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几何学本身是一门极为有趣的学科,同时对初中阶段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师常常照本宣科的传授几何知识,难以引起学生对几何的学习兴趣。本文将探讨的是如何打破传统枯燥的几何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到几何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打破传统;初中;几何教学;乐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91-01
引言
在几何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其逻辑性比较强,其本身论证过程也比较枯燥,对于逻辑思维活跃,乐于思考的学生来说,几何的学习过程会是一种乐趣,然而对一些不是很擅长逻辑思维的同学来说,就会突出体现几何学的枯燥,使学生没有学下去的动力和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几何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将枯燥的学习过程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效果。
一、传统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抽象的几何概念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现行的教材中,关于几何的介绍比较简单,而几何本身的证明过程也比较强调逻辑严谨性,让学生感觉到整体概念不够形象具体,难以将文字语言与直观的图像或者空间形式联系起来。反过来,也难以将一个具体的图形关系用逻辑严谨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图形与语言之间的差别和转换难度,会使学生的思维混乱,极大的减低学习效率。
2.单调的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几何教学中,几何素材形式非常单一,加之抽象的内容和严谨的推理过程,使学生的空间感和想象力都难以发挥出来。同时,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几何教学模式都比较死板,使本来就趣味性不高的几何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无趣,导致学生对几何产生抵触情绪,慢慢丧失了学习几何的欲望。
3.解题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失去对几何的兴趣。
新课改以来,教学模式改革有了很大成效,但是应试教育教学方式依旧普遍存在,受其影响,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了线性思考的思维模式,限制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在几何证明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导信息,一些反命题、逆命题的形式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都形成了非常大的挑战,逻辑转变缓慢会使学生对正反命题的求解无从下手,无法达到这类题目应有的练习效果。
4.对几何的偏见使学生抵触几何学习。
客观上,几何学确实比较有难度,但是有些学生过于妖魔化几何学,在一次次碰壁之后,他们的自信心遭受了打击,逐渐失去了钻研的韧性,遇到解不开的几何题就直接跳过,久而久之就完全失去了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5.缺乏对数学知识的生活体验。
许多学生没有在生活中留意数学知识的習惯,他们将学习与生活完全隔离开来,其实这应该归咎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够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脱离实际,导致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不够敏感,从而使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时,难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难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二、提升初中生几何兴趣的策略
1.数形结合,加强学生理解能力。
初中数学内容比较抽象,尤其是空间与数量的相互转换。教师可以利用数型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数量与空间的转换,将抽象问题数字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几何是能够以代数的形式表达的,所以可以用代数来解决几何问题。例如初中几何数学中的证明,基于几何性质,建立每个平面的代数方程,确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几何的证明过程。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是,要充分考虑,让学生感受数学变化的魅力、转化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2.开展课堂活动。
几何数学教材本来就比较枯燥和抽象,课堂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转变,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与三角形相关的几何证明的内容时,老师要求学生剪出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让学生剪掉三角形的三个角,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角来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几何部分的理解,老师可以“提出什么是圆柱体的横截面?”“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的发挥想象猜测或借助周围的物体进行实验。这时候老师可以拿出一些圆柱形的火腿做实验。学生们通过切火腿了解各种圆。横向切成一个圆,然后垂直切成一个长方形,斜着切成椭圆形。这些课堂活动不仅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到了几何的乐趣,而且提升了教学的效果,有效加强了学生对图形的理解。
3.结合实际生活。
初中几何知识具有复杂的抽象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几何定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生活中引入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绘画、测量、折叠、切割、分类等方法对几何图形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例如,“一个图形中的对顶角相等”、”两条直线相较形成对角”等,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几何图形。教室如果是正常的长方体房间,那么房顶的对边是平行且相等的。即使对角拉伸改变形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也不会改变,这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验到几何学习的乐趣。这些定理的研究也能够为后来的几何证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几何学习的乐趣,是提升学生几何学习效率的关键手段。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几何,提高对几何的理解,改变思维和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简化了复杂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鼓励,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这些不但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几何学习的乐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童振华.破解初中几何推理困难的多种思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14-15.
[2]王宽明.八年级学生几何推理能力与几何思维水平相关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27):101-103.
[3]谢美云.提高几何推理能力初探[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1998(02):105-107.
【关键词】打破传统;初中;几何教学;乐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91-01
引言
在几何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其逻辑性比较强,其本身论证过程也比较枯燥,对于逻辑思维活跃,乐于思考的学生来说,几何的学习过程会是一种乐趣,然而对一些不是很擅长逻辑思维的同学来说,就会突出体现几何学的枯燥,使学生没有学下去的动力和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几何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将枯燥的学习过程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效果。
一、传统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抽象的几何概念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现行的教材中,关于几何的介绍比较简单,而几何本身的证明过程也比较强调逻辑严谨性,让学生感觉到整体概念不够形象具体,难以将文字语言与直观的图像或者空间形式联系起来。反过来,也难以将一个具体的图形关系用逻辑严谨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图形与语言之间的差别和转换难度,会使学生的思维混乱,极大的减低学习效率。
2.单调的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几何教学中,几何素材形式非常单一,加之抽象的内容和严谨的推理过程,使学生的空间感和想象力都难以发挥出来。同时,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几何教学模式都比较死板,使本来就趣味性不高的几何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无趣,导致学生对几何产生抵触情绪,慢慢丧失了学习几何的欲望。
3.解题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失去对几何的兴趣。
新课改以来,教学模式改革有了很大成效,但是应试教育教学方式依旧普遍存在,受其影响,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了线性思考的思维模式,限制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在几何证明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导信息,一些反命题、逆命题的形式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都形成了非常大的挑战,逻辑转变缓慢会使学生对正反命题的求解无从下手,无法达到这类题目应有的练习效果。
4.对几何的偏见使学生抵触几何学习。
客观上,几何学确实比较有难度,但是有些学生过于妖魔化几何学,在一次次碰壁之后,他们的自信心遭受了打击,逐渐失去了钻研的韧性,遇到解不开的几何题就直接跳过,久而久之就完全失去了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5.缺乏对数学知识的生活体验。
许多学生没有在生活中留意数学知识的習惯,他们将学习与生活完全隔离开来,其实这应该归咎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够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脱离实际,导致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不够敏感,从而使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时,难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难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二、提升初中生几何兴趣的策略
1.数形结合,加强学生理解能力。
初中数学内容比较抽象,尤其是空间与数量的相互转换。教师可以利用数型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数量与空间的转换,将抽象问题数字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几何是能够以代数的形式表达的,所以可以用代数来解决几何问题。例如初中几何数学中的证明,基于几何性质,建立每个平面的代数方程,确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几何的证明过程。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是,要充分考虑,让学生感受数学变化的魅力、转化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2.开展课堂活动。
几何数学教材本来就比较枯燥和抽象,课堂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转变,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与三角形相关的几何证明的内容时,老师要求学生剪出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让学生剪掉三角形的三个角,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角来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几何部分的理解,老师可以“提出什么是圆柱体的横截面?”“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的发挥想象猜测或借助周围的物体进行实验。这时候老师可以拿出一些圆柱形的火腿做实验。学生们通过切火腿了解各种圆。横向切成一个圆,然后垂直切成一个长方形,斜着切成椭圆形。这些课堂活动不仅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到了几何的乐趣,而且提升了教学的效果,有效加强了学生对图形的理解。
3.结合实际生活。
初中几何知识具有复杂的抽象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几何定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生活中引入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绘画、测量、折叠、切割、分类等方法对几何图形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例如,“一个图形中的对顶角相等”、”两条直线相较形成对角”等,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几何图形。教室如果是正常的长方体房间,那么房顶的对边是平行且相等的。即使对角拉伸改变形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也不会改变,这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验到几何学习的乐趣。这些定理的研究也能够为后来的几何证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几何学习的乐趣,是提升学生几何学习效率的关键手段。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几何,提高对几何的理解,改变思维和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简化了复杂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鼓励,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这些不但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几何学习的乐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童振华.破解初中几何推理困难的多种思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14-15.
[2]王宽明.八年级学生几何推理能力与几何思维水平相关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27):101-103.
[3]谢美云.提高几何推理能力初探[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1998(0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