别人交谈时,总是心不在焉,答非所问,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按照世俗的眼光,对这样一位典型的“怪人”,大家总归是敬而远之的。他为了准确把握西方人的面部表情,专门到王府井大街去观察来来往往的外国人,为此常常被路人和警察误以为是“坏人’。再有,尽管他并不喜欢足球,但为了充分捕捉外国人的动态表情,凡是北京有外国球队来比赛,他都要前往观看,而且还购高价票,为的是坐在最前排便于观察。据生前好友回忆,张守义另外两大嗜好是收集石头与老灯具。每逢出国,他总要到那些大作家的故居或生活过的地方,捡上一两块石头,携带回国以珍藏。而他的老灯具收藏之富,在业内广为人知。这些别人视之如敝履的物件,在他心中却是难得的宝贝,有血有肉有『青感的灵物。他将所有的心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钟爱的书籍装帧事业,投入之深,求道之真,几乎到达了物我皆忘的境界。
  相较张守义,曹辛之的艺术人生尤为坎坷。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曹辛之离开了他挚爱的诗歌创作领域,转而从事“为人作嫁”的书籍装帧设计。我们今天重新鉴赏他那一幅幅诗意盎然的装帧作品,徜徉迷醉于他所构筑的艺术天地之间,由此而生的美感上的相契共鸣,是否也一如读他早年那些清新隽永的诗歌呢?1985年,曹辛之创作了一首诗歌《装帧工作者之歌》,其中写道:一本书如果没有封面,不经过装帧,就像一个人赤身裸体——没穿衣裳。作者给书以生命、智慧、思想,我们来为它设计形态,配上合适的服装。作者重拾心爱的诗笔,讴歌礼赞自己从事的书籍装帧事业,读来不禁令人感慨系之。值得欣慰的是,曹辛之尽管不再从事诗歌创作,但他所追求的道与技,却在书籍装帧上得到了延续和淋漓尽致的体现;且真正做到了由技臻道,以道统技,道技合一。
  (李振荣,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编审;卢宁,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
其他文献
著名编剧、教授倪学礼老师到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的课堂上来,与大家分享的一切,对我而言,是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起初内心的波澜不惊或许源于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编剧对于行业内乱象的浅显体验,而后更多的惊讶与不安则发生在亲耳聆听一位“大编剧”内心的呐喊之后——行业乱象对于从业者的伤害波及的不仅仅是诸多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也包括那些“大咖”。倪老师讲到自身维权经历时语气中不由自主流露出的愤
期刊
当我端坐在书桌旁摊开纸写下这篇文章时,无尽的思念涌上心头。我第一次和宋木文同志接触是1989年秋天,我和新华书店总店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周昌喜,广东新闻出版局刘板盛处长,原新闻出版署发行司的魏红同志等五人参加莫斯科少儿国际书展,昌喜同志是中国少儿出版参展团团长,我们几位是团员。恰逢由宋木文同志和他当时的秘书王涛同志(现任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还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俄文翻译白以素女士等几位组成的中
期刊
摘要:组织社会学旨在从社会学角度对组织现象进行研究,目前已成为一个极富理论解释力和创新活力的学术传统。本文以几项编辑决策研究为例,对组织社会学路径下的出版研究进行了初步介绍。作者认为,将组织社会学引入出版研究,对推动研究视角转换、丰富理论资源和概念工具、凸显经验品质、创新研究方法都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组织社会学;出版研究;研究方法  一、引言  美国记者兼学者威廉·怀特在20世纪50年
期刊
摘要:当前如何构建出版社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亟待破解的命题。首先应该根据出版社自身的特点构建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然后对编辑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进而根据现状制定应对策略,最后进行全社的人才培训体系构建,并将此项工作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关键词:编辑;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外研社  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应是基于对人才战略(未来)和所面临问题(现状)的理性分析,搭建一条人才成长的通路,
期刊
摘要:四川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在古籍出版领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其特色化经营主要体现在通过依托高校学科优势来打造专业品牌,发掘和打造地方文化特色产品,及时建设编辑队伍,严把编校质量,注重拓展渠道促进古籍精品图书销售等方面。  关键词:特色经营;高校出版社;古籍出版  成立于1985年的四川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川大社”)选题范围涵盖文、理、工、农、医等领域。1996年,“为充分利用四川大学丰富
期刊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增长及主题变迁、作者、发文机构及地区分布、来源期刊、基金五方面统计,对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8)我国编辑出版教育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分析现有研究的缺憾短板,展望未来研究的取向。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教育研究;文献计量;理路  历经四十载,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从改革开放后筚路蓝缕,到今日形成了囊括高职高专普通本科、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到博士研究生的完整培养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官方组织佛经抄写时,会在“抄经列位”上标明抄写、笔受、校对、付阅、证义、监督官员的姓名以及用纸、装潢等内容。“抄经列位”实际上类似“版权页”,其主要是标明责任,以便出现错误后追责。考察“抄经列位”的缘起、功用,也有助于梳理中国古代的翻译制度、校对制度。  关键词:抄经列位;佛经;版权页;校对;翻译  中国国家典籍博物馆存有一部敦煌写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编号为0690。该经末尾详细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信息获取与使用习惯逐渐改变,在数字化读写方式上的表现尤为突出。笔者以“简书”APP为案例,对读写产品背后所体现的开放式读写平台进行多维度分析。“简书”通过网络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内容生产的新模式、信息传播的新思路、文本阅读的新特征,建构了以平台用户为中心的新型出版形态。以这类开放式读写平台为依托,专业化媒介机构及职业媒体人的权力被分散和转移
期刊
摘要:在媒介融合及“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以编辑出版学专业为切入点,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积极探索校媒联合办学新模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共建股份制二级学院——吉报数字传媒与创意学院。双方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协同创新,深度合作,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层次、结构、规格、数量面与行业、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从而实现校媒共同培养、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
期刊
传统出版对于我国历史文化遗存的整理、保护与研究事业功不可没,各种文物图录、考古发掘报告集、研究文集陆续出版,起到了良好的学术积淀作用,有力地推动着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学术门槛较高、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发行范围狭小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宝贵的文物及其形象资料犹如散落的珍珠,大多数时候不为大众所了解,其第一手资料也并不能供读者方便、快速地查询到。随着数字出版时代的来临,这种情况有了改变的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