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分析体育教师受教育的失缺、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失缺及体育教师入职前缺少专门的入职培训,致使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基础薄弱;实际是分析存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源及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缺乏专门的机构和针对性。中小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需要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教师入职的源头开始进行,并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确保中小学体育教师能胜任当前的教育。
  关键词: 体育教师 入职培训 人才培养
  1.引言
  继续教育是一种教育形态,终身教育的思想于上个世纪60年代产生。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终身教育观念的深入,教育水平的提高,新课程标准的革新与实施等,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则作为教学育人的主要承担者,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作为决定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成败的关键成为时代的主流话题。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各界教育人士对中小学生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做了许多相关的研究,但是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受教育的培训体系。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大多停留在教育学、心理学、政治理论学习的培训上,与专业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及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的培训较少,几乎流于形式的骨干教师培训,缺乏现实意义和实效性。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尽快使教师适应当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体育教师受教育失缺
  2.1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失缺
  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失败是导致体育人才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根源。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田园,肩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体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但是高等体育院校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不能满足现行的中小学需要的综合型、复合型、高素质的体育人才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各种能力主要是在专业院校获得的,以技术课程为主,理论课程为辅,提倡“一专多能”,最终导致专业技术不专,理论功底差而不全,科研能力欠缺,走上教师岗位不能胜任教学教育工作。同时,由于应试教育和高等院校人才扩招,导致体院院校人才的范化,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不高、理论基础差等。正是因为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现行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教育的需求,从而导致体育教师在岗时要加强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继续接受多方面培训才能适应学校体育的工作。
  2.2体育教师入职前培训缺失
  随着体育专业院校的范化,教师工作岗位的需求逐渐减少,体育教师的竞争虽然激烈,但是招生的笔试的内容基本是考教育学和心理学,技术则以专业技术为主,招生考试缺乏系统性、客观性,并不能确实体现考生的水平。同时,体育教师大多是直接上岗,并没有进行岗前的专门培训,导致上岗后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教学教育工作。再者,虽然体育院校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教育实习方可毕业,但教育实习时间短且多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在实践中确实获得教育教学的能力,多以应付式。可见,体育教师在走上岗位时缺少教育教学的经验与实践能力。
  2.3缺乏专门的培训机构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经历了起步、发展、变革三个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逐渐完善。自90年代以来,教育学院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受教育的主角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获得了补偿为主的在职教育。培训的内容多为教育学、心理学、政治理论学习。由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种短期培训班、研讨会、会议,多是探讨教学教法的问题。较少从教师的专业技术、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不能确实做到体育教师全面发展,同时缺乏专门性和针对性,不能确确实实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长远机制不明确。因此,培训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
  3.发展对策研究
  3.1加快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适应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发展
  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做出行之有效的改革,以适应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不能将在职的体育教师的终身教育让继续教育这一独杆来扛,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工作岗位确实需要不断培训以满足教育的发展,但是必须分为两步走,由高等体育院校承担一部分人才培养任务,同时高等体育院校完全有能力来承担。
  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分为两步走,提前做,继续教育部门应与高等体育院校同时抓,分为两步走,高等体育院校培养适应现行教育的体育人才,培养技术、理论知识、科研实践能力、教学教育、竞赛组织、专业技能等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复合型、全能类的人才,以减轻教师在职时受继续教育的负担。体育教师满足学校教育教学,不能放在继续教育这条独杆上,在职体育教学缺乏精力和时间再接受过多的继续教育培训。高等体育院校做好体育人才的培养,为走上体育教师岗位的体育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将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分担一半压力,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3.2加强体育教师入职培训
  新体育教师报到后,在开始执教生涯时,为更好更快地适应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工作开展,由市、县或者区统一安排新入职的体育教师进行集训,聘请一线的骨干教师和专家作为培训老师。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基本理论、教学教法、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等,使新教师把握宏观教育教学,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新教师到岗后,由本校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入职教育,新体育教师在师傅的指导和带领下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践教学,掌握课堂教学过程,学习课程设置等。
  3.3成立专门性的培训机构
  《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明确规定:“继续教育的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师事业费中专项列支。”但在实际工作中,这项规定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主要依赖于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和高等师范院校,以及各市的教育教研室等部门。但由于承担继续教育的学校办学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无法形成办学的规模效应,造成教育成本高而产出少的弊端。另外,由于政府投入继续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其办学也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于是迫切需要一个专门性的培训机构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良好继续教育环境和场所。可选知名专家和一线的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对在职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突出培训对象的普遍性、灵活性、针对性。培训机构设置的培训内容应该是全面、可行,符合实际的,如下表所示:
  4.结语
  体育教师在职期间进行继续教育是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进行终身教育的手段。体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有利于加强业务学习和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以适应教育的发展。高等体院院校人才培养的失缺使继续教育开展艰难,同时也是根源所在,培养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师是高等体育院校未来思考的方向。新体育教师入职前的专门性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成立专门的继续教育机构是未来发展趋势,专门的培训机构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场所。
  参考文献:
  [1]杜文银.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途径[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4:(4).
  [2]谢界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6:(2).
  [3]李建军.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
其他文献
开滦(集团)公司是一个有着120年开采历史的煤矿企业,经历了三个世纪.这个拥有十几万名曾被毛主席赞誉为“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无论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市场经济时期,为我国
以唱功为展现力的评剧艺术,需要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唱腔的改革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唱腔符合时代的需求符合剧情的需求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资兴矿务局是地处湘南的老局,矿老人多家底薄是基本局情。换句话讲,几乎包含了煤炭行业所有的困难和问题。近几年来,特别是煤炭企业下放以来,资兴矿务局在把握时代特色,从煤
中国传统的“道、无、气、理”艺术审美观是中国传统雕塑的精神基石,成为了中国历代雕塑者和雕塑家创作的价值规范。中国历史上儒家、道家和禅宗互补的古代哲学家的古典美学精
阐述了飞机大部件进行自动化衔接的基本规律及体系构成要素,之后关键说明了机翼衔接调姿轨迹策划和仿真模拟技术。 The basic rules and components of the automatic assem
目前,我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英语在其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英语公示语也因此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公示语的翻译中出现了许多错译,乱译,死译,错误拼写现象,给外国朋友和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艺术创作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创作实践天空,通过艺术创作手段和媒介来增加更多的表现形式,使数字化媒材的创作逐步应用在电影、数字摄影、计算机游戏等新
蒙德里安作为20世纪“新造型主义”的代表者,对现代艺术的设计观念和艺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新造型主义表现手法,不仅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写实风格,更是对设计艺术的一种再
摘 要: 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不够合理、理论与实践脱钩,教师的素质不高及方法不妥等问题,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相脱节。为此,中职计算机教学应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设计、知识结构与应用能力的调整与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 教学改革 操作技能 业务水平提高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已显得滞后,与社会的
角色(role)该词源于戏剧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现代心理学一般把角色定义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角色包括三种含义:作为一种行为模式;作为一种社会地位或身份;作为一种社会期望。教师角色是众多社会角色中的一种,一般指的是与教师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B.ddle)将教师角色界定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一,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其二,教师角色即教师的